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城小事》结尾时,男女主角看烟花的地方是上海的哪里什么大厦有那么一个好的观望台
那个是上海的金茂大厦。
但是那个洞的观望台是假的。
就是说金茂大厦没有这样的观望台。
那个效果是经过后期处理的。
如果是真的就好了,我也好喜欢那个的。
㈡ 哪部电影在湖南路别墅拍摄
《大城小事》。黎明、王菲主演的电影《大城小事》,就是在湖南路别墅取景拍摄。这所具有浓郁贵族化气质的豪宅,经过精心装饰后已改造成一家餐厅SHASA。
㈢ 准备去上海,请问可以踏哪条马路
上海休闲马路路线1
虹桥路地铁站——淮海路——武康路(诺曼底公寓 黄兴故居 原驻意领事馆 湖南别墅 巴金住宅 99号色戒拍摄地点)——复兴路(伊朗领事馆 巴西领事馆)——淮海路——宝庆路——东平路
上海休闲马路路线2
常熟路地铁站出发,经过乌鲁木齐路—>华山路—>巨鹿路—>襄阳北路—>汾阳路—>东平路—>衡山路
上海休闲马路路线3
衡山路——余庆路——武康路——长乐路——淮海中路——黄陂北路——人民大道——福州路——中山路
上海休闲马路路线4
虹口足球场——鲁迅公园——大连路——欧阳路——祥德路——山阴路——四川北路——多伦路(长春路—溧阳路)—甜爱路——虹口足球场
上海休闲马路路线5
天潼路地铁站——北苏州河路——邮政博物馆——上海大厦(百老汇大厦)——外白渡桥——礼查饭店——俄罗斯领事馆——外滩源——河滨大楼——四行仓库
上海休闲马路路线6
从徐家汇港汇广场——余庆路——武康路——华山路——巨鹿路——茂名北路——吴江路——石门路——成都路——思南路——重庆南路——建国中路——淮海中路——黄陂路——人民大道——西藏中路——南京路——人民英雄纪念碑
■私享:武康路
有上海最优雅马路的美称~没有到过武康路的人,很难体会到上海老马路的静谧和幽雅。一条不算狭窄的路,斜斜地延伸着,没有丝毫张扬的意味。武康路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电影《色,戒》最后那段”,放走了老易的佳芝装得没事人一样叫了辆黄包车,说“到福开森路去!”张爱玲的小说里,王佳芝最后是要去“愚园路”的,电影中却改为“福开森路”。湖南路上住过赵丹,住过阮玲玉,这些风流人物为湖南路刻下了别样风情。
●武康大楼:位于淮海路和武康路的交界处,是武康路标志性建筑。武康大楼犹如等待起航的巨轮般,以前曾叫诺曼底公寓。这是一座典型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式样的大楼,也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上世纪三十年代著名的电影艺术家郑君里、赵丹也曾居住在这里,现在,孙
道临的妻子王文娟依然住在这里的新楼里,他们的寓所恰恰便是当年孔二小姐的闺房。
●武康路240号开普敦公寓:就在湖南别墅的对面,湖南路武康路交叉口,是当年的英国公和洋行设立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如今的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海关大楼、渣打银行等建筑,都是公和洋行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简练动感的造型、清秀流畅的线条,为昔日的上海建筑注入了全新的血液。
●湖南别墅:位于湖南路武康路路口,有一个气派的大宅门,终年紧闭,永远别指望着能进去,半个多世纪以来很少有人进出。无论从哪个角度,都无法全窥它的风貌,只知道一幢掩藏在浓密的绿荫中的西班牙式的花园洋房。解放后陈毅市长曾在此小住一段时间,后这里作为市委招待所,接待中央来沪的高级首长。在此居住时间最长的大概要推贺子珍同志,她在这里度过了从1950年直到“文革”中患病住进华东医院的这段时间。现在这里是兴国宾馆的分部,外墙上烫着的“湖南别墅”四个金色大字。
●武康路107弄2号 (陈立夫、陈果夫在沪住宅):一幢英国乡村式花园别墅。这幢建于1946年的三层花园洋房,造型十分典雅。目前,这幢住宅内居住着好几户人家,算是“四大家族”豪宅里最平民化的一幢了。
■私享:东平路
原名贾尔业爱路,有人说,从她的一头到另一头,一个人可以一直用最闲适的心情和步调去走。确实,这是一个安静的地方,走在其间,内心也平静下来。没有公交车,行人也不多。因为她雅致、安逸、静谧的环境,而称为“申城第一情侣街”。这短短不过两百米的东平路本身就已经很有名气,被戏称为“最佳上海风光片”的《大城小事》就是在这里取景的。
●东平路1号(席家花园):清朝康熙年间,苏州东山有一户席姓人家,靠经营丝绸而成为当地最知名的富商。后来,席家后代到上海经商,他们大多从事金融业。其中,席德茂曾任上海汇丰银行买办,席德懿官至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这座1913年建造的欧式花园别墅就是席德懿的私人住宅。解放后,这栋别墅被收归国有,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办公室。1998年此房被出租并改建成酒家,根据此栋别墅的来历取名为席家花园酒家。
●东平路9号(爱庐):之所以将这所住宅称做“爱庐”,皆因这是蒋宋联姻以后在上海第一个稳定的家。而这第一个家并非蒋氏所置,而是宋子文赠予小妹的陪嫁,而蒋氏政治联姻理想美满实现后,乐极生趣便给这座洋房取名“爱庐”以讨得美龄欢心。
■私享3:衡山路
很久以前叫贝当路,法国人用他们一战英雄贝当元帅的名字命名。因为其雍容优雅、风情万种,因而衡山路还被冠之以“东方的香榭丽舍大道”。1000多米长的路两旁,全是树龄超过半个多世纪的高大的几乎遮蔽了天空的法国梧桐,在夏天连成一片绿色的甬道,秋天,
阳光悄悄地穿过变得色彩斑斓的树叶,洒下满地碎金。路旁线条流畅的艺术护栏、行人道上铺满的红色地砖,路旁一百多座罗马风格的铸铁球形街灯和有着移步换景之妙趣的欧洲古典油画与印象派油画的长廊,营造出一派浓浓的异国情调。
●衡山路41号:这幢公寓从1993年开始建造,历时整整6年,总投资达1.15亿美元,被称为“天价公寓”。在建成后较长一段时间,衡山路颇为神秘,它不挂门牌号,也不显示大厦名称,进入大厦只能预约,因而它的传闻都十分离奇。其实它就是一个“拎个皮箱就能入住的酒店式公寓”,所有选材都是世界各国的顶级品牌,这里的服务员来自中法英德美丹麦澳大利亚等9个国家和地区,所以入住的客人都能用母语交流,门前这块“衡山路41号”就是这个酒店的名字,算是把衡山路的品牌用到了极致。
●香樟花园:地址:衡山路2号甲(近桃江路) 衡山路上的香樟花园,是上海很有气质的咖啡馆。那棵高大的香樟树穿墙而出,树与建筑成了不可分割的整体,营造着独特的韵致。临街的一面,拥有明亮通透的开放式玻璃窗。如果走累了,可以在这里选一个靠窗的座位,点一杯蓝山咖啡,把思绪抛到九霄云外,只管看着窗外发呆,让路人成为自己的风景,也让自己成为路人的风景。
●衡山路53号 国际礼拜堂:建于1925年,是上海现存规模最大的基督教堂,为哥特式英国建筑风格,内有1400个座位。教堂由礼拜堂和一幢连屋顶在内的三层楼房组成,作L形平面布局,陡峭的两坡
㈣ 《大城小爱》---黎明-王菲-主演的,,,,片尾的场景是上海什么地方
影片叫《大城小事》,场景是上海的最高建筑——金茂大厦顶端!
㈤ 关于电影大城小事的一些问题
浦东把…
㈥ 盘点沪上初秋最适合逛的那些马路 约吗
上海秋天最美的七条路
NO.1 东平路
这条短短百十米的小路至今不通公交,独爱她僻静深幽,不同于衡山路的张扬外露。街边各种特色小铺子、烘焙面包咖啡馆以及旧上海花园别墅,掩映在庭院中,显露出沉郁的贵族气质。
午后老街安静下来,道旁梧桐枝叶繁杂交错,将道路覆盖如同隧道一般,仿佛一直通往未知的前方。信步闲游、漫无目的。梧桐隧道中,午后秋阳从枝叶缝隙间斑驳落下,不经意秋风,吹下一片片梧桐叶,从头顶至眼前,优雅地打着圈,然后轻巧躺在马路上,等待疾驰而过的汽车将它们再次卷起。
一段一段,不时飘来的桂花香,更加平添了秋的气质。含蓄、隐匿、端庄、优雅,不让你看到她的全部,只是让你置身其中并且自甘沉溺。就这样走在一条条老街小路,两旁老上海二三十年代的洋楼,陈旧的颜色显得极为协调;又或者经过石库门,上海市井生活顿入眼帘,有人家晒被子、有人家的厨房爆鱼正香。
蒋jieshi故居爱庐
东平路9号,法式花园住宅,砖木结构,是蒋jieshi故居爱庐。1927 年12 月1日,蒋jieshi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宋子文在东平路9路买下一座较大的花园洋房,作为宋美龄的陪嫁之物。这座英式花园别墅,曾是蒋jieshi的行宫,提名为爱庐。蒋jieshi在庐山有“美庐”,在杭州则有“澄庐”,再加“爱庐”鼎足而三。
甲楼(爱庐):南立面有较大的平台、阳台,细卵石墙面,窗口、墙隅为齿状仿石装饰,菱形屋瓦面。乙楼:三层,南立面底层设券廊,其上为大平台,屋面坡度较陡,西侧下覆至2层,折线形屋檐。解放后,这里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
席德懿私宅
东平路1号,为1931年建造,德欧式花园别墅,苏州人席德懿私人住宅。解放后,成为上海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办公楼,一九九八年此房被出租并改建成酒家席家花园,走进酒家,木质楼板、墙壁无不透出往昔豪宅的大气。
清朝康熙年间苏州东山有一户姓席的人家,靠经营丝绸生意而成为当地最知名的富商。于是席家在太湖边上,依山傍水建起了一座占地千亩的豪华庄园,取名席家花园。这座庄园至今仍保留完好作为一处旅游景点供人游览。后来,席家的许多后代来到上海经商,他们大多数都从事金融业。其中有二人事业非常成功,成为当时上海滩赫赫有名的人物。一位叫席德茂,曾任上海汇丰银行的买办;另一位叫席德懿,官任国民党中央银行行长。
宋子文别墅
东平路11号,建于1921年,是宋子文的私宅。宋子文当年在上海有多处住宅,其中两幢法国式建筑为宋之最爱。一处在岳阳路145号,另一处在东平路11号,建造于1921年。这两幢建筑都是孟莎式的坡屋顶,在陡峭的坡度上开设装有檐口的窗户,即“老虎窗”。法国式的建筑注重装饰,具有对称庄重的特点。宋宅的特点是有大露天阳台,宅前有大花园,花园里有各色植物。
如今这里几乎是上海人人皆知的著名酒吧Sasha's。黎明、王菲主演的电影《大城小事》也在这里取景。
TIPS:
地理位置:东平路位于徐汇区,全长400米。东西走向,东起岳阳路,西至乌鲁木齐南路。
公共交通:东平路没有地铁站,若乘坐地铁,可乘1号线至衡山路站下;或乘10号线至上海图书馆站下,步行至乌鲁木齐南路便很容易找到。若乘坐公交,可乘93路至乌鲁木齐南路东平路站。
NO.2 巨鹿路
巨鹿路生活气息的浓郁,它也有文艺腔,但气质上有别于王家卫式的迷失,适可而止的甜才会让人不腻味,不感到做作。它没有复兴西路那么精细,但也很容易把它同五原路、新乐路这一类的西区小路区别开来,因为它更复杂,也更有魅力。
巨鹿路给人的印象是神秘,神秘的洋房上有秋千,神秘的花园里盛开着白色的杜鹃花。底楼带天井的书店更像是摆流水席的客堂间;而大花园被改造成露天Teamite 的餐厅。现在的巨鹿路,仍然是一副非现实、非理性的样子,只是多了幽幽的无可奈何。
巨鹿路也是上海少有的没有公交线路的安静与喧嚣交织的马路,它的安静是从最东头到茂名南路的一段,小店基本很少,这段的巨鹿路,主要以新式石库门和新式里弄相结合为主要特点的住宅区,主要以181弄晋福里、163弄厚德里、155弄的福海里为代表。
旧上海老式里弄,但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附近设施齐全。但是从茂名南路一路往东走,小店是越来越多,不张扬的异国风情越来越浓,更多的老房子则开出了一家家的餐厅;特别是从富民路到常熟路的巨鹿路上林立着的数十家酒吧,尽管规模并不大,但一些人却亲切地称它为上海的“兰桂坊”。
渡口书店
是否你也会幻想着自己也有一家小巧、整洁、安详,书目选择多样,库存不多,进货灵活,还能订书,有港台新鲜读书杂志,书友和经营者之间正面沟通,彼此心存善意,并决定做卖书之外的贡献,诸如设计读书活动,还有好咖啡喝,好院子坐……这些理想化的气质都能在这家“渡口书店”里找到。
这是一家沪上文艺青年必去的书店。小小的地方很低调,布置得很有条理。书的类别繁多,有设计、艺术、小说、杂文、西洋类,书不多,但全是店主精心挑选出来的。偶尔偷闲一下,来杯coffe or tea,选一本书,听着这里的音乐,给自己一个下午的DuLi空间,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另外渡口的院子也常用来开读书会,此外还有二手书寄卖服务。
Life Cafe
隐在小院老屋中的咖啡馆,被门口类似涂鸦的招牌吸引走入。有些凌乱的小巷子,进去拐两个弯,走上平台,看见这咖啡馆,有着猎奇的惊喜。推开门,堆满的书架、看上去就很舒服的沙发、有些幽暗的光线,一种熟悉的舒适的感觉,这就是名副其实的home cafe吧。店主人像招呼老朋友一样,亲切交谈。
最让人欢喜的,是店里的三只“咪咪”,一个个懒洋洋胖嘟嘟的,做着她们的美梦,你来或者不来,她们都在,不近不远。雨天的下午,喝着咖啡,弥漫的轻音乐中,静静看着书写点字或者想想那些个小心思,时间就在这里静静溜走......
TIPS:
地理位置:巨鹿路是横跨跨卢湾区和静安区的一条街道,自东向西,东起金陵西路,西至常熟路。全长2290米。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7号线至常熟路站,再步行一段即至;乘坐公交15路、40路、45路、94路至常熟路华山路。
NO.3 复兴西路
秋季的夜晚,骑单车从华山路进到复兴西路,总是停下来,沿路尽是法国梧桐的路,慢慢的走着,什么也不用想,简简单单走着,就很舒服。优雅餐厅的烛光、老洋房幽深的巷道、晚饭后散步遛狗的行人,生活在此时,呈现安稳、闲适的一面。
有时候凌晨走在复兴西路空旷清冷的街道,抬头的时候,可以从梧桐枝叶间隙,隐约看见微弱的星光,那一刻,为之动容。即便身处繁华都市,依旧在你抬头的时候,有守候着的遥相呼应的星光。
从路口的夏朵开始,再往前的复兴西路这一片里,还是有些值得一逛的小店,外观装修都很优雅。这一路多为高级住宅区,最初是市ZF规划只允许建造西式房屋,并严格规定为纯住宅区,不能设立甲类营业场所,所以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花园洋房和公寓,在这其中建筑风格又以Art Deco艺术装饰为主,这种建筑风格是1914年法租界第二次扩充之后才慢慢形成,是上海文人雅士最爱的居住地带之一。
复兴西路是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辟筑,原名白赛仲路它以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名命名。在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为西大兴路。到1945年改名复兴西路。复兴西路44弄的玫瑰别墅是上海市不可移动的文物,值得观赏。
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所-复兴西路193号3号楼
建筑有较大的双坡屋顶,红砖砌筑烟囱,北立面有红色半露木构架,南立面浅huangse拉毛墙面。起居室呈多边形突出墙面,红砖砌筑,上为阳台。一层有圆拱券窗洞,有楣窗。具有英国花园住宅特点。
修道院公寓(湖南街道办事处)-复兴西路62号
这幢建筑原名修道院公寓(The Cloister)。这只是取了个The Cloister的名而已(名同修道院),其实与修道院毫不相干。整幢楼房采用砖木结构,是一幢典型西班牙风格的建筑,由南北两楼组成,即由一幢二层和一幢三层的建筑组成,二幢建筑之间以连廊连接。建筑内部空间的组合富有层次变化,内外细部构件均带有西班牙式烙印。如它的门窗多用铁花格栅,室内部分分隔亦用铁花栅,这在一般低层公寓不多见。
玫瑰别墅-复兴西路44弄
玫瑰别墅就座落在复兴西路44弄一个安静的弄堂,曾经是孙中山儿子孙科第二夫人蓝妮(苗族公主)的居所。上世纪30年代末,玫瑰别墅的7幢房子由奚福泉、黄大猷、赵涤和陈植4位着名建筑师设计,7幢房子风格各异,用7种不同的颜色,十分醒目、别致。蓝妮亲自督工建造。马路口的两幢洋房是人家的,蓝妮便出资买下,这样,整条弄堂都是她的了。
TIPS:
地理位置:复兴西路位于徐汇区北部,东西走向,东起淮海中路接复兴中路,西至华山路。全长1043米,宽18.5米。复兴西路原名白赛仲路(Route Gustave de Boissezon),1914年法租界公董局辟筑,以法租界公董局总工程师名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时改名西大兴路。1945年改名复兴西路。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1号线、7号线至常熟路站,再步行一段即至;乘坐公交96路、548路至复兴西路华山路。
NO4. 新乐路
新乐路原名亨利路,是一条很短的小马路。从西起东湖路延庆路富民路的交汇口进入到新乐路,中间就夹着一个襄阳北路,然后随便的十多分钟就走到了东头的陕西南路。春夏期间,两旁对接着的梧桐树叶在窄窄的马路上空汇合,洒下一地清凉。秋天,则是满地碎金,踩上去,软软的。
法式梧桐张扬的枝叶、杜月笙公馆的老上海记忆以及路旁停靠着的一辆辆价值不菲的名车。每一个细节都足以让你驻足。沿街林立的诸多小店是这里的特色,一公里左右的路程,却足足可以消磨上一下午的时光,走在这样安静的街道上,你不再需要躲避迎面而来的人潮,你需要的仅仅是闲庭信步般的优雅,在一间又一间的小店流连,体味的是逍遥自在的购物享受
如果是遇到天气不好或者是那些散落在新乐路上卓尔不群的个性精致小店还没有开门,或许就会感到有几分寂寥,甚至是清冷之感。这条路上不仅充满让潮人们心花怒放的小店,还有一些弄堂里散落着的几幢陈旧的洋房,精致的铸铁栏杆上攀满了的藤蔓有着欧洲情调,又有微末的隐秘和被遗弃的东方式的氛围。
这种充满人文的感觉已深入到这条路的骨髓,并因此鋳就了这条小路与众不同的魅力。据去过法国的朋友说,新乐路上的氛围很像法国的左岸。
圣母大堂
位于襄阳北路和新乐路的交叉路口,逛过那些时尚小店,一路走到这里,眼前霍然出现的教堂,有种眼前一亮的惊喜,仿佛历史和时间融合到了一起,在法国梧桐的遮遮掩掩下,异国风韵更浓了。教堂现在属于文化基金会,不对外开放,一般只有等到举办展览或者活动的时候才能进入参观。、
首席公馆酒店--独具韵味的老上海风情
首席公馆建于1932年,由当时法国着名设计师拉法尔设计,是三十年代至四十年代为上海帮会首领黄金荣、杜月笙和金廷荪合办,曾是名流汇集之所。步入酒店大堂,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上世纪三十年代繁华的老上海。30件客房里几乎所有的物件都为订做,独特而又细致。
Boonna Cafe--繁华街道上的一处宁静
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小店,店外淡淡的紫色墙壁似乎在宣告它的与众不同。走进店中,古典爵士入耳,浓郁的文人气息和写满客人心情的涂鸦本,让Boonna Cafe与街外的喧嚣隔绝。点一杯拿铁、一份芝士蛋糕,坐享整个下午的悠闲;Boonna Cafe让写者有一种特别的感动。似乎它不再是一家小店,而是自己的一个朋友,一个充满心情的朋友。能和Boonna Cafe一起度过某个午后是十分愉悦的事。
TIPS:
公共交通:若乘坐地铁,可乘1号线或10号线至陕西南路站下;公交26路、49路、94路、146路、911路可至新乐路附近。
NO.5 余庆路
余庆路没有任何公交车的干扰,大多数时光,这条路上行人稀少,安静的道路两旁是成行的法国梧桐,树木掩映中是一幢幢南欧风格的房子,有红色的瓦顶,窗子两边,有螺旋状的柱子。罗马式的阳台上,攀满了枝叶纷披的长春藤,洋溢着古老欧洲的典雅与浪漫。感觉中,仿佛来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家乡。
这是一条温情脉脉的路。夏日法国梧桐浓荫蔽日,宁静舒展,只闻一片蝉鸣;秋夜梧桐落叶掩路,忧伤浪漫,只见一弯新月。这一切,让去过那里的人无端地生出相见恨晚的感叹来。
余庆路原名爱棠路(Route Edan),1920年代初由上海法租界公董局修筑,以曾任法国驻沪领事爱棠命名。1943年汪精卫政权接收上海法租界后改名余庆路。余庆路190号住宅,建于1936年,原上海市长陈毅曾在此居住过,如今由上海市机关幼儿园使用。这是一幢现代建筑风格的花园住宅,位于余庆路南端。余庆路还与徐家汇公园相通,路两侧均是花园里弄、新村,又与衡山公园相近,闹中取静,静中更幽。
设计共和 余庆路88号
你的梦中之家里应该有的东西,设计共和的展示厅里全都有了。不买不要紧,去设计共和看看逛逛也是同样的享受。
这是由两位华人建筑师夫妻档所创立的设计商店品牌,像Frank Gehry、Akari、Carl Hansen和Erik Joergensen这样的世界家具设计名家在这里全找得到。设计共和的东西很让人眼红。不管是这边厢的潮款灯具、时髦餐具,还是那边厢极简主义的概念作品。
绝大多数货看上去更像是让人大开眼界的艺术作品,而不仅仅是实用家品,不过这里的价格牌没准也会让你眼泪汪汪的。花钱买质量这句话在设计共和这里也是再适用不过了。
上海早晨 余庆路80号
如果你路过余庆路,一定会被它门口的招牌吸引—上海早晨阳春白雪面馆。面馆环境绝对好,完全dianfu以往面馆油腻腻暗搓搓的传统印象,明亮整洁。一侧墙面是屏风状镜子,有点小欧风,一面长窗外竹影摇曳,间或还点缀着雕塑感烛台,装修有点混搭。最别致的是店里陈列了一台老古董的压面机。
这里能尝到非常地道的上海味道,菜单罗列的都是典型的老上海菜。餐馆大堂底部,玻璃窗后,当场制作面条,很有噱头。而面条种类可选择,价格也视浇头,丰简随意。招牌阳春白雪面,汤清澈见底,面白得如雪,上面飘着几粒葱花。汤底是用猪骨,鸡等原料,熬出来的高汤。看似清淡,实则浓郁。所有的浇头也都是现炒的,种类绝对有几十种,大部分都是老上海的浇头,浓油赤酱。
TIPS:
地理位置:余庆路北起淮海中路,余庆路与淮海中路交叉的这个路口是上海市少有的六路QJ叉路口,这个路口还与宋庆龄故居比邻,南至衡山路。道路全长768米,宽15米到16米。它由华山路、衡山路和常熟路、宝庆路包围起来,再外延至汾阳路、东湖路的一块近梯形区域。
公共交通:若乘坐地铁,可乘10号线至交通大学站下;公交43路、50路、72路、93路、可至余庆路附近。
NO.6 富民路
某个秋日周末午后,站在新乐路、东湖路和延庆路的三岔口,正犹豫着要往哪里走去。吸引我的确是前方一条窄小隐匿的路——富民路。只见他被道旁梧桐掩映得幽暗,仿佛有着诱人秘密等你去探寻。越走越深、越走越静,路旁沉淀时间的建筑,散发出岁月的味道。情不自禁,你会想要走到路的中间,你会希望,如果只你一人,在这样的路,静静的走,一直走下去…
闯入一小片绿地,看样子像是旧时有钱人家的花园。破败的木质摇椅,显示出这里早已被废弃。然而植物依旧茂盛,走入其中,你想象着当时孩子在这里嬉戏躲藏的情景。望向四周,皆是老杨楼粉墙红屋顶,你定会希望穿越时间,在此刻。
Le Bistro Dr Wine
这是家专卖葡萄酒的酒吧,氛围就如同法国小酒馆的那样浪漫轻松,采用了大量本地再生材料进行构建,裸露的砖墙和舒适的色调透着一点老上海的味道。一楼的木质吧台还让人感受到些许普罗旺斯的乡村气息,透过阳光,斑驳的树影投射在地板上,十分温馨惬意;楼上布置了更多长桌和皮质沙发,更适合多人一起品酒小聚,砖石围起的空间让冬季也显得格外温暖。
保罗酒楼
近20 年历史的老牌本帮餐厅,门面小且不起眼,进门后才觉豁然眼开。总的来说,餐厅采用的是七十年代的装修风格,桌子、椅子,就连桌布都带着那个年代的气息,在保罗吃饭,会有点在自己家里吃饭的感觉。
保罗的名气来源于其经典的本帮口味,保罗生煎之大,核桃酥之香,道道都是美味,款款都是回味,食客们的口口相传,让保罗酒楼人气大旺,甚至还经常会有明星出没用餐。至于价格方面嘛,保罗也一直很有竞争力,亲朋聚餐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富民路上有一个这样小小的却带有历史印记保罗酒楼,这样使得富民路的称号也不会光是设计小店之路的美名了。
毛太设计
店铺里有老毛的雕像,店里的不少东西都有毛时代的印记,不知这位毛太是哪位?毛太设计以这样一种特别的方式去纪念传奇的毛主席,使革命时代和大跃进的“精神”在设计中得到延续,就把它当成一堂时尚的历史课吧。
一系列被十分精心策划与收藏的物品,如毛主席时代的原版宣传海报、纪实摄影、雕像、音像制品、版画等物件被一一摆放在拙朴的古旧家具上或神龛中。
TIPS:
地理位置:富民路北起延安中路,南至长乐路,一条短小精悍的路。从常德路一路往南走,经过宽阔的延安中路便来到了并不宽的富民路。开始的一段路还没有那么的窄,到了巨鹿路与富民路的路口,你会发现路明显就变窄了,只有两车宽的路上小店也明显的多了起来,由巨鹿路、富民路和长乐路组成的黄金工字区里可是小店扎堆的地方,很多小店都各具特色
公共交通:乘坐地铁2号线、7号线至静安寺站,再步行一段即至;乘坐公交26路、94路至长乐路富民路。
NO7. 绍兴路
深秋安静的街,梧桐树叶即将凋落一空,单留下树干树枝,透出些许突兀萧索。午后秋阳,明媚而不耀眼,让人只想走进她温暖的倾泻中。隔着玻璃,你看到有女子不急不缓,漫步在人行道落满梧桐树叶的街角边,她会调皮的踩上枯叶,听它发出空洞而脆的声响,然后露出满足的笑容;抑或她手捧着书本,快步走着,大半张脸躲进厚厚的围巾,却依旧感觉到侵袭而入的寒意……
你坐在咖啡馆或者文艺书店,嗅着咖啡浓香,耳边小野丽莎浅谈轻唱,隔着玻璃,秋日街道为你上演日常生活支离片段,此时你仿佛观众,但你知道,秋日美好如斯,参与融入或者稍稍沉溺,便是此时最好的…..
书香难掩的绍兴路是一条有名的出版街,这条路上有多家出版社,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也在绍兴路上。上海文艺出版总社那幢楼房保持了三四十年代典雅、庄重的风格,又不失现代文化企业的时代感。绍兴路上还有几家书店,以及一些掩藏的咖啡馆。整条路同样被梧桐树掩映,秋日漫步,累了随便挑一间小憩,也不枉了这闲情雅致。在这里不论是一个人在这里喝咖啡看书,或是和朋友一起聚会聊天,都是一种享受,非常适合午后休闲。
汉源书店-绍兴路27号
绍兴路靠近陕西南路的那头是名气很大的汉源书屋,这是一个既是咖啡馆又是书店兼艺术展览厅的处所。汉源书屋的主人是上海摄影艺术家尔冬强先生,受了欧洲书店咖啡馆的启发而开。
汉源书屋的外表装帧古朴,墨绿的繁体字书写的"汉源书屋"四个大字古意中却又夹杂着现代的透明气息,门头上还悬挂着老式马车灯,天色暗下来时,昏黄的灯光会亮起来,带给人温暖的感觉。一脚踏进汉源书屋,仿佛来到上海三十年代的大人家的客厅,既古典又洋派。深红色的地毯和褐色的家具带给人沉静的感觉。门口是一架老式风琴,客厅正中站着一架老式钢琴,四周散放着一张张造型各异的小圆桌,上面是插着蜡烛的铜烛台。圆桌旁的椅子静静地等待着前来看书喝咖啡的客人。书架中最大的一个是以半圆的弧线展开的,这使个空间一下子便生动而妩媚起来
绍兴路96弄-上海保存最完整的石库门
绍兴路96弄是目前上海保存最完整的石库门之一,许多表现老上海题材的电影电视剧都喜欢到这里来取外景,这里的居民都是见过大世面的,看到有人扛着摄像机或摄影机在弄堂里窜来窜去,也都见怪不怪,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似乎绍兴路上的文化气已浸润了他们的骨髓里。
老洋房花园饭店-绍兴路27号
绍兴路27号的"老洋房"是幢两层楼的花园洋房,曾经是"海上闻人"杜月笙送给他四姨太的私人住所。洋房虽经历风雨洗礼,那般恢宏气势、万千风情却丝毫没有削弱,这不免让人对那个年代在这栋老洋房里发生的恩恩怨怨的故事产生了兴趣。
杜月笙是20世纪上半叶上海滩上最富有传奇性的人物之一,他从一个小瘪三混进十里洋场,成为上海滩最大的黑帮帮主;他文质彬彬,却心狠手辣,他为虎作伥,却又有着鲜明的爱国心;他狡猾、奸诈,却又很讲义气,他出身贫民窟却又成为涉足娱乐、文化、教育、金融、新闻各业的财富大亨,他出入于红道、黑道,游刃于商界、政界,他是上海滩黑社会里最引人注目的猛汉,一生都是惊心动魄的传奇……
当年,杜月笙的四姨太与其母、其妹以唱京剧小曲谋生,杜月笙看戏之时,看中了三母女的美貌,便托媒人提亲,媒人问及他想娶的是"大的、小的、还是老的?",他只是点了点头,媒人当际明白了他的意思,随后向母女三人游说,面对有钱有权有势的杜月笙,区区三个弱女子只有服从的份。之后杜月笙就在这条安静的路上,为三母女添置了一住所。
老洋房做的是独一无二的公馆菜,没有宫廷御宴的排场,也没有西洋菜肴的浮华,充满了家庭菜肴的温馨实在,却也不似街头小食的寒酸,体现的是中产阶级的精致,这就是我们所谓的洋房里的私房菜。雍懒的午后,一杯咖啡、一块蛋糕、一张报纸、一曲钢琴,不富贵不贫寒,一种小资的幽雅。
广告湾咖啡书房“爱咖啡,也爱广告。”-绍兴路23号
走在繁华的城市街头,我们随处都可以与广告相逢。有人憎恨,有人爱恋。这样的结果,可能就是他想要的。广告湾,镶嵌在古朴的石库门建筑中,据说,它是亚洲唯一以广告为主题的咖啡馆,还附带一个广告图书馆,如果你是广告人,就去那熏陶一下吧。
休闲的午后,来到位于文化街绍兴路上的广告湾咖啡书房,看看屏幕上播放着的得奖电视广告大片,或是翻翻展出的优秀广告作品。对于热爱广告的人来说,真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广告是这里的核心,创意是广告的灵魂,广告湾在布置上鲜明体现了广告这一时尚的主题,300多平方米的宽敞空间,黑加白的主色调大气沉静,完美融合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时尚气息。这里还附带有一个图书馆,珍藏了数量庞大的广告书籍与杂志。
还不赶紧放下你浮躁的心态,沉浸在这些书籍与杂志中,用心汲取艺术的内涵,任文思翻涌,灵感闪现。如果你现在是或者将要是一名广告人,那么在这里,你将会找到一片最惬意的遐思空间。
TIPS:
地理位置:绍兴路在卢湾区的西部,长480米,宽12.3米到18.5米。东西走向,东起瑞金二路,西至陕西南路。
公共交通:绍兴路周边没有地铁站。如果乘坐地铁1、10号线,可在陕西南路站下,距离绍兴路还有1.5公里左右。公交41路、96路 、128路、 146路 、301路、 955路至瑞金医院站下,往南走第一个路口即到。
停车:绍兴路就是天然的停车场,不过好像挺贵的,第1小时15元,第2小时开始每小时20元,也可以停在瑞金医院里面。
㈦ 这是电影《大城小事》截图 里面这栋建筑在上海 它叫什么名字
金茂大厦(Jin Mao Tower),又称金茂大楼,竣工于1999年,曾经是中国大陆最高的大楼,位于上海浦东新区黄浦江畔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楼高420.5米,上海第4高的摩天大楼
满意请采纳
㈧ 上海衡山路有什么特别的
衡山路是上海最负盛名的休闲娱乐一条街。
风情夜上海——衡山路及其相交叉路上的休闲场所鳞次栉比,风格各异,主要有酒吧、茶坊、酒店、娱乐中心、美容院、画廊等共100多家,吸引的都是高档消费层次的成熟白领和具有现代意识的年轻人。衡山路上的梧桐浓荫是上海人的骄傲。衡山路是以各国风味餐饮、休闲吧坊、娱乐健身为经营业态的高雅消费区。这样一处吃喝玩乐样样齐备的综合性休闲地域就规模来讲在上海是无处能出其右。它是鉴证夜上海魅力风情的首选之地。
酒吧邂逅、文艺气息、美食云集、活力四射、法国梧桐、贵气神怡......
专家在调研中提出,由于特定的经济社会原因,衡复地区的前期开发集中于餐饮、娱乐等商业服务,与城区历史既定的高雅居住功能,已经自然地形成冲突。"'衡山路一条街'周边的商家,持续要求政府在道路交通管理上给予政策倾斜,以促进商业服务能力的提升。但该街及其周边地区住宅楼宇的用户状况,使得限制机动车交通的设想事实上没有可行性。"课题组认为,如果为了推进"衡山路一条街"的商业开发,大力拓展衡山路及其周边地区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将改变整条街的面貌。而且,收益快的饮食、娱乐、服装、零售等行业,同质化竞争明显,难以寻觅其中的文化韵味
衡山路始建于1922年,曾与上海市著名的荣乐东路、南京东路齐名,由法公董局修筑,是法租界著名的贝当路,1943年10月更名为衡山路,整条街全长2.3公里。衡山路南接商业中心徐家汇,北邻时尚购物街淮海路――是两大繁华区域间的幽静而高雅的通道。
衡山路紧临领馆区,是上海的交通主干道之一,地铁一号线在衡山路上设有站点,道路两旁繁茂的法国梧桐和林荫中颇具特色的各类高档欧陆建筑,为衡山路增添了浓郁的异国文化气息。衡山路是上海最负盛名的休闲娱乐一条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