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八百谢团长原型
谢晋元。
著名抗日英雄,淞沪会战中率“八百壮士”死守上海四行仓库,鼓舞了人民的抗战热情,被国民政府授予抗战最高荣誉奖章“青天白日勋章”(第69号)。
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卫收买的叛徒杀害。谢晋元遇害的消息传出后,举国震惊。5月8日,国民政府通令嘉奖,追晋为陆军少将。上海30万民众前往“孤军营”吊唁,瞻仰遗容 。
(1)电影八百里的谢团长是哪里人扩展阅读
文革中,红卫兵毁谢晋元墓。文革结束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万国公墓重建其墓,以彰其“参加抗日,为国捐躯”的光辉业绩。
1985年,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时,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抗日战争馆展出了谢晋元率领八百壮士孤军坚守四行仓库的事迹图片,深受中外观众好评。
2005年,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将国民党军“八百壮士”与八路军“狼牙山五壮士”等并称为“英雄群体”,称他们为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
2014年,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㈡ 有谁知道刺杀八百壮士谢晋元团长的叛徒名字
郝鼎诚,张文清,张国顺,尤耀亮
4月24日,星期四,三天的淫雨刚止,天空一片阴霾。谢团长象往常一样四点半起床,五时以后前往操场指挥孤军官兵早操。各连列队报数以后,营值星官喊口令,队伍沿着大操场自北向南跑去。谢团长一个人自旗杆前讲台上走下,站在大操场门口,察看和检查迟到士兵的情况。
5时50分,二连的下士郝鼎诚、四连的下士张文清、尤耀亮,上等兵张国顺四人,从大礼堂方向走来,他们想趁早接近白俄岗哨,准备冲出去。
谢团长未想到这些人心怀异志,还问:“你们为何迟到?”
郝鼎诚暗暗对几个人说:“怎么办,团长又要找麻烦了。”
尤耀亮:“再被他关禁闭,我们就都死定了。”
张国顺:“放倒他,说不定我们就能出去了,先出去再想办法。”
张文清:“管不了那么多了,还是别和团长冲突。”
可他们无法饶过正向他们走来的谢晋元。
郝鼎诚想到死在铁丝网外的樱木,主动冲了过去,一边激动地说:“团长,你不是要当民族英雄吗?今天我们成全你的名节!”说完郝鼎诚拿出身藏的匕首当先刺向团长面门,随后在头胸各部猛戳,其余三人也帮同主凶一趋而前,将团长凶殴,致左太阳穴及咽喉等处被刺,其他部位也多处受伤,当场倒地。
谢晋元用最后的力气,抬手指了指自己的心脏,意思是要他们刺中要害才能杀死他。
张文清首先松开手,哭着说:“我再不出去,我哥的仇还怎么报?我怎么对得住张家的祖宗!”
张国顺也哭着说:“你不该丢了我那双鞋啊,那是黄梅兴旅长的东西,那里面有黄旅长的血!”
只有尤耀亮比较镇定,他说:“干脆点,免得团长受苦!”
郝鼎诚抽出刀,望着痛苦得抽搐的谢晋元,竟然不敢再刺。
尤耀亮站起身,狂笑道:“我们就要出去了,我们就要自由了!自由,你他妈的代价真是高啊!”
当时,跑步的队伍正沿操场南边向东,折转向北,刚有点蒙蒙亮再加上阴霾如雾的天气,大家只看到团长和几个人拥挤在一起,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团附上官志标当先率领大家奔过去,一见团长被刺倒地,身上都是鲜血,立即抓捕凶手。因首当其冲,上官志标左肩、左额、腰部六处受伤而昏倒。
郝鼎诚并不抵抗大家的群殴,还高喊着:“我们几个现时虽被你们所捕,但不久以后你们当可见我们被释放。你们在二星期内,也可恢复自由了!”
这四个凶手无路可逃,俯首就擒,由官兵交万国商团白俄士兵。
二连的李春林排长曾寄以一线希望说:“团长没有死。”但是终因伤在要害,延至6时5分,民族英雄谢团长含恨离开了人间。
大家一面打电话叫来救护车,将负伤的上官志标团附送仁济医院,经医生包扎救治,虽流血甚多,但幸未中要害,生命无虞。
一面电告工部局警务处,派遣警车将四名凶手押送戈登路中央捕房关押。闻凶手于数次审问时,对行凶动机均默不发言,致尚未获得确实供词。
谢团长的不幸遇害,使全营官兵处于一片悲痛之中,按照团长生前的规制,全体官兵公推雷雄团附负责营务,在统一指挥下,治丧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先组织“孤军营治丧委员会”,办理善后事宜;将团长遗体移入其私人卧室,全体官兵依次在床前致祭,痛苦告别;万国殡仪馆派人来为团长清洁面容及化妆;以孤军名义发表了讣告;晚七时,营内官兵举行小殓。
重庆驻上海最高当局派代表郑仕森等一行,冒滂沱大雨到营慰问,郑仕森站在大雨中,高声向沉浸在悲痛中的战士们演讲:“任何一个烈士的倒下,不代表抗战没有前途;四万万民众,都记得你们,记得谢晋元,今后,由雷雄领导孤军。你们的战斗没有结束!你们的战场还是这里!不要绝望,不要伤心!你们的团长英灵不远,他将和刘尚才等诸位烈士埋葬在此!护卫这一片中国的土地,让我们的国旗继续在这里飘扬,和四行仓库一样,孤军营是打不垮的堡垒!是攻不破的军营!虽然出了几个凶手,但无损于你们这个光荣的,英雄的集体!蒋委员长为谢将军送来天地正气四个字,这股正气,还靠各位发扬光大,铭记于心。”
雷雄领孤军官兵齐喊:“天地正气,天地正气!”
民族英雄,一朝永诀,在场民众,如丧考妣,莫不哀号凄怆。
4月25日上午11时,在大礼堂举行大殓,仪式隆重,3000民众参加,无不为之抚棺痛哭。礼堂布置极严肃,门前竖素色牌楼一座,内部遍布白幔,悬挂蓝白布灯,左右分挂各方致送的挽联,有上海煤球业三万职工的“生也胡乐,一代完人愧后死;死得其所,四百万众哭先生。”三青团的“浩气长存”等。灵台上置清酌、燃白烛,上悬谢团长骑白马远眺之大幅遗像,挂全体孤军官兵挽匾“忠昭千古”,旁悬雷雄团附率全体官兵的挽联。其旁分置各方致送花圈30余只。其后墙上,分挂党旗国旗,正中装设霓虹灯之奠字。团长遗体即安置其前方。
大殓仪式由雷雄主祭,全体将士暨来宾均左臂系黑纱肃立。团长遗体着军服,经化装后,音容宛在,奕奕如生。当由官兵及生前友好十人,将遗体抬入棺内,上海难童教养院及平江儿童教养院各一队乐队,同奏哀乐,音调凄切,全体将士及来宾均为之泪下。平时对谢团长深为钦敬的女学生数人,将各人照片及绣有谢团长签名的手帕置于棺内,并失声痛哭。继由全体静默三分钟,行三鞠躬礼,复奏哀乐,列队绕棺瞻仰遗容时,无不涕淋不止,有小学生十余人,竟至嚎啕大哭。团长灵柩由楠木制成,做工精细,盖板上半截镶水晶玻璃,价6000元。大殓完毕仍覆国旗,暂厝大礼堂,择日下葬。
谢将军遗体移灵。当局拨款一万元作治丧费用;蒋介石下手令拨款五万元作特恤金,请政府明令褒扬,所遗子女,由国家扶养。并通电各军、师官兵,表示哀悼。另拨款五万元,在中央军校建造孤军谢晋元团长纪念碑。
26日起,上海民众大批涌向孤军营,向敬爱的谢团长告别,胶州路新加坡路一带人山人海,交通完全阻塞,白俄队及警务处加派人手维持秩序。
张军在纪念的人群中,并将余长寿拉到僻静处,询问道:“郝大哥为什么要刺杀团长?”
余:“也许是他们被日伪方面收买了吧,为了钱,还是为了当官?”
张:“他们一离开孤军营,不就失去了利用价值?”
余:“伪法院会怎么审判?他们说关不了多久就会释放的。”
张:“如果他们叛变,国人不会饶恕。”
雷雄派值星官与白俄队交涉,拆去一段铁丝网,另开一门,队伍从大门进,经礼堂瞻仰遗容、鞠躬、献花,立即离开,从胶州路另外一门出去。26日民众入营一万五千人。
27日为星期日人数更多,拥挤于营门外,警务处派红色警备车两辆停于大门口,并将海防路、新加坡路、胶州路一带交通阻断。至下午三时,人群越挤越多,捕房派人除带有挽联、祭物的人以外,余皆一律不放入营,当天入营民众三万余人,多数为学生、青年、工人,也有工商界人士。
29日为团长盖棺日,从早上六时起,新加坡路上即见人潮汹涌而来,自小沙渡路至孤军营前,二人一队即有绵延数十丈之行列。以后人群越聚越多,警务处仍将胶州路、昌平路一带封锁,仅开放新加坡路一处进入,到礼堂瞻仰遗容后,沿南面工部局小学竹篱笆缺口,从胶州路散去。至十二时盖棺前,五个多小时,吊唁者达六万余人之多。
5月8日,国民政府发布命令,追赠谢晋元为陆军少将,命令如下:
一、追赠谢晋元为陆军步兵少将,此令。
二、陆军少将第88师谢团长晋元,致身戎旅,夙著忠勤。26年抗战军兴,日军以全力攻占淞沪,该团长率孤军八百,守卫闸北四行仓库,血战四昼夜,英勇奋发,气慑强寇,中外人士惊叹赞誉。嗣遵令转移驻地,环境驱迫,异常艰苦,卒能坚定不移,始终如一,洵足保持革命军人之人格,为长期抗战之矜式。
乃闻突遭狙击,竟至殒命,深堪悼惜,应予明令褒扬,交军事委员会从优议衅,用旌忠烈,而示来兹。此令。
5月10日上午八时,重庆各界人士在夫子池新运所举行追悼会,各方代表将会场挤得满满的。委员长代表贺主任主祭,何、王、谷三部长及吴市长陪祭。
致词的杨惠敏最后激动地说:“谢团长虽然牺牲了,但是还有我们四万万五千万在战斗中锻炼成钢的民众,新的中国是会在我们的手里创造出来的。”她饱含热泪在背景放映电影《八百壮士》画面时和全体参加的民众一起齐唱《中国不会亡》歌曲。
上海各界的追悼会在5月11日上午11时举行,会场布置庄严肃穆,立有谢团长巨幅画像,高达二丈,由画家冉熙、顾廷康绘制。因工部局警务处限定300人参加,故仅有孤军营发函通知的团体,每单位推派代表二人,凭入场券参加,实到350人。下午二时,各团体公祭,也限定三百余人。各界送来的挽联、挽幛悬满大礼堂内外,花圈、花篮和鲜花堆积如山,营区一片素色。其中,蒋委员长挽联是:“艰苦矢成仁,终古光腾孤岛血;英魂应不泯,从今怒吼浦江潮。”
数日内到孤军营吊唁的民众,据在大门口的王翻译不完全统计,约在30万人以上。追悼大会后,团长的灵柩安葬在孤军营的金鱼池旁小花园内,官兵们能天天祭扫、献花和上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