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资源 > 弗里达电影哪里的

弗里达电影哪里的

发布时间:2022-09-13 08:31:28

❶ 弗里达怎么

电影《弗里达》根据海登61赫雷拉为弗里达所作的传记改编。应该说,导演茱莉61泰摩(Julie Taymor)期望通过影像来展现这位伟大的墨西哥女画家传奇一生的尝试并不是太成功。当然,要求一部只有两个小时的电影呈现出弗里达过于丰富庞杂的人生经验也实在太难,我们本不必太过苛求。但是,仅拿电影和原著相比,电影的《弗里达》跟这部精彩的传记比起来,也显得小了一些,单薄了一些。 从选角上来说,导演特意选择墨西哥籍女演员萨玛61海耶克,以期最大限度地接近人物原型。遗憾的是,从长相和气质上讲,弗里达的五官长得结实,蛮横,充满肉感,浓郁而醒目,而海耶克的五官长得薄而脆,看上去比弗里达秀丽和精致,却缺乏弗里达那种潦草随意的长相中透出的那股野性、活力和女皇般的霸气。尽管海耶克被精心辫起了墨西哥的传统发式、画上了弗里达标志性的浓黑的、几乎连在一起的眉毛,却没能理解“一根根向上生长的毛发\和她的浓眉是\内心茂盛繁荣的气象” ;尽管海耶克的唇边贴上了弗里达式的小胡须,却依然未能获得弗里达气质中那种雌雄同体的奇妙组合以及由内而外涌出傲慢和超乎寻常的坚韧。公平地说,海耶克演得非常认真卖力,但由于本身长相和内心世界的相对单薄,海耶克的努力都是从外部使劲,显得有些笨拙和慌乱。但是,从她自始至终的发狠的、竭尽全力的眼神里我们确实可以看到海耶克本人对弗里达发自真心的崇拜和倾慕,这使得她的用力过度有了几分动人之处,笨拙和慌乱倒也因为真情流露而显得可爱和可贵。 而从编剧的角度来讲,电影《弗里达》讲了一个过于明晰的故事。人物的一言一行都富于逻辑,没有让人看不懂的地方。一部电影要是没有让我看不懂的地方,我会充满怀疑。之所以没有看不懂的地方,我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逻辑的合理性。而逻辑的合理性常常是一个好故事的大忌。在我心里,电影和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是最难做好的一件事,因为它们身上包含了一个太巨大的悖论——它们自身的性质要求其以叙事为主,而叙事就难免需要逻辑的支撑、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生活一种解释(即使是最无逻辑的叙事背后也有一种逻辑和解释,否则是无法进行下去的),但是人为给出的逻辑和解释常常为了自圆其说而对枝蔓丛生的现象进行目的性的剪裁和筛选,这样就会破坏掉斑驳陆离、混沌为一的真实世界的丰富性和整体性。正如本雅明在《讲故事的人》里面所说: 每天早晨都给我们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消息,但是我们却很少见到值得一读的故事。这是因为每一个事件在传到我们的耳朵里时,已经被解释得一清二楚……实际上,讲故事的艺术有一半在于:一个人在复制一篇故事时对它不加任何解释……作者对最异乎寻常和最不可思议的事物进行最精确的描述,却不把事件的心理的联系强加给读者。 讲弗里达的故事,海登61赫雷拉的传记比电影要做得好一些,它对弗里达一言难尽的独特个性、五味俱全的人生经验、芜杂辽阔的内心世界表现出较为充分的敬畏之心,作家没有要去“把握”她的对象的企图,因为她并不觉得她比她要描述的对象优越、她有高高在上地评判她的对象的能力和资格。整部传记做得最成功得地方就在于尽量在自己的叙述中展示生动而富于感性的细节,而少概括、评论、判断和诠释。我常常因为在这部传记中读到的关于弗里达的一些精致而迷人的点点滴滴而充满惊喜和感激之情。比如其中摘录的一段弗里达的日记,就让我爱不释手: 他来了,我的手,我的红色梦幻。更大。更多你的。玻璃的殉道者。伟大的非理性。柱子和山谷。风之手指。流血的孩子。云母微粒。我不知道我的好笑的梦在想什么。墨水,斑点。形式。色彩。我是一只鸟。我是一切,没有更多的慌乱。全部的钟,规则。大地。大树林。最大的温柔。汹涌的海浪。垃圾。浴缸。明信片。骰子,手指弹奏那妙茫的希望。布。国王。如此愚蠢。我的指甲。线和发。我自由自在的思想。消失的时间,你被从我心里偷走了,我只有哭泣。 毕竟文字和影像是完全不同的媒介,电影的篇幅也相对传记有更多的限制,我们当然不能要求一部电影面面俱到地展现原著的内容,但是电影对于原著材料的选择、剪辑和改编表现出过多编剧的主观臆断、干预和解释,而编剧本人的生命容量和人格气度又显然远远比弗里达本人要狭小和简单,所以我们看到的这部弗里达的传记电影几乎把全部精力集中于弗里达的感情波折,甚至可以说拍成了一部弗里达和迪戈61里维拉的爱情片。(迪戈的扮演者阿尔弗里德61莫利纳演技一流,大大抢了海耶克的戏)这也是原著作者对这部电影最不满意的地方,她说:“不能把迪戈放进弗里达所有的生活,弗里达就是弗里达。”即使是表现弗里达与迪戈的爱情,编剧刻意将弗里达性格中的怪诞和放浪形骸“合理化”,要为她的每一个看上去异乎寻常的言行寻找一个恰当的解释,这固然把弗里达处理成了一个更加平易近人讨人喜欢的“好人”,却大大缩小了弗里达个人的生命能量,也把她和迪戈那场既有大打出手又有相拥而泣的很疯狂很荒唐同时也很有劲道的爱情平庸化了。更遗憾的是,电影牺牲了太多它对这场爱情的解释无法涵盖的内容和细节,然而这些恰恰可能是弗里达个性中最生动最独特的部分。 最不能让人满意的地方是,作为一部伟大画家的传记片,它竟然没能充分地展现画家的画作。电影重点呈现了弗里达的五幅绘画作品,且不论这几幅画是否是弗里达最好的作品,最主要的问题是,电影仅仅把她的这几幅画理解是成她与迪戈感情纠葛的产物,仿佛她的绘画都是她的爱情在画布上的投影,这样来看待弗里达对绘画的理解和绘画对她的意义,实在把弗里达和她的画看得太小太浅太薄了。正如电影表现了弗里达“喝起龙舌兰酒来像个流浪歌手 ”、“喝醉了能把任何男人打翻在桌下 ”,却没能真正理解“我喝酒是想把痛苦掩埋,但这该死的痛苦会游泳”。爱情当然是弗里达巨大痛苦的一部分,但爱情远远不是她的全部。想想看,这个“火一般的女郎”,“这位总是在学校的走道里像鸟一样跳来跳去的姑娘,这位喜欢在汽车开动的时候跳上跳下的女孩 ”,最热爱的是“爆炸”的状态——“‘它爆炸了,’她说,‘……发出许多声响,非常美,因为在被炸得粉碎的时候获得了色彩和图案 ’”——残酷的命运却不依不挠地打击她、企图压抑她的生命能量:5岁时罹患小儿麻痹症,18岁一次车祸一根柱子从弗里达的胃贯穿到骨盆,之后的数十年中,又经历了大小32次手术和3次流产,并且最终瘫痪。但是,在她胸前打上厚厚的石膏也好、让她跛脚也好、截断她的腿也好、剥夺她下床行走的权力也好,甚至给她痛苦得如同另一场车祸的爱情也好,都没能让她败下阵来,相反,当生命之流遇到巨大的阻力,源源不断的水流涌来迎接挑战,拍击、冲撞、水花四溅,反倒因此积蓄起巨大的势能,真正实现了她所向往的“爆炸”并且“在被炸得粉碎的时候获得了色彩和图案”。而她的绘画,正是她对自己用全部的生命激情来实现的一次次爆炸的真实记录。我想,这才是弗里达生命里最辉煌最壮丽的部分,电影却没能很好地呈现出来。其实,重点表现她的爱情也未尝不可,但是,电影没能理解她在爱情中那种全情投入虽九死而未悔的气概,也是她引燃生命能量的一种方式——这跟她与绘画的关系同构同质——而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使电影塑造的形象更贴近人物的真髓、使讲述的故事不流于一般爱情片猎艳好奇的俗套。 海登61赫雷拉抱怨电影里的弗里达“总是在照镜子”。我理解她的意思,她不满的是电影把弗里达的绘画仅仅理解成“自画像”——一种似乎是最自恋、境界最狭小的形式。弗里达确实非常爱画自己,我们也应该承认她的画中确实有非常多自恋和自我审视的成分。但是,正如上面所说,弗里达是用她全部的生命能量在画画,所以她的作品一定会展现出非常丰富的画家个人的生命信息、以及个人生命信息中所蕴含的与自身所属的民族文化特质相沟通、相联结的东西。这样的绘画作品,即使只是“画自己”,也不会是单纯和狭小的。 弗里达画中身穿墨西哥长裙的自己、她心爱的狒狒鹦鹉梅花鹿、缠绕着她的潮湿而茂密的热带植物……所有这一切都带着万物初生时的朴野和粗犷表情,共同呈现出一个混沌的、原生的、莽莽苍苍的世界,应该说,这个世界的那些让我们感到又陌生又惊喜的东西,既是属于弗里达的,又是属于墨西哥、属于阿兹特克文化的。她将太阳和月亮一起画入天空,那是“天地合而为一,两种自然力之结合,那是阿兹特克人的光明与黑暗的永久之战的观念,也是墨西哥文化中那种对而成偶之观念:即生与死、光明与黑暗、过去与现在、男与女永远共存 ”;她将人物已踏入坟墓的双脚变形成树干,借此表现植物与人类生命之间的联系性以及死亡养育生命的主题——对于一个墨西哥人来说,死亡意味着一种创造,他们用骷髅头来装饰房屋,在死人节吃骷髅型的面包,爱听表现死的快乐的歌曲和笑话;弗里达觉得自己是有着变形潜能的一个生命体,在她的画中,她的头可以变成花,胳膊能变成翅膀,身体会变成一头小鹿——弗里达想表达的是“一切生命都是等同的这一情感,这种情感有着阿兹特克文化渊源”、“墨西哥文化中隐含着一种印地安人生活态度,即假定人类与其他的生物分享同样的生命材料 ”,是原始思维中的互渗律、是尚未从自然的母体上剥离下来的人类对世界整体性理解的一种表现方式……传记中我们看到欧美的超现实主义画家频频向弗里达示好,把她的作品纳入他们的流派,弗里达却坚持说:“他们认为我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但我不是。我从不画梦。我画我自己的现实。 ”她希望被看成是一位原创的画家,其个人的想象源于墨西哥的民俗传统而非国外的什么流派。 对于弗里达这种对待自己作品的清醒的、令人肃然起敬的态度,海登61赫雷拉有着非常准确的理解:“墨西哥有自己的文化承传,有自己的神话和魔幻,因此就不需要来自国外的幻想。对下意识真实的自觉探索也许使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从理性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呆板中解放出来,而在墨西哥现实和梦想被视作使混杂在一起的,奇迹被认为是日常发生的。 ”也许正因为有这样的文化体认,赫雷拉才能传神地写出这部弗里达传记,而电影《弗里达》虽然也竭力展现墨西哥风情——我们能够在电影里看到九重葛红、宝蓝色的平房、庭院里孔雀散步、各种纯色的墨西哥民族服装、鲜血、黑发、盛开的花朵、不透明的眼泪以及那些精心设计的超现实的场景(客观的说这应该是整部电影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如此种种的属于墨西哥的元素——但是,它在整体的思维方式上依然是美国式的而不是墨西哥式的,所以,它终究是一部属于好莱坞的电影,讲述的终究是一个好莱坞眼光打量下的弗里达故事。

❷ 寻找一部电影

《弗里达》

1907年弗里达出生在墨西哥城,她的叫做“蓝屋”的家中,47年后她又死在同一幢房子里。她是欧洲移民和当地墨西哥人结合的产物。她说她出生在1907年7月7日,但出生证明上说是该年的7月6日。这只是她一生中对自己生活众多假话中的一个。

6岁时,弗里达患上了小儿麻痹症,这使她的右腿明显瘦弱,终身如此。

弗里达从小就有惊人的美貌,她有黑色的长发,两条长眉毛就象鸟的翅膀,下面是一对迷人的大眼睛。

弗里达天性活泼好动,读中学时,就是个淘气的、爱做恶作剧的女生,她很快成为学校里一个主要由男生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团体的头目。在学校里,弗里达第一次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韦拉。他被找来为学校的礼堂画壁画。

1925年9月17日,18岁的弗里达.卡拉遭遇到一起严重的车祸,这造成了她脊柱、锁骨、肋骨断裂,骨盆破碎,右腿11处骨折。此外,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此后一个月,弗里达不得不平卧,被固定在一个塑料的盒式装置中。

弗里达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来,不断地康复。车祸后不久,她就开始画画,因为禁锢在床上的生活过于无聊。 这成为她终生的职业。在很多方面,她的美术作品是她在医疗过程中的个人痛苦和斗争的编年史。但这些作品的源泉仍然是她的天才和热情。

弗里达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画的最多的题材就是她的自画像。在这些作品里,弗里达经常把她自己画成穿着墨西哥的传统服饰,周围是她的宠物和她家乡许多葱翠的蔬菜。她的作品总是非常强烈,有时是写实的,有时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艺术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时悲剧性的。

弗里达爱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间艺术、传统服饰,以及重视诚信和家庭的价值观。

虽然弗里达奇迹般的康复了(她又可以走路了),但在她以后的生命中还是经常遭遇剧烈的疼痛和无力,这使她需要频繁就医,长时间地卧床,接受无数的手术。她曾经自嘲说她创造了接受最多手术的世界记录。实际上,她一生中大约经历了30次手术。她有时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来缓解肉体的疼痛。

她出院后,有朋友介绍她认识墨西哥的艺术家团体,其中包括了迭戈.里韦拉。

1929年8月21日里韦拉和弗里达结婚。在他们整个婚姻中有过恩爱、外遇、创作性的合作、憎恨、以及最终在1940年的离婚。他们的婚姻被形象地叫做大象和鸽子的结合,因为 里韦拉又大又胖,而弗里达娇小瘦弱(身高仅5英尺出头)。1940年12月8日是里韦拉的生日,弗里达和他第二次结婚了,但弗里达坚持“我只负责家庭开支的一半;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养活自己;我们之间不能有性行为”,在约法三章的基础上,他们和好了。

弗里达夫妇都相信共产主义。他们投身于墨西哥的人民运动,为本国的民族文化骄傲。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许多墨西哥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分享,一致20世纪的前期后来被称为墨西哥的文艺复兴。

尽管里韦拉和很多女人有染(有一个甚至是弗里达的妹妹),但他仍提供了很多帮助。他建议弗里达穿传统的墨西哥服饰,那种长长的、华丽的服装,佩带珍奇的宝石。这配上弗里达厚厚的一字型的眉毛,成为了她的特征。他也喜欢她的作品,是她最大的崇拜者。反过来,弗里达也是里韦拉最可信赖的批评家,以及他生活的热爱者。

弗里达将她所有的感情倾注在画布上。她画她暴风雨般的婚姻带来的愤怒和伤害,画痛苦的流产,以及车祸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楚。

尽管弗里达的生命中充满了痛苦,但她仍然是一个爱交往的人。在交际中,她常常是不停地说脏话。她喜欢喝龙舌兰酒,喜欢举办狂欢的宴会,在宴会上,她会对着来宾唱黄色歌曲。她会对客人讲色情笑话,使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深感震惊。她所到之处,人们都被她的美貌征服,他们停下脚步注视着她。男人为她着迷,发生她身上的各种绯闻不计其数。

在她的婚姻过程中,她和数不清的人们发生过关系,只要他们著名且长得漂亮。里韦拉也是如此。他们夫妻两人互相爱着对方,但他们都是性格狂野、思想自由的人。弗里达是她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荡妇,她勾引她看上的每一个人。.

其中一件涉及到共产党领袖利昂.托洛斯基。当时他和他夫人寓居于弗里达的家中。但不久他就被害了,弗里达为此被逮捕,但随后又被释放了。里韦拉也在怀疑对象之列。在托洛斯基遇害几年以后,弗里达和里韦拉对外宣称他们邀请托洛斯基来墨西哥,就是为了害他,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在说实话。他们都是喜欢讲故事的人。

弗里达也是一个双性恋者,和很多女人发生过关系。

全世界都有弗里达的崇拜者。她到法国时,毕加索宴请她,她还登上法国时尚杂志的封面。在美国,人们爱她的作品,也爱她的美貌。在她的家乡墨西哥,许多重要人物都喜欢她。

弗里达平生只在墨西哥开过一次画展,那是1953年的春天。那时弗里达的健康已非常糟糕了,医生告诫她不要去现场。来宾们刚被允许进入画展,外面就响起了警报声。人群疯狂地涌向门外,那里停着一辆救护车,旁边还有一个骑摩托车的护卫。弗里达.卡拉睡在担架上,从车里被抬出来,进入了展厅。她的床被放在展厅的中央,人们上前祝贺她。 弗里达对着人们讲笑话,唱歌,她甚至还整晚地喝酒,所有的人都很开心。画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

就在这同一年里,由于软组织坏死,弗里达不得不截去膝盖以下的右腿。这使她极端地忧郁,产生了自杀倾向。

她自杀过几次。她于1954年7月13日去世。没有验尸。有谣传说,她是自杀。她的日记里最后的话是:“我希望离世是快乐的,我不愿意再来”。

片名:弗里达导演:Julie Taymor
编剧:Clancy Sigal ..... (screenplay) and
Gregory Nava ..... (screenplay) &
Diane Lake ..... (screenplay) and
Anna Thomas ..... (screenplay)
Hayden Herrera ..... (book Frida: A Biography of Frida Kahlo)
主演:爱德华·诺顿 Edward Norton ..... Nelson Rockefeller
安东尼奥·班德拉斯 Antonio Banderas ..... David Alfaro Siqueiros
Roger Rees ..... Guillermo Kahlo
米亚·梅塞德斯 Mía Maestro ..... Cristina Kahlo (as Mia Maestro)
萨弗蓉·布罗斯 Saffron Burrows ..... Gracie
萨尔玛·海耶克 Salma Hayek ..... Frida Kahlo
类型:剧情 / 传记
更多中文片名:挥洒烈爱 / 笔姬别恋
更多外文片名:Frida Kahlo
片长:123 min
国家/地区:加拿大 / 墨西哥 / 美国
对白语言:英语 / 法语 / 俄语
发行公司:Asmik Ace Entertainment
上映日期:2002年8月29日 意大利
剧情介绍:本片讲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传奇般的一生。弗里达(萨尔玛·海耶克饰)从小生活在墨西哥城,七岁的时候她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活动困难,甚至不能正常上学。十八岁那年,她又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场车祸不仅导致了弗里达终身不孕,还给她的心灵遮上一层厚厚的阴影,在以后的日子里,弗里达始终无法摆脱后遗症的缠绕。

面对这一切,弗里达并没有灰心丧气,她对生命的热诚依然那么强烈。在母亲鼓励下,她研习绘画,并因此结识了恩师里维拉,与他谱出爱曲。透过画笔,她那天赋才华充分表现出来;她的毅力,让她成为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

❸ 《寻梦环游记》这部影片里有哪些东西是墨西哥特有的

《寻梦环游记》由美国皮克斯动画打造,但片中地道的墨西哥元素令墨西哥人也赞不绝口。许多墨西哥观众坦言,这是他们看过的最能展现墨西哥传统文化的动画片。那么,这部影片中到底有哪些东西是墨西哥独有的呢??

影片中弗里达的形象(图片来自网络)

影片中还出现了弗里达·卡罗这一墨西哥家喻户晓的形象。拥有一字眉的墨西哥著名女画家弗里达以自画像闻名,是拉美最著名的艺术家之一。其丈夫、墨西哥著名壁画家里维拉被印在墨西哥面值500比索的纸币上,而她自己则是代表墨西哥形象出现频率最高的名人之一。

❹ 《弗里达》在线免费观看百度云资源,求下载

《弗里达》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vmYLI3bGix95FJlzgjKIOw

?pwd=kv7t 提取码: kv7t

导演:朱丽·泰莫

编剧:克兰西·西加尔、黛安娜·莱克、格雷戈里·内瓦、安娜·托马斯

主演:萨尔玛·海耶克、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米娅·麦斯特罗、艾什莉·贾德、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杰弗里·拉什、爱德华·诺顿、瓦莱丽亚·戈利诺、迭戈·卢纳、亚历杭德罗·乌西利、萨弗蓉·布罗斯、洛罗·纳瓦罗、罗杰·里斯、费尔明·马丁内斯、阿梅莉亚·萨帕塔、罗伯托·梅迪纳、帕特里夏·雷耶斯·斯平多拉、玛加丽塔·桑斯、奥马尔·罗德里格斯、查维拉·巴尔加斯、费利佩·富勒普

类型:剧情、爱情、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语言: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2002-08-29(威尼斯电影节)、2002-11-20(墨西哥)、2002-11-22(美国)

片长:123分钟

又名:笔姬别恋(港)、挥洒烈爱(台)、弗莱达

弗里达(salmahayek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

1954年,弗里达离开了这个充满了病痛的世界,但愿离去是幸。


❺ 弗里达电影

弗里达_hd.mp4

❻ 推荐几部讲述画家的电影

绘画还是做爱 Peindre ou faire l'amour(2005)
导演:
Arnaud Larrieu
Jean-Marie Larrieu
主演:
丹尼尔·奥特尤尔 Daniel Auteuil
萨宾·阿泽玛 Sabine Azéma

国家/地区: 法国
对白语言:法语

威廉和曼德琳住在山脚下的一个小城。他们结婚多年,彼此忠诚相爱,生活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夫妇俩唯一的女儿去了意大利,现在他们只需要照顾好自己就行了。 一次,曼德琳去周围的山中散步,她在一所老房子前支起画板准备画画,却遇到了亚当,他优雅博学但是双目失明。亚当带曼德琳参观了这所房子,说这房子正在寻找买主。曼德琳一眼就看中了,于是和威廉商量决定买下来。 搬进新家后的几个星期,威廉和曼德琳沉浸在幸福快乐中。他们开始和亚当以及他年轻的女伴伊娃过从甚密起来,亚当的住所距离他们只有几百码远,一天,亚当的房子不幸遭遇火灾,但一切都无所谓。

莫迪里阿尼 Modigliani(2004)
导演:
Mick Davis
主演:
艾尔萨·兹尔贝斯坦 Elsa Zylberstein
安迪·加西亚 Andy Garcia

巴黎画派才子莫迪里亚尼,出生之年比毕卡索晚三年,仅拥有三十六岁短暂的一生,他的一生,尽是充斥着酒精、大麻与女人的放荡生活,然而,他的绘画或雕刻作品却是完全两样的对比——稳定而精准的线条、沈着的色彩、简洁的造形及有条不紊的表现手法。莫迪里亚尼的一生,可以说是由一连串的「抗议」串成的——抗议中产阶级的志得意满,抗议他那写生风景的绘画老师,抗议不认同、不回馈他艺术才能的整个社会,抗议他自身久患的结核病。他在酒精与药物中极端放恣,他在创作时也一样狂野,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艺术家,在绝望与贫病交缠之下,以疯狂的速度创作,和时间之神艰苦地竞赛,最后终于以三十六岁的短暂生命,为艺术绽放永恒的光芒。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2003)
导演:
彼得·韦柏 Peter Webber
主演:
斯嘉丽·约翰逊 Scarlett Johansson
科林·费尔斯 Colin Firth
Geoff Bell

以十七世纪荷兰黄金时代绘画大师杨·维梅尔(Jan Vermeer)为题材的历史影片。改编自Tracy Chevalier的同名畅销小说。以旧时代女人试图突破环境限制、改变自身命运为描写主题。
葛丽叶(Scarlett Johansson 饰)是出身贫苦人家的少女,因为前往画家维梅尔(Colin Firth 饰)的家中帮佣,在维梅尔家帮佣期间,葛里叶必须在好色画商、掌利权的老夫人、忌妒狐疑的少夫人、不懂人事的孩子间周旋,更重要的,她爱上了男主人。拥有极高艺术天份的葛丽叶,深深影响了维梅尔的创作,甚至成为画中的模特,但却因为身分地位的悬殊,而空余一场情恨……

画魂(2003)
导演:
关锦鹏 Stanley Kwan
牛乐 Le Niu
主演:
李嘉欣 Michelle Lee
伊能静 Shizuka Inoh
刘烨 Ye Liu

著名华人画家潘玉良有着传奇的一生。

醉画仙 Strokes of Fire(2002)
导演:
林权泽 Kwon-taek Im
主演:
崔岷植 Min-sik Choi
安圣基 Ahn Seong-gi
孙艺珍 Son Ye jin

1850年代内忧外患的朝鲜,人民过着艰苦的生活。被人殴打的乞丐少年张承业被书生金柄文所救,二人结下终生不解的友谊。在金柄文的朋友李凝轩的帮助下,承业在大画院正式拜金柄文为师学画。五年后,承业凭着自己过人的天分,开始学有所成,离开了老师云游天下。一次偶然的机会,承业结识了青楼女子梅香,为她在群摆上画了梅花,并题写了“梅花一生不卖香”的字句。不久,承业来到初恋情人李凝轩的妹妹素云家中,为久病的李凝轩作了一副《仙鹤图》。李凝轩仙逝后,承业告别素云继续流浪。当时的社会非常鄙视作画的文人,失意的承业只得继续四方游走,修身养性。一天,承业来到一个乡村,偶遇在此避难的梅香,令得他百感交集,再次面对相逢离别。承业一路走到济州岛,遇见了参与政变的老师金柄文,老师首次认可了学生的作品,可承业却自认为没有达到理想中的境界。再度回到汉城,承业无意又碰到梅香,恍然间,他终于明白他一生苦苦追寻的是什么。

弗里达Frida(2002)
导演:
朱丽·太莫 Julie Taymor
主演:
阿尔弗雷德·莫里纳 Alfred Molina
萨尔玛·海耶克 Salma Hayek

本片讲述了已故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传奇般的一生。弗里达(萨尔玛·海耶克饰)从小生活在墨西哥城,七岁的时候她患了小儿麻痹症,导致右脚活动困难,甚至不能正常上学。十八岁那年,她又遭遇了一场车祸,这场车祸不仅导致了弗里达终身不孕,还给她的心灵遮上一层厚厚的阴影,在以后的日子里,弗里达始终无法摆脱后遗症的缠绕。
面对这一切,弗里达并没有灰心丧气,她对生命的热诚依然那么强烈。在母亲鼓励下,她研习绘画,并因此结识了恩师里维拉,与他谱出爱曲。透过画笔,她那天赋才华充分表现出来;她的毅力,让她成为独当一面的传奇人物……

波尔多欲望天堂Goya in Bordeaux(1999)
导演:
卡洛斯·绍拉 Carlos Saura
主演:
弗朗西斯科·拉瓦尔 Francisco Rabal
José Coronado

影片再现了戈雅这位开启了现代画风的一代画家的人生轨迹和心灵历程,追忆了那个时代欧洲画坛和宫廷志趣以及艺术探索。戈雅在多年与世隔绝和离群索居中,除了噩梦和非理性的幻想的陪伴,他再也听不到小鸟的歌声、女人的笑声,无法享受音乐的震撼,唯一能做的是消沉而悲哀地在女儿练琴时用手的触摸去感受琴体的震动。因为他被疾病夺去了听力,只能在追忆中和过去的自我和逝去的岁月对话,他的听众只有他的女儿。他深深地懂得,只有理性的幻想才是艺术之母、奇迹的起源。而他终日徘徊在非理性的幻想中,使他陷于恶魔的折磨和纠缠中。在幻觉中他走上街头,被人当成疯子。有谁知道他的平版画的成功、他笔下那个栩栩如生的动人女人的故事,以及他这位宫廷画师的辉煌岁月。他们在沙龙里相遇,那里有最具才华的人物和政治家,也有最高贵典雅的女人,他的绘画艺术正是在这些人中得到肯定。但是,一切都在45岁时发生了改变,从此,他只能倾听自己的思想。

欲海轮回Artemisia(1997)
导演:
Agnès Merlet
主演:
杰克斯·诺勒 Jacques Nolot
Miki Manojlovic
Valentina Cervi

讲述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女画家阿特米西亚青年时代的爱情故事。
片中的女主人公阿特米西亚·简提列斯基(Artemisia Gentileschi 1593-1652)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她出生于艺术世家,父亲奥拉其奥·简提列斯基(Orazio Gentileschi 1563-1639)是在意大利很有名望的画家,她擅长创作富有表现力的作品,某种程度上这也是她戏剧性一生的反映。阿特米西亚在19岁时在罗马被父亲的朋友兼同事阿格斯提诺·塔西强奸,并在随后的审讯过程中饱尝折磨,但她以惊人的毅力克服了那个时代的性别偏见,最终塔西被绳之以法。1612年,她和艺术家皮埃托·斯提阿特西结婚且定居佛罗伦萨,还成为了瓦萨里创建的绘画学院的第一位女性成员。

卡拉瓦乔Caravaggio(1986)
导演:
德里克·贾曼 Derek Jarman
主演:
Nigel Davenport
肖恩·宾 Sean Bean

剧情
影片是对性、犯罪行为和艺术的一种深思,导演成功地将影象和绘画这两件生命中重要的元素呈现出来,丰富地描绘出意大利传奇画家的一生。

安德烈·马松与四种元素André Masson et les quatre éléments(1958)
导演:
Jean Grémillon
类型:短片
片长:24分钟
国家/地区: 法国
对白语言:法语

剧情
表现了法国超现实主义画家安德烈·马松(1896—1987)的创作历程及其所思所想

梵高Van Gogh(1948)
导演:
阿伦·雷乃 Alain Resnais
主演:
Claude Dauphin

剧情
以荷兰著名画家梵高(1853—1890)的绘画作品作为影像素材讲述了梵高的生平并评述了他的绘画艺术。法国南部普罗旺斯地区一望无际的麦田,古朴清幽的农舍,梵高及其朋友和邻居们的形象依次出现在银幕上。这些形象不是摄自现实的生活场景,而是取自画家的绘画作品,零碎的形象在摄影机的关照之下复活起来。

伦勃朗Rembrandt(1937)
导演:
亚历山大·柯尔达 Alexander Korda
主演:
查尔斯·劳顿 Charles Laughton

17世纪荷兰著名绘画大师伦勃朗,世称画圣。影片从他的中年时期即1642年开始,当时伦勃朗事业成功,可是他心爱的妻子他所崇拜的偶像他画了多年的模特儿莎士基娅不幸去世。伦勃朗在精神和生活上受到不堪忍受的打击。莎士基娅给他留下了—个四岁的儿子和—笔可观的财产。从此,伦勃朗变得沉默寡言,全部精力和乐趣都倾注在绘画上。虽然他的绘画才华远近闻名,可是有人对他的画并不欣赏。伦勃朗十分清高,为人正直,不为宫廷贵族画画。这样,这位世界上最伟大的画家贫穷潦倒,连买画笔和油彩的钱都付不出,房屋和家俱被债主们拍卖。伦勃朗晚年,爱上了—位名叫汉珠里长的年轻女佣。他得到莫大的安慰,可是姑娘体弱不久去世。伦勃朗的晚年孤单凄苦。然而,他工作努力,从欣赏自己的作品中得到快乐。

❼ 弗里达·卡罗的个人其它信息

弗里达从小就很漂亮,她有黑色的长发,两条长眉毛就象鸟的翅膀,下面是一对迷人的大眼睛。
弗里达天性活泼好动,读中学时,就是个淘气的、爱做恶作剧的女生,她很快成为学校里一个主要由男生组成的惹是生非的小团体的头目。在学校里,弗里达第一次遇到了她未来的丈夫,著名的墨西哥壁画家迭戈.里韦拉。他被找来为学校的礼堂画壁画。
1925年9月17日,18岁的弗里达.卡拉遭遇到一起严重的车祸,这造成了她脊柱、锁骨、肋骨断裂,骨盆破碎,右腿11处骨折。此外,她的右脚脱臼,粉碎性骨折,肩膀也脱臼。此后一个月,弗里达不得不平卧,被固定在一个塑料的盒式装置中。 一根钢扶手穿透了她的腹部,割开了子宫,盆骨破碎,脊椎锁骨、肋骨断裂,右腿11处骨折。 但她此后经历了大大小小33次手术,甚至失去了右腿,很多时间都靠插管维系生命,
弗里达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来,不断地康复。车祸后不久,她就开始画画,因为禁锢在床上的生活过于无聊。 这成为她终生的职业。在很多方面,她的美术作品是她在医疗过程中的个人痛苦和斗争的编年史。但这些作品的源泉仍然是她的天才和热情。
弗里达大部分的作品描述的都是她自己的故事,画的最多的题材就是她的自画像。在这些作品里,弗里达经常把她自己画成穿着墨西哥的传统服饰,周围是她的宠物和她家乡许多葱翠的蔬菜。她的作品总是非常强烈,有时是写实的,有时是幻想的,表明她的艺术和生活是不可分的,即是奔放的有时悲剧性的。
弗里达爱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间艺术、传统服饰,以及重视诚信和家庭的价值观。
虽然弗里达奇迹般的康复了(她又可以走路了),但在她以后的生命中还是经常遭遇剧烈的疼痛和无力,这使她需要频繁就医,长时间地卧床,接受无数的手术。她曾经自嘲说她创造了接受最多手术的世界记录。实际上,她一生中大约经历了30次手术。她有时不得不依靠酒精、麻醉品和卷烟来缓解肉体的疼痛。她出院后,有朋友介绍她认识墨西哥的艺术家,其中包括了迭戈·里韦拉。
1929年8月21日里韦拉和弗里达结婚。在他们整个婚姻中有过恩爱、外遇、创作性的合作、憎恨、以及最终在1940年离婚。他们的婚姻被形象地叫做大象和鸽子的结合,因为 里韦拉又大又胖,而弗里达娇小瘦弱(身高仅5英尺出头)。
弗里达夫妇都相信共产主义。他们投身于墨西哥的人民运动,为本国的民族文化骄傲。他们将自己的想法与许多墨西哥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分享,一致20世纪的前期后来被称为墨西哥的文艺复兴。
尽管里韦拉和很多女人有染(有一个甚至是弗里达的妹妹),但他仍提供了很多帮助。他建议弗里达穿传统的墨西哥服饰,那种长长的、华丽的服装,佩带珍奇的宝石。这配上弗里达厚厚的一字型的眉毛,成为了她的特征。他也喜欢她的作品,是她最大的崇拜者。反过来,弗里达也是里韦拉最可信赖的批评家,以及他生活的热爱者。 弗里达将她所有的感情倾注在画布上。她画她暴风雨般的婚姻带来的愤怒和伤害,画痛苦的流产,以及车祸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楚。
尽管弗里达的生命中充满了痛苦,但她仍然是一个爱交往的人。在交际中,她常常是不停地说脏话。她喜欢喝龙舌兰酒,喜欢举办狂欢的宴会,在宴会上,她会对着来宾唱黄色歌曲。她会对客人讲色情笑话,使所有人——包括她自己——都深感震惊。她所到之处,人们都被她的美貌征服,他们停下脚步注视着她。男人为她着迷,发生她身上的各种绯闻不计其数。
在她的婚姻过程中,她和数不清的人们发生过关系,只要他们著名且长得漂亮。里韦拉也是如此。他们夫妻两人互相爱着对方,但他们都是性格狂野、思想自由的人。弗里达是她那个时代最著名的荡妇,她勾引她看上的每一个人。.
其中一件涉及到共产党领袖利昂.托洛斯基。当时他和他夫人寓居于弗里达的家中。但不久他就被害了,弗里达为此被逮捕,但随后又被释放了。里韦拉也在怀疑对象之列。在托洛斯基遇害几年以后,弗里达和里韦拉对外宣称他们邀请托洛斯基来墨西哥,就是为了害他,没有人知道他们是否在说实话。他们都是喜欢讲故事的人。
弗里达也是一个双性恋者,和很多女人发生过关系。
全世界都有弗里达的崇拜者。她到法国时,毕加索宴请她,她还登上法国时尚杂志的封面。在美国,人们爱她的作品,也爱她的美貌。在她的家乡墨西哥,许多重要人物都喜欢她。
弗里达平生只在墨西哥开过一次画展,那是1953年的春天。那时弗里达的健康已非常糟糕了,医生告诫她不要去现场。来宾们刚被允许进入画展,外面就响起了警报声。人群疯狂地涌向门外,那里停着一辆救护车,旁边还有一个骑摩托车的护卫。弗里达.卡拉睡在担架上,从车里被抬出来,进入了展厅。她的床被放在展厅的中央,人们上前祝贺她。 弗里达对着人们讲笑话,唱歌,她甚至还整晚地喝酒,所有的人都很开心。画展取得了了不起的成功。 弗里达·卡罗 —我不画梦我画我自己的现实
200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以好莱坞摄制的传记片《弗里达》作为开幕影片,将墨西哥女画家弗里达·卡罗(1907——1954)定格为一道永恒的风景。对于美术圈中的人士来讲,弗里达的名字并不陌生。但普通公众也许只能通过这本传记《弗里达》来明白她在百年之后还会被好莱坞看中的原因,并且有可能真正走进一个画家、一个奇女子的世界。这是一位自传型画家,她的全部艺术成就或许应该包括三个部分:她的迷人的女性气质,她的曲折多姿的生活,还有凝结着她的敏锐直观的生命体验的诸多画作。
弗里达是个特立独行的女人,喜欢追求“惊奇和特殊”,会穿着华丽的墨西哥民族服装、戴着绚丽的头饰与耳环走街过市,毫不在乎别人的目光。她是美丽的,甚至“稍有瑕疵也恰好增添了她的魅力”。两条几乎连成一线的浓眉,上唇还微微有些胡子,这都是她最著名的特征。她纤小而热烈,有众多有名的男女情人和仰慕者,曾经一度和托洛茨基是极亲密的朋友,接受过共产主义的思想。而在她的情感生活中占据主宰的,还是她的丈夫——墨西哥著名壁画家迪戈·里维拉。“他们的每一次冒险,他们的爱、争吵及离婚、复婚”,都成为公众关心的话题。
然而,与她的爱情事件始终纠结在一起的,是一种几近于惨不忍睹的健康状况。18岁那年,一场意外的车祸使弗里达多处骨折,最可怕的是一根铁条从腹部刺入她的体内,几乎刺穿了她的身体。此后,弗里达奇迹般地逃出死亡然而她再也没有逃开病床和病痛的折磨。她一生至少经历了32次大小手术。她有整整一年躺在床上一动不能动,穿着由皮革、石膏和钢丝做成的支撑脊椎的胸衣。惟因如此,她的许多画作都是在病床上完成的。也许正是时刻近在咫尺的死亡和病床上的无助,使她产生了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内心隐秘的强烈需要。她以极大的耐心和毅力一丝不苟地完成这些画作的细节,“让想象通过实际技能的雕饰而更具说服力”。病痛与死亡的巨大阴影遮蔽着她,但她用她的画笔,使得它们反而成了她的猎物。她一生创作了大约两百件作品,其中约有三分之一是自画像。她的画传承了纯正质朴的印第安民族文化的血统,发挥了墨西哥民族独特的“生”与“死”的主题。
对于一个墨西哥人来说,死亡意味着一种创造。他们用骷髅头来装饰房屋,在死人节吃骷髅型的面包,爱听表现死的快乐的歌曲和笑话。对于弗里达来说,死亡的追逐是她的创作之源。画作的主人公多是她自己,不厌倦地描绘的是漠视死亡的神情。无论是被钢丝石膏支撑着的奄奄一息的病体、被谋杀的女人、与死神为伴的冷酷,还是家族的血缘传承、“生”在“死”中诞生、血脉相通的爱情……弗里达把想象中存在的意象冷静地组接在画面中,这些形象因其细节的真实性给人以强大的冲击力和紧张感。在如此强烈的观感中还有一种原生的特质,蕴涵着“文明人”所不可能具有的力量和勇气。也许是因为这种传达观念的特质,一些超现实主义画家把她归入自己的流派。但弗里达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们认为我是超现实主义画家,但我不是。我从不画梦。我画我自己的现实。”——作为一个常常卧床的病人,在潜意识里历险的确是她的“主要的现实”;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墨西哥人,弗里达的视野与她的欧洲同行也大不相同:“墨西哥有自己的文化承传,有自己的神话和魔幻,因此就不需要来自国外的幻想。对下意识真实的自觉探索也许使欧洲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从理性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呆板中解放出来,而在墨西哥,现实和梦想被视作是混杂在一起的,奇迹被认为是日常发生的。”因此,我们只能这样评价弗里达的艺术:她把“印第安神话与她的个人神话,墨西哥民族的历史和她个人的现实全部融进她那色彩斑斓的颜料中”。
弗里达47岁时逝世。度过了短暂而又激烈的一生后,她的最后遗言是:“我希望死是令人愉快的,而我希望永不再来。”——她终于可以在死亡中获得平静。回顾这一段艺术与人生之路,会使人想起翟永明《母亲》中的诗句:“我甚至是你的血液,在黎明流出的血泊中,使你惊讶地看到你自己。”
弗里达·卡罗 —我不画梦我画我自己的现实 2这位墨西哥女画家,“折翼的天使”在生命中最后一年才举办了首次个展。那时她已一身伤残,躺在一张五彩斑斓的大床上被抬进画廊。她粲然一笑:“请注意,这具尸体还活着。”她的周围簇拥着无数的崇拜者——当然,这是2002年威尼斯开幕片《弗里达》里的情景,远不能概括真实的弗里达一生的风光与苦痛。

❽ 《弗里达(2002)》免费在线观看完整版高清,求百度网盘资源

《弗里达(2002)》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HFbjSXK-dY2N1rB-YkR9qQ

?pwd=kjtz 提取码: kjtz
《弗里达(2002)》
导演: 朱丽·泰莫
编剧: 克兰西·西加尔、黛安娜·莱克、格雷戈里·内瓦、安娜·托马斯
主演: 萨尔玛·海耶克、阿尔弗雷德·莫里纳、米娅·麦斯特罗、艾什莉·贾德、安东尼奥·班德拉斯、杰弗里·拉什、爱德华·诺顿、瓦莱丽亚·戈利诺、迭戈·卢纳、亚历杭德罗·乌西利、萨弗蓉·布罗斯、洛罗·纳瓦罗、罗杰·里斯、费尔明·马丁内斯、阿梅莉亚·萨帕塔、罗伯托·梅迪纳、帕特里夏·雷耶斯·斯平多拉、玛加丽塔·桑斯、奥马尔·罗德里格斯、查维拉·巴尔加斯、费利佩·富勒普
类型: 剧情、爱情、传记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
语言: 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02-08-29(威尼斯电影节)、2002-11-20(墨西哥)、2002-11-22(美国)
片长: 123分钟
又名: 笔姬别恋(港)、挥洒烈爱(台)、弗莱达
弗里达(salma hayek 饰)是墨西哥著名的女画家,18岁之前她是一个快乐活泼的少女,跟其他人一样,享受着爱情的甜蜜。然而18岁的车祸让她遭遇重创,死里逃生的她从此跟病痛伴随一生。原来的小情人也离她而去。躺在病床18个月的她整日与画为伴,她的画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活力与激情。那时候她也真正开始考虑卖画养活自己,她前去请求画家里维拉指导自己的画,对方激赏她的天分。他们也从师生转变成一生的伴侣,他们结婚了。婚后他们经历了墨西哥最动荡的革命时期,他们狂热地追随着共产主义的脚步,甚至当托洛斯基被斯大林逐出苏联后,他们不畏风险地予以热情接待。弗里达与托洛斯基朦胧的爱恋,以及她的女同性恋情结让她的感情史一样绚烂。
1954年,弗里达离开了这个充满了病痛的世界,但愿离去是幸。


阅读全文

与弗里达电影哪里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罗马尼亚译制电影大全免费 浏览:932
有什么好看的英文动漫电影推荐 浏览:107
化圣大电影有什么时候 浏览:2
如何用电脑3d电影 浏览:802
四屏幕电脑如何设置全屏看电影 浏览:127
带面具的人的动漫电影叫什么 浏览:992
熊袭击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354
免费看电影有什么助手 浏览:479
全国好看电影排行 浏览:581
电影免费观看唐人街探案3网站 浏览:758
吴子牛电影有哪些 浏览:464
herewithyou是什么电影的 浏览:596
有什么好看的电影你们懂的 浏览:673
我要好看的电影 浏览:707
32g平板能存多少电影 浏览:845
豆瓣最好看的电影排行 浏览:347
美团电影票怎么二次申请退款 浏览:191
周润发最好电影有哪些 浏览:932
好看的电影推荐女孩 浏览:506
怎么把完整电影保存的相册 浏览: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