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何日君再来》 下载地址 邓丽君版
链接:
《何日君再来》是中国近代最受欢迎的经典中文歌曲之一,也是1937年电影《三星伴月》的插曲。歌曲由周璇主唱,并灌成唱片,由上海百代唱片发行。此曲日文版由日本歌手渡辺はま子首唱,并于日本发行。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邓丽君首次翻唱该曲,随后亦分别录制了中文版、日文版及印尼语版发行。《何日君再来》作为邓丽君演唱的经典曲目之一,演绎次数之多,足以看出她对于此曲的喜爱。该曲成为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演唱会的必唱曲目之一。
B. 歌曲“何日君再来”的原唱
周璇原唱。最早由“金嗓子”周旋唱红了上海滩,还有一个较为熟悉的版本,是日籍歌手李香兰演唱。两位演唱的版本有着更深刻的年代感,许多老上海为背景的影视作品中都有体现,歌声一起,便立刻将人拉回到了那个老旧的年代,十里洋场,繁华热闹,鲜丽的佳人们舞池中旋转。
《何日君再来》最初是1937年的电影《三星伴月》的插曲。《三星伴月》是由方沛霖执导,周璇、马陋芬等主演的一部电影。该片于1937年在中国大陆上映。歌曲由刚刚成名的周璇主唱,并灌成唱片,由上海百代唱片发行。
一曲简单的离愁别绪,却命途多舛,创作伊始,便在特殊的年代背景下,披上了多种政治色彩,各方不招待见,满满的都是反对之声。
日本方面认为,这是一首抗日歌曲,歌词中寓意民众期盼“何日国军再回来”;国民党认定这是在召唤共产党返回上海;而共产党则把这首歌看成是旧上海堕落糜烂生活方式的渲染,加以批判。
(2)何日君再来是什么电影的主题歌扩展阅读
1939年的一部香港抗战电影《孤岛天堂》又将黎莉莉演唱的《何日君再来》选为插曲,影片中男子参军前与心上人依依不舍的离别情景,与歌曲的韵味相得益彰,配合得恰到好处。之后这首歌又被李香兰翻唱并收入唱片,这位“上海歌后”的演绎也是别有一番风味,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流传,以至家喻户晓。
1978年,华语女歌手邓丽君将其重新演绎,收录于唱片专辑《一封情书》中,此曲立即在华掀起热潮。
C. 有关"何日君再来"的问题
《何日君再来》的命途多舛,也可算是华语歌曲的经典冤案。这首带有浓重探戈味道的歌曲,出生于1936年,是由创作过无数爱国抗战歌曲的作曲家刘雪庵为一部广告宣传歌舞片《三星伴月》所写,而导演方沛霖未经刘雪庵同意,就让编导黄嘉谟填写了歌词,对此刘雪庵极为不满,但碍于朋友情面未公开抗议,却为他将来的坎坷命运埋下伏笔。
1939年香港一部抗战电影《孤岛天堂》将《何日君再来》选为插曲(黎莉莉演唱),描述青年男子参军前与女友依依不舍的情景,歌曲韵味恰到好处。此后这首歌被李香兰翻唱并收入唱片,很快就家喻户晓,所以至今许多人仍认为《何日君再来》是李香兰首唱的经典歌曲。
转眼到了文革期间,这首流传极广《何日君再来》被别有用心的人配上有政治意味的歌词,一时风行。当时更有人指这首由李香兰唱红的歌曲是刘雪庵为所作。刘雪庵就因这首移花接木的《何日君再来》被错划为右派,关进“牛棚”22年,受尽折磨导致双目失明,文革结束9年后才获平反,冤案因此产生。
《何日君再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初因邓丽君的翻唱进入大陆而再度走红,却被错误认为是“精神污染”、“歌曲”因此被禁,同样是一桩历史冤案。如今刘雪庵被平反,《何日君再来》已解禁,其中体现出的开放与包容,值得人民欢欣鼓舞,改变使人进步。
这下很清楚了吧,1936年的歌,邓丽君的应该是翻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