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有没有看过《天渠》和《雪葬》的,大家还知道有哪些农村题材的这类电影
农村题材的电影有:(那年八岁)(浓情酒乡)。
『贰』 高山清渠的渠在哪里
高山清渠的渠在贵州遵义市草王坝村。草王坝村是贵州遵义市大山深处的小村落,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村支书黄大发带领全村人绝壁凿天渠,克服一切困难,耗时三十余年,完成了一条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长七千二百米,支渠长两千二百米的水渠,为山村引来清渠。《高山清渠》是在中组部党员教育中心策划指导下,由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联合出品,以贵州省唯一“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草王坝村原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的一部电视剧作品。
『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微电影有哪些
1、《绝壁天渠》:一个当时年仅20多岁的农村大队长,带着数百个村民,钢钎凿、风钻敲,前后历经30余年,在峭壁悬崖间挖出一条10公里的“天渠”。潺潺渠水,润泽了当地1200多人,使曾经闭塞的贫困村面貌一新。当地人管它叫“大发渠”。村民们以最朴实而又最隆重的口头命名方式,感谢他们的带头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老支书黄大发。
5、《魏德友:一个牧羊人,一座“活界碑”》:魏德友,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161团一名退休职工,自1964年起坚守在新疆毗邻边境线的一片无人区,守护着祖国的边境线,50多年来义务巡边近20万公里,被誉为边境线上“活地图”。在2017年1月,获得“中国网事·感动2016”年度网络人物。
『肆』 红旗渠,有着怎样的盛世悲歌
红旗渠遭到了自修建以来最大的一次人为破坏,有将近十米的红旗渠渠壁被人砸开,湍急的水流从砸开的缺口不断涌出,导致缺口周边村庄全部被淹,百姓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遭到了极大的威胁。
不仅如此,从1997年开始,修建几十年后红旗渠却遭遇断水尴尬,最长的一次竟然断流时间超过了七十天。
想当年红旗渠建成的时候,林县百姓以为可以一次性解决了水资源短缺的难题,到后来红旗渠出现断流,不过短短几十年的时间。
但是,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与困难,在红旗渠精神的指引下,林县的百姓一定还会像修建红旗渠一样,重新想出解决水资源短缺难题的好方法,只是可能时间会久一点,困难会多一点,但是我们应对此充满信心。
『伍』 “天渠”主人公的原型
《天渠》主人公的原型是原贵州省遵义市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
讲述了黄大发在面对草王坝恶劣的自然条件和因严重缺水导致的贫困状况下,带领群众自力更生,迎难而上,以36年的不懈努力,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地凿出了一条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跨三个村10余个村民组的“生命渠”。
(5)电影天渠是在哪里拍的扩展阅读:
影视形象
以黄大发为原型的现实主义电影《天渠》在京首映,影片根据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的先进事迹改编。
讲述了黄大发几十年如一日,克服艰难困苦,带领群众在绝壁上凿出一条“天渠”,实现脱贫致富的奋斗历程,深入刻画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党忠诚,决心干事创业的崇高品质。
据悉,黄大发曾获得全国“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等称号,以及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
『陆』 天渠票房多少
天气票房还是非常值得我们大家观看的。
『柒』 高山清渠在哪里拍的
《高山清渠》拍摄地点:横店、贵州。
《高山清渠》是由楼健执导,李健、马境、彭麟、盛俊宇等人主演的现代农村剧。该剧改编自作家何建明的报告文学作品《山神》,以“七一勋章”获得者、“时代楷模”、全国道德模范、遵义市播州区原草王坝村党支部书记黄大发为原型创作,讲述其带领群众开凿生命渠、开创幸福路的故事 。
剧情简介
草王坝村是贵州遵义市大山深处的一个常年缺水的小村落,为了改变家乡贫困缺水的面貌,村支书黄大发自六十年代起带领全村人绝壁凿天渠,中间经历的种种失败、种种磨难没有将他击垮,反而一次次激发出他艰苦奋斗、战天斗地的豪情。最终,黄大发克服一切困难,耗时三十余年,完成了一条跨越三山九崖,主渠长七千二百米,支渠长两千二百米的水渠,为山村引来清渠。
解决了水的问题后,黄大发继续带领全村人在幸福之路上奋斗前行,种水稻、坡改梯、盖学校、拉电线、修公路。共产党员黄大发用其一生的勇于担当、持续不息的奋斗践行着当年入党时许下的诺言。“让山里人过上好日子!”,使穷山恶水的草王坝变成深山明珠,被人们称誉为“当代愚公”,以实际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
『捌』 电影天渠指的是红旗渠吗
是的,电影描述的就是开凿红旗渠的经过。
『玖』 刘亦菲最近有什么消息
2009年刘亦菲也许会出演的中国电影(有依据) →→→→→→→转自网络贴吧 亦菲不是说过有一个非常好的中国剧本嘛,这两天比较空,发现这个有一个片子会在年后开拍。并且从几篇文章中,发现亦菲手中的中国剧本很可能是这部。 文章: 东方梦蝶(北京)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2009年度首批生产计划: (一)宽银幕胶片电影<湖南往事>(又名<美人书>) "哀伤的六十年湖南挽歌,史诗般地再现两个湖南女人跨越政治,历史、文化和性别的宽银幕电影,是一部集艺术和商业为一体的高品质电影作品.超35毫米胶片拍摄和八声道声音技术的第一次使用,国际化强大班底以及强大豪华的明星阵容.也是我自09年开始的一次大的转型." 出品人:刘烈雄 GEORGE MCKNIGH (法国) 导演:刘烈雄 编剧:赵俊辉 刘烈雄 摄影指导:赵非(拟定) 拍摄地:湖南南部.计划开拍时间:2009年2月-3月之间 演员待定. (二)刘亦菲讲述着《美人书》的女人秘密 《美人书》原名《湖南往事》,通过描述两个女人近60年的坎坷命运故事来展示湖南的文化和历史,故事发生的地点在湘南地区九嶷山的一个叫东塘小镇上,两个从小玩在一起的姐妹,一个叫“岫烟”,一个叫“橘子”,她们从小就学习女书这种女性文字,成为了闺中蜜友。后来18岁的岫烟被迫嫁入到西塘镇的大户人家七十岁的竺老爷当六姨太太,成婚那天,17岁的橘子作为陪嫁丫鬟也来到竺家。两姐妹出众的容貌,引起刚从欧洲留学回来的竺三少爷的爱慕之意,由此展开了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以至长达六十年。而在谈到两位女主角的人选时,刘导演表示:“《美人书》这部戏自去年上半年就一直策划筹备,开始我们倾向于选择刘亦菲和一个新人来扮演这对姐妹,刘亦菲的外形俏丽可人,是女一号“岫烟”的最佳人选。 (三)《美人书》:全英文对白电影 东方梦蝶国际传媒宣传总监慕容称:“根据公司和法国某人类进步基金会的合作精神,电影《美人书》(又名《湖南往事》)的英文对白翻译脚本已经于昨天全部完稿。这个英语剧本版本是请美国纽约大学的一位汉学家、一位曾经在北京生活过八年的美国教授翻译完成的。是非常正宗的英语电影风范脚本版本。”现在刘导演正在校对和修改。对于这部电影,东方梦蝶公司表示:将拍摄成两个版本,一个中文版本,一个是英语版本。这就要求演员能够用英语对白出演。在拍摄过程中,将采用中文对白和英语对白拍成两个版本。内容却一样。这样无疑对演员英语程度要求比较高。 刘烈雄导演表示:“其实英语对白的电影就算是英语电影的范畴了。对于一部投资上千万的中国电影,如果没有海外市场额份,回收成本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我们非常重视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已经完成的电影《柏拉图之梦》,我们就开始了在国际市场发行研究和发行合同谈判。正因为这种考虑,我们和海外的合作方研究决定:在拍摄电影《美人书》中文版本的同时,再拍摄一种英语版本。两个版本的内容差不多,但英语版本可能西方的当代艺术观点贯彻的多一些。譬如对于“情欲”的表达,中文版本比较强调“写意”,追求意境。而英语版本则比较表现主义。” 中国电影在一般的海外市场推广上,一般都是以中文对白、英文字幕的方式来销售版权。但尽管如此,对于西方观众理解以“听中文对白、看英文字幕”的中国电影,还是比较费劲的。也有一位法国的资深国际市场发行经理认为:可否将全中文对白的中国电影以英语配音的方式做成西方观众听的懂的电影?但这种方式,刘导演认为这样就会很严重地损失了电影的原汁原味。也会因为英语配音,导致电影的国际技术标准的审定。因此刘导演于是坚持还是用同样的中国演员以英语对白出演另一个版本。 慕容表示,既然电影《美人书》选择要会讲英语对白的演员,这对公司和电影选择演员增添了很大的难度。但我们相信中国还是有许多演员会有一定的英语基础的。剧组也将聘请纯正的美国人来为演员上口语课。所有这一切工作,都表明东方梦蝶国际传媒精心打造出一部国际化电影的雄心来。 (四)电影《美人书》- 国际化途径 一 先行预先探求国际发行渠道 电影《美人书》(又名《湖南往事》)已经筹备了几个月,正邀请了三位八十年代后的青年画师进行主要分镜头故事图(Storyboard)的绘制工作,并开始选拔演员。在电影没有开拍之前,东方梦蝶公司就考虑到运作参加国际电影节和国际买片市场,这是该影片商业促销的一个重要的国际途径。通过这个途径从而提高影片的国际知名度,并为影片在国际市场的营销提高身价。东方梦蝶国际传媒已接洽、并有意发行本片的美国电影发行公司: 1,MGM/UA 电影公司, 2,MIRAMAX 电影公司, 3,Sony Clasics 电影公司, 4,Artisan Enterainment 电影公司等。 二 国际化阵容(以下是初步拟订的主要创作人员) 导演:刘烈雄 ( LeonLiu)(中国) 编剧:刘烈雄 赵俊辉 摄影指导:Robert Richarson(美国) 他的莹光、顶光效果使得电影充满着离奇和迷失色感觉,美国大导演奥立佛·斯通的御用摄影师,最近几年马丁·斯科西斯将他罗致门下,拍了马丁近期的电影。《赌场》《急救》等.他是一位能够创造过去怀旧时光和未来时光在同一部电影闪现出潋滟光芒的顶级电影摄影师,影像精致凄迷,有震撼力。 摄影:曲力男(中国) 美术指导:那树封(中国) 美术:陈天渠(中国) 第一副导演:柴小平(中国) 第二副导演:Kristoper Chung(美国) 第三副导演:慕容雪(法国) 灯光设计:舒畅(中国) 音乐配乐:Gabriel Yared(法国) 伽伯瑞·雅德(Gabriel Yared)这个在黎巴嫩出生的法国人,刚出道的时候是个流行歌曲作者,1973年接了第一部电影配乐,而让他真正入行的是1979年为戈达尔的影片《人人为自己》(Sauve Qui Peut (la Vie))作曲,之后接到大量订单,最多的一年里同时为7部电影配乐,但他总是能通过不同的音乐类型和风格,发挥自己的浪漫灵感,从古典到摇滚、从民谣到爵士。他的第一个代表作是《37.2℃》,而由杜拉斯小说改编的电影《情人》为他赢得了法国恺撒奖。他的代表作还有中、英、法和埃及合拍的电影《英国病人》,该电影让他捧回了1996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两座奖杯。 英语对白指导:Kristoper Chung(美国) 英文对白编辑:Jonathan Socott Noble(美国) 中文对白指导:郭冬梅(中国) 设备提供:(Equiment Provider) 美国PANAVISION公司独家特别提供最新的PANAVISION胶片电影摄影机及镜头组. PS:故事不错,有挑战性。并且国外发行,符合亦菲选片的一些条件。最重要的是亦菲英语好,导演也希望亦菲出演。 参考资料:http://q.sohu.com/forum/2/topic/5048288
『拾』 电影天渠背景几几年
黄大发去学水利的时候,墙上有个奖状,标明的年代是1989年度,影片有几个地方的谈话提到是学了几年,这么算的话,应该是在1992年左右,没把握的时候,就说90年代初期比较保险。那个年代贫困地区的家庭是不好拿出200元钱,住宿也有五元一晚的情况。符合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