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断头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电影~~
这个王后真的没什么值得歌颂的,绝代艳后和项链事件,看到一半就很讨厌她了
2. 📓 茨威格说:“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的意思
关于“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的深层次理解:
千万不要觉得自己可以轻易取得什么,生活中的一切都是需要你付出努力和代价才能够获取的,就算你能轻易得取得什么生活中的馈赠,最终也要付出代价,得不偿失。
也可以理解为:这句话是警戒别人不要贪婪,不要妄图不劳而获,也在规劝人们不要恣意挥霍,觉得天上会掉馅饼,还是要踏踏实实付出,认认真真生活,否则,都是要为此付出代价。
出自茨威格的《断头王后》:
有一位叫玛丽·安托瓦内特( Marie Antoinette)的姑娘,是18世纪奥地利女王最小的女儿。出于巩固邦交的考虑,15岁被嫁给法国太子,4年后国王驾崩,太子登基成为路易十六,她成为王后。
路易十六身有隐疾, 玛丽·安托瓦内特守了七年活寡。她的荷尔蒙难以排遣,开始和奉承她的贵妇、年轻英俊的骑士们日夜饮宴豪赌、夜夜歌舞。她酷爱打扮,追逐豪华珠宝,甚至干预国事,为她的宠臣们谋求官职和年金,导致政府债台高筑。路易十六老实懦弱,也许还心怀亏欠,对王后言听计从。
当时,美国独立战争的影响已经在欧洲发酵,知识分子意识到“一个没有国王的国家”竟然是可能的。底层人民生活困苦,国家财政濒临崩溃,法国革命爆发。国王仁厚,当然是妲己误国,矛头指向了“那个奥地利女人”、“亏空夫人”、“淫乱宫廷的娼妇”。
3. 《断头王后》:年轻时所有的放纵,都是中年以后的困局,你有何看法
茨威格说:她那时还太小,不知道命运的赐予都是有价的。这是《断头王后》的核心章节,也是主人公玛丽·安托瓦内特女王一生的写照。出生在皇室,嫁给皇室,衣食无忧,最后因为沉迷享乐和奢侈,法国人民忍无可忍,奋起反抗,最后被送上断头台。
《断头王后》讲述了法国王后、路易十六的妻子、奥地利皇后女皇玛利亚·特蕾西亚之女玛丽·安托瓦内特的的传奇故事。茨威格在深入研究和分析史料的基础上,以细致入微的心理洞察力,从人性的角度描述了自己的人生。在茨威格的笔下,她既不是保皇党所描述的纯洁无瑕的大圣人,也不是革命者所攻击的卑鄙妓女,而是“一个平庸的人”,“一个普通的女人,不是特别聪明,也不是特别愚蠢;不是火也不是冰;没有特别的力量去行善,没有强烈的意志去作恶……一个既不好也不坏的女人,没有做魔鬼的心,也没有做英雄的野心。”
4. 茨威格的《断头皇后》
下载: http://club.beelink.com.cn/dispbbs.asp?boardid=168&id=31711
本书是茨威格的人物传记作品中,最为人称道的作品之一,出版后曾轰动欧洲。 玛丽·安托瓦内特天生丽质,却成了母亲政治棋盘上的一颗棋子,15岁远嫁法国,与当时还是王储的路易十六结为夫妇。 路易十六性格软弱,由于生理上的原因她不能履行丈夫的责任,并由此放任安托瓦内特的任性胡为以作为补偿。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安托瓦内特为了排解不幸婚姻带来的苦闷,终日沉迷于打扮、跳舞、赌博中,并耗费巨资修建行宫,左右国王、干预朝政,被讥讽为“赤字皇后”。 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之中,安托瓦内特的轻率和政治上的幼稚使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置于狂飙的巅峰,最终难逃厄运。 茨威格对这位薄命红颜跌宕起伏的人生给予深深同情,力图把她作为一个“普通的女人”来描写,使她的悲剧性更具有感染力,更能打动人心。
5.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原句是什么
她那时候还太年轻,不知道所有命运赠送的礼物,早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茨威格 《断头王后》。
这句话指的事件是:玛丽·安托瓦内特进入巴黎,成为王后,她的美貌和气质倾倒这座城市,民众的欢呼簇拥让车队无法前行。
她作为王后沉迷享乐,拥有权柄但不作为,干扰朝政,误国误民。20年后,被民众送上断头台,将她判处死刑。
原句赏析
得到权利的同时意味着承担对等的义务,如果民众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回馈,再热忱的爱戴也会消退殆尽。
巴黎人民热爱玛丽·安托瓦内特,她漠不关心,只在乎自己的享受。戴上王冠,却不想承担重量,只好悲剧收场。
命运的馈赠,不管是权势、金钱、美貌、天资,总要努力让自己配得上它们。倘若一切来得毫不费力,一定有人在背后默默付出。沉湎于上天的眷顾,得意忘形,一旦权势转移,金钱散尽,美貌消退,天资凋零。
6. 法兰西断头王后【玛丽·安托内特】的详细介绍
①关于她的详细生平资料:http://ke..com/view/593472.htm
②关于她的影片:影片名称:《绝代艳后 / 玛丽-安托瓦内特》
英文片名:Marie-Antoinette
主要演员:Karine Vanasse, Paul Savoie, Roc LaFortune, Danny Gilmore, David La Haye, Olivier Aubin
影视类型:剧情
国家地区:美国
本片导演:伊维斯·西蒙尼奥
③关于她的子女:路易十六的七岁的儿子路易·查理(路易十七)在狱中三年,一日仅有一餐“并且主要成分是粪便和垃圾”,随地大小便,连洗澡都得不到准许。当然,这都是轻的。最后他被砍去四肢,折磨虐待成残废,悲惨地死去。然后他们捏造出体弱多病的借口来掩饰自己的罪行。
而他的姐姐昂古列姆公爵夫人,也遭到暴民和狱卒的殴打和轮奸,他们还逼迫她签署父母的死刑,并逼她作伪证,指控她母亲与弟弟的乱伦关系。年仅9岁的她被屈打成招,签了。所以她最后非常痛恨自己的懦弱和胆怯,常常割脉自杀,也多次服毒,但都没有成功。
革命结束后。她侥幸逃过一死,在她年龄相仿的叔叔路易十八重新登基后,她被邀请回到王宫,但非常蔑视贱民和革命者,并聪明地认清了他们伪善而奴态的玩弄政治权术的嘴脸,他们只是利用革命和自由为借口,来满足他们自己的利益,她常常公开扬言表示对共和派和雅各宾派的憎恨,叫人在放火烧俱乐部和出版社,用炸药轰炸先贤祠(未遂)。刺杀被流放的革命当权者,还叫人去岛上,往拿破仑的尸体上撒尿,阉割他,挖掉他的眼睛,凌辱他。
她的仇恨激起了许多正直的贵族和平民的同情和义愤,他们写了很多东西来颂扬公主的高贵,并痛叱那些无耻的玩弄权术愚弄群众的贱人,其中包括雨果和他的夫人,《悲惨世界》和《雨果回忆录》就多次表达了他们的政治观点。茨威格也很爱她,曾装门写过《幕后政治家》和《玛丽女王》。当然,那些不著名的就更是数不胜数。
但她也被狡猾的大臣利用,他们利用她搞跨了贵族宫廷里最后的贱民阶级的富歇,把他流放到奥地利,后来他自己提出去林咨安度晚年。
7. “那时他还不知道命运馈赠的礼物,早已暗中标好了价格”这句话是出自于茨威格的哪本书
斯蒂芬·茨威格的《断头王后》。
断头王后是玛丽·安托瓦内特,她天生丽质,原来是奥地利的公主,7岁时曾被6岁的莫扎特强吻,当然是他表演完钢琴之后。此女从小学习法语,精通诗词歌赋,也会弹琴和跳舞,最后母亲玛丽娅·特蕾西娅为了政治联姻,把她嫁给法国王储路易十六。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之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奥地利宫廷出于政治需要,1770年将她嫁给法国王储,即后来的路易十六。到法国宫廷后,热衷于舞会、玩乐和庆宴,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
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在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曾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但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
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她和国王一起被囚于当普尔监狱。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被判处死刑,送上了断头台。
(7)断头皇后电影哪里扩展阅读
相关史实:
茨威格认为路易十六性格软弱,由于生理上的原因他不能履行丈夫的责任,然后还出书这么说。
安托瓦内特喜欢奢侈的事物,大兴宫室,还有一批爪牙和情人。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安托瓦内特为了排解不幸婚姻带来的苦闷,终日沉迷于打扮、跳舞、赌博中,并耗费巨资修建行宫,左右国王、干预朝政,被讥讽为“赤字皇后”。
当时的法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危机四伏之中,安托瓦内特的轻率和政治上的幼稚使她在法国大革命时期被置于狂飙的巅峰,最终难逃厄运。
反正最后,她被抓去砍头了。所以大家就叫她断头皇后。
8. 断头王后的简介
玛丽·安托瓦内特(Marie An-toinette,1755-1793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之妻。生于维也纳,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索瓦一世之女。奥地利宫廷出于政治需要,1770年将她嫁给法国王储,即后来的路易十六。到法国宫廷后,热衷于舞会、玩乐和庆宴,奢侈无度,有“赤字夫人”之称。在法国大革命开始后,表现得比路易十六更有主见,更为顽固。在1789年7月14日群众攻打巴士底狱时,曾劝说路易十六带兵去梅斯避难。她支持国王拒绝了国民议会提出的废除封建制度和限制王权的要求,结果成为众矢之的。1789年10月,随同路易十六从凡尔赛迁回巴黎,处于革命群众的监视之下。她暗中活动,向一批流亡贵族求援,于1791年6月与国王一同秘密出逃,但至边境城市瓦伦时,被发现,外逃未遂。1792年,法国对奥地利宣战,她继续勾结奥地利,并把作战计划提供给外国干涉军,企图借外部势力镇压革命。事情败露后激怒了法国人民,导致1792年8月10日巴黎人民起义,起义推翻了君主制。她和国王一起被囚于当普尔监狱。次年10月,被交付给革命法庭审判,被判处死刑,送上了断头台。
http://ke..com/view/876565.htm?fr=ala0_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