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上海有没有专门放映艺术/小众电影的影院
有,因为我国的电影事业最早出现在上海.
② 电影什么于哪年传入中国,又在哪里第一次放映电影,电影名叫什么
1895年12月28日,电影在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重镇法国问世。第二年,这一西方最新的技术成果就传入了中国。据《申报》记载,1986年8月11日(光绪22年),一位法国游客在上海徐园的茶楼“又一村”放映了一部短片,这是电影第一次在中国放映。和在国外放映的情形相同,这部电影是穿插在“戏法”、“烟火”等游艺节目中放映的;放映地点也和世界上第一次电影放映有着某种相似之处——后者是在巴黎的一家咖啡馆里。1897-1898年,来自美国、俄罗斯、意大利以及葡萄牙的几位商人先后在天华茶园、奇园、同庆茶园、升平茶楼、跑冰场等地点进行商业电影放映,使电影在这个东方大都会渐成气候。
几年以后,电影终于传进了皇城北京。1902年,一个外国人开始在前门打磨厂租借“福寿堂”放映电影,使皇城根脚下的人们也开始领略了电影的风采。
电影最初在中国的名字被称为“活动影戏”或“电光影戏”。当时在中国放映的影片也同样来自国外,内容都是一些纪录性短片和搞笑的滑稽短片,如《俄帝游巴黎》、《马德里街市》、《西班牙人跳舞》、《以剑术赌输赢》、《黑人吃西瓜》等。当时上海《游戏报》的一篇报道曾这样描述这些早期的电影:“……美国电光影戏,制同影灯而奇妙幻化皆出人意之外者……座客既集,停灯开演;旋见现一影,两西女作跳舞状,黄发蓬蓬,憨态可掬。又一影,两西人作角抵戏。又一影,为俄国两公主双双对舞……观众至此几疑身入其中,无不眉之为飞,色之为舞。忽灯光一明,万象俱灭。”
中国人自己放电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国商人林祝三从欧美回国,携带放映机和影片,在打磨厂乐天茶园放映电影,这是中国人从国外自运电影在国内放映的开始。此后,在北京前门外的大栅栏大观楼戏院、西单市场内的文明茶园、东安市场内的吉祥戏院、西城新丰市场里的和声戏院,相继都有电影放映。
此后,电影还曾传入皇宫之中。据报道,1904年,慈禧太后70岁寿诞之时,英国驻华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为慈禧放映电影。但只放了三本,发电机即出现故障,导致爆炸,慈禧认为此乃不祥之兆,从此禁止在宫内放电影。第二年,大臣端方出国回来偷带回放映机一架,并在宴请载泽时进行放映,结果中途放映机又发生爆炸,现场的翻译等人被炸死。“宫廷电影”就此终结。
1905年前后,电影在北京已蔚然成风。当时大观楼戏院每晚都有电影放映,且座无虚席。至此可以说,电影这一艺术和娱乐形式终于落户中国。
③ 上海电影院
是上海影城吗?
上海影城座落在中国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番禺路口160号。它是1991年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是沪上首家五星级影院,并开创了中国多厅影院之先河。 (公交路线:48路 72路 76路 113路 138路)
从1993年起至今连续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曾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上海十大新景点最佳设计奖,荣获建国五十周年上海经典建筑提名奖,作为历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主会场。
上海影城是集电影放映、会议、餐饮、娱乐、书屋、广告、展览为一体的大型文化企业。
2003年首度在国内尝试连锁经营的模式,全额投资座落在浦东八佰伴十楼的第一家连锁影院--"新世纪影城"。
使影城的规模再扩大。上海影城和新世纪影城为艺术交流、电影展映等以电影为主的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上海影城拥有14000平方米,是国内最大的影城之一,下设10个部门,员工170余人。上海影城本部共有9个风格迥异的电影放映厅。
第1厅1118座,红色基调、热烈辉煌,银幕宽22米、高10.5米。音响效果参照国际THX技术标准设计,18台顶级数码影院功放的总功率达30000W,创全国之最。
配备了SDDS八声道全数码立体声、SR-D和DTS六声道数码立体声音响设备、70毫米放映机及同声传译设备。世界顶级的JBL扬声器分布在放映厅四周和顶上,其视听效果在国内堪属一流。
1997年的第三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上影城一厅率先在全国引进SDDS八声道数码放映设备、2001年第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影城一厅又首次向国内观众展示了先进的数字电影放映技术,硬件设施领先全国同行。
第2厅458座,蓝黄基调,宁静温馨。按最佳声场效果布置的世界顶级JBL单元扬声器足以营造出一个声情并茂的世界,影城二厅安装了数字放映设备,清晰的数字电影在这里得到完美的体现。
第3厅288座,气派豪华,座椅舒适,视听效果一流。它也可放映各种数字式的影片,世界顶级JBL单元扬声器及现代化的音视频硬件设施使其独树一帜。
除了电影放映功能外,这些厅具备齐全的硬件设施,而成为沪上许多著名的企事业单位理想的大型会议场所。
④ 文艺青年的打卡地---游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三)
(四)天明广场
在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和胶片电影工业馆之间,伫立着西影第三任厂长、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国家一级导演吴天明(1939年12月5日—2014年3月4日)的雕塑。这里也叫“天明广场”。
20世纪80年代,西影厂就是从吴天明接任厂长以后开始起步腾飞的。他先后导演了《人生》《老井》《变脸》《百鸟朝凤》等优秀作品。在担任厂长期间,他大胆改革,不拘一格启有人才,发掘并培养了包括张艺谋、陈凯歌、黄建新、顾长卫、田壮壮等一代导演群体。被称为“中国导演的伯乐和恩师“。
他曾在专访中表白,“我永远都是这样,我不喜欢的东西,你给我再多的钱、再好的条件我也不去拍,我不屑于去做那些事情。“,“我不感动,绝对拍出来感动不了别人。“他的认真感染了每一个西影人,带领西影成为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地方。至今,西影获得的国际奖项的数量仍居全国第一,影片出口量排名第一。
(五)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
与雕塑相伴的,是一座苏式红砖的三层平顶楼,曾是西影的创作办公楼,现被改建为西影电影艺术体验中心。也称西影电影博物馆。参观要收门票。
展区共三层,面积约1万平方米。
一层是电影老爷车博物馆;
二层是电影胶片收藏库、大话西游奇妙屋、电影制作技术科普体验区、电影服化道展示体验区;
三层是世界电影放映机收藏博物馆,光影互动体验区,西影厂史馆等功能区。
一进大门,就看到了飘浮在空中的各式戏剧脸谱和外国面具。想一想,你有在哪部电影里见过它们?
一层是电影老爷车博物馆
左侧是参观通,展厅摆放了20余辆电影里使用过的经典老爷车。
国产红旗轿车排在首列。它出现在《西安事变》和《彭大将军》等影片中。新中国第一批100多台的国产红旗轿车,都有编号。这台车的编号是006。
当汽车驶进电影,注定了它不仅仅是道具,更是一个鲜活的角色,演绎着速度与激情、浪漫、复古与尊贵、科技与创新。
这些车,你在西影拍摄的哪部电影里见过?
走到了游客体验区。这里有旗袍租赁业务,美女们可以在最有格调的超级摄影棚中,穿上妩媚的旗袍,和经典老爷车合影,重温花样年华。
接下来是军事电影场景区。
看到了战争片中的道奇大卡车。
还有当时使用过的摩托车,囚车,以及刀枪弹等道具。
电影胶片收藏库
往前走,是电影胶片库房。这里存放着西影厂建厂以来的电影胶片素材、拷贝和磁底等,也是胶片存储、保护、修复及综合利用的专业库房。西影集团数码基地是国家级的制作基地,承担着国家影像修复工程。
在专题片《数码时代的守护者》中,35年工龄的胶片修复师孙若玮介绍说,现在老旧拷贝的翻新也叫做修复。2000年左右,数字影像取代了胶片。因为胶片时间长,已经变脆,很不容易修复。全国能全套修复的没几家,如果说物理修复和结片,西影是全套。 过去,有许多专题片很珍贵。比如西安城区,城墙,修复是不敢出错的,一旦出错就没有备份,就永远失去了。所以,爱惜胶片就像爱惜自己的眼睛一样,不给自己留下遗憾,也不给后人留下缺憾。
孙师傅说,一部电影的前期制作占40%,后期要占60%。《红高粱》《人生》《人生没有单行道》《代号美洲豹》《老井》等这些影片,都是他们部门承担后期制作。在拍《红高粱》时,现场拍的是蓝天白云,张艺谋导演要求,整个天空的背景要土红色。他们就在后期制作中,一帧一帧修改了天空的颜色。
“现在数字化了,修复标准简单了,但更需要精益求精。 ”从这些朴素的话语里,感受到了西影人的认真敬业。一部影片的成功,是众人的心血,也离不开像孙师傅这样的幕后英雄。
大话西游场景体验区
坐电梯到了二层。梯门一打开,把我吓了一大跳。这是按照1:1的比例,还原了《大话西游》的场景。昏暗的灯光,电闪雷鸣,头顶发出一声声的怪叫。胆小的我,没敢进去体验,悄悄从旁边绕过去了。
电影制作技术科普体验区
试一试你能不能当演员?
先试一下电影配音,再去吊个威亚。
如果做不了幕前,还可以做幕后工作,比如,拟音,配音,逐帧。 选一个你喜欢的技术练练手。
这个必留影的视错觉 。
电影服化道展示体验区
这里展示了部分影视的服装,化妆,以及道具。
三层是西影厂的历史成果展、史料馆,世界放映机博物馆。
西影厂多年来获得的荣誉奖杯,金鸡奖,百花奖,华表奖等演员领奖的历史时刻,都在这里一一展示。
在错落有致的照片墙,看到了著名的编剧、导演、美工,作曲家的照片。还有众多参加过拍摄的著名演员的头像照和剧照。
三层 另一侧,是全球放映机展览。
世界各地收集来的300多台放映机,见证了电影的发展,我的耳边响起了嗒嗒嗒的放映声,仿佛回到了在炎热的夏天,搬了小凳坐在大院露天看电影的少年时代。
一个老式的自行车,和车后座上放着的木箱子,就是流动放映员的全部装备。一个放映员,就是一支队伍,为偏远山区的农村百姓和孩子们带来了欢声笑语,带来了悲伤忧思,成就了五彩缤纷的梦想和闯荡社会的决心。
(六)原摄影棚内的海报展
宽阔的草坪前,原是西影的摄影棚,现在是世界海报展览。参观不收门票。
一进门,首先,看到的是两个熟悉的人物蜡像 。你认识他们吗?
最小的电影海报。
各国的电影海报,琳琅满目。
两个多小时,独自一人,无人打扰,边走边看,沉浸在电影人为我们打造的梦幻世界里。80年代,我还在上中学,最大的娱乐项目就是和同学看电影,也赶上了西影厂出大片、出名作的辉煌时代,开了眼界,饱了眼福。
展厅外,时尚的咖啡馆把我拉回现实生活中。新园与旧址的搭配,传统与现代的冲撞,胶片与数字化的竞争,年老与年青的迭代,让我感受了时光的变迁,看到了西影人的朴实认真,西影人正在书写历史。
太阳从西北升起。
⑤ 重庆市艺术电影院在哪里
现在艺术电影院已经拆迁了.正在修建城市花园
⑥ 电影馆跟电影院是
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电影馆是电影博物馆
⑦ 电影院有哪些类型
电影院的规模按观众厅的容量可分为:
1.特大型1801座以上或11个厅以上;
2.大型1201座~1800座或8~10个厅;
3.中型701座~1200座或5~7个厅;
4.小型700座以下或4个厅。
相关介绍:
电影院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影院必须加盟院线才可放映。全国由广电总局电影局认可的院线有37家,影院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加盟。
(7)艺术电影通常在哪里放映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2002年,中国开放电影发行、拍摄、放映,中国电影实行院线制,影院可自由选择院线加盟来取得影片来源。特色院线(影院):二三轮院线(不参加首映)电影第二轮,三轮放映。拷贝成本压力小,票价低。
艺术院线(影院):专门放映艺术电影。属于小众影院。纪录片院线(影院):专门放映纪录片。
根据不同城市的消费水准,电影院建设方面要首先考虑当地城市的人情风俗以及消费水准,根据当地城市的城市规划建设与政府之间政策相辅相成才是最好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电影院
⑧ 新上映的电影在哪里可以看
刚上映的电影一般在电影院可以看。
(8)艺术电影通常在哪里放映扩展阅读:
电影院(cinema)是为观众放映电影的场所。电影在产生初期,是在咖啡厅、茶馆等场所放映的。随着电影的进步与发展,出现了专门为放映电影而建造的电影院。电影的发展——从无声到有声乃至立体声,从黑白片到彩色片,从普通银幕到宽银幕乃至穹幕、环幕,使电影院的形体、尺寸、比例和声学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电影院必须满足电影放映的工艺要求,得到应有的良好视觉和听觉效果,电影已经成为人们饭后的论点。
电影院的质量标准分特、甲、乙、丙四个等级(与特大、大、中、小型交叉组合)。
⑨ 日本电影一般在哪看
大漫网。
电影,也被称为运动画面或动态画面,是作品视觉艺术来,通过使用移动图像的沟通思想,故事,认知,情感,美女,或大气模拟体验。这些图像通常伴随着声音,很少有其他感官刺激。 “电影”一词是电影摄影的缩写,通常用于指代电影制作和电影业,以及由此产生的艺术形式。
膜的运动图像被用创建拍摄具有实际场景运动画面相机,通过拍摄使用传统的图纸或微缩模型动画技术,借助于CGI和计算机动画,或通过一些或所有这些技术的组合,和其他视觉效果。
传统上,电影通过光化学过程记录在赛璐珞胶片上,然后通过电影放映机放映到大屏幕上。当代电影在 制作、发行和展览的整个过程中通常是完全数字化的,而以光化学形式录制的电影传统上包括类似的光学配乐(口语、音乐和其他声音的图形记录,这些声音伴随图像运行沿着电影的一部分专门为它保留,而不是投影)。
电影是文物的具体创建文化。它们反映了这些文化,反过来又影响了它们。电影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是大众娱乐的来源,也是教育——或灌输——公民的有力媒介。电影的视觉基础赋予了它一种普遍的交流能力。有些电影已经成为通过采用风靡全球的景点配音或字幕来翻译对话成其他语言。
⑩ 北京国际电影节在哪里放映电影啊 是在电影院还是哪里 可以去看吗
你好
你要的文件如下
2015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嘉年华将于四月十五日落户怀柔,雁栖湖景区作为活动主场地,优美的湖面倚靠着APEC会址,形成了一幅静美的田园画卷,
“星”味十足
、“新体验”是本届嘉年华最大亮点,所有的影迷和游客都可以参与其中,得到独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体验。专业人士喜欢的影视推介展、艺术展、新片发布,年轻人喜爱的明星见面会、电影动漫Cosplay大巡游,小朋友喜爱的亲子娱乐、电影主题3D画等,让所有游客有的看、有的玩、有的吃,在娱乐参与中,走进影视、亲近影视!
请及时查收
如有疑问
请追问
满意的话
望采纳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