① 京都在哪里
京都 【一】 京都指中国历史上统一国家或地方政权的首都。又称都、都城、国都、京城。京都既是某一王朝的政治中心,也往往是其经济和文化中心,因此,它的设置应该比较稳定。但随着国家政治、经济的发展以及向外拓张形势的需要,京都常常从旧都迁往更为合适的新地。在中国历史上,不仅许多政权在自身发展中经历了京都位置的逐步转移,而且从整体看,历代京都还呈现出先以东西向迁移为主,后以南北向交替的位置变换。 东周列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带来农业、手工业生产的发展,商业的分离,以及人口繁聚,从而促进城市的兴起。周王室势力衰微,诸侯争霸,列国纷纷筑城设防,营造都邑,形成一批大大小小诸侯国君居处的列国都城。国都的命运同各诸 你试试应该不错的
② 京都的名字是指日本的东京还是中国的北京怎么很多电影里都说京都是中国的北京
京都不是东京也不是北京,那是一个日本的城市
京都(Kyoto),是一个位在日本西部近畿地方京都府南部的城市,为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下辖11个区。京都市的面积为827.90平方公里。2013年10月,京都市有人口1,470,742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按法定人口来看则是日本人口第七多的都市)。京都市还和京都府南部、滋贺县西部及大阪府的部分地区共同组成了京都都市圈,其人口数约有256万。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会区”的一部分。
③ 京都在哪里
京都在日本西部,是日本的一座重要城市。
京都(Kyoto),位于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属于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是一座内陆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东部山区,是京都府各县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市。,也在日本较为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具有独特的风俗文化。
(3)韩国电影里的京都在哪里扩展阅读
京都的其他地理信息如下:
1、京都为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京都市还和京都府南部、滋贺县西部及大阪府的部分地区共同组成了京都都市圈。京都市也是“京阪神都会区”的一部分。
2、京都盆地位于34°58'36.1"N 135°43'59.3"E,位于日本中部,临近大阪、奈良和神户,区域优势明显。
3、京都市的市区大部分地区都位于京都盆地之内,京都市除南方之外三面环山,总面积827.90平方公里。
4、京都市的范围包括了上京区、中京区、下京区、东山区的全部以及左京区和北区的部分地区。之后京都市的行政区范围又在1902年和1918年有所扩大。
④ 东京.东京都 京都的区别
东京和东京都是同一个地方(以下都称“东京都”)。
东京与京都的区别:
1、城市性质区别:东京都是日本的首都,京都是日本的一座内陆城市。
2、地理位置区别:东京都属于日本地域中的关东地方,京都属于日本西部,京都府南部,属于日本三大都市圈之一大阪都市圈的重要城市。
3、都厅区别:东京都都厅所在地为新宿区,京都为京都府府厅所在地。
4、城市人口区别:东京都人口为13,784,212人。是日本人口最多的都道府县。
京都人口为1469472人。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
5、地理位置区别:东京都属于平原,京都属于盆地。
(4)韩国电影里的京都在哪里扩展阅读:
东京都气候:
东京都及关东地区多属于温带季风气候,与日本本州多数地方一样5月、6月上旬前半,以及日本学生放暑假期间的7月底~8月底是全年之中阳光最多、天气最晴的时候,其次是4月,至于6月、9月、10月的日照时数为全年最少。
春季前半天气周期变化,也可能因寒冷旋涡的影响出现雷雨,不过放晴的日子比阴雨天还要多一点。春季后半~6月上旬前半仍旧是天气周期变化,不过锋面通过速度非常快,阴雨天的日子不仅打散分配均匀,且不会维持太久,整体而言以晴天、薄云为主,偶尔才是阴雨天。
在梅雨季时容易受滞留锋面影响长期降雨,偶尔还是会有空档放晴的时候。 梅雨季过后即进入夏季,此时因太平洋高压笼罩而高温晴朗炎热,并时常有台风侵袭。此外,也可能因鄂霍次克海高气压的影响成为阴和雨磨蹭的天气。
受台风、秋雨锋面的影响变得容易下雨。 于冬季前后,发达的低气压通过,易发生强风和强雨。 冬天时,南岸的低气压变得容易通过,幸好东京位于背风面,雨或雪的日子比较少,大多是晴朗干燥的日子,同时是全年之中云量最少的季节,下雪日子交通容易受到影响。
⑤ 韩国的京都在哪..
首尔
⑥ 京都是哪个国家的首都
历史名城:京都
京都从794年成为日本的首都,名为“平安京”。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建设以来,它接受了无数次历史风雨的洗礼之后,变化颇为巨大。但是,总是有时导入当代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装置,在产业,经济,文化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至到如今,也展示着古而不老的风姿。
与此同时,京都完整的保留住了它千余年的历史文化遗产。以寺院神社为首,具有古代风格的房建筑物的存在,成为历史的见证。各种祭礼和精湛的手工艺技术充分显示出了们继承发展的意志。古代京都是一座巨大的城市。南北约5.2km,东西约4.7km。以朱雀大路为中心(宽度约85m)分为左京,右京两区,曾经拥有在最大15万大在住人口。左京,右京两区分别有国营市场,储存着全国各地的丰富物产。手工业也是政府直接经营。高技术人材云集此处。
古都的北部有天皇的皇居,和政府机关。它是日本政治的中心。以天皇为首,贵族,官员,武士等都生活在这里。周边地区是政府官员的官邸,宅院井然有序,形成官邸街。
“柳树与樱花交错种植,如锦如缎”。京城本身拥有日本最盛时期的景观,在经过200年之后的10世纪中期发生巨大的变化——右京因为是沼泽地,不宜居住,人口逐渐减少,从而就失去了都市风的彩,回到了过去农村景象。人口逐渐向左京地区集中,越过了城界,向鸭川河的东部,甚至于北部也得到极大发展。
但是,“平安京”没有能够保持它均整的面貌。11世纪到12世纪之间,平安京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京都。
京都这个名字在中世纪初被人们固定下来。朝廷的软弱无能促成的武士政权的诞生。京都作为一国之都也变得有名无实。鸭川河东的耳家町成为武士政权的根据地,新的都市景观在东山一带形成。
历史并不这么简单。中世纪,京都成为新佛教兴起的中心,北山,东山,西山的山麓建起了许多寺院。在平安京原则上除东寺和西寺之外不可有其他寺院,但在市民的支持下也陆续建起来了。13世纪,14世纪,15世纪,随着时代的推进,作为宗教文化都市,京都被给予了特有的新的景观和性格。
中世纪的京都,市民的市民活动非常活跃。在过去从事国营产业的多数的商工人,随时的产业的没落,被迫独立起来,自己成立了“座”—共同组合,以维护营业权益,,前代以上产业,使产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种气势也影响到了行政和文化。都市的共同意识的实现,在祗园祭礼中得到了如实的体现。同时,京都也作为商工都市发展成日本最大的都市。
但是,好不容易建成的这座城市,在15世纪后半的11年间却因为内乱—应仁,文明之大乱,而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回复为止,花费了之后的近500年的时间。即使如此,也再无法回到从前的样子。一个完整的京都就变就分成了上下两个区,两个区之间有近2km的田园地带。
这时的都市景观持续了约一个世纪。丰臣秀吉在统一政权之后,对京都进行了根本的彻底的改造。首先填埋了两个区之间的间隔,进行整体规划,对整个京都进行了恢复一体化的的大建设。京都成立以来,首次在周边地区盖起来土居。中心部新建了天皇的皇居—御所。新建的聚乐第(宫殿名)金碧辉煌。
于是,京都就这样开始进入了近代。丰臣政权,及接下来的德川政权,使神社寺院得到显著的复兴,城市恢复中了世以来的宗教文化都市的面貌。产业都市的特性也得到显著地恢复,
特别是17世纪末,西阵地区成为了世界知名的纺织业地区。
可是这也没有得到长久的发展。18世纪到19世纪,宝永,天明,元治的三场大火,使京都损失残重。人们积极地进行恢复性建设,元治大火的灾后恢复一直进行到了明治时期。
在江户时代被夺走首都地位的京都,在明治初年的一段时间里恢复了首都地位。但因为政治原因,首都被再次迁回东京。京都市民的抗议游行也没能阻止天皇迁移的脚步。过去的皇室贵族,有力的市民,也陆续迁离。
京都陷入危机,大失往日繁华景象。但是京都人以一种永不妥协的精神,对火灾后的废墟进行全力以赴的再建设。在四方非难之中,仍然大胆改革—为输送能源,确保水资,对琵琶湖进行水利建设,对西阵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新建工场等,扎扎实实,向前迈进。
以百年建设的大构想为根据,在时治28年,为纪念迁都1100年,举办了第四回“全国劝业博览会”。明治37年以后,革新意志更加得到贯彻执行,从20世纪开始了“三大事业”。为此,政府投入的庞大的资金,进行了长达10的努力。这使京都从真正意义上接受了与近代相适称的大改造。
现代京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幸存,在多方面得到了发展。产生了世界知名的学术机构,先端产业,也成为著名文化遗产胜地。
但是,京都人并不以此而自满,与时代一同迈进,发展。如果没有这些,1200年的一个大都市可能在历史的大火中永远的消逝了。
京都不是一个“博物馆”都市,而是一个历史都市。
日本首都:东京
日本首都东京(Tokyo)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约1229万(截至2003年2月),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500多年前,东京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镇,当时叫作江户。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将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德川幕府,来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这里,江户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据记载,19世纪初,江户的人口已超过百万。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由京都迁居至此,改江户为东京,这里成为日本国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将东京市改为东京都,扩大了它的管辖范围。
东京是日本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都集中在这里。被人们称为“官厅街”的“霞关”一带聚集着国会议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务省、通产省、文部省等内阁所属政府机关。过去的江户城,现在已成为天皇居住的宫城。
东京也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东京还是日本的文化教育中心。各种文化机构密集,其中有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出版社和规模大、设备先进的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立图书馆等。座落在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东京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东京音乐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东京的交通很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⑦ 京都和东京
不是一个地方。
日本首都东京(Tokyo)是一座现代化的国际城市,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人口1254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
500多年前,东京还是一个人口稀少的小渔镇,当时叫作江户。1457年,一位名叫太田道灌的武将在这里构筑了江户城。此后,这里便成了日本关东地区的商业中心。1603年,日本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德川幕府,来自日本各地的人集中到这里,江户城迅速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中心。据记载,19世纪初,江户的人口已超过百万。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后,天皇由京都迁居至此,改江户为东京,这里成为日本国的首都。1943年,日本政府颁布法令,将东京市改为东京都,扩大了它的管辖范围。
东京繁华街头上的行人
东京是日本全国的政治中心。行政、立法、司法等国家机关都集中在这里。被人们称为“官厅街”的“霞关”一带聚集着国会议事堂、最高裁判所和外务省、通产省、文部省等内阁所属政府机关。过去的江户城,现在已成为天皇居住的宫城。
东京也是日本的经济中心。日本的主要公司都集中在这里。它们大多分布在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地。东京同它南面的横滨和东面的千叶地区共同构成了闻名日本的京滨叶工业区。主要工业有钢铁、造船、机器制造、化工、电子、皮革、电机、纤维、石油、出版印刷和精密仪器等。东京金融业和商业发达,对内对外商务活动频繁。素有“东京心脏”之称的银座,是当地最繁华的商业区。
东京著名的新宿区在日暮下的景色,远处可见富士山的剪影
东京还是日本的文化教育中心。各种文化机构密集,其中有全国百分之八十的出版社和规模大、设备先进的国立博物馆、西洋美术馆、国立图书馆等。座落在东京的大学占日本全国大学总数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大学就读的学生则占全国大学生总数的一半以上。东京作为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还经常举办各种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如东京音乐节和东京国际电影节等。
东京的交通很便利,时速达200公里的新干线,从东京延伸到九州,并向东北方面延伸。地下铁道几乎能到达所有的重要地区。铁路、公路、航空和海运组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通向全国及世界各地。
1979年3月14日,东京与北京结为友好城市。
日本历史古都、佛教中心、神道教圣地、文化艺术摇篮、著名旅游城市、京都府首府——京都,位于本州岛中西部,坐落在京都盆地北部,东距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仅5千米,东、西、北三面环山,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市区林木郁郁葱葱,郊区田野格外翠绿。京都有1000多座寺庙、60座花园、三座皇宫。神殿古庙、皇宫御园分布在起伏的街道两侧,错落有序,交相辉映,使京都保持着浓郁的古都风貌。京都以其悠久历史、文化风采,满城的幽雅景致与独特的宁静气息向世人展示了它的“和”风之美。
千年古都
京都旧称平安京,从平安时代的桓武天皇于公元794年定都京都,到1869年明治天皇迁都江户(即现在的东京),京都为日本历史上唯一一个千年古都。精巧细致的京都人文与景观,一直是日本文化的象征。日本城市中,京都受到中国历史与民俗的影响最深远。其城市建设模仿中国古时的洛阳和长安,即使是在现在,“来京都”也被日本人称作是“入洛”。京都的东南西北中五个部分,也被习惯称为“洛东”、“洛南”、“洛西”、“洛北”和“洛中”。“洛”即洛阳,取“一国之都,一邦之中央”之意。
京都御所
京都御所是日本的旧皇宫,又称“故宫”。从奈良迁都至此到明治维新时期的迁出,其间1000余年中它一直是历代天皇的住所,后又成了天皇的行宫。京都皇宫位于京都上京区,前后被焚七次,现在的皇宫为孝明天皇重建,面积11万平方米,四周是围墙,内有名门9个、大殿10处、堂所19处,宫院内松柏相间,梅樱互映。
金阁寺
金阁寺,原为大臣西园寺恭经的别墅,公元14世纪时,为足利义满将军所有。足利义满死后,根据其遗言改为禅寺,取名鹿苑寺。金阁寺为三层建筑,第二、三层的外墙用金箔贴成,远远望去,金光闪闪,故名“金阁寺”。三层高的金阁寺,每层都象征着不同时代的风格:第一层是平安时代,第二层是镰仓时代,第三层是禅宗佛殿的风格。塔顶尾部装饰着一只金铜合铸的凤凰,堪称一绝。寺前是以镜湖池为中心的庭园,身影华丽的金阁倒映在镜湖池中的景观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观。
银阁寺
银阁寺位于京都东山山麓,1482年由足利义满的孙子足利义政按金阁寺造型修建,与金阁寺齐名。银阁寺原来也是别墅,兴建时曾计划把外壁饰以银箔,但建造完成时未镀上银箔,改名慈照寺,俗称银阁寺。银阁寺是一座精致的两层阁楼:第一层称为心空殿,居住式样,供坐禅修道之用;第二层称为潮音阁,为禅宗佛堂,供奉着观音菩萨。作为室町时代东山文化代表的银阁寺,无论在京都或是在全日本的庭园建筑艺术中,都享有盛名。银阁寺是传统居住和寺庙建筑的结合体,与周围的庭园景色相呼应,体现了它独有的清净和幽雅,与金阁寺的绚丽奢华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清水寺
同样位于东山山麓的清水寺是京都最古老的寺院,建于公元798年,由慈恩大师所建。现在的清水寺是1633年德川家康时代重修的。清水寺是一座栋梁式寺院,其建筑年代较金阁寺早,正殿建在悬崖边,前半部分是悬空的“舞台”,下面由139根高大圆木支撑,高达数十米。寺院建筑精美,结构非常巧妙,未使用一根钉子。清水寺中的音羽瀑布自寺旁山崖顺流而下,流水清冽,终年不断,被列为日本十大名水之首,清水寺之名也由此而来。据传说瀑布泉水对疾病很有疗效,寺中备有长柄水瓢供参观者接水饮用。这座占地13万平方米的寺院里,曲径通幽,绿树成荫。春秋两季,这里是观赏樱花和枫叶的好地方。
西本愿寺
西本愿寺是京都最大的寺院,宏伟壮丽,富丽堂皇,其建筑保存着中国盛唐及宋元时代的风格。其中,被列为国宝的“唐门”,正面雕饰有唐代造型风格的狮子,侧面雕刻着中国古代尧舜禅让等故事。寺内的黑书院、白书院、招贤殿等处珍藏着许多中国古画。
二条城
二条城是幕府将军在京都的住所。内设豪华的房间,房间里挂满了书法绘画作品,画上镀的金箔熠熠发光。穿过雕刻精美、装饰华丽的巨大前门,是一系列会见室。第一间大厅饰以华美的绘画,天花板用平顶镶板装饰。内部的大殿用来接待高级官员。这里装饰更精巧,花费也更大。走廊铺设的是“莺声”地板,走在上面会发出黄莺鸣叫般的声响,以防外人侵入。
三十二间堂
三十二间堂于公元1164年由平清盛所建,一度烧毁,后于1266年重建。三十二间堂的名称是因正殿由32根立柱隔开而得名。在三十二间堂长约120米的正殿内,以正殿中央的一尊千手观音坐像为中心,1001尊千姿百态、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的千手观音立像沿两侧整整齐齐地一字排开,金碧辉煌,气势夺人,这也是三十二间堂最闻名的地方。
岚山
岚山位于京都市西北,是观赏樱花、枫叶的地方,山麓有龟山公园。每到秋季,岚山上的苍松翠柏之中衬映着丛丛红叶,给人以鲜艳、热烈之感觉。周恩来总理年轻时曾留学日本,多次游览岚山,并写下《雨中岚山——日本京都》的著名诗作。1979年4月在岚山脚下大堰河畔的龟山公园内建成周恩来总理诗碑,诗碑以京都名石“鞍马石”制成。碑上刻着诗的全文,以纪念周恩来总理为增进中日友谊所做的杰出贡献。
京都“祭祀”
京都,这个模仿长安而设计的棋盘格都市里,每一处条坊巷弄,都有着千年的传统。祭典也是京都这个文化古都的一大特色,历经千年历史,传承至今,成为京都人生活的一部分。一年四季共有葵祭、园祭、鞍马火祭、七夕祭、时代祭等大小祭典,尤其更以园祭最为盛大,为日本三大祭典之一。
葵祭
在古代提到祭典,就是指葵祭典。本称为贺茂祭,起源于公元6世纪,后因举行祭典时,会在牛马上或贵族所乘坐的车子、信奉者的衣服上,以葵叶作装饰,所以慢慢就改称为葵祭。在京都三大祭中历史最悠久,格调颇高雅。
园祭
夏日的京都最热闹的地方是园。从7月开始的一个月里,各种传统祭祀、庆典活动不断,这就是京都三大祭典之一的“园祭”。这个祭典起源于公元869年,因为当时传染病流行,为了企求神灵保佑驱除疾病而举办,并一直流传下来。过去的园曾经是风月场所,大量的歌伎、舞伎出没于此,这里的美食也是京都最地道、最美味的。
时代祭
明治二十八年(1895年),为纪念平安奠都1100周年而创建平安神宫,并举办盛大的祭典。时代祭是将各时代的文物风俗以游行表现出来。祭日为10月22日,这是根据桓武天皇进入平安京(京都)的日子而定的。当天在平安神宫举行祭神仪式,将安置有神灵的“凤辇的神幸列”,从神宫往京都皇宫的“安在所”前进。在这“神幸列”的“还御”沿途,为了装饰而有风俗行列队伍出现。各种风俗行列的总人数约有2000人,行列的长度约有2千米,全程通过要费时约一个半小时。
⑧ 京都在哪里
京都是日本的一个城市,古都京都距东京五百余公里。从东京让搭乘俗称子弹火车的新干线电车一路向西,两个多小时就可抵达。出京都站,仰头就望见建于一九六四年、高一百三十一米的京都塔。它是纯粹的观光塔。将京都塔作为古都观光的出发点也是很合适的。登上了望台,整个京城一览无余,尽收眼底。京都东、西、北三面环山人口近一百五十万,在日本的大城市中名列第七。京都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从七九四年到一八六八年明治维新天皇迁都桫京,近午年的岁月中,京都作为日本的都城,位居日本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中心,独领风骚,处处留下璀璨的遗迹。游览京都,时间再紧,清水寺、平安神宫、二条城和金阁寺却是不可不去的。京都到底有多少座寺庙,土生土长的京都人也不一定说得清。最负盛名的古刹莫过于清水寺,连日本不少古典文学作品中都提到清水寺,可见其声名之显赫。
⑨ 日本的京都和东京不是一个地方吗 那么京都是指哪里
东京和京都不是一个地方。
东京位于日本本州岛关东平原南端,是日本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京都位于日本西部近畿京都府南部,是一座内陆城市,坐落在京都盆地(山城)的北半部和丹波高原的东部山区,总面积为827.90km2,占京都府总面积的17.9%。是京都府各县市中土地面积最大的一座城市。 京都为京都府府厅所在地,也是政令指定都市之一,是日本人口第八多的都市。
日本的行政区划是都道府县。共有一都、一道、二府、43 县。一都是东京都,是日本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的中心。
一道是北海道,这里的开发比国内其他地方晚一些。
二府是京都府和大阪府,是关西地区的主要地方,是关西的历史和经济的中心地带。
日本的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当然面积要小得多),共有 43 县。因此,日本的行政区划一共有47 个。
除了北海道,都府县以下分成 2 个系统。
一个是城市系统,有市-町(街)-丁目(段)-番地(号);
另一个是农村系统,有郡(地区)-町(镇)-村。因此,县大市小。北海道没有县,有区和市。
⑩ 日本的京都是指哪曾在《雪国》里看到,好像京都不是指东京,到底是哪个城市
京都(kyoto,きょうと)位于本州岛的中部,大阪的东北方向。古称平安京。建于公元794年,直到明治维新迁都东京前一直是日本的首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