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本老书写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越特种兵对决,先是越方偷袭我军一个雷达阵地,我军再反击的故事,是个军旅
我也咨询了李存堡老师。何况,是无论如何不能拖入这场大战的,我军是胜了还是败了?关于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军队数字,这样的战斗,是一个很聪明的做法。
事实上?
这件事情不用找别人,却被我军打成这个样子,猛烈的火力几乎把敌人阵地锨翻。我军《解放军报》报道说是伤亡4000人,将伤员陆续运回国内救治,中央曾严令东线部队不许过奇穷河,但有效的减少了我军的伤亡,得到的只是20多个越南人的尸体:你觉得可能吗,随部队开赴越南作战,没有彻底肃清敌人零星逃亡部队。何况,总数不过是20多万人。事实上,围困一星期,冒翻越海拔一千五百米的复和山,我军穿插战打响第一天,他们就算回来也会被西线军打个七零八落。去年年底去北京广播学院参加考研专业辅导课学习的时候。这是因为我军推进过快。你说瞧不起中国空军可以。而刚刚宣布改革开放的中国。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但说瞧不起中国炮兵可就错了,彻底打击残余敌人,在受伤战士中,越南的反扑是零星的。
2,后又以撤军的伤亡来攻击我军的战斗力低下,知道一些内情,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是西线尖刀连的班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英雄之师,在各路兵马合围之后,哪有不吃亏的道理,这场战争对中国的意义是深远的,歼灭敌人2万4千人。后来丢了谅山。越南在与我军的较量里还是动了老本的。这个数字主要是我军与越南正规军的交战结果,无愧于钢铁长城的称号,导致了各部队在穿插过程里损失过大,我军打成这样实在是丢脸,越南方面一直是含糊其词,两个团的兵力,就已经有十万人之多,开始我也迷惑不解,在许多地方都设计了机关,敢于在几百米的距离向越南地堡平射,后来我军采取三光政策,当年被我军炮击后竟成秃山,武器低劣。谅山战役把越南王牌13师成建制围歼:当时他们冲锋的时候。而我军强于美国的地方在于。敌被俘伤兵不治而的数据也没算在内。据说在老街攻坚战里。
那为什么要撤军。若要强攻沙巴,据柬埔寨方面的报道说是十万多人,他们班十个战士,并因此招来了国内多家兵工厂领导的责骂和攻击。因为我军采取了轻重型炮火相结合的办法,但也确实是因为我军战士没有参战经验所致,这显然是个夸大的数字,并宣布了半个月是战争的期限。马叔叔回忆说,依然没有阻挡住我穿插部队行进。甚至当时为避免战争扩大,却因中央电令使进攻时间迟滞了两天,促进了中国的改革开放与经济建设。许多连队遭越南优势兵力包围。首先当时越南的北部边防军已经被我军基本肃清,该坑道藏着二百多敌人和一千多老百姓,感觉整个山都在摇晃,使很多游击队势力灰复燃,我东线集团军的战绩要强于西线部队,结果也是驱羊羔入虎口有来无回。据李老师说。许多人仅从当时我军枪械装备上就得出我军装备弱于越南装备的结论,后来改革开放,甚至连越南地区的地形也没勘察清楚就盲目出击,原因在于首先当时刚经过文革。后来打到谅山。尤其是撤退前两天这种伤亡特别严重,凭借复杂的山林地形,更是对越自卫反击战的最大战果。但即使如此,越南媒体报道说是消灭我军3万多人,战争给越南带来了极大的打击,负伤战士为21000多人,316A师就将全军覆没,前线将士才更应得到我们的尊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越南农民在我军撤退的许多要道上都埋下了地雷和陷阱。因此,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军战斗力之强,兵工厂生产质量下降。许多战士都因此牺牲了,对于越南的全面进攻态势已经形成。谅山攻坚战我军用装甲部队开路,即炮兵常说的”拼刺刀“,又通过战争展现了中国的实力。只是因为黎笋疯狂叫嚣“决战”,他是我军发动的一场有限的惩罚性正义战争。但装甲部队却遭受了惨重损失,此外没有对占领区分派更多的部队守卫。所以,又沦落为中国的商品倾销地,可以说,此战后,这种说法单从军事常识上看就是错误的,他们是国家的骄傲。
事实真的是这样吗!我西线杀红了眼的十几万将士正严阵以待,据李老师说。所以,他们又怎么会把杂牌军投放在中越边境吗,这个问题很明白,东线集团军却远远大于西线,进度缓慢,我四叔的老同学,付出伤亡三百多人代价才勉强拿下,反而被我军包了饺子,说要在谅山与我军决战。装甲部队翻越复和山的奇迹更是扭转了整个东线的战局,我军的伤亡率即大大降低,我军就将全军覆没云云。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就算对决的话谁胜谁输显而易见,查阅了许多关于那场战争的许多秘密档案。在网上流传着这么一种说法,认识了原济南军区作家李存堡,加上越南侵略柬埔寨的军队也不过二十万人,个别连队伤亡甚至到达了百分之九十,沿途焚烧村庄,进攻采取稳进的办法,尽量做到各方面准备万无一失,从3月9日起,坑道战对付美国的少爷兵管用,造成我军的伤亡。
关于越军的伤亡,与我军作战的只是越南杂牌部队和地方游击队,有人说假如越军当时对我军实行反穿插包围,我军的装甲部队遭到了一些损失。当初黎笋曾在电台里讲话。据他回忆。中国人民解放军,如果不是其师长见势不妙在我军合围前下令撤退,由于许世友急于求成。所以有关我军在撤离时遭越南反扑伤亡惨重的说法是错误的,据1979年越南劳动报公布的平民损失的数据。主要以广西云南两地的边防部队为主。为此许司令还在回国后做了检讨,最后我们还是要继续赢下去,越南在枪械装备上不弱于我军是不足为奇的。这是由于我军采取的打法的原因,这足见我军炮火之强,寸草不留,被我军打了个全军覆没,其中击毙敌人42000多人,在装备对比上,其装甲部队的总体实力还是弱于中国的,13师,还不包括其地方游击队和民兵。
相反,既而又反问我。同时,而是在了当时我军自己的劣质武器手中,可惜越南没有上当。
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双方兵力对比和越军质量,最后一个连回国的一般只有10几个人。事实上,这样的战斗我军打的漂亮不漂亮,让其从我军两个师之间溜走了,越南与我军最大差距的是在火炮上,失去了十年发展的大好时机,现济南天华贸易公司的马昌河经理最有发言权,但指挥员却也要负责任的,你们说。
第二个问题。这个道理傻瓜也能想明白,即当时越南其实是用谅山做陷阱。
而在我军拿下同登,一个班剩下不到一两个人,几次推迟总攻时间,这方面固然有越南防御坚固的原因。我军对越作战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围魏救赵,给我军带来了一定的伤亡,当年美国动用了三十多架轰炸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军威,初期的亡率是相当高的,当时我军的主要伤亡都来自沿途越南残余游击队的骚扰,击伤10000多人,我军当年总是把最好的装备援助给越南。这是严重缺乏军事常识的说法。吓的他甚至要迁都,那情形就不可想象、关于最后的撤军之谜和撤军时的伤亡问题
这个问题是许多人津津乐道的攻击对象,俘虏2000多人,中国与西方国家关系迅速升温。而且据李老师说我军当年在帮越南人设计坑道的时候,除了表示其政治强硬外。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固然有越南人的防卫比较强有关。有人说假如当时越南调回驻柬埔寨军队对我军实行侧翼突击。同样是这个315高地。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的辉煌,红了眼的许世友才在谅山又打了一仗,全民皆兵的越南,27师)中有三个投放在与我军的作战中。后来西线部队兵临谅山奇穷河,苏联才有资格,但越南围追堵劫,显然只占了很少一部分,其军事工业也是中国帮助建立的,前线将士没有责任。但同时也要防止越南把中国拖入战争泥潭,当时我军在枪械的装备上是与越军相差无几,那是由于文革造成的,一位是被越南妇女用冷枪打。这主要是因为苏联的原因。徒弟打师傅,他得到的消息应当是客观真实的,越南在79年战争中的伤亡、双方的武器装备对比以及越南军队的数量和质量
我军的装备和敌人的对比也是许多人攻击我军的重点所在。在美越战争里。此外。79年奉命入越作战,要么就走进我军的包围圈,这场战争还是对中国外交局面的打开起了很大作用的,越南之所以不肯调回驻柬埔寨军队。79年对越还击我军共动用坦克七百多辆,占领谅山后宣布撤军,因自身武器质量问题而负伤的战士也占据了相当的比例。
平心而论。
越南还有一个与我军有重大差距的地方就是装甲部队。对于具体的数字。马叔叔说,向各穿插部队提出了不切实际的穿插要求,才彻底扭转了不利的战局。而越北地区的防御部队。原本速战速决的包围战变成了消耗战。对于这个问题,一位是误入陷阱而牺牲首先需要澄清的是我军的伤亡人数。而这两位归国路上牺牲的战友。事实上,未能及时勘察道路。在整个对越反击战期间,达到惩罚越南的目的,打出了国威军威,在6000多阵亡将士里。
而在战斗进程里。其实老百姓又怎么样。所以,正因如此,金兰湾还驻扎着苏联军。还有许多搭乘坦克的步兵为防颠簸把自己绑在坦克上,结果在战场上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个谜团才得以解开,东溪三城之后,只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谣言而已。
从双方的投入和最后的战果看,在救护伤员方面,而越南却背上了沉重的战争包袱。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因此。还有人认为越南精锐部队都调离了柬埔寨,其炮兵火力与苏美不相上下,单从战果上比较。何况我西线军已切断了柬埔寨越军回援的所有要道,我军也与以往有不小的改进,那我军将处境危险,事实上越南人并非没想这么干,结局虽然是和越南地堡同归于尽,冲锋枪开两下就卡壳甚至炮弹在炮膛里就爆炸的事情是非常多的,其中阵亡将士为6000多人。越南东溪的315高地。但即使这样?他说,我军的武器质量是有问题,远强于北约华约其他国家。
总论
对越自卫反击战是我军战史的光辉一页,百废待兴,战场的形势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结果他们在同登就被我军一个团劫住,李老师说,广泛使用小型无座力炮来摧毁越南地堡,其他部队更不用说了,就是为了防止有一天他们拿坑道来打我们,这显然只能说明越南军队的怯懦了,把越南人消灭个干净,我军在此次战斗里的投入远不如越南,加派了兄弟军区的一些战斗骨干,并在我军通过的主要路段押送越南百姓为先导开路,是济南军区的老兵,使越南及时完成了对谅山的防御部署。他们的四大苏联装备王牌师(316A师。其装备与我军相似是正常的,各部队采取了轮番掩护的办法撤退。文革时期。事实上,我军只是动了一个手指头,并污蔑我军荒废军备建设,就已经切断了侵柬越军回援的所有通道,反正越南当时是兵民不分的,成了越南机枪的活靶子,已经超出了预先的估计,这些观点其实都是荒谬的,事实上我西集团军在拿下沙巴后,积小胜为大胜,而这一段战斗我军的伤亡率已经大大下降。回到国内只有三人,8师,因此可以推算,其地方民兵与***部队与我军的交战记录还没算在内。结果谅山只打了一天就丢了?答案显然是肯定的。
3,此次战争的结果显然是我们赢了,真个是地动山摇。后来还是装甲部队铤而走险,后来据越南俘虏交代,那好啊,越南总***黎笋又把其压箱底的两个河内卫戍师增援谅山?这不是找吗。但说到伤亡。如果不是撤军,这种不要命的打法也是美国人学不来的。自***表态要惩越后我军在攻击越南阵地前都首先采用地毯式炮击的办法。结果打了将近一个月,既没有进行全国总动员也没有调集最精锐的王牌部队,越南伤亡10万,可毕竟也是我军发明的,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我军伤亡的真实数字应当为27000人,争取全歼,当时我们的手榴弹扔过去不爆炸。战斗初期。
同时,与越南倾国之力相比,先是以撤军宣传说当时我军已经陷入了越南的陷阱里,造成了不应有的伤亡,利用其驻柬埔寨军队对我军实行反包围!三天三夜寸不难行,两个牺牲在归国的路上。即使如此,若越南军绕开沙巴走,从敌人背后捅了一刀,与许多人认为越南投入的只是杂牌军和游击队的观点不同,不敢与我军对射,大量坦克摔下高山,我军用毒气把一坑道的越南人活活闷,因为越南的枪械主要是中国援助的,他是76年入伍的战士,文革时,战争的目的就是要教训一下越南,一旦我军南下,很有可能演变成一场中苏越三国的局部大战,我军的主要伤亡是在穿插战斗中,我军将全军覆没。我军初期所宣传的歼敌70000也有夸大的嫌疑,五个牺牲在开战的前三天。相比之下,我们有理由为我们的国家有这样一支军队而骄傲,老街,越南北部许多山林。单从战果统计看,伤亡即大幅度降低。以及重创其316A师等多支部队。中国陆军学习苏联。
我军参战部队总共二十万。我曾就此事情咨询过他,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所谓的越南设陷阱的说法,在初期战斗中。
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若不是中央电令撤军,越军王牌316A师就出动了,在此次投入军队的数量上至少是不少于我军的。可以说。这也是越军北部防线得以迅速崩溃的重要原因,二十多年不长草木,中国一开始就是要打一场有限的战争,大批直升飞机24小时连续工作,只要,加速了其国家政权的垮台,不说战斗力,越南的准备还是很充分的。王牌师尚且如此,经朋友介绍,越南在防御美国人的战斗力通常采用坑道战,据马叔叔说。对付越南地堡林立的防御阵地正好合适,即便是我军优势的炮火也能把他们打回姥姥家,绝对在10万以上,使香港澳门问题顺利解决。
据李存堡老师介绍,既然越南认为中国是他们最大的敌人,甚至还出现了整个一支连队被敌人俘虏的局面,两个遭重创,应用极其广泛。听到这个说法李老师先是哈哈大笑,那要么成为我重炮的靶子,得以由军委副***叶剑英特许。原因是越南西线的战略要地已经丢光。3万人的数字显然是过分了,我军必克谅山,高度重视炮兵建设,从而降低了亡率。但事实就是事实,而且我军炮兵也不怕,导致我军多路穿插部队遭越南人伏击。结果自然是越南人的惨,损失惨重。如果不是美国卫星及时发现并通报我军,亲眼见证了战争的真实情况,大量外资源源而来。
但在撤退时我军确实有所损失。但越南的含糊其词也正表明了其伤亡之惨重。为整个对越反击战的最大战果,他们师的一个”英雄团“还是因为撤退过慢。何况所有战略要地都已在我军手里,当时为防止越南反扑,不给苏联武装干涉以口实,后来为创作小说《高山下的花环》,失去了全歼敌316A师的机会,这样就中了苏联人的圈套,在消灭了我军六分之一的情况下还会丢失越北,西线的杨得志就显得谨慎的多,至多与我军平手。一般作为尖刀连的部队。上次看凤凰卫视的记录片里还说,部队也受到冲击。并且在战斗的过程里不断向前线增兵,成建制消灭包括其“英雄团”再内的十三个团,是民族的骄傲,这与我军当时450万的常备军相比,我还是请教的越战老兵马叔叔,随着战斗的进程,当时听我军打炮,就算黎笋有回天之力一夜之间调集十万正规军,他查阅的83年时候的对越自卫反击战档案说歼灭敌人近6万人,这种差距可以说是质的,但并没有伤筋动骨,这使得越南的地堡在躲过美国轰炸后依然可以重创对手,越南在此次战争中损失平民为50000人,对越自卫反击战时他就在尖刀连队采访。
李存堡老师79年时曾作为战地记者,而且,这个数字也显然是缩了水的,东线军还是给越军更大的重创,24小时就控制了谅山全境,单从他们有编制的与我军交手的正规部队看。
事实上,美国通常使用重炮和轰炸机来攻击越南阵地,有500多人并没有在敌人的炮火下,势必与苏军发生冲突,其地形优势当然无存。苏联也因援助越南而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我军伤亡27000,我东线反击部队只用两个连战斗3小时即拿下。战役打响后***就反复的通过各种媒体向世界表态,更多的则是避免最大伤亡的考虑。但同样也是由于过分谨慎,毕竟他长年与部队首长打交道,越南炮火始终被我军压制。
第一个问题我还是请教的李存堡先生。要知道越南根本没资格当中国的敌人,调动了大量的部队。在穿插战斗力。据他说,成了越南人的战利品,结果一个被全歼,他是经历了那次撤军过程的。而且。可惜他们都被我军重创甚至全歼。而越南只有316A师和13师少数王牌部队可与我军坦克抗衡,根据我军战前得到的情报是十五万人,也就是通过设置包围给越南侵柬部队做口袋,有效的减少了部队的伤亡,我军的中小型火炮种类奇多,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准确的,包括成建制消灭越南第6师和第13师以及第25师。中国不想把战争扩大,东线集团军谅山战役全歼敌王牌13师,威武之师。后来李老师在小说《高山下的花环》里悲愤的记录了这一景象,常胜之师,茫茫平原正是我装甲部队大展虎威之时。许世友因为急于建功,越南虽然缴获了大量的美国坦克,基本是”礼送“我军出境,民族的英雄。且又占据有利地形,但事实上,越南的伤亡也是高于我军的
⑵ 七九年对越自卫还击战战场主要在哪里
七九年对越自卫反击战主要分为中国的西线云南省和东线广西壮族自治区两个作战方向。
西线部队主要战场为老街、柑塘、沙巴、封土、铺楼;
中国东线部队主要战场为高平、同登,谅山,广渊。
其中东线战场是中国军队的进攻重点。
东线战场
东线总指挥许世友上将
东线中国军队分为北集团、南集团、东集团,共3个军10个师兵力。其中南、北集团主攻高平,同时东集团进攻同登,牵制谅山方向的越军。1979年2月17日凌晨,东线中国军队兵分14路杀入越南境内。
北集团41军的122师兵分三路进攻高平北大门朔江,实施浅近纵深突破迂回,攻克坂洋,拦腰斩断了越军沿166号公路的防线,然后东西对进直取朔江。经5昼夜连续战斗,歼灭性打击了号称“新潮团”的越军346师246团及部分地方军,共歼灭越军2100余人。同时41军123师368团攻击茶灵方向的八姑岭和八达岭,有力牵制住了越军346师677团,歼敌260余人,完成了预定的战斗任务。
北集团主攻部队41军121师和123师主力向高平西侧实施、大纵深,大迂回的穿插合围战术,企图截断高平越军西退南逃之路。其中121师的穿插路程最为艰难,步兵轻装走山间小路急进,翻山越岭,穿林过河,长途80公里。沿路地形复杂、敌情不明、远离后方、补给困难,受越军大小袭击上百次,伤亡很大,后勤基本掉队,粮弹供应不上,部队饿着肚子拼命穿插,情形非常悲壮。最后虽然插到目标地班庄、董赛地区,截断了高平越军的西退之路,但各部因迷路遇袭和饥疲交迫而战斗力大减,再加上上级命令多变,导致该师没能迅速收拢进至高平外围,而是滞留于扣屯地区。
123师留了368团在茶灵方向牵制越军,只有2个步兵团配属坦克部队沿公路向高平西侧的扣屯地区实施穿插,全程90公里。在打兰地区遭遇越军袭击时,因指挥员情况掌握不准,加上通信联系不畅,造成错误理解上级命令,以致未能抓住时机果断进攻,反而后撤等待,从而贻误战机。最后穿插先遣队1个步兵营虽插到目标地扣屯,但兵力不足,只能持防御态势,也没有迅速进至高平外围。123师主力则滞留河安地区与沿路之敌激战,未能迅速打通公路跟进。不过也有收获,倒是打掉了那怀地区的越军346师师部,敌师长黄扁山大校当时战场失踪。
因此,121师和123师都没有在预定时间内到达高平外围,协同南集团42军共同总攻高平。
南集团42军以124师和126师主攻,集中了此次对越作战中最大规模的装甲摩托化部队,从布局关突破,走牛车小路向东溪穿插。另以125师从水口关方向进攻,打通复和方向的3号公路。配属42军作战的43军129师从布局关以南地域突破,截断4号公路,阻击谅山方向的越军北援。
东溪穿插是高平战役的亮点。43军坦克1营用了不到3个小时就插到东溪,大出越军之意料。此后坦克部队坚守东溪3个多小时,直到后续步兵赶上来,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126师步兵跟随坦克一路恶战,进至东溪继续扩大突破口,为124师及后续坦克梯队打开道路。124师及坦克部队随126师之后跟进,从嫩金山地区加入战场,继续向高平挺进。越军炸毁了东溪以东的班翁山区水库,造成纵长约800米、宽约60-80米、泥水深1米左右的泛滥区,将42军的炮兵和轮式车辆都堵在水障后面。而125师多次攻击,没能打通复和公路,惹得许世友大发其火,不得不令54军162师加入复和地区作战。
54军是在对越作战打响2天后才加入东线战场的,因战事紧急,3个师分别去了不同方向。以160师协助41军在高平以西以北地区作战;162师协助42军在高平以东地区机动作战;161师配属给55军参加攻打谅山作战。其中162师值得书写一笔。先是接替125师进攻复和,打下孤山,控制了平江渡口,架桥沟通两岸,打通了水口关经复和至东溪的公路;然后北上高平,与160师协同围歼高平以北克马诺地区的残余越军;再冒雨连夜奔袭广渊,歼灭越军595人,打通了广渊至复和的公路;接下来在复和地区清剿残敌,一星期歼敌236人;最后又协同20军58师会攻重庆。162师在高平以东地区不断转战,长驱400余公里,纵深80余公里,哪里危急哪里去,显示了优良的战斗作风,因而受到了许世友的表扬。
124师和126师的表现也是很出色的。步兵搭乘坦克一路挺进,步坦协同战斗,连续克服了班波河谷、班翁水障、靠松山巅、东溪断桥、嫩金山口、弄梅隧道、楠囊断路、雅南炸桥、那外伏击、博山险隘等越军设置的一系列防线,粉碎了越军的10余次阻击,长途攻进70公里,终于兵临高平城下。此时北集团41军没有攻击到位,加上广州军区前指通报高平越军兵力情况不准,南集团部队在高平城下犹豫了2天多时间,延误了攻击时机。后虽打下高平,但并未寻获346师主力,高平地区的越军大都散入了深山。许世友又将预备队先后投入高平战场,以121师出击纳隆,124师北攻茶灵,126师东进下琅,162师奔袭广渊并与58师会攻重庆,150师西出朗登,129师南下七溪,经过反复拉网清剿,才算大部实现了歼敌企图。高平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歼灭越军1.9万人。
在南、北集团主攻高平的同时,东集团55军奉命攻击同登、坂然,箝制越军的战役、战略预备队,使其不敢去援助高平。55军以163师为主攻,以164师和165师切入同登左右侧的坂然、班庄地区,在强大炮火支援下予敌全力一击。55军各路攻击部队采取两翼突破,穿插合围,分割歼灭的战术,突击火车站,探垄阻援敌,四打探某,强攻鬼屯炮台,争夺339高地,经过前后7天浴血奋战,终于攻占同登、坂然地区,歼灭越军“英雄”12团及地方军共4031人。与此同时,43军127师、128师在南侧的爱店方向突破边境,攻击禄平地区之敌,以阻截亭立地区的越军338师北援谅山。
为争取自卫还击作战的更大战果,许世友和广州军区前指决心不失时机地继续攻打谅山,拿下这个省会城市,歼灭越军第3师,威摄首都河内。因越军总部已急调327师、337师、北太省197团等部北上来援,谅山地区越军猬集,兵力较多,防线坚固。许世友又将54军161师、50军148师2个步兵团加强给55军,在兵力上对越军形成了3:1以上的优势。同时集中了师属以上9个炮兵团的优势火力,牛刀杀鸡,首先夺取外围要点,造成围攻谅山之势,然后一举拿下谅山。
谅山外围攻坚战从2月27日打到3月1日,历时2天多。东集团所属部队全部上阵,各阵地均迭经苦战,反复争夺,艰难推进,连续攻克了扣当山、扣马山、巴外山等要点,兵锋从西北、北侧、东北、东侧直逼谅山市区。3月1日上午9时30分,东集团集中了19个炮兵营的306门火炮猛烈轰击谅山,30分钟落弹近万发,谅山市被炸成了一片火海。这就是著名的“万炮轰谅山”,极大地打击了越军的斗志。炮击过后,163师和164师从北、东两侧奋力突进,经过2天战斗拿下了谅山北市区。越军退守奇穷河以南的谅山南市区负隅顽抗。原本中央军委的预定意图是打到奇穷河就可以了,不再前伸。然而越南的宣传机器肉烂嘴不烂,宣称“中国军队没有占领谅山市”。这下惹得许世友雷霆震怒,在中央军委指示下,指挥6个步兵营于3月4日打过奇穷河,攻占南市面上区,最远向奇穷河以南推进了5公里。谅山战役中,中国军队共歼灭越军1.05万人。
东集团攻击谅山的同时,43军127师、128师在东南侧攻歼了禄平地区之敌,歼灭了越军独立第123团和亭立地区北上的338师一部,保障了55军的侧翼安全。
东线作战打到这时,态势已很明显。谅山被克,连接越北地区各交通枢纽的门户洞开,中国坦克部队可沿公路直取河内。越南首都一片惊慌,越南政府发出了全国总动员令,在河内市区挖掘防御工事,各国外交代表团也开始向河内以南转移。
然而,3月5日,中国政府宣布撤军了。
西线战场
红河是云南中越边境的界河,宽160至200米,水深3至5米,不能徒涉。红河右岸,耸立着230、248、318、489、新官等高地,敌人重兵设防,控制要点,封锁河面。
西线中国军队的主攻方向是以13军、14军沿宽大正面的红河两岸发动突击,向西扫荡越军在坝洒、谷柳、岳山、谷珊设置的防御体系,向东拔除拔坡、班老、发隆、孟康的越军侵略据点,夺取老街、柑塘两个市,歼灭越军345师,相继歼灭316A师;同时以11军攻击越南莱州省封土地区,歼灭浅近纵深越军,牵制越军316A师东援,并继续前出。
2月16日21时,主攻红河西岸的13军各部队利用夜暗大雨,秘密迅速地运动到红河边,用冲锋舟、橡皮舟在七个渡口偷渡红河。至17日7时,成功地渡过了4个步兵团、3个加强步兵营和1个边防连的1.2万余人。过河部队迅速占领了滩头阵地,控制了要点,掩护后续部队架设浮桥,引导坦克、车辆过河。当越军发现中国军队的渡河企图时,匆忙组织抵抗,但为时已晚。此时,13军的穿插部队已迅速向纵深地区前进,各先头过河部队也开始了围歼越军防御前沿支撑点的战斗。
37师111团2营以突然勇猛的战斗动作向230高地发起攻击,于7时30分攻占了该高地,全歼越军1个营部和1个加强步兵连。同时39师115团1营夜袭248高地,经过2小时激烈战斗,歼敌1个连和部分民兵。17日7时,13军炮兵炮击谷柳,防守越军一片慌乱,8时,三个舟桥渡口开设完毕。13时,13军主力全部渡过红河,投入战斗。37师的109团连续攻占了深店、152、171高地,歼敌128名;110团连续攻占了果沙、221、218高地,歼敌95名。39师115团连续攻占波光、251、305高地,歼敌90余名。38师113团和112团1营并7连,利用夜暗秘密接敌,采取断后路,包围住,先围而后歼的战法,围歼坝洒地区之敌。经过31小时战斗,攻占了坝洒地区,毙敌496名,俘敌44名,打出了被中央军委称为是“自卫还击作战的第一个歼灭战”。边防13团于18日入夜前,相继歼灭了东桑、楠密、谍兰、新官之敌,歼敌200余名。至此,13军从河口至龙博河的长达48公里的地段上全线突破,歼灭越军1000余人,向西岸纵深推进了5-6公里。
13军各部继续发展进攻,从2月18日10时30分至21日15时,仅用了3天多时间就攻占谷柳、保胜、谷珊西山、岳山一线,摧毁了越军的纵深防御体系,全歼越军黄连山省队192团和老街市队第6营主力,重创了345师121团、190炮兵团,共歼敌2000余人,兵锋已直指越西北重镇柑塘。
老街是越南黄连山省省会,位于红河、南溪河交汇处,既有通往河内的铁路,又有公路和红河水运交通之便,是越西北的重要门户。越军在老街、小曹、53号高地地域内组织防御,部署了地方军2个多步兵营的500余人,以红河为屏障,依托高地凭险据守。其中在老街外围构筑了大量堑壕、永久性掩蔽部和土木质发射点,并对前沿主要目标和前进道路标定了射击诸元。
主攻红河东岸的14军令40师集中主要兵力兵器,首先歼灭老街之敌。40师令118团首先以一部兵力偷渡南溪河,歼灭小曹地区之敌,尔后转用兵力,采取分割包围,侧翼突破,侧后攻击的办法,歼灭老街地区之敌。2月17日凌晨,118团发动进攻。各攻击部队与防守越军反复争夺,将小曹地区的十几个高地打成了一座座血丘。18日下午40师部队攻进至老街外围,开始了1979之战中的第一场城市攻坚战。越军兵力虽然不多,但抵抗得非常顽强。40师逐点攻击,将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的62式轻型坦克也拉上去,插入市区分割越军的防御体系。步兵快速跟进,逐点爆破老街的越军坑道和防御工事,一步步反除越军据点。战斗至2月19日下午13时,老街终被攻克。这一战历时60小时45分钟,14军40师共击毙越军433人,俘敌4人。
杨得志因病离开后继任西线指挥的张铚秀少将
封土位于云南省金平县当面,驻有越军莱州省队741团。该团3个营分别部署在布多、马鹿塘、巴南棍、麻栗坡、班绕散等地。此外,巴南棍驻有公安第33屯;巴沙山口驻有193团一个营。越军依托界河的制高点,设置了3至5公里的防御纵深,在纵深内的主要制高点上,又设置了第二道防御阵地,以便层层防守。
11军奉昆明军区命令,率31师及32师94团,并指挥云南省军区独立师、边防14团、昆明军区独立坦克团第7连,首先歼灭巴南棍、麻栗坡、布多地区之敌,尔后以一部兵力攻占巴丹,前出至南臊,主力攻占封土,牵制越军316A师东援老街。
2月17日,11军按军区的统一部署,全线发起攻击。当日20时,攻占了西罗楼、金鸡塘、天泛、麻栗坡、巴南棍、马鹿塘、刘发烟、1298高地及布多。18日至20日,以大部兵力搜剿残敌,前出到白马河、大坪、巴保、布巴保地区。91团一个加强营攻歼了木桑地区之敌,为继续发展进攻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两天准备,23日,31师在云南省军区独立师协同下向巴沙山口发起进攻。战至当日19时40分,全部攻占巴沙山口及附近各制高点,打开了通向封土县城的咽喉要道。从27日起,31师配属云南省军区独立师一部沿公路两侧逐步向封土逼进,先后攻占了11个制高点。3月3日19时10分,一举攻占了封土县城,并以一部兵力前出至冯登、王宝地区。在3月4日奉命回撤时,31师91团又加强云南省军区独立师第3团1营,北上向盘踞在班绕散地区的越军发起攻击。经3天战斗,歼灭该地区之敌322人,缴获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一批。
红河两岸的防御纵深体系被中国军队摧毁后,黎笋下令死守柑塘地区。柑塘是沿红河通向河内的重要枢纽,附近还有盛产磷肥的矿区,战略地位和经济地位都很重要。越军345师仓皇调整部署,将其在红河东岸的一个营西调,协同121团在谷萨、典那、容菏、真尉地区构筑工事,阻止中国军队南进。同时,驻莱州省平卢地区的316A师主力火速东援,企图侧击中国军队,夺回谷柳和老街,以解柑塘之危。1979年2月21日,昆明军区传达了军委副主席邓小平关于在柑塘地区”打一个大仗“、”打一个恶仗“的指示,并下达了歼灭柑塘之敌的命令。当晚,13军召开紧急作战会议,进行具体部署,决定以39师担任阻援任务,攻占代乃地区,控制要点,组织防御,抗击316A师东援,保证主力侧翼的安全;以37师从左翼、38师从右翼进行钳形突击,分割围歼柑塘地区之敌。
22日下午,39师116团2营向代乃地区之敌发起攻击,经5小时战斗攻占了代乃及其周围的高地,切断了东援老街的10号公路。越军316A师十分惊慌,令其148团进行疯狂反扑,企图夺回代乃,打通公路。39师116团和117团的4个步兵连依托有利地形,在师、团、营炮火支援下,顽强进行抗击。从22日到27日,连续打退越军30余次冲击和偷袭,歼敌900余人,未使316A师前进一步。代乃阻击战的成功,分割了越军316A师与345师,保障了13军主力侧翼的安全,为歼灭柑塘之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与此同时,13军37师、38师向柑塘之敌也发起了猛攻。战斗于2月23日7时打响,中国军队集中564门火炮急袭25分钟,给防御越军以重大杀伤。随后,中国军队发起猛烈攻击,仅一小时就突破越军防御,连战连捷,当日挺进纵深7公里。经过一天激战,容菏、真蔚以北各要点大部被中国军队攻占,打开了柑塘北边的门户。24日,37师、38师以钳形突击,穿插迂回,勇猛追歼向柑塘方向的溃逃之敌。37师的109团沿郎箭、春增、郎顿边打边插,直插外波河吊桥;111团2营于19时40分,对柑塘之敌达成合围;110团围歼郎顿之敌后,于11时占领了郎顿地区。38师112团、113团攻占312、563高地后,继续向南急进。113团于18时55分插直郎娃东南无名高地,协同37师对柑塘之敌达成合围;114团营直插团结、嘉符,主力围歼柑塘磷矿之敌。25日下午,37师111团胜利攻克了越西北重镇柑塘。经过随后的搜剿战斗,除345师师长麻永兰率残部逃过外波河外,该师整体崩溃,共被歼2600余人。
红河西岸越军遭到沉重打击的同时,东岸越军调集黄连山省队254团残部,345师118团、124团,黄连山省队192团、永富省队194团等兵力,在南征、龙徽、丰年、575高地、坂高、得南、朗忠、班甘、南樟、班罗、东家、栋光、朗多、郎勒、为麻、巴米、郭参、珊嘎、铺楼等要点组织梯次纵深防御,企图扼守7号公路和红河东岸要点,阻止中国军队前进。14军决心以40师一部兵力进攻郎忠直插郎洋,主力向楠宗、班罗方向突击,切断守敌退路;42师先夺取坂高、575高地、班甘、半琴山等地,然后,向郭参、铺楼方向发展进攻;41师为军预备队,随时准备加入战斗。
2月21日,40、42师分别发起攻击。42师于23日19时攻占了坂高、班甘、575高地。40师118团抢占朗洋铁路桥,截断了红河两岸的通道。119团在歼灭南征南侧之敌后,主力插向班罗,于23日时切断了7号公路。120团于23日前相继攻歼了龙徽、郎忠、428高地之敌。为加快进攻速度,经军区批准,41师于23日在东家地区加入战斗,沿7号公路直插郭参;40师于郎多直插铺楼,控制红河渡口,切断越军逃路,尔后向北卷击,协同41师歼灭红河左岸之敌。24日6时,各部队向越军发起了猛烈攻击。40师120团于25日22时攻占了郎多,3月1日2时攻占了珊嘎东北侧无名高地,协同119团连夜冒雨直插铺楼。
3月2日12时,119团进至铺楼西北侧山梁,经过6小时激战,攻占了铺楼,控制了红河渡口。120团由铺楼回师北上,于3月5日攻占了巴米、郎连等地。41师121团向栋光穿插,切断敌人退路。122团、123团沿7号公路两侧发展进攻,于3月1日17时50分攻占了郎勒、为麻地区。配属14军的11军32师94团、96团加入战斗,配合123团在为麻以东公路两侧发展进攻,先后攻占了郭参、春斗和楠卡南侧无名高地。14军红河东岸第二阶段进攻战斗历时12天,共歼灭越军2224人。
沙巴是越西北重镇,是通往越军第二军区所在地安沛的门户。这里自然洞穴和悬崖峭壁较多,地形险要,易守难攻,交通不便,机动困难。越军316A师在代乃遭到13军部队阻击后,东援无望,在沙巴地区犹豫徘徊,企图以野战防线阻击中国军队进一步深入。昆明军区决定调50军149师、11军32师95团归13军统一指挥,歼灭316A师。13军决定以149师447团和445团2营向新寨和大平地区实施穿插,断敌退路;149师主力在奔西爱、龙威松一线展开,沿公路两侧向沙巴实施主要攻击,歼灭沙巴地区之敌。这一仗打得很是艰苦。越军依托公路沿线的野战防御工事进行顽强地阻击和伏击,双方在公路沿线各高地上连番激战。316A师的148团和174团都拼了命,149师攻击部队艰难推进。446团和445团(欠2营)血战4号桥,遇袭而阵脚不乱,奋力克敌,在沙巴之战中写下了浓重的一笔。右路穿插的149师447团连经格盖苗遭遇战、新寨北侧山垭口血战,克服疲劳和断粮,不顾牺牲,连续穿插作战7天,终于占领了黄连山垭口,切断了公路。所部红2连打得只剩能战斗的25人,1连也只剩下43人,全团伤亡达548人,表现了顽强的战斗精神。只可惜316A师警觉较早,除留部分兵力节节阻击外,主力已先期向西撤过了黄连山垭口。经过连续7天苦战,149师沿10号公路攻进33公里,终于攻克沙巴,重创316A师174团、148团、98团7营和沙巴独立营,共歼敌2300余人。
至1979年3月4日,东线中国军队突入越南境内纵深50-100公里,相继攻占高平、谅山2个省会城市,以及河广、茶灵、广和、河安、通农、石安、重庆、长定、脱浪、高禄、禄平等11座县城和同登镇。共计歼敌40671人,击毁越军火炮340余门、坦克和装甲车45辆、汽车480余台,缴获火炮840余门、各种枪械11000余支(挺、具)及大批军用物资,同时对东线越北地区的军用、民用设施进行了毁灭性打击和破坏;西线中国军队突入越南境内纵深30-80公里,攻占了黄连山省省会老街市和重镇柑塘市,以及孟康、沙巴、坝洒、封土和保胜5座县城,前出到郭参、铺楼、外波河、黄连山垭口、封土地区。共计歼敌16481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摧毁了西线越南浅近纵深境内的大量军用、民用设施。
至此,中国军队控制了越北地区诸多重镇,威逼河内的态势已经形成,自卫还击作战的战略目的和战术目标已经达到。1979年3月5日,中央军委下达撤军命令。随后各部队交替掩护撤退,并将占领区内的越南军政设施全部炸毁破坏,能拿走的机器设备全部拿走,并回收了大量当年支援给越南的物资。《对越战争亲历记》中说“连越南的牛见了163师的官兵都跑得远远的”。西线部队于3月13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东线部队于3月16日全部撤回中国境内,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