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为什么电影风格要用24fps

为什么电影风格要用24fps

发布时间:2021-06-12 14:35:33

⑴ 为什么24帧每秒的影像才感觉像电影

要24帧每秒的影像才感觉像电影是因为“人眼视觉残留”,具体说法有以下两种:

说法1:是因为人眼的视觉残留特性:是光对视网膜所产生的视觉在光停止作用后,仍保留一段时间的现象,其具体应用是电影的拍摄和放映。原因是由视神经元的反应速度造成的。其时值是二十四分之一秒。是动画、电影等视觉媒体形成和传播的根据。

说法2:当物体在快速运动时, 当人眼所看到的影像消失后,人眼仍能继续保留其影像1/24秒左右的图像,这种现象被称为视觉暂留现象。是人眼具有的一种性质。

人眼观看物体时,成像于视网膜上,并由视神经输入人脑,感觉到物体的像。但当物体移去时,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即消失,而要延续1/24秒左右的时间,人眼的这种性质被称为“眼睛的视觉暂留”。

(1)为什么电影风格要用24fps扩展阅读:

帧率和人类视觉

人类视觉的时间敏感度和分辨率根据视觉刺激的类型和特征而变化,并且在个体之间不同。人类视觉系统每秒可处理10到12个图像并单独感知它们,而较高的速率则被视为运动。当速率高于50 Hz至90 Hz时,大多数研究参与者认为调制光(如计算机显示器)稳定。

这种调制光的稳定感被称为闪烁融合阈值。然而,当调制光是不均匀的并且包含图像时,闪烁融合阈值可以高得多,数百赫兹。关于图像识别,已经发现人们在不间断的一系列不同图像中识别特定图像,每个图像持续少至13毫秒。

视力的持久性有时会导致非常短的单毫秒视觉刺激,其感知持续时间在100毫秒到400毫秒之间。非常短的多个刺激有时被认为是单个刺激,例如10毫秒的绿色闪光,紧接着是10毫秒的红色闪光,被感知为单个黄色闪光。

⑵ 为什么电影24帧就已经非常流畅,而游戏却要60帧以上才能保持流畅

据扯人眼和大脑接口在一秒中可以处理10到12张画面。(参见:Frame rate)但对一些刺激性画面,比如黑屏突然闪白0.01秒,也是可以察觉的。原因是视觉后像(视觉后像_网络),简单可以理解为呈现在眼前的画面会在它消失之后依然会被视神经认为还存在一小段时间。

视觉后像是电影的基础,人脑会脑补两张画面之间的动态内容。(真正的脑补,不需要自主意志支配)早期默片每秒只有14张画面,但大脑依旧可以间补。
另一个电影让人眼感觉到流畅的原因是:摄像机拍摄的每秒24张画面,每一张都是经过一定时长的曝光完成的,所以它记录得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一瞬间,而是一段时间里影像的叠加,这就是为什么一般摄像机在拍摄相对镜头高速运动的物体时会产生“动态模糊”。动态模糊使得那些飞速划过镜头的物体(比如前景物体)不再是突然出现在某一两帧画面里,然后消失,而是在那一两帧里出现一个模糊的影子。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画面的“稳定性”(因为一闪而过的东西会模糊和淡化)从而保持了流畅度(人脑可以专注于正常速度移动的中远景)。
在电脑动画中,渲染动态模糊是使得动画更加流畅自然的重要手段。
以上是为什么电影的帧速率低但是依然感觉“流畅”。

对于游戏,流畅度不仅仅体现在画面的流畅,因为游戏需要交互。
游戏中逻辑的计算(CPU运算),比如计算游戏中敌人的位置随着时间的变化,玩家血量的变化,需要不停计算。GPU渲染在渲染一帧画面的速度是不稳定的,会受画面复杂度影响,因此一秒钟内能呈现出的帧速率也是不稳定的。所以游戏引擎会在GPU完成前一幅画面的渲染之后让CPU计算一次逻辑,比如敌人在下一帧会出现在什么位置,玩家的血量会减少多少。这种方式会避免CPU在一秒钟更新了60次游戏状态,而GPU只能渲染出其中30个结果给玩家的浪费情况。
所以,当GPU渲染得不够快时,CPU对游戏状态的更新也会相应滞后。
如果玩家在这一帧按下一个按钮,而这时GPU一秒只能处理一个画面,那么游戏对玩家做出反馈(不仅是视觉的反馈,还有逻辑反馈)将会是在一秒之后。举个例子,你在dota中按键释放一个技能,这个技能不光需要在一秒之后才被你看到,更可怕的是在一秒之后才在游戏状态中真正发生作用。鬼武者中“一闪”所要求的“按键时机需要在2帧范围内”,也必须建立在帧率达标的前提下。如果鬼武者在一台电脑上的FPS为5,玩家按中“一闪”基本就不可能了。
游戏中,只要有交互行为,滞后就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反馈总要等到下一帧才能出现,所以GPU渲染一帧需要多长时间决定了反馈的速度。因此游戏的流畅所需要的帧速率也不绝对需要60fps,这跟游戏机制是否对反馈敏感有关。动作游戏,比如格斗和赛车,对fps就更敏感,像《文明》这样不强调动作的游戏,fps达到30就不会感到有卡顿。
以上是为什么一些游戏需要较高的帧率来保持“流畅”的体验。

⑶ 电影为什么24帧,游戏

24秒或1。
游戏的情况是显卡渲染出的每一帧跟下一帧一般不会是连续的。而一般电影的每一帧都持续1,所以会让人感到里面的物体、场景等都是持续运动的?首先,因为电影的所有帧之间都是连续的,所以你会发现暂停的时候,电影画面会比较模糊,这种效果跟人眼的残影现象一模一样。造成顿挫感的原因还有一个,就是游戏场景不一样导致每帧生成时间不一样,而认为是流畅的是60帧,所以帧率过低的时候让人感到顿挫和跳跃感:很卡的时候场景变化很大;29秒。
为什么玩游戏的24帧没电影的24帧流畅人眼认为运动图像是连续的最低帧率是24帧,由始至终都非常统一,比较直观的体现

⑷ 经典科普:为什么电影可以24帧,但游戏要60帧

你好,游戏不需要60帧其实也可以的,电影是25帧,因为25帧已经完全足够克服电影里面的视觉延迟,一般超过20帧人眼就会觉得是连续画面了,至于游戏之所以需要更高的帧数是因为现在FPS或者第一人称的游戏比较多,你在转动画面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掉帧的情况,或者转动速度过快的话(角速度过大)人还是会有视觉延迟的感觉,所以越快越好,这样人就会最小程度的感觉到视觉延迟,这就是为什么玩FPS的玩家甚至会考虑120HZ的显示屏,一个最明显的就是120hz的显示屏在拖动鼠标的时候不会有像60hz显示屏那种明显的拖拽感。
望采纳,欢迎追问

⑸ 为什么现在一般电影的帧数都是24帧

“24帧”完整的说应该是24帧/秒,也就是影片每秒闪过24帧图片,人眼对于图片的识别情况是:低于24帧/秒时人眼会感到卡顿的情况,高于24帧时人眼就会认为这是一串连贯的动作,所以电影的最低帧速率要求一般是23.998或者24帧,动漫的要求可以稍低,比如16帧


⑹ 为什么电影25帧每秒 电视30帧每秒 影院动画又是24帧每秒这个和pal制式和n制式有什么关系没

主要是因为所采用的制式不同,所以造成的每秒帧数的不同。

欧美、日本等电视制式是NTSC,每秒钟29.97帧,也就是常说的30帧每秒。

亚洲等电视制式是PAL,每秒25帧。

影院动画所用的是胶片,固定的是24帧每秒。

一些高清的游戏,制作水准达到60帧每秒。

这个和pal制式和n制式有关系。PAL和NTSC制式区别在于节目的彩色编、解码方式和场扫描频率不同。中国(含香港地区)、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家采用PAL制式,美国、日本、韩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等采用NTSC制式。

(6)为什么电影风格要用24fps扩展阅读

PAL与NTSC的区别电影放映的时候都是每秒24个胶片帧。而视频图像PAL制式每秒50场,NTSC制是每秒60场,由于现在的电视都是隔行场,所以可以大概认为PAL制每秒25个完整视频帧,NTSC制30个完整视频帧。

电影和PAL每秒只差1帧,所以以前一般来说就直接一帧对一帧进行制作,这样PAL每秒会比电影多放一帧,也就是速度提高了1/24,而且声音的音调会升高。这就是一些DVD爱好者不喜欢PAL制DVD的原因之一。

但是据说现在有些PAL制DVD采取了24+1的制作方法,就是把24帧中的一帧重复一次,从而获得跟电影一样的播放速度。

而NTSC因为每秒有30帧,不能直接一帧对一帧制作,所以要通过3-2 PULLDOWN等办法把24个电影帧转成30个视频帧,这30个视频帧里所包含的内容和24个电影帧是相等的,所以NTSC的播放速度和电影一样。

PAL与NTSC制式的转换问题:

1、 PAL制式是每秒记录25幅画面;

2、 NTSC制式是每秒记录30幅画面;(两种制式的画面的扫描线也不同);

3、 DV格式既不属于PAL制式也不属于NTSC制式,但它确实分为25幅画面/秒和30幅画面/秒两种版本;

4、 透过镜头,PAL制的TRV-900记录的是25幅画面/秒,而NTSC制的TRV-900记录的是30幅画面/秒 ;

5、 从数字端口(1394端口),TRV-900(其它数字摄像机也相同)既可记录25幅画面/秒信号,也可记录30幅画面/秒;

6、 从模拟输入口,TRV-900只能记录与摄像机制式相同的模拟信号(PAL制式或NTSC制式)

⑺ 为什么电影24帧很流畅,游戏24帧就觉得卡

电影是用摄影机拍摄的,快速运动时画面在运动方向有一定的运动模糊,这个模糊会起一定的融合作用,另外,电影的24帧是均匀的。游戏的画面是电脑生成的,每个细节都是清晰的,没有运动方向的模糊,游戏画面的帧率是平均帧率,由于画面复杂程度、移动变化对电脑显示系统的工作量不同,帧帧之间一般不是均匀的,对需要运算量大的画面瞬时帧率可能会远低于24帧,所以游戏会卡。
以上个人见解,没有参考资料和依据,仅供参考。

⑻ 为什么电影的帧频为24啊与人的视神经反应速度有关么

当然是每秒钟播放越多的帧数,用户看来视频播放就越顺畅。而电影用24帧每秒的帧频就能使观众感到播放顺畅。在24帧的基础上每增加1帧就会增加百分之五的成本,所以电影与电视工程师学会(SMPTE)制定标准24、25和30帧每秒的SMPTE时间代码帧频是通用的,每种用于行业中不同部分。电影的专业帧频是24帧每秒,电视的专业帧频在美国是30帧每秒。在中国电视的专业帧频是25帧。
为什么电影的帧频为24,而电视是25,并且就因为差这么一帧,使得每次要在电视上放电影时,都得要进行格式转换(多插一帧,即对某帧进行重播),而不把它们统一为25或24呢?电影不愿换成25帧的理由是,人们对每秒24帧已很满意,换成25帧会增加成本;电视不愿换成24的原因是电网交流电的频率为50Hz,如果换成其它场频,当受到如荧光灯之类的灯光调制的时候会出现差拍。由于大家都不愿意妥协,所以无法达成协议,只能和平共处到现在。因此我们在看电视电影的时候,总能看到多插的那一帧在闪烁。

⑼ 为什么电影是24帧而电视是25帧

24fps以上的电影都可流畅的观看,电视不一定就是25fps,30或更高的都有。电影是为了节省胶片,24fps是最低限度,在低就不流畅了。电视没有胶片问题,可以25,30fps。

⑽ 为什么电影是24fps,而电视是25fps这1帧的区别在哪里

电影的观影环境暗,人眼视觉暂留效应长。
电视的频率与交流电频率相关。25fps对应于50Hz的工频交流电。

阅读全文

与为什么电影风格要用24fps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不良千金电影结局如何 浏览:532
央视6电影频率多少 浏览:394
周润发电影免费观看大全集 浏览:240
好莱坞哪个电影好看 浏览:200
无锡电影院春节免费么 浏览:440
智能电视如何缓存电影 浏览:544
俄罗斯海军电影有哪些 浏览:10
推荐好看的电影宫廷 浏览:980
国产老电影好看 浏览:837
马哥电影名字叫什么 浏览:125
没有电脑怎么优酷电影放到手机相册 浏览:761
电影院影幕多少钱 浏览:415
韩彩英点烟蓝正龙什么电影 浏览:699
在家里看电影用英文怎么说 浏览:121
类似烧腊电影有哪些 浏览:323
real电影多少分钟那个 浏览:104
什么电影真恐怖 浏览:792
复联4高清免费完整版电影 浏览:601
电影鸭王百度云免费资源 浏览:606
斗鱼台湾电影最后怎么样了 浏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