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已知有很多拍出来的电影通过了审查,可是没能在电影院公映,为什么哪里可以查到那些电影的相关信息
可能是电影的公映时间还没到,也可能是电影院方面不看好这部电影,不给排片。比如当初的《光辉岁月》和《逆光飞翔》,两部电影都已经在内地上映了的,可是因为片方不看好,不给排片,有的地方甚至0排片,导致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它们其实已经上映了。具体的你可以网络搜它们的上映时间,也可以问问当地电影院
2. 要在中国举办电影展的话,片子之前没有在中国发行放映过,是不是要先去广电总局送审呢
电影故事片(胶片、数字)送审须知
一、故事片(胶片、数字)混录双片送审步骤(初审阶段):
(一)程序:
影片摄制完成后,先送混录双片审查,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自收到混录双片(数字电影送HDCAM带)及相关材料之日起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审查合格的,发给《影片审查决定书》和《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片头。审查不合格或需要修改的,应在《影片审查决定书》中作出说明,通知制片单位。
(二)混录双片(胶片、数字)送审须送交下列材料:
1、胶片电影送混录双片一套或BETA 带一套(送审BETA带需事先书面申请并经同意,且技术检查合格),数字电影送高清数字节目带(HDCAM)一套;
2、故事片(胶片、数字)送审清单一份(点击此处下载《国产影片(胶片)送审清单》或《国产影片(数字)送审清单》),送审报告单一式三份并附电子版(点击此处下载《国产影片审查报批表》),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的公章;
3、影片主创人员名单一份并附电子版(点击此处下载《主要创作人员登记表》);
4、影片英文片名译名的报告(需提前书面报告,经同意后印制在中文片名下面);
5、增加、变更出品单位或摄制单位的,须提前申报(附合同),并经电影局批复同意后,报送同意增加、变更出品单位或摄制单位批复的复印件;没有提前申报的,须补报相应材料,出品单位、摄制单位数量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须附合同;在字幕中出品人数量和出品单位数量须一致,且出品人数量不得超过出品单位数量;
6、故事片(胶片、数字)完成台本的电子文档;
7、交回该片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回执单》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
8、如故事片变更片名,须报送更改片名批复的复印件;
9、数字电影还需报送数字电影片制作送审报告单(点击此处下载《数字电影片制作送审报告单》),须加盖制作单位公章;
10、领取公映许可证片头的经办人授权书(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公章)。
二、胶片电影标准拷贝和数字电影D5带送审(终审阶段):
(一)程序:
混录双片审查通过后的胶片或数字电影送审,广电总局电影审查委员会自收到标准拷贝或数字电影D5带(影片片头须加龙标)及相关材料之日起十个工作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审查合格的,发给《电影片公映许可证》;审查不合格或需要修改的,应通知制片单位。
(二)胶片电影送审标准拷贝须送交下列材料:
1、标准拷贝一套和一套通过技术审查的数字电影母版(即D5)(片头都须加龙标),合格的母版将支付3万元补贴(详情见《广电总局电影局关于数字电影母版实行有偿收集的通知》)
如果不能同时送交影片数字母版(D5),则送交标准拷贝两套(片头须加龙标),其中一套送缴广电总局电影局,另一套送缴中国电影资料馆并将中国电影资料馆的回执交电影局,该种情况则无任何补贴;
2、影片1/2录像带三套(中外合拍片四套)、Beta录像带全本、Beta宣传带(长度为10-15分钟)、终混八轨带各一套;(每份带子与包装盒的正面、侧面均须贴有片名及出品方的标签)
3、定为民族语影片,须送国际乐效一套;
4、洗印加工单位出具的《送审标准拷贝技术鉴定书》(点击此处下载《送审标准拷贝技术鉴定书》);
5、故事片(胶片、数字)相关剧照若干或海报(1-2张)并附光盘;
6、领取影片公映许可证的授权书(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公章)。
(三)数字电影送审D5必须报送的材料:
1、数字电影D5带一套(片头须加龙标,片尾须加技术合格证)送缴广电总局电影局;
2、影片1/2录像带三套(中外合拍片四套)、数字高清带HDCAM带、BETA宣传带(长度为10-15分钟)各一套;(每份带子与包装盒的正面、侧面均须贴有片名及出品方的标签)
3、定为民族语影片,须送国际乐效一套;
4、相关剧照若干或海报(1-2张)并附光盘;
5、领取影片公映许可证的授权书(须加盖第一出品单位公章)
3. 在哪里可以了解到即将上映的网络剧信息
电影可以在猫眼、美团这种网站上看到即将上映的信息,网剧的话可以在影剧区块链公共服务平台看到项目信息。看新闻这个台子是由湖南搜云科技、江苏文交所、甘肃文交所、横店交易所发起的,感觉不错。
4. 送审版是什么意思
送审版是一般是未删减过的影片。
送审版送片单位向送审委员会审看的影片,这个影片是没有经过剪辑调整的,但是在剧情上都是一样的,可能后期会做些台词调整或片段删减罢了。所以,这个片源流露出去,基本就是等于后面的剧情全部曝光了。
送审版优势:
传统的电视编辑则是在编辑机上进行的。编辑机通常由一台放像机和一台录像机组成。剪辑师通过放像机选择一段合适的素材,然后把它记录到录像机中的磁带上,然后在寻找下一个镜头。此外,高级的编辑机还有很强的特技功能,可以制作各种叠画划像。
可以调整画面颜色,也可以制作字幕等。但是由于磁带记录画面是顺序的,你无法在已有的画面之间插入一个镜头,也无法删除一个镜头,除非把这之后的画面全部重新录制一遍。
所以这种编辑叫做线性编辑,它给编辑人员带来了很多限制可以看到传统的剪辑手段虽然各有特点,但又都有很大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剪辑人员的创造力,并使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繁琐的操作过程中。
5. 广电总局是如何审查电影的
中国现在的电影审查委员会由36人组成,这36人来自各行各业。每审查一部电影时,并非每个委员都要到场,只要大部分到了就行。
首先,制片单位自己得审一遍。然后,由制片单位向电影局递交一份审查申请书,接着审查委员会举行看片。看完后,并不是由委员们直接表决是否通过审查,而是由大家提意见。意见越少越好,如果少到没有,那就是直接通过审查。然后,电影局会向制片单位回复一个“修改意见”。制片单位须按照这个“修改意见”对影片进行修改,然后再送交复审。如果没有问题,即可得到电影局颁发的“电影公映许可证”。
目前电影的审查标准主要是依据国务院2001年12月25日颁发的《电影管理条例》,一共有11条。其中,只有一条是针对影片的技术和质量问题的,其他10条全是针对影片的思想和内容的。
一些不能通过审查的影片,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因为社会描写太过于边缘 因为“成人”味道过浓,暴露镜头较多
未通过审查的部分影片主要有三个流向:内地发行音像 海外售出版权 流向国家仓库.
6. 电影审批程序
一、
需送审的电影片种:
指各种形式、不同宽度的电影片,包括:
(一)故事片(含舞台、戏剧、艺术片);
(二)纪录片;
(三)科教片;
(四)美术片(含动画、木偶、剪纸片等)
;
(五)专题片;
(六)其它电影片。
二、
送审电影需提交的实物事和资料:
(一)送审国产电影混录双片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混录对白双片;
2、审查申请书,内容包括:
(1)电影片名称、原作内容、内容提要、主创人员;
(2)审单位初审意见;
(3)送审单位所在地省级电影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3、影片完成台本,内容包括:影片长度、内容、对白、字幕、镜头号;
4、改编作品的原作者版权授权书复印件。
中外合拍电影片,还应提交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审查意见、合拍电影片合同书复印件及筹资合同书复印件。
(二)送审进口电影原拷贝,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
1、原拷贝;
2、审查申请书,内容包括:
(1)电影片名称、语种、片种;
(2)出品厂家名称、国别或地区;
(3)编剧、导演、主要演员、摄影等主创人员名单;
(4)电影片内容简介;
(5)送审单位初审意见。
(三)送审国产电影标准拷贝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标准拷贝;
2、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的对电影片的修改实施方案;
3、拷贝制作单位签署合格的影片技术鉴定书。
(四)送审进口电影译制拷贝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译制拷贝;
2、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的对电影片的修改实施方案。
三、审查程序
(一)电影片技术质量按照国家标准审查。
(二)电影制片单位应当在电影片摄制完成后,报请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在办理电影片暂时进口手续后,报请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送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审查费。
(三)国产电影片(包括合拍片)的审查分为混录双片审查和标准拷贝审查。进口电影片的审查分为原拷贝审查和译制拷贝审查。
(四)电影审查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送审的混录双片或原拷贝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并通知送审单位。
(五)凡电影审查委员会提出修改的影片,送审单位应按要求提出修改实施方案,送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后修改。
(六)国产电影标准拷贝和进口电影译制拷贝制作完成后,应当报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七)电影审查委员会应当自收到标准拷贝或译制拷贝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审查合格的,应当签发审查通过令;经审查仍须修改的,由送审单位修改后依照本规定重新送审;审查不予通过的,应当将不予通过的理由书面通知送审单位。
四、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办法:
(一)送审单位收到审查通过令后,应当送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国产电影片
(1)一个标准拷贝;
(2)三个大1/2声画清晰的录像带;
(3)向中国电影资料馆送交一个标准拷贝的回执复印件。
2、进口电影片
(1)三个大1/2声画清晰的录像带;
(2)中外双方签定的影片发行合同复印件。
3、实物和材料齐备后,颁发《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二)电影制片单位和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对电影片审查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审查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电影复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电影复审委员会应当作出复审决定,并书面通知送审单位和电影审查委员会。
复审合格的,应当核发该电影片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根据1997年1月16日广播电影电视部令第22号)
7. 一部电影完成!要经过什么部门
1、行政管理部
负责制订、实施各项行政管理制度,使公司的日常管理更加规范、合理;做好物品采购、财物管理和设备维修等工作。
2、市场部
制定并完成年度营销目标计划,建立完善客户信息收集、处理、交流及保密系统,客户沟通签约,协调各部门间工作安排,制定及实施。
3、策划创意部
负责影视制作项目资料的研究和总体策划,负责影视制作项目方案的策划创意工作,负责组建剧组,落实责任;负责影视剧编剧、导演、演员等合作团队的日常沟通协调
4、影视制作部
进行影视拍摄,对拍摄完成的影视资料进行剪辑和编排,完成影视制作的包装设计及各种剪辑合成制作。
5、财务部
筹资、用资、耗资、分配等过程中的管理职能,包括: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财务控制、财务分析等。
6、人力资源部
公司各类人才的选拔、培养及后备工作;制定各部门岗位职责、业绩考核制度,实施各项薪酬福利政策。
(7)电影送审到哪里可以看到信息扩展阅读
电影制作人员介绍
1、制片人
全权负责剧本统筹、前期筹备、组建摄制组(包括演职人员以及摄制器材的合同签订)、摄制资金成本核算、财务审核;执行拍摄生产、后期制作;协助投资方国内、外发行和国内、外申报参奖等工作。制片人是剧组的主宰,摄制组的最高权力者,既有权决定聘用优秀成员,也有权开除在剧组违纪行为的成员。
2、导演
制作影视作品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是把影视文学剧本搬上荧屏的总负责人。作为影视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的任务是:组织和团结剧组内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融为一体。
8. 广电总局审核电影的步骤
电影引进审核程序
一、需送审的电影片种:指各种形式、不同宽度的电影片,包括:
(一)故事片(含舞台、戏剧、艺术片);
(二)纪录片;
(三)科教片;
(四)美术片(含动画、木偶、剪纸片等);
(五)专题片;
(六)其它电影片。
二、送审电影需提交的实物事和资料:
(一)送审国产电影混录双片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混录对白双片;
2.审查申请书,内容包括:(1)电影片名称、原作内容、内容提要、主创人员;(2)审单位初审意见;(3)送审单位所在地省级电影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3.影片完成台本,内容包括:影片长度、内容、对白、字幕、镜头号;
4.改编作品的原作者版权授权书复印件。
中外合拍电影片,还应提交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审查意见、合拍电影片合同书复印件及筹资合同书复印件。
(二)送审进口电影原拷贝,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原拷贝;
2.审查申请书,内容包括:(1)电影片名称、语种、片种;(2)出品厂家名称、国别或地区;(3)编剧、导演、主要演员、摄影等主创人员名单;(4)电影片内容简介;(5)送审单位初审意见。
(三)送审国产电影标准拷贝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标准拷贝;
2.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的对电影片的修改实施方案;
3.拷贝制作单位签署合格的影片技术鉴定书。
(四)送审进口电影译制拷贝应当提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译制拷贝;
2.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的对电影片的修改实施方案。
三、审查程序
(一)电影片技术质量按照国家标准审查。
(二)电影制片单位应当在电影片摄制完成后,报请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应当在办理电影片暂时进口手续后,报请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送审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审查费。
(三)国产电影片(包括合拍片)的审查分为混录双片审查和标准拷贝审查。进口电影片的审查分为原拷贝审查和译制拷贝审查。
(四)电影审查委员会应当自收到送审的混录双片或原拷贝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书面审查意见,并通知送审单位。
(五)凡电影审查委员会提出修改的影片,送审单位应按要求提出修改实施方案,送经电影审查委员会同意后修改。
(六)国产电影标准拷贝和进口电影译制拷贝制作完成后,应当报电影审查委员会审查。
(七)电影审查委员会应当自收到标准拷贝或译制拷贝之日起十五日内作出审查决定。审查合格的,应当签发审查通过令;经审查仍须修改的,由送审单位修改后依照本规定重新送审;审查不予通过的,应当将不予通过的理由书面通知送审单位。
四、电影片公映许可证的办法:
(一)送审单位收到审查通过令后,应当送交下列实物和材料:
1.国产电影片:(1)一个标准拷贝;(2)三个大1/2声画清晰的录像带;(3)向中国电影资料馆送交一个标准拷贝的回执复印件。
2.进口电影片:(1)三个大1/2声画清晰的录像带;(2)中外双方签定的影片发行合同复印件。
3.实物和材料齐备后,颁发《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二)电影制片单位和电影进口经营单位对电影片审查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审查决定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电影复审委员会申请复审。
电影复审委员会应当作出复审决定,并书面通知送审单位和电影审查委员会。
复审合格的,应当核发该电影片的《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9. 电影审查规定的剧本备案
持有《摄制电影许可证》的电影制片单位和在地市级以上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各类影视文化单位(以下简称影视文化单位)摄制电影片,应在拍摄前将电影剧本(梗概)送广电总局或相应的实行属地审查的省级广电部门备案。联合摄制电影片的,应当由其中的一个单位提前办理备案手续。
办理电影剧本(梗概)备案手续,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拟拍摄影片的备案报告;不少于一千字的电影剧情梗概一份。凡影片主要人物和情节涉及外交、民族、宗教、军事、公安、司法、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等方面内容的(以下简称特殊题材影片),需提供电影文学剧本一式三份,并要征求省级或中央、国家机关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电影剧本(梗概)版权的协议(授权)书;影视文化单位申请领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需向广电总局提供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填报《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申请书。
(9)电影送审到哪里可以看到信息扩展阅读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广播影视局应根据《通知》要求积极筹备,将所属电影审查机构人员组成、工作程序、技术设备等情况申报广电总局。经总局审批同意后在总局网站公示,自公示之日起各省级广电部门履行相关的电影管理职能:
1、省级广电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电影制片单位的电影剧本(梗概)备案工作,并及时向广电总局上报备案情况。拍摄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影片、重大理论文献影片和中外合作影片,由省级广电部门审核电影剧本后,按相关管理规定报广电总局进行立项审批。
2、省级广电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电影制片单位的电影片审查工作,制片单位持省级广电部门的初审、终审意见,到广电总局电影局进行终审和领取《电影片公映许可证》。
10. 电影备案怎么查询
参考下面方法查询:
1、首先打开浏览器,搜索“国家电影局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