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第四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作家简介
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渭河平原五十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班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
厚重深邃的思想内容,复杂多变的人物性格,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绚丽多彩的风土人情,形成作品鲜明的艺术特色和令人震撼的真实感。
作家简介
陈忠实 ,1942年生于西安市灞桥区,1965年初发表散文处女作,1979年加人中国作家协会,已出版《陈忠实小说自选集》三卷、《陈忠实文集》七卷及散文集《告别白鸽》等40余种作品。《信任》获1979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渭北高原,关于一个人的记忆》获1990-1991全国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 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1998),在日本、韩国、越南翻译出版。曾十余次获得《当代》、《人民文学》、《长城》、《求是》、《长江文艺》等各大刊物奖。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作品简介
《战争和人》三部曲,原来以《月落乌啼霜满天》《山在虚无缥缈间》《枫叶荻花秋瑟瑟》三部单行本形式先后在一九八七年、一九八九年、一九九二年分别出版。
一是因为写成一部先由出版社审发一部,二是因为每部都能单独阅读、独立存在。但无论从写作时的整体构思或读者的阅读效果、阅读要求来说,三部曲是有连贯性的,是三本系列,一个整体。所以现在再版,就以《战争和人》为总名,三部结成一套,改用统一的封面,献给读者。
作家简介
王火,原籍江苏如东,本名王洪溥,1924年出生于上海,1948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文学学士),留校做过助教。1949年为中华全国文协上海分会会员,上海解放在上海总工会筹委会文教部工作。1950年参与筹建劳动出版社任副总编辑创办《工人》半月刊。1953年调北京中华全国总工会,筹办《中国工人》杂志任主编助理兼编委。1961年后在山东做过十几年省属重点中学和出版社方面领导工作。曾任山东省作协常务理事。1983年到成都,任四川人民出版社副总编辑,参与筹建四川文艺出版社,为第一任书记兼总编。王火1987年春离休。王火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职称为编审,现为四川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四川出版社工作者协会顾问、四川省出版专业高评委委员。有传略《在编辑与创作两个领域成就显著的王火》列入中 宣 部编辑的《编辑家列传》(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人物》、《中华英才》、《中华儿女》、《中外交流》、《传记人物》、《文艺报》、《文学报》、《新闻出版报》、《四川画报》等数十种报刊介绍过事迹。《世界华人文化名人传略》《中国文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艺术家名人录》《中国作家大辞典》《中国劳模大辞典》等等辞书均有辞条。
主要作品
王火自四十年代中开始创作,在《时速新报》、《文汇报》、《大公报》、《万象》杂志等报刊发表过小说、散文、特写。
1946年至于948年曾采访过南京大屠杀及审判汉奸。编写出版过上海解放后第一套式从课本,并出版了《工人广播剧选一、二集》《炼钢英雄》、《工人阶级的旗帜》、《苏联专家在新中国》、《怎样办报》《二七大罢工》《从五卅到大革命》《三年解放战争》《抗日战争》等读物十多种。近600万字作品。
长篇小说十部:即《战争和人》三部曲,包括《月落乌啼霜满天》(1987年,人民出版社)、《山在虚无缥缈间》(1989年10月,人民出版社)《枫叶荻花秋瑟瑟》(1982年2月人民出版社);《血染春秋——节振国传奇》(1982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外国八路》(1981年12月百花文艺出版社);《浓雾中的火光》(1983年7月,重庆出版社);《雪祭》(1988年11月,重庆出版社);《流萤传奇》(1992年2月,明天出版社);《王冠之迷》(1992年9月华夏出版社);《禅悟》(1993年9月,《峨眉》);《女人夜沙龙》(1996年9月,四川文艺出版社);《霹雳三年》(1999年3月,人民文学出版社)。
中篇小说二十一部:《赤胆忠心》(即“节振国”)(1957年7月,工人出版社);《白下旧梦》(1983年3期,《收获》);《隐私权》(1990 年11月花城出版社)《边陲军魂》(1985年5月,贵州人民出版社);《潜网上的漩涡》(1985年2期,《收获》);《心上的海潮》(1982年,1 期《江南》);《变形记》(1983年1期《幽燕》);《黑色的监狱,白色的梦》(1986年12月,《未来》);《夜雨闻铃肠断声》(收入《心上的海潮》集1985年3月,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夜的悲歌》(1982年,《十月》);《雨的精魂》(1985年2期,《红岩》);《啸傲冰雪》(1992年3期,《红岩》);《兔丝女人》(1991年2月,《上海小说》);《后方的战线》(1958年10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江教授、“假洋鬼子”和裘文婷》(1987年3月,《红岩》);《摩登的困惑》(1989年3期,《大众小说》);《香港猴脑宴》(1987年1期,(连载小说);《复杂的颠倒》(1981年3期,《柳泉》);《单行道上的女经理》(1992年1月,《上海小说》);《迷宫悲喜》(1995年第4期《人民文学》)《异国的秋雨黄昏》(1996年第一期《十月》)。
短篇小说:《新“三岔口”》(1981年5月,《人民文学》)、《滚烫的回忆》(1980年1期,《十月》)等八十篇,部份收入《梦中人生》(1989年6月,《四川文艺出版社)、〈“东方威尼斯”一个京剧女演员的传奇〉(1987年7月,山东人民出版社)《流星——王火中短篇精选》(2000年5月,征订出版社)等集子中。
此外,有童年回忆录《推动了的黄金时代——金陵童话》(1992年9月,少儿出版社)、四个电影剧本:《平鹰坟》(主要执笔,1977年上影拍摄,1979年选入《山东建国三十年电影剧本选》)、《明月天涯》(1981年1期,《花城》)、《外国八路》(1982年3期,《电影剧本园地》)、《绿云寒》(1995年4月《峨眉》)。散文四十余万字,结集出版的有《西窗烛》集(1991年1月,四川教育出版社)、《王火散文随笔》(1997年6 月,重庆出版社)《带露摘花》(2000年6月,广州出版社)等。 作品简介
《夕阳芳草》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一部,集中描写了大明王朝覆灭的前夕,江南地区的文人组织“复社”和“阉党”、余孽之间的激烈斗争,以及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与秦淮名妓董小苑一波三折的爱情纠葛,竟同权臣暗中进行政治交易,为“阉党”余孽开脱,使江南的政治、社党的争斗、内讧更显波诡云谲。小说通过当时的一批知识分子,即所谓“士”这一阶层的性格状态,以及上至朝中权贵下至秦淮汩院、江南市井,再现了我国十七世纪中叶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展示了一幅奢华腐朽走向哀败孕育新生的末世画卷。作品无论是写历史人物生活情怀,还是金粉江南民情风俗,都细腻传神、绘声绘色、新意迭出。
《秋露危城》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二部。本书以明末动荡复杂的局势为背景,生动真实地再现了南明弘光王朝的建立及其迅速崩溃的过程。农民军领袖李自成率兵攻入北京,明崇祯的突然灭亡给江南造成了冲击和极度混乱。为江南半壁河山,拥立新君,以史可法为首的东林集团与以马士英为首的政治势力展开较量。政权内部的矛盾日趋尖锐,各派斗争惊心动魄,甚至爆发内战危机,直至清兵一举南下。作品通过对黄宗羲、陈贞慧、史可法、钱谦益、柳如是、董小苑等一系列著名人物的命运、性格变化的描写,以姿采纷呈的运笔多层次、多角度地展现了一幅场景辽阔、人物众多的历史长卷,其中既有政治场中严酷的正邪之战、社党内部的恩怨纷争,又有秦淮两岸男女在乱世中的感情纠葛,交织成一曲波澜壮阔、悲风四起的末世挽歌,具有极强的历史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
《鸡鸣风雨》是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三部曲的第三部,情节紧接上一部,描写明朝残余势力在弘光王朝覆灭后,退守浙东地区,继续坚持抗清及其最终灭亡的过程。在本卷中,几个主要人物被命运驱上了不同的道路。黄宗羲毅然参加义军从事武装斗争;冒襄和董小宛成为颠沛离的难民;钱谦益投降北上,柳如是则独自留在南京,各自经历了种种艰难曲折,最终又集结在抗清的旗帜之下。作为全书的大结局,本卷在继续保留和发扬前两部物色的基础上,结构更加开阔色彩更加斑斓,情节更加绘纭。其中正义与邪恶、卑鄙与崇高、野心与情欲、征服与反抗、腐朽与新生,种种人性也揭示得更加充分和彻底,使人沉浸于丰厚的艺术享受的同时,还可以从“士”即知识分子阶层,作为文化守护者的职责和命运中,获得更深的感悟和思考。
作家简介
刘斯奋,广东省中山市人,一九四四年生,一九六七年毕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著有《黄节诗选》、《苏曼殊诗笺注》、《辛弃疾词选》、《周邦彦词选》、《姜夔张炎词选》、《陈寅恪晚年诗文及其他》、《唐宋诗词彩图辞典》等,并出版《刘斯奋人物画选》。1981年起从事长篇历史小说《白门柳》的创作。荣获全国长篇小说的最高奖——第四届茅盾文学奖,这是迄今为止,广东第一位也是唯一的获得此项殊荣的作家。 作品简介
《骚动之秋》作者刘玉民 是一部反映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农村面貌和人际关系的巨大变化的长篇小说。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 ,1998年获得第五届茅盾文学奖。
《骚动之秋》,既是描写一个“农民改革家”岳鹏程在改革家乡面貌中激起的种种骚动:从省市县委领导的关注到全国和省级报婚的社会舆论的宣传,从李龙山的古老传说到李王庙后殿的碑碣上刻下岳鹏程和大桑园的名字……但同时,也着重写了岳鹏程内心的种种骚动,他和儿子羸官在改革中不同的见解的矛盾引起的父子冲突;他和秋玲的感情导致与妻子的冲突和家庭矛盾的尖锐化;他在改革中处理问题的大胆、果断、魄力、远见等等,的确使乡镇企业有了较大发展,然而又的确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受到不正的社会风气的影响,采用了一些非法的手段进行了倒卖紧缺物资的活动……
作家简介
刘玉民
性别: 男
出生年月: 1951/02
民族: 汉族
1958—1970年在原籍山东荣成市读书。1971—1982年在济南军区当过战士、理论教员、文化干事等。1983年后,历任济南市文联编辑、创作员、创作室主任、副主席等职。现为山东省文联副主席、济南市作协主席。系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
著有长篇小说《骚动之秋》(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1991年版),《羊角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年版),《过龙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修订版),《八仙东游记》(山东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报告文学集《东方奇人传》(人民文学出版社1991年版),长篇报告文学《都市之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版);剧作选《呼唤阳光》、《四个女人一台戏》、《黄河之水天上来》(济南出版社2001年版);以及中篇小说《海猎》、《不肯流逝的岁月》,散文《星条旗为谁而降》、《穿越生死线》等。作品多次获奖,长篇小说《骚动之秋》获第四届茅盾文学奖。手迹及作品,中国现代文学馆和茅盾先生故乡多有收藏。近年时有诗作和书法作品闻世,并受到好评。
⑵ 龙须沟电影丁四扮演者
由张伐饰演。
个人资料:张伐,黑龙江哈尔滨人,原名张大民,1919年出生 ,2001年逝世。1942年出演处女作《乱世风光》。代表作有《母与子》、《太太万岁》、《夜店》、《街头巷尾》等。
作品全景
作为演员,曾经拍摄过的电影:
T省的八四、八五年(1986) .... 第一书记
女局长的男朋友(1986) .... 周父
最后的太阳 (1986) .... 袁圣礼
滴水观音(1984) .... 公安局长
二十年后再相会(1984) ....袁达
最后的选择 (1983) .... 冯慕白
大小伙子 (1983) .... 老队长
鼓乡春晓 (1983) ....省委书记
浪花细沙 (1983) .... 爷爷
邻居(1982)...局长(上影厂)
海望(1981) ....曾志远
子夜 (1981) .... 吴老太爷
复仇者的忏悔(1981)
我们有亲人 (1979) .... 唐书记
蓝光闪过之后(1979) ....唐辉
平鹰坟(1978) .... 吕镇山
江水滔滔 (1976) .... 纪宝泉
征途(1976) ....李德江
家庭问题 (1964) .... 杜师傅
红日(1963) ....沈振新
金沙江畔 (1963) .... 桑格土司
风流人物数今朝(1960) .... 宋师傅
不老松 (1959) .... 周老头
黄浦江的故事(1959) .... 常桂山
前方来信 (1958) ....王辉
幸福 (1957) .... 胡师傅
闽江桔子红 (1955) .... 杨才发
伟大的起点 (1954) .... 陆忠奎
斩断魔爪 (1954) .... 张处长
龙须沟(1952) ....丁四
翠岗红旗 (1951) .... 江猛子
农家乐(1950) ....张老五
喜迎春 (1949)
鸡鸣早看天 (1948)
街头巷尾 (1948)
肠断天涯 (1948)
平步青云 (1948)
人尽可夫 (1948)
悬崖勒马 (1948)
夜店 (1948)
母与子(1947)
太太万岁(1947)
乱世风光(1941)
剧情简介:日本投降,北平一片欢腾,百姓们奔走相告,笑逐颜开,觉得好日子就要到来了。南城龙须沟边的一个小院里,鼓书艺人程疯子更是欣喜非常,想当年,他是个小有名气的单弦艺人,因为不肯为日本鬼子、汉奸歌功颂德,被恶霸汉奸黑旋风痛打一顿,并警告他永远不许再登台。不让登台,等于断了他的活路,一口气没顺过来,程疯子落了个时好时闹的病根儿。街坊们从此忘了他的真名程宝庆,都叫他程疯子。其实他内心并不疯,他就盼望着日本鬼子赶紧滚出中国,汉奸们都得到法办。
⑶ 平鹰坟庄地主庄善昌的孙子庄洪甸
1923年3月2日,大店中和堂少爷庄善昌和仆人外出放鹰捉兔,不料鹰未驯好,直向农舍里的鸡扑去,前王庄村农民魏学墩正在门前捣粪,忽见一只鹰飞来抓他家的鸡,一锨连鹰带鸡拍死了,他提起鹰一看,见脖子上挂着一个铜牌,知道糟了。这时,庄善昌领着仆人赶到,见此情景暴跳如雷,将魏学墩毒打一顿,不仅让他出钱赔鹰,还逼着魏学墩以葬父之礼给鹰出殡。魏的母亲卖掉自家仅有的两亩土地,找人做了1米多长的棺材,并请了吹鼓手,让魏学墩为鹰出殡、立碑。这件事激起人们极大愤慨,居业堂堂主庄余珍也认为中和堂的做法有损大店庄氏家族的声誉,狠狠训斥庄善昌父亲庄怡教子不严,中和堂家人只好派人给魏学墩一些钱粮,并赔礼道歉。1943年,中共莒南县委组织群众平掉鹰坟,砸断鹰碑。
⑷ 你看过对你影响最大的老电影是什么
血碑,天山云传奇,女交通员,地下航线,天罗地网,探亲记,锦上添花,英雄儿女,上甘岭,虎穴追踪,跟踪追击,甜蜜的事业,带手铐的旅客,英雄虎胆,野火春风都古城,女篮五号,高山下的花环,茶馆,暴风骤雨,铁道游击队,红日,山乡风云,海霞,神秘的旅伴,云雾山中,405谋杀案,东港谍影,地道战,熊迹,战上海,奇袭,地下少先队,小城春秋,万家灯火,一江春水向东流,乌鸦与麻雀,大海啊故乡,小小得月楼,满意不满意,阿Q正传,青春之歌,青春万岁,女理发师,新局长到来之前,见面礼,红色娘子军,暗礁,前哨,地道战,东进序曲,兵临城下,猎字99号,蓝盾保险箱,开枪为他送行,五号机要员,代号213,诱捕之后,千万不要忘记,钢铁战士,停战以后,回民之队,林海雪原,烈火中永生,佩剑将军,椰林曲,铁道卫士,特殊身份的巡官,特殊任务,咱们的牛百岁,喜盈门,咱们的退伍兵,人生,来的的都是客,祭红,梅花巾,血总是热的,当代人,沙漠追匪记,红旗谱,甲午风云,赤峰号,海鹰,南海风云,南海长城,渡江侦查记,侦查兵,
⑸ 临沂老电影给鹰送殡的
导 演:傅超武 高正
编 剧:朱孟明 山东临沂地区创作组集体 王火
主 演:张伐 邓小玲 乔奇 王惠 严翔
上 映:1978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语 言:国语
颜 色:黑白
类 型:剧情片
平鹰坟-平鹰坟 (1978)故事梗概
山东虎崔镇恶霸地主张万庆和他的儿子张继祖残酷拷打佃户胡庆奎。石匠吕镇山因代胡庆奎还债,而得罪了张继祖。一天,张继祖携带鹰犬来到吕镇山家借故挑衅,吕镇山的大儿子吕明松忍无可忍,打死恶鹰。张万庆假借所谓"公议"的名义杀一儆百,判罚吕镇山为死鹰披麻戴孝,捧牌位出鹰殡,筑鹰坟,树鹰碑,将早就想占有的吕镇山的2亩6分地折价为鹰的殡葬费判给张继祖。这一切引起群众和吕镇山的反抗。张继祖将吕镇山打昏,以将吕明松和胡庆奎暗害,却散布谣言说他们烧了张家的房子逃跑了,并扬言要将吕镇山全家抓去下狱。吕镇山的妻子走投无路悬梁自尽。吕镇山悲愤地刻下"我要地"、"报仇雪恨"的石碑,埋在被抢走的地里,把小儿子托给胡庆奎的妻子,只身出走。10年过去了,虎岭镇解放了,吕镇山回来了,他和儿子重逢,与土改队长燕永红接上了党组织关系,并担任农会会长。张万庆暗中收买了已经打入我政权内部担任了副镇长的丁大绥,利用他挑拨镇长赵志刚和吕镇山的关系。丁大绥诬蔑吕镇山提出搬掉鹰碑是报私仇,赵志刚一进上当。燕队长和吕镇山发动群众,中农张广才将亲眼看到的实情说出,人们对吕明松、胡庆奎的"失踪"更加怀疑,大家决定揭开鹰坟的秘密。鹰碑被拉倒,鹰坟被平掉,可并没发现什么异常。张万庆暗自得意。经过吕镇山帮助的老长工李九宗不甘再做"哑巴",控诉了老地主和他儿子暗害吕明松、胡庆奎的罪行。人们挖开鹰坟,两具尸骨跃入眼前。丁大绥枪杀李九宗未能得逞,便向担任还乡团团长的张继祖报信,企图借国民党向解放区进攻的时机,叫还乡团到虎岭镇反攻倒算。们们抓走了赵志刚和吕镇山,要重筑鹰坟,重树鹰碑,活埋吕镇山、赵志刚。燕队长带领区中队赶来,救出吕镇山、赵志刚。张万庆、张继祖被依法镇压。
⑹ 大店镇的大事记
1923年春,前王庄子村民魏学敦打死了大店中和堂庄善昌的一只鹰,庄善昌仗势欺人,逼着魏学敦以葬父之礼给鹰出殡,致使魏学敦家破人亡。
1938年8月,中共鲁东南特委在大店成立。
1939年7月,日军侵占大店,安设据点。
1940年3月,莒县八区抗日民主政府在大店成立。
是年11月,国民党一一一师三三三旅拔除大店日军据点。
1941年1月,莒南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大店划归莒南县,建立大店区。张明晓、王建祥等人在大店一带组织成立滨海青年抗日游击大队第四中队。
1942年6月,大店周围20余村的千余名贫苦农民结队游行要求租地。
1943年9月,大公书村民迎击夏庄等据点夜渡沭河敌伪军200余人。
是年10月10日,山东行政委员会和山东军区在大店召开欢迎奥地利医生罗生特大会。
1944年3月,中共莒南县委“查减”工作团进驻大店。
是年5月28日,召开近万人参加的减租大会。
1945年8月13日,山东省政府在大店成立。
是年秋,世界五国反战同盟会在大店成立。
1946年6月15日, 莒南县政府在大店召开千余军民公审大会,将前国民党莒县县长、伪山东省三方面军四十六师师长许树声正法。
是年11月5日,华东军事政治大学在大店成立。
1947年5月,大店区进行土改大复查。
是年7月8日,大店区3000多人组成临时法庭,公审汉奸地主庄英甫等人。
1948年10月27日至30日,大店掀起参军热潮,全区有229名青年参军。
是年11月,为支援淮海战役,全区妇女用两夜时间完成40万斤粮食的加工任务。
1952年3月, 何家店村农业合作社社长钮恩升被授予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1955年春,合作化运动进入高潮,全区成立了135个农业社,5267户、23812人入社。
1957年2月,何家店村农业合作社社长钮恩升被授予“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称号,并出席全国首届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1962年7月12日, 5小时内降雨300多毫米,铃铛口渠首闸决口,10余户民房遭水淹,2人丧生。
1964年,在山东省青年职工运动会上,大店中学教师徐士安获撑杆跳高赛第3名,姜美兰获自行车赛第4名。
1965年,在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上,尉忠平获标枪赛第3名,陈德仲获100米短跑赛第2名。
1966年5月,仕沟水库竣工。
1968年4月,大店区革命委员会成立。
1970年1月,中共大店区革命委员会核心领导小组成立。
1971年4月,大店区改称大店人民公社。
1976年,文浔河、八里湖排涝沟和鲁沟河大店段开挖工程竣工。
1977年5月26日, 全国长毛兔生产现场会在彭家仕沟西村召开,该村党支部书记彭友桃在会上介绍了发展长毛兔生产的做法和经验。
1978年12月,由上海电影制片厂在大店等地拍摄的电影《平鹰坟》,在大店北河举行首映式。
1979年,薛家道口村妇女主任、党支部副书记张秀菊被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82年5月13日, 美国学者包达威博士来大店考察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情况。
1983年5月20日,大店遭受特大雹灾袭击,经济损失400万元,人均65元。
是年6月,北小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增笃当选为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1984年5月,大店人民公社改建为大店镇,辖区由原80个行政村改为57个行政村。
是年10月,多居官庄村李春亭考取留日博士研究生。
是年,赵春玲获山东省中学生运动会女子400米栏赛第3名,李春玲获山东省农民运动会女子3000米长跑赛第3名、5000米长跑赛第6名。
1985年11月9日, 由13个国家的专家组成的联合国地震考察团到多居官庄村考察地震断裂带。
1986年,庄肃贞研制出仿古指南车。
是年,北小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增笃被授予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1988年2月,北小官庄村党支部书记王增笃当选为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是年11月19日, 大店中心初级中学主体工程完工。该校占地6公顷,规模为32个教学班,建筑面积7500平方米,总投资120万元。
是年,莒南县砂轮总厂生产的筒形砂轮获中国机床工具春季博览会三等奖。
1989年4月,彭家仕家沟东村妇女主任、村委会主任张振兰被授予山东省“三八”红旗手称号。
1990年9月,新村党支部书记曹现春被授予山东省“农业劳动模范”称号。
是年, 镇驻地大店南北街拓宽拆迁任务基本完成,大街由8米拓宽为40米,共拆除房屋1150间,其中民房1003间。
1991年3月,新村党支部书记曹现春被评为“山东省农民企业家”。
1992年6月,在镇驻地狮子桥南建立占地66公顷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4年,莒南县砂轮总厂建成3000吨陶瓷磨具生产线,“陶瓷磨具系列生产技术”获山东省科技星火二等奖。大店印刷包装厂、汽车维修厂、铸钢厂等8处乡镇企业建成投产。“草莓优质高产大面积保护地栽培方法”获临沂市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5年,新村兴办全县第一个村级工贸小区。
是年,开发的“陶瓷磨具煤烧节能推板窑”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山东省一轻厅科技进步三等奖、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莒南县砂轮总厂投资52万美元,从美国飞鱼公司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技术的金钢石超硬磨具生产线。
1997年,八里湖平原万亩保护地草莓生产基地建成。黄淮海平原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三期工程开工,开发面积达660公顷,投资369万元。
1999年,庄会森发明“全煤气发生间燃式泡花碱节能烧炉”生产线,全镇推广四条生产线,创经济效益200万元。
1999年,建起镇民营经济园,占地面积1430公顷。
2000年,王加友引进“全煤气陶瓷磨具节能循环隧道窑”生产线,烟尘排放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