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电影芙蓉镇里的芙蓉镇,和电影早春二月里的芙蓉镇是一个地儿吗
不是。
电影芙蓉镇里的芙蓉镇在湘粤桂三省交界的峡谷平坝里,拍摄地湖南省永顺县王村后来更名为芙蓉镇。
早春二月里的芙蓉镇是浙东小镇
❷ 请问有什么以苏州或者杭州为背景的电影吗
苏州
《小小得月楼》是一部拍摄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一部吴语电影,通篇采用苏州话拍摄,在江浙一带乃至全国都受到欢迎。故事讲述了改革开放初发生在苏州的一系列故事:苏州是旅游胜地,可午餐时间游客总是排了很长队却没有饭吃。得月楼饭店的团支部书记毛头看到这种情况,与乔乔等年轻人们商量在旅游点开办“小小得月楼”。老杨想着儿子提出的意见,看着这群年轻人,有的毛手毛脚,有的常迟到早退,有的粗心、忙着谈恋爱,不相信他们能把事情做好。但杨毛头立下军令状,老杨勉强答应。开始,年轻人们还真有点不适应,但时间久了,他们不仅把饭菜及时送到游客手上,还把失传的苏州名菜“甫里鸭”烧了出来,受到了游客的赞扬。
根据陆文夫写的《美食家》改编的一部老电影,也是苏州为背景的。
1963年香港陈思思出演的《三笑》
滑稽戏的电影改编
《满意不满意》
《小小得月楼》
《三十层楼上》
苏州真人真事与电影创作
郑正秋编导《血泪黄花》
谢铁骊编导《清水湾,淡水湾》
其实在苏州拍摄 影片还很多 像《包氏父子》、电影《红楼梦》、《早春二月》等
杭州
完全土生土长的杭州影片《来世有缘还叫你爸爸》
电影《非诚勿扰》
上世纪90年代的《新白娘子传奇》
著名的琼瑶剧《梅花三弄之水云间》也是在西湖边拍摄的
2007年贺岁喜剧片《棒子老虎鸡》几乎所有镜头都是在杭州拍摄完成的
央视2009年的重点推荐剧目之一——电视连续剧《最后的较量》,也在钱塘江取景拍摄。
1986年,香港女导演许鞍华与内地合作拍摄根据金庸小说《书剑恩仇录》改编的电影《江南书剑情,戈壁恩仇录》。影片中一外景是在六和塔实地拍摄的
被称为“杭州版《庐山恋》”的电影《桂花雨》主要拍摄地在梅家坞,男主角郭凯敏当年也是《庐山恋》的男主角
《梅花三弄之水云间》:1992年拍摄,沈怡导演,马景涛、陈红、陈德容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
;《太阳不落山》:2000年拍摄,导演萧风,孙红雷、江珊、何赛飞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
《梁祝》:2002年拍摄,杭州主要取景地为万松书院。
《杀证》:2004年拍摄,梦继导演,佟大为、苗圃等主演。主要拍摄地为后市街于谦故居
《魔域天使》:2004年拍摄,杨佩佩监制,董洁、孙耀威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天地
《红顶商人——胡雪岩》:2004年拍摄,巍子、吕良伟、曹颖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胡雪岩故居
《天若有情2》:2005年拍摄,董洁、孙耀威、方中信等人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西湖天地、断桥、柳浪闻莺、索菲特大酒店露天屋顶餐厅等
《少林寺》:1982年拍摄,张鑫炎导演,李连杰等主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花港观鱼”。
《婚礼2008》:2007年拍摄,《疯狂的石头》的原班人马打造,张承导演,杭州主要取景地为太子湾公园
❸ 请介绍下电影“早春二月”,谢谢
出品单位:北京电影制片厂
出品年代:1963年
原著:柔石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演员:孙道临 谢芳 上官云珠
1924年的一个江南小镇芙蓉镇上,为追寻革命真理而苦闷彷徨的知识青年肖涧秋来到了这座小镇教书。为帮助牺牲了的老同学李志豪的寡妻文嫂和一双儿女,肖涧秋不顾镇上的流言蜚语主动承担起照顾他们的责任。
另一方面,肖涧秋所在中学的校长的妹妹、大学生陶岚因病休学,苦闷任性,自葬青春,差点被小镇首富钱正兴逼迫成婚。肖涧秋在帮助她找回青春和理想的过程中渐生爱情。
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文嫂儿子小宝的病逝使她失去了生存的希望,为解救文嫂,肖涧秋决定牺牲爱情,取其为妻。陶岚虽痛不欲生,但也支持涧秋。但是最终文嫂为了成全肖和陶岚的幸福,自尽于丈夫的坟头。肖涧秋最终从悲痛中醒悟过来,辞别了小镇和他心爱的人,毅然投奔到革命洪流中去。
影片背景:
1962年,中国略微从自然灾害与狂热的政治运动中缓过气来,文艺界也稍稍有了喘息之机。一些电影工作者恢复了创作活动,并拍摄出一批具有相当水准的电影作品,这其中包括《北国江南》、《早春二月》、《舞台姐妹》、《林家铺子》、《抓壮丁》等重要影片。但很快这些电影都遭逢厄运,被当作阶级斗争新动向严加打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早春二月》获得了在全国57个城市放映的机会,这并非因为它通过了审查,而是被当作大毒草,供全国人民批判之用。
在旧中国,知识分子也同其他劳动人民一样,遭受欺压。不少影片将镜头对准了知识分子在旧社会走过的艰难曲折的人生道路。《早春二月》、《青春之歌》、《聂耳》是这类题材影片的突出代表。谢铁骊导演、根据柔石小说《二月》改编的的《早春二月》对大革命前夕知识分子肖涧秋在寻找出路过程中的苦闷、忧愁、踯躅、彷徨和寻求真理不得而又不甘苟且偷生、随波逐流的心态与行为作了深切细腻的刻划。影片中肖涧秋出于人道主义,同情与资助贫穷的寡妇文嫂,这一行动不仅不能救文嫂,反而导致文嫂受诽谤、攻击,被迫投河自尽。肖涧秋最后只好无奈出走。这一情节生动地展现了旧社会、旧礼教的残酷无情和知识分子在封建势力重压下的无能为力。该片于1983年在葡萄牙第12届菲格拉达福兹国际电影节获评委奖。
女主角简介:
谢芳(1935— )的成名作是《青春之歌》。她饰演的林道静性格鲜明,具有多种色彩。谢芳既把握了林道静的成长过程,又表现出人物思想发展各个阶段的联系。她特别善于通过自己的眼神、表情,准确地揭示人物细微的感情变化。《早春二月》中饰演的陶岚是谢芳表演艺术的代表作。这一角色与林道静相比,更多的具有执着任性、桀骜不驯、热情奔放及理想化的色彩,更具有盲目性与狂热性。谢芳很好地把握了这一人物的基调,同时又注意运用细致入微的演技,揭示陶岚善良、真诚、富于同情心以及对初恋的向往、对进步思想的追求等性格侧面。从这一人物始,谢芳突破了本色表演,成为一名出色的性格演员。之后,她在《舞台姐妹》中塑造的竺春花也非常成功。她以深沉凝炼的演技表现了人物的成长过程,同时感人至深地刻画了竺春花善良、正直的美好心灵和忠于艺术、追求真理的崇高品质,为影片倍添浓郁的人情味。1979年,谢芳在影片《泪痕》中饰演一位在“文革”中被逼致疯的归国华侨,也广受好评。
男主角简介:
孙道临(1921— )自1948年走上银幕,先后主演了近20部影片,他第一个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渡江侦察记》中的侦察员李连长。之后,他在《家》中饰演觉新,表演细腻,刻画出了小知识分子内心矛盾苦闷的心态。1958年,他饰演影片《永不消逝的电波》的地下工作者李侠,是他表演上的一大飞跃。李侠在影片中以解放军、老板、工人等不同的身份出现,孙道临在刻画这个人物时,注意“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脸部化妆变了,服饰变了,讲话的语调、内容变了,然而角色的核心没有变,这就是他毕竟是地下工作者。孙道临的眉宇之间总有那一股凛然正气,流露出一丝军人的气质。演员的自身条件为塑造李侠英雄气概提供了很好的基础。李侠这个人物得到电影界内外的一致好评。孙道临真正的代表作是《早春二月》。他在影片中扮演肖涧秋,演出了外表的柔和和内蕴的深邃,刻划出了角色复杂而又矛盾的思想感情,使这一角色成为我国银幕上独特而具有生命的形象。“文革”后,他在中、日合拍的影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中饰演我国的棋手况钟山,与日本著名演员三国连太郎演对手戏,相得益彰,以其纯真,质朴,深沉,自然的表演而受到很高的评价。
导演简介:
谢铁骊(1925— ) 这个时期的代表是《暴风骤雨》、《早春二月》、《海霞》。《暴风骤雨》根据周立波的同名长篇小说改编,描写的是1946年东北北部一个农村土地改革的剧烈斗争。在这部影片中谢铁骊初展大家风范。他的主要功绩,首先是删繁就简,将一部大容量的文学作品变成一部电影。谢铁骊对原著的取舍达到了使剧情集中、情节紧凑、布局匀称、节奏有力的目的。其次,塑造了在土改运动中成长起来的新农民赵玉林的形象。这个人物比之小说更鲜明,更丰满,更完整。而影片在风格上则达到了朴素、平实、浑厚的效果。《早春二月》则是充分展现谢铁骊的艺术才华,形成谢铁骊艺术风格的作品,是一部表现人道主义,充满人情味、丰富的戏剧性,洋溢着诗情画意的艺术精品。《海霞》是谢铁骊在“文革”期间的作品,影片以六十年代初东南沿海的渔民生活为背景,写出了一群女民兵的成长道路,以及她们亦渔亦武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活。难能可贵的是谢铁骊在这部影片越出了当时“左”的文艺桎梏,在结构上采用“非戏剧化”和“散文化”的表现手法,尽可能去展示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体现了谢铁骊勇敢的探索印迹。谢铁骊自1977年以后先后执导了《大河奔流》、《今夜星光灿烂》、《包氏父子》、《知音》、《清水湾,淡水湾》、《红楼梦》、《月落玉长河》、《天网》、《金秋桂花迟》等影片。谢铁骊是一个视野广阔、涵养丰富、手法多样的艺术家。他既能再现剧烈的社会变动,展示历史重大的变迁,又能逼近人物,揭示人物内心的深刻变化,对人情世态作准确而精致的描绘,尤其擅长后者。特别应当指出的是,由于他艺术涵养的丰富,使他对文学名著情有独钟,亲自改编搬上银幕,并能较好地保持原著的风格。
❹ 我国五六十年代拍的电影有哪些
《白毛女》东北电影制片厂1950年摄制 编剧:水华、王滨、杨润身导演:王滨、水华 主演:田华、张守维、赵路、李百万、胡朋、陈强、李壬林
《南征北战》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摄制 编剧:沈西蒙、沈默君、顾宝璋 导演:成荫、汤晓丹 主演:陈戈、冯喆、张瑞芳、项堃、汤化达、王力
《董存瑞》长春电影制片厂1955年出品 编剧:丁洪、赵寰、董晓华导演:郭维 主演:张良、杨启天、张莹、周凋、任颐
《祝福》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桑弧 主演:白杨 、魏鹤龄、李景波、管宗祥、邸力
《上甘岭》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6年出品 编剧:林杉、曹欣、沙蒙、肖予 导演:沙蒙、林杉 主演: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
《铁道游击队》 上海电影制片厂 1956年出品 编剧:刘知侠 导演:赵明 主演:曹会渠、秦怡、冯喆、冯奇、冯笑、邓楠、仲星火、陈述
《柳堡的故事》 八一电影制片厂1957年出品 编剧:石言、黄宗江 导演:王苹 主演:陶玉玲、廖有梁、徐林格、张璋、康天申、陈东岗
《永不消逝的电波》 八一电影制片厂 1958年出品 编剧:林金 导演:王苹 主演:孙道临、袁霞、王心刚、陆丽珠
《青春之歌》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杨沫 导演:崔嵬、陈怀皑 主演:谢芳、于洋、康泰、于是之
《林则徐》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吕宕、叶元导演:郑君里、岑范 主演:赵丹、韩非、秦怡、蓝谷、钱千里
《林家铺子》 北京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夏衍 导演:水华 主演:谢添、张亮、林彬、马薇、韩韬、于蓝
《五朵金花》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出品 编剧:赵季康、王公浦 导演:王家乙 主演:杨丽坤、莫梓江、王苏娅
《今天我休息》 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 1959年出品 编剧:李天济 导演:鲁韧主演:仲星火、上官云珠、马骥、李保罗
《战火中的青春》 长春电影制片厂1959年摄制 编剧:陆柱国 导演:王炎 主演:王苏娅、庞学勤、林农
《红旗谱》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胡苏、凌子风、海默、吴坚 导演:凌子风 主演:崔嵬、蔡松龄、鲁非、赵联
《刘三姐》长春电影制片厂1960年出品 编剧:乔羽 导演:苏里主演:黄婉秋、刘世龙、梁音、张巨克、贺汝瑜
《红色娘子军》 天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梁信 导演:谢晋 主演:祝希娟、陈强、王心刚、向梅、金乃华
《革命家庭》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1年出品 编剧:夏衍、水华 导演:水华 主演:于蓝、孙道临、于洋、田方、秦汉
《甲午风云》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2年出品 编剧:希侬、叶楠、陈颖、李雄飞、杜梨 导演:林农 主演:李默然、浦克、王秋颖、李颉、庞学勤
《冰山上的来客》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乌·白辛导演:赵心水 主演:梁音、阿不都力密提、谷毓英、恩和森
《小兵张嘎》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徐光耀 导演:崔嵬、欧阳红樱 主演:安吉斯、吴克勤、李小燕、李健、张平
《红日》 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瞿白音 导演:汤晓丹 主演:张伐、高博、中叔皇、李农、里坡、杨在葆、舒适
《早春二月》北京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谢铁骊 导演:谢铁骊 主演:孙道临、谢芳、上官云珠、高博
《野火春风斗古城》 八一电影制片厂1963年出品 编剧:李英儒、李天、严寄洲 导演:严寄洲 主演:王晓棠、王心刚、陈立中
《阿诗玛》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葛炎、刘琼导演:刘琼 主演:杨丽坤、包斯尔、韩非、崔超明、黄琼英、柳杰、冯奇
《英雄儿女》 长春电影制片厂1964年出品 编剧:毛烽、武兆堤导演:武兆堤 主演:刘世龙、刘尚娴、田方、周文彬
《烈火中永生》 北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周皓 导演:水华 主演:赵丹、于蓝、张平、项堃、蔡松龄、方舒
《舞台姐妹》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1965年出品 编剧:林谷、徐进、谢晋 导演:谢晋 主演:谢芳、曹银娣、李纬、冯奇、上官云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