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八佰真实原型
八佰真实原型取材于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讲述了史称“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1937年10月,持续三个月的淞沪会战进入尾声,为掩护主力部队撤退,88师524团团副谢晋元率“八百壮士”进驻四行仓库,孤军奋战四天四夜,用生命守护了一个民族的尊严。
(1)电影八佰讲的是哪里的故事扩展阅读
八佰人物原型
1、黄志忠饰演老葫芦
小湖北和端午的叔叔,湖北保安团成员。因为看到租界的光明灿烂而向往,却因穿军服被租界拒绝进入。最终被日军俘虏,继而在侄儿视野中被日本人吊起杀害,激发端午抗日热情。
2、欧豪饰演端午
老葫芦的侄子,刚到上海,突遇敌军后四下逃散。在经历了四天四夜的战斗,从一个畏战想家的新兵成长为不惧死亡的战士,残酷的现实让他彻底明白,如果现在退缩,必定无家可归。
② 细数《八佰》的剧情,讲述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这部电影从剧情到演员演技都非常棒,完美传递出自强不息的精神,令人看得热血澎湃,正能量满满。主要讲述的是1937年淞沪会战时期,“八百壮士”浴血奋战,牺牲小我,成就大家,固守苏州河畔四天四夜,阻击日军的故事 。
有了自杀袭击的例子,越来越多的士兵勇敢起来,背负起使命,与敌人同归于尽。一声嘶吼:娘,孩儿不孝了。看的令人泪眼婆娑,一个年纪20岁左右的孩子决然的跳下去挡住敌人的炮火。随后越来越多的战士,在自报姓名之后,选择与敌人同归于尽。无数人燃起热血,成就大我,鏖战四天,终于获令撤往英租界。
③ 管虎新上映电影《八佰》的真实历史事件是什么
《八佰》改编自上海四行仓库保卫战中,“八百壮士”誓死抵抗日军的故事。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企图在三个月之内占领全中国,他们在“卢沟桥事变”之后,就将目标转移到上海。
淞沪会战就此爆发,只是在会战中,中方节节溃败,已无力再与日方斡旋便需要西撤以保存实力。留下来一个加强营掩护大部队西撤,这个加强营便是在“四行仓库保卫战”中浴血奋战的“八百壮士”。
留守四行仓库的官兵只有423人,但谢晋元团长为了迷惑敌人,对外宣称800人,他们要正面对抗的却是五千到三万的日军。数十倍的兵力悬殊,让这一场战斗变成有去无回的困兽之斗,所有人都知道,这样的对决如同蚍蜉撼树,等待他们的只有死亡。在“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感召下,造就了一个又一个视死如归的场面。
影评
塑造立体的人,是《八佰》的立意与野心所在。以往战争片的主角,要么是正面迎敌的战士,要么是深入敌营的卧底。而该片却从一群逃兵的身上展开,《八佰》能在国产战争片中越众而出,恰恰是因为它“敢拍人性的真,甚至丑”。该片拓宽了我们认识英雄的维度,他们在舍生取义前,也有过平凡的,甚至苟且的懦弱与挣扎。
《八佰》的人物塑造采用了群像刻画的手法,光是主要人物就有二十来个,但这也会造成“一开始还想把每个人名记住,但后来就记混了”的情况。
④ 八百讲得什么故事
很显然,电影《八佰》想表达的是:民族大义和人性光彩。电影表现的抗日战争中的四行仓库保卫战。
当时,上海大部分已被日本军占领,国军已撤退,仅留下一个营400多人在四行仓库抵抗日军。日军一个师团有上万,而且武器精良,士兵战斗力强。
赌场伙计阿飞往日流里流气,此时则像一个侠客,机敏地躲过子弹过了桥。就在他接近仓库大门时,连中两枪,身子在血泊中甩出几米。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鼓足力气,把电线辊子扔向受军......
他们与四行保卫战牺牲的战士一起,浴火重生,实现了人性的“涅槃”!电影《八佰》也由此实现了对“弱国悲剧”的超越,具有了民族性和艺术化的品位。
谢谢关注,若您对这一话题感兴趣,请分享作者为您奉献的深度描述。
⑤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主要讲述在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八百壮士”奉命坚守上海四行仓库,以少敌多,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顽强抵抗四天四夜的故事。和普通战争片相比,他更加重刻画人们对战争的认知:没有国,哪有家。
电影《八佰》取材于1937年在上海发生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当时的战争很激烈,中日双方交战三个月,为了保存军事力量,迷惑敌人,谢晋元对外号称有800人,而“八百壮士”因此得名。在这一战中,没有人退却,没有人逃跑,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身后有家人,有朋友,有同胞,所以他们誓死守护四行仓库阵地,力战四天四夜,击退日军六进攻,可歌可泣。
《八佰》给了观众强烈的情感冲击,让人觉得它不是一部简单呈现历史真实事件的战争电影,而是一部带给大家许多“意义”理解的作品。它让人更好地理解了“家国”的意义、“壮士”的意义、“军民顽强抗争”的意义以及“舍生取义”的意义。
⑥ 《八佰》讲的内容是什么
讲述了被称作“八百壮士”的中国国民革命军第三战区88师524团的一个加强营,固守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阻击日军的故事。
1937年淞沪会战末期,中日双方激战已持续三个月,上海濒临沦陷。第88师262旅524团团副谢晋元(杜淳饰)率420余人,孤军坚守最后的防线,留守上海四行仓库 。
与租界一河之隔,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实际人数四百人而对外号称八百人 。“八百壮士”奉命留守上海闸北,在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鏖战四天,直至10月30日才获令撤往英租界。
主要人物:
1、老葫芦
小湖北和端午的叔叔,湖北保安团成员。因为看到租界的光明灿烂而向往,却因穿军服被租界拒绝进入。最终被日军俘虏,继而在侄儿视野中被日本人吊起杀害,激发端午抗日热情。
2、端午
老葫芦的侄子,刚到上海,突遇敌军后四下逃散。在经历了四天四夜的战斗,从一个畏战想家的新兵成长为不惧死亡的战士,他眼睁睁看着老葫芦被杀,那些舍生赴死的战友让他彻底明白,如果现在退缩,必定无家可归。
⑦ 《八佰》这部电影主要是讲了什么
一部新电影《八佰》即将和观众见面,这部电影是管虎导演的新作,经过这么多年的打磨和制作近日终于定档了。从演员表来看,这次可都是实力派演员,每一位主演的演技都十分出色,这么强大的演员阵容,让不少人都对电影非常期待。看过管虎作品的观众都知道,他的作品风格都很独特,所以新作《八佰》的剧情也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管虎拍摄《八佰》的时候,真的花费了不少的心血,为了能够还原最真实的抗日战争画面,电影光地面子弹就已经设置了5万个,差不多超过了十部大型战争剧集的总和。影片使用的摄像机也是最顶级的,目的就是想给观众带来一场最真实的战争大戏,大家敬请期待电影《八佰》的上映吧!
⑧ 《八佰》讲的内容是什么
1937年10月,淞沪会战后期,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团附谢晋元临危受命,率领400余名官兵(对外以声势为意称共800名官兵,故称“八百壮士”),坚守上海闸北的四行仓库,即四行仓库保卫战,亦为整个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
影片以湖北保安团进入上海市区支援淞沪会战为开场,以国民革命军524团整建制退入租界为结局,以天(日)为单位切割叙事及影片时间轴,分别讲述了1937年10月27日至11月1日间所发生的事件与战斗。
影片中所叙述的四行仓库所在的位置面向当时已经沦陷的上海,背对上海公共租界的苏州河南岸,以苏州河为界,已到无路可退之局面。电影以国民革命军524团以及沿途收拢的各路逃兵、散兵的视角描述了四行仓库内部所发生的事以及回击日本军队进攻;
以苏州河对岸的中国民众,外国记者及英国士兵从第三视角叙述了战场的整体情况和各种不同职业、性别、国籍之人士的视角;以日本上海派遣军的视角叙述了日本军队对四行仓库的进攻以及偷袭。
主要演员
1、 黄志忠饰老葫芦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成员,来自湖北省保安团士兵,端午及小湖北之叔叔。
2、 欧豪饰端午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来自湖北省保安团士兵,老葫芦之侄,小湖北之兄
3、 王千源饰羊拐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
4、 姜武饰老铁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士兵。
5、 张译饰老算盘
国民革命军第88师524团一营,来自浙江省保安团士兵。
⑨ 八百故事背景
电影八佰的故事背景是1937年发生在上海的四行仓库保卫战。电影《八佰》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的最后一战,“八百壮士”在四行仓库抗击外敌浴血奋战的故事。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中日双方抗日战争中的一场重要会战。
电影八佰的历史背景
1937年8月13日,日军大举进攻上海,就是历史上的“八一三事变”。战役进行到最后阶段,10月26日晚,守卫大场防线的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陆军第88师第524团400余人(报界宣传称“八百壮士”),在副团长谢晋元指挥下,奉命据守苏州河北岸的四行仓库与租界一河之隔,孤军奋战4个昼夜,造就了罕见的被围观的战争;为壮声势,四百人对外号称八百人。电影《八佰》由管虎执导,是亚洲首部使用MAX摄影机拍摄的商业影片。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中日双方共有约100万军队投入战斗,战役本身持续了三个月,日军投入8个师团和2个旅团20万余人,宣布死伤4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自己统计死伤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