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理解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一、何谓艺术?
能够引起美感的形式。
艺术创造就是用具体可感的形式比较自由地传达出某种情绪、思想、感受等,是形式技巧对内在精神的呈现。
1、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
只懂技术,只有形式,而不能传达思想,那是手工劳动;能够用技术形式传达出某种思想情感的人被称为艺术家。
二、什么是影视艺术?
以声像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三、何谓本体?
决定一个事物的最根本的因素或特征。它的前提是“一元论”。
电影本体:即强调使电影成为电影的决定性因素。是对电影的总体看法,而不是对一部具体电影的看法。
第二节、影象技术的出现
一、照相技术的发展:
1839年摄影技术产生;
1875年胶片的发明;
1878年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连续动作的拍摄成功;
1894年爱迪生制成了电影视镜。
二、电影的产生:
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的抓片机构,制成了既可便捷地连续拍摄,又可放映的机器。
2、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首次售票放映电影。
3、卢米埃尔兄弟代表作品:《工厂大门》、《婴儿喝汤午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
4、卢米埃尔兄弟的局限:保持记录客观生活的观点;以再现生活为最高目标;反对艺术加工,排斥创作。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梅里爱:法国导演,世界第一个电影艺术家。发现了“停机再拍”的技巧,以及多次曝光、叠印、合成等技巧,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达能力。
1、代表作品:《月球旅行记》260英尺,16分钟,把想象生动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轰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确立了故事片的地位。
2、梅里爱贡献:
把舞台艺术引进电影,增进了电影的艺术表现能力;使用电影技术讲述故事,创造了影像技术的叙事功能;把想象性带进电影,使电影技术具有了对精神世界的传达和表现能力;拓展了电影对时间和空间的表现范围。
3、梅里爱的局限:
坚持银幕即舞台的电影观,强调表演;坚持在摄影棚中拍摄,布景和道具做出来的,舞台式的电影时空;用手工方式制作影片,现实世界无法真正进入电影。
二、格里菲斯及其他早期导演的贡献;
1、视点解放:突破了固定机位的拍摄手法,摄影机可以自由移动。
2、对蒙太奇手法的发现和运用∶打破了线性叙事,创造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手法。
3、经典叙事手法的形成: 全景——近景——特写镜头,成为后人不断运用的经典叙事手法。开创了好莱坞善恶分明、富于悬念冲突、大团圆结局的情节模式和豪华铺张的巨片风格。
4、最先把摄制组搬到西海岸,促成了好莱坞的形成。
5、代表作品:《党同伐异》1916年/175分钟、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年/175分钟。
第四节、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一、传统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1、存在形态:艺术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与现实世界具有镜像关系。
2、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加工提炼和概括,是去除偶然性上升到规律性之后的结果。
二、影视艺术产品的存在形态:
1、非纯粹想象性的存在。影视艺术的多重本质使银屏突破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其存在形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
2、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多重关系:影像世界与现实的关系是复杂的。 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区别,重现与创造的区别等,决定其与现实 世界的多重关系。
『贰』 如何认识影视艺术中的综合性
影视艺术是,电影艺术将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纪实艺术与表演艺术、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有机地综合到一起。特别是电影艺术综合吸收了各门艺术的长处和特点,大大丰富了自己的艺术表现力。这种综合性,使得影视艺术成为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将编、导、演、摄、美、录、音、道、服、化等多个职能部门集合在一起,在导演的总体构思和制片人的宏观策划下来共同完成摄制任务。 电影艺术的综合性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其一,它是各门艺术的综合;其二,它是科学与艺术的综合;其三,它是美学层次上的综合。
『叁』 影视艺术高度综合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在于: 一: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的产物。 影视的出品不仅要有美感还要有成就美观的技艺。 二:具有多种艺术元素的有机结合。它是融文学、戏剧、绘画、音乐、舞蹈、建筑等多种艺术元素于一炉的新型的现代综合性艺术。 说白了每一个影视艺术中的剧本就是一本文学作品,影视中的色彩涉及的是绘画,声效则是音乐音响的运用,演员走步是舞蹈的另一种表达方式,画面的构图就是建筑学。 三: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综合。 影视作品中的镜头转换让你在短时间内体验不同时空的世界,更你看到不同空间里的食物发展。 四:以导演为组织领导者的艺术集体的智力的综合。影视不仅是综合艺术,也是综合技术。
满意请采纳
『肆』 影视手段的综合性体现在哪里
影视手段的综合性是明显的,但这种综合不是简单地拼凑、相加,而是化合和融合,换句话说,这些被吸收和借鉴的艺术元素均被影视所同化,发生了质的变化,它们已化作血肉而成为影视的一部分。如今,影视艺术已成为艺术园地中的一棵参天大树,并充分显露出了自己的艺术本体地位,但它“杂种的手段”仍然是它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胎记,它的生命在于此。美丽也源于此。
『伍』 论述电影艺术的综合性。
一、渊源与师承(猫和老虎的比喻) 综合性、时间性、运动性、表演性、渊源性和师承性。独特之处:现场性与直接性 1、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舞台表演。(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表演风格:本色表演/性格表演) 2、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习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戏”)。 二、本质差异 (场/镜头) 1、时间差异:顺时针物理时间/跳跃性可逆性心理时间( 《雷雨》、《茶馆》/《正午》) 2、空间差异:三维(真实)空间/二维(影像)空间 空间距离问题:戏剧的不变与电影的可变 3、表演差异: (1)“用脸进行表演”/形体与语言的表演 (2)台词或声音地位的差异 (3)演员地位的差异:角或明星/安东尼奥尼语 (4)观众心理的差异:求假/求真 三、重新回归抑或永远丢不掉的戏剧拐棍(《暗恋桃花源》、《狗城》、《昨天》、后现代剧、情景剧等)提问、思考与讨论: 1、著名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说过这样的话:“一个盲人也可以领会大多数舞台剧的要点, 而一个聋人也可以领会一部影片的要点”,这话应该如何理解? 2、一些实验戏剧对传统戏剧而言在舞台语言上有何变化? 3、中国80年代有人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棍”,“电影与戏剧离婚”的观点,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第二节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一、可比性: 1、表现的深广度、同以人为本、史诗性的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阿甘正传》) 2、同作为时间艺术:叙述(事)的艺术、讲述的从容性、连贯性 (1)叙事:连续性的要求(从时间的角度看)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平行蒙太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的蒙太奇? 意识流小说/电影的时空蒙太奇 (2)抒情:诗歌的意象化抒情与电影影像抒情、隐喻蒙太奇(从空间的角度看) 《天尽沙秋思》的分析、诗歌意象群落结构、“博喻”与电影结构糖葫芦或麻辣烫结构 《党同伐异》、《公民凯恩》、《爱情麻辣烫》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的瞩目 也许藏着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滴泪珠。 //呵,在心的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3)一些具体手法的比较: 以少胜多/空镜头 肖像描写/大特写 环境描写/摇移镜头 一首古诗与一部分镜头剧本的有趣比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中近景) 小桥、流水、人家 (中远景、摇镜头、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古道、西风、瘦马 (推镜头) 夕阳西下 (大远景、空镜头) 断肠人在天涯。 (大特写、定格) 二、本质差异:媒介、形象、接受 文学形象: 电影形象: 间接性 直接性 抽象性 具体形象性 多义性 单义性 想象性 视觉性 时间性与想象的空间性 时间空间的综合性 思考或讨论: 1、如何评价“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这句话。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话对电影艺术适用吗? 第三节电影艺术与造型艺术 一、造型:营造视觉形象。
『陆』 影视艺术高度综合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反映社会生活图景的综合性。 就时间艺术而言,它们通过描述持续发展的事物来反映生活,而空间艺术则通过描述事物瞬间的形象来反映生活。可见,它们只能对生活作"分解反映",而不能进行"综合反映"。尽管在现代社会,时间艺术要争取空间的存在,空间艺术要争取时间的延续,这种努力使各门艺术在保持其本身的独立性的同时,都在不断地趋向于"综合"。但是,这种"综合"主要是指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不可能达到真正的"综合"。戏剧艺术和影视艺术虽同属"综合艺术",但它受舞台时空的严格限制,不能把同时发生的许多事件都表现出来,其布景又纯属虚拟。在此情况下,只有影视艺术充分地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出色地解决了时空艺术的对立性,将二者自然而有机地综合成为一门既在空间里存在又在时间上展开的视听艺术,使人们在艺术创作中力求全面地综合地反映社会图景的梦想得以成为现实。可以说,影视艺术是人类力图全面地、完整地、真实地反映生活的要求的产物。 (二)多种艺术元素的综合性。 自古以来,各门艺术都有某种综合性,但这种"综合"与影视艺术的综合是大不相同的。各门艺术的相互综合,是综合其神而不综合其形,即所谓的"形离神合",而影视艺术既综合其神,也综合其形,从而达到"神形皆合",此其一也。各门艺术的相互综合,只能综合部分艺术元素,而影视艺术则综合所有的艺术形式是一种"全面综合",此其二也。其三,影视艺术对各门艺术的综合,不是仅以它种艺术之所长,而是融合多门艺术与自己特性相"合"的表现功能,剥离其与自己特性能不相"合"的特质,使被综合的艺术元素化合质变为一崭新的艺术。 (三)各部门通力合作的综合性。 影视既是艺术的综合,又是技术的综合。影视的艺术处理还要通过许多技术人员共同工作才能实现。因此艺术工作和技术工作相互交叉,相互配合,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创作一部影视作品,直接参加制作过程的人员,往往有几十人,甚至成百上千人。所以,参加创作的各部门乃至每个工作人员,只有时刻想到要从整体效果出发,即每个部门或每个成员既不能以老大自居,突出自己,又不能认为自己无足轻重,掉以轻心,而是通力合作,结成一个整体,才能取得这种综合性的效果。
满意请采纳
『柒』 影视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一、何谓艺术?
能够引起美感的形式。
艺术创造就是用具体可感的形式比较自由地传达出某种情绪、思想、感受等,是形式技巧对内在精神的呈现。
1、艺术家和工匠的区别:
只懂技术,只有形式,而不能传达思想,那是手工劳动;能够用技术形式传达出某种思想情感的人被称为艺术家。
二、什么是影视艺术?
以声像符号为媒介,运用一定的技巧手段,塑造出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传达出编导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和思考。
三、何谓本体?
决定一个事物的最根本的因素或特征。它的前提是“一元论”。
电影本体:即强调使电影成为电影的决定性因素。是对电影的总体看法,而不是对一部具体电影的看法。
第二节、影象技术的出现
一、照相技术的发展:
1839年摄影技术产生;
1875年胶片的发明;
1878年旧金山的摄影师爱德华慕布里奇连续动作的拍摄成功;
1894年爱迪生制成了电影视镜。
二、电影的产生:
1、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放映机的抓片机构,制成了既可便捷地连续拍摄,又可放映的机器。
2、1895年12月28日,卢米埃尔兄弟在巴黎卡布辛路的大咖啡馆的地下室里,首次售票放映电影。
3、卢米埃尔兄弟代表作品:《工厂大门》、《婴儿喝汤午餐》、《水浇园丁》、《火车进站》
4、卢米埃尔兄弟的局限:保持记录客观生活的观点;以再现生活为最高目标;反对艺术加工,排斥创作。
第三节、电影艺术的诞生
一、梅里爱:法国导演,世界第一个电影艺术家。发现了“停机再拍”的技巧,以及多次曝光、叠印、合成等技巧,丰富了电影语言的表达能力。
1、代表作品:《月球旅行记》260英尺,16分钟,把想象生动的故事展现在观众面前,引起轰动,商业上获得极大成功,确立了故事片的地位。
2、梅里爱贡献:
把舞台艺术引进电影,增进了电影的艺术表现能力;使用电影技术讲述故事,创造了影像技术的叙事功能;把想象性带进电影,使电影技术具有了对精神世界的传达和表现能力;拓展了电影对时间和空间的表现范围。
3、梅里爱的局限:
坚持银幕即舞台的电影观,强调表演;坚持在摄影棚中拍摄,布景和道具做出来的,舞台式的电影时空;用手工方式制作影片,现实世界无法真正进入电影。
二、格里菲斯及其他早期导演的贡献;
1、视点解放:突破了固定机位的拍摄手法,摄影机可以自由移动。
2、对蒙太奇手法的发现和运用∶打破了线性叙事,创造了平行蒙太奇和交叉蒙太奇手法。
3、经典叙事手法的形成: 全景——近景——特写镜头,成为后人不断运用的经典叙事手法。开创了好莱坞善恶分明、富于悬念冲突、大团圆结局的情节模式和豪华铺张的巨片风格。
4、最先把摄制组搬到西海岸,促成了好莱坞的形成。
5、代表作品:《党同伐异》1916年/175分钟、
《一个国家的诞生》 1915年/175分钟。
第四节、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一、传统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关系:
1、存在形态:艺术世界是一个虚构的与现实世界平行的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与现实世界具有镜像关系。
2、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
艺术真实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是对真实生活的加工提炼和概括,是去除偶然性上升到规律性之后的结果。
二、影视艺术产品的存在形态:
1、非纯粹想象性的存在。影视艺术的多重本质使银屏突破纯想象性的精神存在,其存在形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
2、影视艺术与现实世界的多重关系:影像世界与现实的关系是复杂的。 虚构类与非虚构类的区别,重现与创造的区别等,决定其与现实 世界的多重关系。
『捌』 如何理解影视艺术的综合性
一、渊源与师承(猫和老虎的比喻)
综合性、时间性、运动性、表演性、渊源性和师承性。独特之处:现场性与直接性 1、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舞台表演。(表演体系: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表演体系/布莱希特表演体系;表演风格:本色表演/性格表演) 2、电影艺术应该向戏剧艺术学习设置矛盾与冲突的技巧(“戏”)。 二、本质差异 (场/镜头) 1、时间差异:顺时针物理时间/跳跃性可逆性心理时间( 《雷雨》、《茶馆》/《正午》) 2、空间差异:三维(真实)空间/二维(影像)空间 空间距离问题:戏剧的不变与电影的可变 3、表演差异: (1)“用脸进行表演”/形体与语言的表演 (2)台词或声音地位的差异 (3)演员地位的差异:角或明星/安东尼奥尼语 (4)观众心理的差异:求假/求真 三、重新回归抑或永远丢不掉的戏剧拐棍(《暗恋桃花源》、《狗城》、《昨天》、后现代剧、情景剧等)提问、思考与讨论: 1、著名法国导演雷内克莱尔说过这样的话:“一个盲人也可以领会大多数舞台剧的要点, 而一个聋人也可以领会一部影片的要点”,这话应该如何理解? 2、一些实验戏剧对传统戏剧而言在舞台语言上有何变化? 3、中国80年代有人提出“丢掉戏剧的拐棍”,“电影与戏剧离婚”的观点,你如何评价这一观点。第二节电影艺术与语言艺术一、可比性: 1、表现的深广度、同以人为本、史诗性的可能(《一个国家的诞生》、《阿甘正传》) 2、同作为时间艺术:叙述(事)的艺术、讲述的从容性、连贯性 (1)叙事:连续性的要求(从时间的角度看)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平行蒙太奇?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的蒙太奇? 意识流小说/电影的时空蒙太奇 (2)抒情:诗歌的意象化抒情与电影影像抒情、隐喻蒙太奇(从空间的角度看) 《天尽沙秋思》的分析、诗歌意象群落结构、“博喻”与电影结构糖葫芦或麻辣烫结构 《党同伐异》、《公民凯恩》、《爱情麻辣烫》 思念(舒婷) 一幅色彩缤纷但缺乏线条的挂图, 一题清纯然而无解的代数, 一具独弦琴,拨动檐雨的念珠, 一双达不到彼岸的桨橹。// 蓓蕾一般默默地等待, 夕阳一般遥遥的瞩目 也许藏着一个重洋, 但流出来,只是两滴泪珠。 //呵,在心的的远景里 在灵魂的深处 (3)一些具体手法的比较: 以少胜多/空镜头 肖像描写/大特写 环境描写/摇移镜头 一首古诗与一部分镜头剧本的有趣比较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中近景) 小桥、流水、人家 (中远景、摇镜头、镜头内部的蒙太奇) 古道、西风、瘦马 (推镜头) 夕阳西下 (大远景、空镜头) 断肠人在天涯。 (大特写、定格) 二、本质差异:媒介、形象、接受 文学形象: 电影形象: 间接性 直接性 抽象性 具体形象性 多义性 单义性 想象性 视觉性 时间性与想象的空间性 时间空间的综合性 思考或讨论: 1、如何评价“电影就是文学——用电影手段完成的文学”这句话。 2、“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这话对电影艺术适用吗? 第三节电影艺术与造型艺术 一、造型:营造视觉形象。
『玖』 电影综合体是什么
像电影城一样 将娱乐、文化、就餐融合在一起的一站式组合体,让你不知不觉的消费。
『拾』 电影综合症。
每个人都会把自我内心的想法、潜意识(包括心理阴影)和人生现有的经历带到电影中去,当你已经熟悉了电影的剧情时,你会感觉很相似,甚至觉得电影会很假,特别是当你看到两部电影中同一个人扮演不同角色时这种感觉尤其深刻。怎么办呢? 一个是看不同类型的电影,尽量搭配看。 二是减少看电影的次数及每次看电影的数量,尽量控制在1-2部,而且两部电影之间最好相隔2个小时左右。 三是加强自我的修养,虽说人生如戏,真正领悟生命意义的人很少,当你领悟到生命意义的时候,你会用不同的心态看待每一部电影。 总之,你应该了解,自己为什么会用电影去打发时间,真正懂得生活的人,不会把时间用在可用可不用的地方,祝你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