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隧道》韩国豆腐渣工程
与《釜山行》类似,《隧道》也是作为一部在灾难面前展现人性丑恶和真善美的韩国电影。一旦涉及纯粹的人祸,韩国灾难电影多会注入社会批判。监管部门玩忽职守、各路媒体消费悲情、政府人员现身做秀,虽然以这样的设置去还卑微个体生命尊严的立意俨然已成“套路”,但仍让观众为之动容、起敬。
《隧道》主要讲述了男主李正洙在回家途中经过隧道时隧道突然塌方男主为了逃生而孤军奋战的故事。整部电影在情感和对社会暗黑的呈现上有着人工的刻意,尤其在黑化政府上具有很强的讽刺意义。建成通车一个月能发生坍塌的“豆腐渣”隧道,电视台为了获得收视率不顾主人公的生命安全进行电视直播,领导人出现总是先拍照,记者争先恐后的拍照以及派无人机阻碍救援行动,因隧道设计图的错误导致救援行动错误延迟了救援时机·····等等,整部电影有着相当多可笑的画面,极大地讽刺了整个社会机制。
而也正是社会机制的“缺陷”,进一步烘托出人性的真善美。救援队长金大庆从一开始就时刻担心主人公的安危,通过电话耐心安抚鼓舞主人公并教导他如何生存下来,亲自进入隧道进行探察差点舍命,到最后即使所有人放弃了主人公仍然坚持希望坚持救援。作为贯穿了整个救援行动的人物,金大庆的刻画虽然有点可笑但依然非常可赞。特别是影片最后把主人公救出来后因没有跟领导合照而无法上救援飞机时,金大庆面对记者勇敢而有力地喊出自己的心声:“都给我滚吧,你们这些混蛋”。李正洙竖起大拇指表示极大的赞同,这一结尾不仅极大地讽刺了政府的无能、媒体的无良以及各个社会机制,更是嘲讽了那些无视生命尊严的作为和态度。
而在被困于隧道废墟里自己的生命也面对严峻考验的情况下,主人公李正洙也是展现自己人性的一面。在废墟里发现了同为幸存者的女子美娜,缺乏水的情况下,李正洙犹豫了一下还是分享了水给她,手机剩不多电的情况下,也是让美娜与她母亲通上了最后一次的电话。最后发现美娜早已身受重伤并死去,李正洙流下了悲痛的眼泪。他痛恨的不是水被浪费于一个死人身上,而是自己已经无法实现他与美娜的承诺。还有主人公与小狗的相处。虽然小狗偷吃了李正洙留给女儿的蛋糕使他非常生气,但后来并没有嫌弃小狗,而是与它融洽相处,也是正是有小狗的陪伴,使李正洙在生命的挑战道路上没有那么寂寞。最后在废墟再次坍塌时小狗对着李正洙爬进去的洞吠叫,也是侧面烘托了李正洙对待小狗的温和。李正洙作为整部电影的主角演技十足,使得整部电影更加饱满生动。
当然整部电影也不乏温情的场面。李正洙给女儿买蛋糕,与老婆的多次通话,在废墟中美娜与母亲的通话,李正洙与美娜通过唯一的广播台听古典音乐······这些画面使整部电影有血有肉,也是展现了在灾难面前的温情和面对灾难的乐观精神。
还有一个事件也是值得反思的。当花了大量人力物力的救援行动失败了,人心惶惶时,依然坚持进行救援行动。而在这时,救援行动的场工头在救援工作中意外殉职,这是值得可敬的,但偏偏演化成谴责花了大量人力物力去救仍未救出的李正洙一人,加上媒体的无良炒作,加大了救援行动的终止速度。这也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当一个人愿意冒着生命危险去救援他人而最后牺牲了自己时,这应该是值得敬佩,值得赞扬的,而不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谴责被救者。生命有危险,谁又不想活着。
整片集温情、悲伤、幽默、感动、讽刺于一身,也是一部有着许多值得思考的电影。灾难无情,人间真情。在灾难面前,我们如何去做好一切救援工作,如何去安抚被困者、受伤者及家属,如何集大家的力量去实施救援······等等,这些在电影中都有充分地反映出来。还有我们也要学会去如何在灾难中自救、生存以及帮助他人。这些都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② 不可撤销隧道怎么拍的
《不可撤销》这部影片由纪实性的长镜头进行倒叙构成,。将电影拓展成四维,长时间的隧道内的暴力镜头,给观众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冲击,让人又怕又想看。
《不可撤销》是由加斯帕·诺执导,莫妮卡·贝鲁奇、文森特·卡索、艾尔伯特·杜邦迪主演的犯罪片,于2002年5月22日在法国上映。该片讲述了爱里克斯在回家路途的地下通道里,遭到陌生男子强奸后 ,爱里克斯的男友马库斯为她报复而大开杀戒的故事 。这部试图从视觉和心理上令观众震撼的影片从头到尾洋溢着一种极端愤世嫉俗的情绪,和典型的无政府主义宣泄冲动。
③ 隧道韩国电影(取材于韩国三大未解悬案之一)
1986年到1991年年间,韩国京畿道华城市太安镇一带,一共有10名女性一次被害,杀人犯始终未被缉拿归案,最终成为未解决的连环杀人案件。
以上就是韩国著名的华城连环杀人案,被誉为韩国史上三大未解悬案之一。
或许是想要抓住群众的猎奇心理,该案件出现在了多部影视作品中。它们有的直接以案件作为参照原型,有的暗暗影射。
其中,最为出名恐怕就是2003年被搬上银幕的电影《杀人回忆》,《杀人回忆》曾被《看电影》杂志列为100部韩国最好电影排行榜第一。
案件也被拍摄成电视剧——2014年播出的《岬童夷》,“岬童夷”是当时嫌疑犯的绰号。
今天,小楚给大家安利一部电视剧,也跟该起案件有关,它就是2017年上映的——
《隧道》
如果说《杀人回忆》和《岬童夷》是写实派的,那么《隧道》就是“抽象派”的,不过此“抽象”非彼此抽象,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它的题材。
有人说,《隧道》是《信号》+《杀人回忆》+《岬童夷》的集合。
那么,看过韩剧的都知道,《信号》是一部讲黑洞、讲时空的犯罪韩剧,带有科幻色彩。
《隧道》亦是如此,它是一部关于穿越30年时空的穿越科幻犯罪剧。
《隧道》的主角是生活在 1986年的重案组警察朴光浩 ,穿越时空的主角就是他。
没错,他就是玛丽苏剧《继承者们》里面李敏镐的霸道总裁哥哥......
光浩为什么会穿越呢?这就不得不说一条隧道了,这也是本剧起名《隧道》的原因。
在捉拿凶手的过程中,光浩追着凶手跑进了一条隧道,但他不慎被凶手打到脑袋。
等他走出隧道的时候,他就莫名其妙地来到了2016年。
当然,这只是光浩穿越时空的浅层原因,我们接着来说深层原因。
为了减少拖沓,编剧给光浩身边人的设定非常简单,出现在他身边的不是同事就是罪犯,还有他唯一的家人——妻子妍淑。
为了尽快切入主题和剧情的设置,光浩第一集就和他的妻子妍淑相亲、拍拖以及结婚了,速度之快令人咂舌。
在与妍淑成家的这个过程中,光浩接连碰上一系列女子被杀的案件。
经过法医的调查,这些女子的死法接近一致,都是被人勒死的,女子死之前都经过激烈的挣扎,但因为双手被凶手绑着无法逃脱。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受害者的脚上都有一些类似纹身的黑色圆点,随着案件发生次数顺序,黑点也随之增加。
在光浩穿越之前,他管辖的华城区域内,一共发生了五起案件。
但是,令人奇怪的是,第五起案件的受害者脚上标记的是六个黑色的圆点。
那么,是否还有第五个受害者没有被发现?
这些接连发生的案件中,令光浩受触动最大的是一名叫“徐熙秀”女子受害的案件。
案件发生赶到现场不久之后,是光浩亲自走到不远处的居民楼下,告诉抱着孩子等待徐熙秀的丈夫他妻子遇害的消息的。
因为调查经验的限制,这几起案件都没有被并案调查。因为凶手的狡猾,调查也没有任何突破。
徐熙秀的丈夫每天都抱着孩子在警察局等候案件的进展,希望警察尽快捉到杀人凶手,但是每一天都是失望而归。
某天,光浩到水亭里堤坝进行调查,发现了一个行为举止怪异的高中生。
附近居民猜测,可能是那个高中生把全村的狗都带走杀死了。
为了不放过任何一个线索,光浩到了男高中生家里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在男高中生家旁边的草坪埋了一堆狗的尸体。
于是,男高中生被抓进了警察局审讯。但是,光浩没问出什么,男高中生却说了一堆混账话,让光浩十分气愤。
最后,因为充分的不在场证据,男高中生被当场保释。
光浩不肯放弃,他又去了徐熙秀案发现场的附近找寻线索,结果发现隧道口出有一个人在做一些怪异的动作,奇怪的举动就像在勒死一个人。
他就是凶手!光浩拔腿就跑去抓他。
结果,就如小楚上述所写,光浩通过隧道来到了2016年,也就是30年之后。
莫名奇妙地来到了30年之后,编剧也没有过多渲染光浩对于未来世界的惊奇,只是在后来一系列破案过程凸显出光浩与这个如今这个世界的差异。
整部剧的重点一直都放在抓人破案上,对于其之外的任何东西编剧都选择一笔带过。这种方式不会观众感觉非常突兀,反而会让人感觉节奏很快很刺激。
至于光浩怎么解决他在2016年的身份问题,那就不得不说一个完美的恰巧。
光浩穿过隧道之后凭着感觉回到了30年前的警察局的原址,结果那里也新建了一个警察局。
刚好这个警察局的重案组要调来一个也叫光浩的警察,重案组的同事就以为他就是新调来的光浩。
因为正主光浩也没有来报道,阴差阳错之下,光浩就借用正主的身份在2016留下来了,包括他的工作以及住址等等。
既然能从隧道来到2016,或许也能从2016年回到1986年?于是光浩回到了隧道口外面,也是他就算跑断了腿,也没有回到过去。
或许有什么样的契机?光浩猜想到。这的确是的,这个我们后来再说。
在光浩借用原主身份的这段时间,重案组也发生了两起案件。
光浩发现这两起案件的犯罪手法跟30年前他负责的多起女子被杀案的犯罪手法非常相同。
另外,他逐渐地发现,现在重案组的队长就是30年他所在重案组里的同事,现在相看两相厌的同事就是徐熙秀的儿子,当年那个男高中生也成为了两起被害案件的嫌疑人......
经过特意的调查,他还发现,他的妻子妍淑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但妍淑在20多年前就因为车祸去世了,而他的女儿现在不知所踪......
这一切事情都逐渐地在光浩的脑子里形成了一个轮廓,或许,他出现在2016年原因就是抓获30年前那个连环女子被杀案的凶手?这样他才能改变妻子以及女儿的命运轨迹?
而事实,正是如此,这就是光浩穿越30年时空的深层原因。
《隧道》如果仅仅是以光浩找到凶手并回到30年前这件事作为本剧的全部内容,那就显得太过于单调,很容易让观众乏味。
但其实,编剧在紧紧地把握这条主线之之外,还加入很多条副线,也就是很多小案件。
然而怎么在讲其他故事的同时把握主线呢?编剧就让每个案件的嫌疑人或者被害者都与主线有一定的关系。
例如某地发生了一起女子碎尸案,被碎尸的脚部发现其有五个黑色的小圆点。
就这样,无论发生案件,都是在为30年前的女子连环被杀案找线索、找证人以及破案,这样做不仅剧情更加波澜起伏、还能充分调动观众的兴趣,编剧实在是高明。
对于“谁是凶手”这件事,《隧道》也没有遵循最后一刻才现身的常用手法,而是打破常规,剧情差不多过一半就浮出了水面,但是这只是观众知道,光浩等警察不知道。
这就形成一个有趣的现象,观众在不知道凶手时,着急,在知道凶手之后,也着急。小楚从自身情况来讲,认为这或许就是一部剧能成功的原因,它无形的在观众进行互动。因为,它的剧情足够悬疑,足够吸引人,能抓住观众的眼球。
因为剧集过多的问题,小楚就不过多展开了。喜欢穿越题材的、喜欢犯罪题材的,那就不容错过《隧道》了!
本文主笔 | 楚楚
④ 隧道电影米娜的扮演者是谁
电影《隧道》米娜的扮演者是南志铉
演员简介:
中文名:南志铉
外文名:남지현;Nam Ji Hyun
别名:NJ
国籍:韩国
民族:朝鲜族
星座:处女座
出生地:韩国仁川
出生日期:1995年9月17日
职业:演员
毕业院校:仁川初恩高中
代表作品:
天使之眼、说你爱我、善德女王、圣诞节会下雪吗、巨人
主要成就:
2006年SBS演技大赏童星赏
2008年MBC演技大赏童星赏
2009年SBS演技大赏童星赏
2012年KBS演技大赏青少年演技赏
影片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回家的途中,被困在塌方的隧道中为了逃生而孤军奋战的故事。
⑤ 郭良隧道在哪
郭良隧道
距离河南省辉县西北60公里的太行深处,海拔1700米的高高悬崖上,有一个以其独特的山势,峰峦叠嶂,山清水秀,洞奇瀑美,潭深溪长,质朴的石舍,淳朴的山民,有石磨石碾石头墙,石桌石凳石头炕,浑石到顶的农家庄院,一幢幢,一排排,依山顺势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以其特有的魅力,招来了大批中外游客,也受到了影视厂家、艺术家们的厚爱。它就是太行明珠———郭亮。
郭亮村位于郭亮崖之上。过去人们上山下山,走的是百丈悬崖上仅可容一人过的绝壁小路,被称为“天梯”。这 “天梯”是村民通往山下沙窑乡的惟一道路。直到山民打通了令人叹为观止的郭亮洞,才逐渐渐废弃了这条“天梯”。以前,郭亮村的牛、羊、猪等牲畜大多是在小犊子时就由村民从“天梯”抱上来的,喂大后若想卖给外村,还得绕上30多里的山路才能转下山。平时从“天梯”将山货背到山外,换取一些紧俏的日用生活品。
为使郭亮的乡亲们不再贫困,为让身后的子孙不再行走险峻的天梯,1971年的秋天,在村党支部书记申明信的提议下,村民申新福、王怀堂、申福贵用绳子测高度、距离,用土法绘图,到县里请教专家征求意见。1972年村里人自发卖掉山羊、山药,集资购买钢锤、钢锉;在无电力、无机械的恶劣条件下,由村中十三名壮劳力组成的凿洞突击队顶着风雪,腰系着麻绳,悬于峭壁之上握紧铁钎,舞起铁锤,在红岩绝壁上凿出一排排炮眼。十三条青年汉子聚在天梯下举拳面壁,发誓要凿穿绝壁,打出通向山外的大路。1972年3月9日,郭亮洞开工,由于郭亮村海拔高,耕地少,无霜期较短,一年只能种一季农作物,全年粮食收成不过8万余斤,而这区区8万斤粮食却是全村几百口人的全部口粮。在这种状况下,13名突击队员每天只有0.12元的伙食费,玉米粥、玉米饼、窝头野菜便是他们的一日三餐。就这样每人每天也只有两斤玉米的配额。
1975年年底,工程进入了最艰苦的阶段,郭亮人已经卖光了山羊,砍光了树木,吃光了粮食,再也抠不出一分钱。这时候,全村男女老少都出动了,早上5点钟起床,爬5公里山路去挖鱼鳞坑,挖了一冬一春,挣到工钱3100多元。支部书记把钱拿到村里后,100多口人围着他,让他赶快到城里去买钢材、雷管、导火线、炸药。郭亮绝壁平均高度105米,从绝壁中间炸开工作面,需要系绳子凌空作业,没有钱买绳子,就解下牛拉犁的绳套,一段段接起来,从崖头把人放下来。就是这样,参加打隧道的壮士把生死置之度外,用生命和热血让天堑变成了通途。
郭亮人没有用任何机械,历时5年,硬是在绝壁中一锤一锤凿去了2.6万立方米石方,打秃钢钎12吨,打烂了8磅重的铁锤4000个,当时上至70岁的老人,下至十几岁的娃娃都轮流走上隧道工地,清理石渣。大石块用手搬,小石块用筐抬,用篮子挎,人人肩头成茧,十指流血。在工程最困难的关头,辉县教育局100多名教职员工,在局长原永同志的带领下和郭亮人一块施工,加快了工程进度,被人称为“绝壁长廊”的郭亮洞终于在1977年5月1日正式通车了。为此 ,王怀堂等村民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绝壁中凿出一条高5米、宽4米,全长1250余米的石洞——郭亮洞,几乎是个现代愚公移山的故事。每个穿行在郭亮洞的人,都不能不惊叹这个壮举。村前有石碑记载着这一历史事迹。
走在郭亮洞内,你会发现外侧凿有35个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天窗。天窗是为了便于清排施工中的石渣,如今已经成为通风透光的观景台。凭台而望,指尖可以触摸到峡谷的深邃,那一刻,除了感叹,你还能做些什么呢?!不少来郭亮参观的外国游客,都为绝壁上的隧道感到震惊,日本裕田影视公司在此摄制专题片,惊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其实,对比距此不远的红旗渠我们不难发现:郭亮洞也应是那时时代精神的产物。
当人们置身于洞中,感受着这座山的脉搏,聆听着这座洞的心跳,闭上眼睛去呼吸,似乎胸中烦闷与积虑都可以一扫而光,是呀,面对这样的造物,一切都变得渺小。
⑥ 求电影 隧道
有的,私聊
⑦ 人人都叫好的韩国电影《隧道》到底怎么样值得一看吗
最近韩国的几部电影被炒得很热:丧尸片《釜山行》确实比较惊艳,韩国人居然能把西方那一套模仿得这么像模像样,并且还有所创新(丧尸行动敏捷,奔跑速度跟正常人类比肩),觉得不过瘾的又翻出《釜山行》的所谓前传《首尔站》,又炒了一遍,如今还有个灾难片《隧道》评价也颇高。
《釜山行》和《首尔站》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但是也都有共同的缺陷:节奏不行,尤其是《首尔站》,眼看着吃人不眨眼的丧尸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向自己奔来,主角们先原地摆出个惊恐的表情,停顿一个节拍,然后才转身跑,仗着自己是主角不容易死也不用这么任性吧。这种剪辑和衔接,观众不仅看着捉急,恨不得跳起来跑,关键还非常跳戏啊。感觉他们都不是那么怕丧尸,逃命也不太拼,让人揪心的紧迫感和焦虑感少了很多。
男主遭遇灾难回过神来的反应出奇地淡定,这可是差点就死掉了啊,九死一生啊,在这种情况下都不怎么慌张,打开车灯,然后慢条斯理找出手机打电话报警,心理素质强大到暴,佩服!接下来,男主想都不想就把救命用的矿泉水一口气喝了大半瓶,这绝壁是故意的,Come on,你不知道这是隧道坍塌,是一座大山压在头顶上啊?你平时不看新闻,不知道挖隧道救人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吗?喝口水压压惊也不是这么喝的。
⑧ 《拆弹专家》是在真正的红磡隧道里拍摄的吗
演员姜皓文透露,《拆弹专家》没有在真正的红磡隧道拍摄,观众在电影里看到的所有相关镜头,都是在“假红隧”里拍的。作为香港的交通命脉,红磡隧道不可能封路给电影拍摄,剧组便在香港郊区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在香港郊区搭建出一条“假红隧”。这条“假红隧”长度为真红磡隧道的三分之一,几乎可以以假乱真。这条“假红隧”造价不菲,仅仅是搭建的费用已经耗资1000多万港元,还有土地租金、隧道里的车辆等等。不过,这条“假红隧”在电影拍摄完成后就被拆掉了……
邱礼涛透露,剧本还没成型时就决定要搭这样一条1:1还原的隧道。虽然CG特效是一个更高效的方法,但邱礼涛表示,绿幕太扼杀想象力:“如果是在厂里拍,到处都是绿布景,这种环境会影响演员的演出,我的想象力也会消失。所以,我从开始就坚持要搭出一条‘红磡隧道’。你看《指环王》的彼得·杰克逊,他也是个不愿意过分依靠特效的人,他还是要搭很多东西、做很多模型。”
在隧道这种狭长的环境拍戏,布局相当困难。因此,除了1:1的“假红隧”,剧组还有一条缩小版的红磡隧道模型,导演和其他工作人员就借助模型研究车辆摆位、枪战走位等等。邱礼涛说:“人质的逃跑方向、刘德华和姜武的枪战戏、哪辆车要摆在哪……都要提前想好。”
⑨ 请问还有没有关于隧道的电影
楼主试试韩国电影《摩天楼》2012 如果不是,试试史泰龙的《龙出生天》又名《十万火急》1996
2012年的圣诞前夜,韩国首尔市中心的120层摩天大楼Tower Sky内,中国餐厅女强人经理允熙(孙艺珍 饰)、性格内敛的大楼物业队长兼单身爸爸李泰浩(金相庆 饰)、张扬跋扈傲慢无礼的贵妇人、位居人上的会长、丢三落四的马虎小厨师……不同职业和身份的人按照各自的轨道行进,他们或彼此交错,或毫无干系,殊不知一场灾难即将降临他们的头上。夜幕降临,正当人们沉浸在人工降雪所营造的浪漫、幸福氛围时,意外突然发生。造雪专用的直升机受强气流影响失控撞上大厦,随即引发混乱和难以遏制的大火。
刚刚还如天国般美好,奢侈华美的大厦瞬间变成残酷的人间炼狱……
⑩ 如何评价韩国电影《隧道》
我认为韩国电影隧道拍的是十分好的,韩国电影它的画质拍出来是十分精良的,并且他的这部电影里找的演员也是找的那种演技十分好的并不是只有颜值没有演技的那种演员,所以我们一定要支持那些画质精良,演员演技棒的这类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