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伯爵夫人的影片评价
《伯爵夫人》描写的是美国盲人外交官杰克逊为实现在旧上海开一家最浪漫、最完美的酒吧,而与流落于上海的丧夫俄国贵族索菲娅伯爵夫人邂逅而展开的一段微妙情感旅程。精彩的人物塑造、精致的画面影调、精妙的音乐旋律和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发展,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上海的光与影中,人性、爱欲、仇恨、动荡重重叠叠,传递出融合中西的人类情感和人性温暖。
电影众多人物的塑造果真出彩,幕后阵容堪称豪华。杰克逊的虽已落魄却孤傲、执着,索菲娅的高贵不再,却依然在大庭广众之间妖艳、清高,回到逼仄的住所则无奈、失落,还要遭受来自亲人们的冷眼相看和回避女儿的目光。他和她在异国的土地上,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着,艰难地追求着梦幻般的理想。片尾,杰克逊终于向索菲娅发出爱的呼唤,是那么的含蓄而又那么地绅士,而索菲娅的回应又是那么的自然和真切,简直是“简.爱”的再版,令人拍案叫绝、回味良久,一种悠远的凄凉的美感油然而出,从中也折射出了人世的沧桑感。
影片摄影杜可风延续着他那精雕细琢的艺术风格,浓抹重彩地表现出人生的长流和生活的无情。索菲娅年少富贵时,一身白衣白裤,无忧无虑地挥举着白色的网球拍,整个画面纯洁无暇、高雅经典;尚未失明且有抱负的杰克逊,牵着女儿的小手走在两边松树成林的小道上,郁郁葱葱、生机一派。然而,动乱的上海,尽管不失绚烂,却也阴云密布,成千上万难民逃亡的离乱场景,真实流畅,触目惊心。尤其是松田最后跨出杰克逊酒吧时,随着弹簧门的来回晃动,杰克逊脸庞上的光线时明时暗,鲜活地映照出了杰克逊内心的激荡和较量,形象生动,过目难忘。诸如此类的传神递情的画面和影调,贯穿于全片,也震撼着观众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