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长城电影是什么小说改编

长城电影是什么小说改编

发布时间:2024-01-21 01:42:45

如何评价《长城》这部电影

在我个人看来,《长城》是一部彻头彻尾的商业片,主要是为了讨好外国观众,让喜欢拯救世界的歪果仁顺带着拯救中国。

奥斯卡之所以设最佳外语片,不是让你拷贝美国的。所谓文化输出,是要输出中国独有的文化,而非为了迎合,刻意“无中生有”。其实《长城》也不是一无是处,歪果仁看完,说不定能学会两个中国成语---“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这也算张导成功输出了中国文化吧?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给我留言点赞哦~

㈡ 电影长城的简介

《长城》该片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宋朝时期,讲述了欧洲雇佣兵威廉·加林在被囚禁在长城期间,发现可怕的掠食怪兽将这座巨型城墙重重围困之时,他决定加入了一支由中国精英勇士们组成的大军,共同对抗怪兽饕餮的故事。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电影长城的简介,供大家参阅!

电影长城基本信息

《长城》是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乐视影业、传奇影业、环球影业联合出品,由中国导演张艺谋执导,马特·达蒙、景甜、佩德罗·帕斯卡、威廉·达福、刘德华、张涵予等联合主演的奇幻动作片。

该片故事背景设定在中国宋朝时期,讲述了欧洲雇佣兵威廉·加林在被囚禁在长城期间,发现可怕的掠食怪兽将这座巨型城墙重重围困之时,他决定加入了一支由中国精英勇士们组成的大军,共同对抗怪兽饕餮的故事。

该片于2016年12月15日晚19点在中国350家IMAX影院超前上映,16日以3D、IMAX3D、中国巨幕3D、杜比视界、杜比全景声、Auro格式在中国全面上映 。

电影长城剧情简介

中国的古代,以人类为饵食的怪兽——饕餮,每六十年便会集结到人类的领地觅食,捍卫领土的人类军团铸造长城的目的也是为了抵御怪兽的入侵。来到中国寻觅黑火药发财的外国雇佣军威廉·加林(马特·达蒙饰)与佩罗· 托瓦尔(佩德罗·帕斯卡饰),因为一次偶然的机会误打误撞进入了长城,认识了对抗饕餮的中国无影禁军,也见证了无影禁军的精锐和勇敢,并被这群战士之间的信任和牺牲所感动,威廉·加林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了共同守护人类的战斗当中。然而,在对抗的过程中,他们却发现饕餮大军不断进化,到最后已经能够从长城打进皇宫,一场大战也由此拉开。

电影长城幕后花絮

电影将背景设在古代中国科技和文化相对发达的时期,除了长城外,还融入了神话怪兽和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等中国元素,饕餮的原型来自于中国志怪古籍《山海经》 。

电影《长城》里面英语对白,制作团队也是英语交流,景甜为了很好地演角色,特意在美国训练了半年,按照专业的课程安排,学习了数十套武术招式,掌握十余种兵器的使用技巧,熟悉英文台词。

《长城》是张艺谋首部与好莱坞主创团队合作的电影,同时也是个人第一部IMAX 3D电影 。

电影里五军根据职能分类,用动物特性象征,颜色也是。不是特别的设计,仅仅是为了战争中好区分 。

影片开机第一天马特·达蒙就被鹿晗的粉丝震惊了,马特·达蒙看到酒店里摆了四百多束花,都是鹿晗粉丝送的。那时候才感受到这些合作演员在中国的影响力。

《长城》后期特效制作长达15个月,为了制作视觉特效,张艺谋多次前往美国与工业光魔和维塔工作室商讨电影视觉制作,包括设计出首次亮相大银幕的中国神话怪兽饕餮 。

佩德罗·帕斯卡表示自己是张艺谋的影迷,还特地给张艺谋写了一封信,表示很愿意合作。张艺谋用中国传统的毛笔和黄纸写了一封回信,佩德罗·帕斯卡直接将这封信装在镜框里当成了一个纪念品。

《长城》幕后创作团队,来自37个国家,语言的障碍是最难调度,因此剧组配备了几十名翻译 。

演员威廉·达福,每天只要有戏份他就会第一个来现场,在拍摄被饕餮追逐的那场戏中,威廉·达福就坚持不用替身,即使摔倒了也马上爬起来继续跑,一遍又一遍的重复拍摄 。

影片里无影禁军“五军”的设计构思,灵感都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用五兽作为五支军队的代表,就是沿袭了中国古代以兽命名的传统 。

电影长城幕后制作

剧本创作

《长城》最初概念来自传奇影业CEO托马斯·图尔,第一次在飞机上看到了中国长城,觉得是个特别了不起的建筑,决定拍一部以“长城”为背景的电影。2012年托马斯·图尔和编剧马克斯·布鲁克斯先写了一个故事梗概。另外一个制片人乔·贾希尼和导演张艺谋从2013年10月到2014年3月,做出了第一稿剧本,第一稿剧本完成后,同年7月份美国导演托尼·吉尔罗伊写了第二稿剧本。最终张艺谋导演多次反复修改重要的环节,才完善剧本。

拍摄过程

2015年3月30日电影《长城》在青岛东方影都正式开机。该片采用面积最大绿幕区拍摄,在青岛万达东方影都搭了一个长城,有一平方公里大,由360多个集装箱组成,部分大场面战争都在青岛东方影都拍摄。青岛外景地剧组人员总数最高时达到1300人,包括群众演员500余人。

道具设计

《长城》中的兵器道具不仅种类多,数量更是可观,为影片提供道具设计和制作的正是新西兰维塔工作室,维塔工作室在设计兵器的同时融入了中国传统的纹饰和图案,刀、剑、弓、弩、箭、盾等兵器上雕刻的纹饰等设计都极具中国古典美,其中饕餮的形象维塔工作室用了七八个月的时间设计出了746稿,为了完成电影中大量的道具需求,维塔公司车间的工作人员由150人增加到330人。影片的道具器材一共装了350个集装箱,其中维塔为电影共打造了4500件各色兵器,鹰军箭就有1万多支。

服装设计

该片服装设计由迈耶斯·C·鲁比欧担任服装指导,力图呈现中西融合的主体构想来展现中国工艺,运用中国古代针织技法展现那个时代的服装之美。从将士的盔甲、披风到头盔,设计理念让中国传统服饰显得更具活力。除了中西元素的融合,对色彩的运用也是张艺谋导演极其重视的一个环节,张艺谋让五军分穿不同颜色的盔甲,每位主演的服装都根据自身的性格特点,做出了独特的设计。影片服装设计中最大的挑战是从零开始打造六种军队的服装。设计师在每位将领的服装上精心雕琢每只动物的造型,最复杂的一套服装需要18双手同时操作才得以穿上。服装团队中90%都是中国人 。

㈢ 电影《长城》中有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按照《长城》中所说,饕餮每 60 年出动一次,一直持续了几千年,直到宋朝被灭。
契丹人不可能不知道有饕餮的存在。
而契丹人和饕餮都在长城外,为什么契丹没有被灭?
换句话说,饕餮为什么不吃契丹人?
好了,接下来鱼叔要开一下脑洞。
《山海经 · 北山经》是这样描述饕餮的:
有兽焉,其状如羊身人面,其目在腋下,虎齿人爪,其音如婴儿,名曰狍鸮,是食人。
也就是说饕餮长着人面兽身。

结合《路史 · 蚩尤传》:
蚩尤天符之神,状类不常,三代彝器,多者蚩尤之像,为贪虐者之戒。其像率为兽形,傅以肉翅。
这里说到蚩尤外表长得像兽,是贪婪的代表。
与饕餮不谋而合。
所以民间认为,饕餮是蚩尤的化身。
有些鱼友可能不知道蚩尤是谁。
明年杜琪峰将拍一部奇幻大片《黄帝大战蚩尤》,号称投资 10 亿,故事讲的就是历史上最早和最有名的大战之一,黄帝战蚩尤。
黄帝,号轩辕氏。
正是因为这一场战役,名震当时的世界,各部落拥护他为天子,尊称他为黄散拍帝。
在此之前,黄帝曾打败了炎帝,炎黄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华夏族,华夏族在汉朝以后称为汉人,唐朝以后又称为唐人。
所以凡华夏儿女,都把黄帝和炎帝并称为华夏的始祖。
而我们就是炎黄子孙。
鲁迅有一句诗叫," 我以我血荐轩辕 ",也把黄帝作为伟大的民族象征。
综上,是否明白饕餮为什么不吃契丹人了?
因为蚩尤是被黄帝所杀,然后化身为饕餮,是为了报仇。
它不塌滑吃契丹人,是因为要吃的对象就是炎黄子孙。
几千年来活动的目标是灭掉华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饕餮冲破长城之后,就直奔皇宫,因为它首先要灭的是皇族。
修筑冲衫羡长城是为了保皇。

《长城》中还有一个细思极恐的细节。
饕餮在大战之后,撤退时宁可受伤,也要带走同类的尸体。
有人会认为这是饕餮不想留下尸体,被人类拿回去研究。
错了,人类研究需要是活体,尸体没用。
而这些尸体,极有可能是给兽王吃的。
这里需要再引用《左传》:饕餮是缙云氏不才子。
而《史记 · 五帝本纪》写到:
缙云氏,姜姓也,炎帝之苗裔,当黄帝时在缙云之官也。
通过这两句典籍,可以推断蚩尤就是缙云氏的 " 不才子 " 饕餮,并且蚩尤姓姜,是炎帝的后裔。
也就是说,饕餮和炎黄子孙是同胞。
说回张艺谋给饕餮下的注解:贪婪。
饕餮最大的特点是贪吃,甚至连同胞都吃。

这也就印证了那些被拖走的饕餮尸体,是被兽王所吃;
而饕餮吃人,其实也是同胞相食。
还有一个问题,为什么兽王一死,所有饕餮全都灭了。
因为兽王就是蚩尤。
蚩尤每 60 年出动一次,一心要灭掉炎黄子孙,一直持续了几千年。
直到宋朝灭亡。
为什么要选宋朝,而不是秦朝、汉朝、唐朝呢?
因为饕餮的使命在宋朝就已经完结了。

饕餮亡,契丹不断进犯,然后是金。
也就是那个时候,外族占据了大半华夏,直到元,全部吞并。

㈣ 电影《长城》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在我个人看来,在没看这部电影之前,光看名字就感觉这是一部史诗级电影,为啥?长城,这个名号不仅是屹立于世界的文化瑰宝,更是是中华民族的象征。这样的名字可不是随便可以用的,既然取名长城那一定是一部气势恢宏,波澜壮阔的大片,不过看了影片才知道事实上这是一部架空了历史背景后的魔幻故事。

怎么样?如果你喜欢我的回答欢迎给我留言点赞哦~

㈤ 《长城》作为我国首次尝试和好莱坞合作的影片,它在电影史上有什么意义呢

电影《长城》是好莱坞首次与中国深度合作,完全按照按好莱坞工业水准打造的超级大片,也是中国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工业模式下的电影。资料得知,这个故事并不是张艺谋带给好莱坞的,而是好莱坞拿着写了七年的剧本,找到了张艺谋。编剧则是曾经编剧过《谍影重重》系列电影的托尼·吉尔罗伊。最开始传奇影业创始人托马斯·图尔有一个概念性的想法:长城之所以建造的如此宏伟,一定不单单是为了抵御“人类”。2012年,罗异担任传奇影业联合华谊兄弟在中国创办的公司传奇东方的CEO,他来到中国20年,见证了中国电影市场从“零”到全球第二大市场的井喷阶段,这一切仿佛都是为了《长城》蓄力,无论是从电影内容还是市场培养方面。在这个合作的最佳时段,他找到了张艺谋,这位中国当代最具“掌控力”的导演。那时《长城》已经筹备了七年,中途还找过《燃情岁月》的导演爱德华·兹威克,但因为种种原因“夭折”了,递到张艺谋面前的,是一稿“特种部队”打怪兽的典型好莱坞式剧本。

所以在这部电影创作过程中,好莱坞保证资金,投入技术,同时也规定了剧本走向,电影节奏,而张艺谋在其中做的是“带着脚镣跳舞”。同时“借水行船,输出中国文化”又是张艺谋拍摄这部影片的一个动机和理念:“我一直主张我们要有这样的合作,我们借用好莱坞这样的力量和他们喜欢的东西,哪怕是拍一个爆米花的电影,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的,潜移默化的,把中国的一些文化符号传递出去。”所以,当电影导演被好莱坞资本绑架,当导演主题先行试图借助电影输出中国文化符号时,便产下了这样一颗好莱坞类型片与中国文化符号夹杂的不伦不类的怪胎。

钱钟书曾说:“理之在诗,如水中盐,花中蜜,无痕有味。”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其深刻的主题、导演的艺术理想、人文精神理应通过鲜活可感的人物形象、逻辑缜密的故事、气韵灵动的画面自然而然的渗透出来,而非如此这般迫不及待、急功近利的呈现出来。我们对这部影片的吐槽,不仅仅是因为影片的糟糕,而更多是出自对于一个曾经有思想、有个性、有才华,被称之为“鬼才”“奇才”的艺术家的失望。坐拥如此充裕的资本、豪华的明星、顶尖的技术,竟然整合出如此平庸的流水线作品,这是绝大部分对张艺谋还怀有期待的观众所不能接受的。《长城》再一次证明任何一个畅销作品,都不可能仅仅是商业算计的分泌物。没有解决更高级的,让全球观众看到“一种活跃的、灵性的、充满幻想和好奇的生活”,那输出文化,就是一句空话。

㈥ 文学作品改编的国产影视剧有哪些

现在大多数国产影视剧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而来,文学作品因为有一定的粉丝基础,所以热度还是非常高的。投资商也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选择用文学作品改编成国产影视剧。文学作品改编的国产影视都有哪些?

三、总结。

由文学作品改编的国产影视剧还有非常多,就像四大名著中的其他三大名著。就例如《水浒传》,《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每一个文学作品都是经典,能够以影视剧的姿态出现在观众们的面前,也是传承经典。

阅读全文

与长城电影是什么小说改编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印度电影故土好看吗 浏览:553
中国好看的电影推荐一下 浏览:103
赵英俊电影有哪些 浏览:323
龙岩万达7点什么电影 浏览:223
蜡笔小新大电影免费全部中文 浏览:201
龙珠电影哪部好看 浏览:77
有三个企鹅的是什么电影 浏览:539
肥佬网好看的电影 浏览:52
有照明员工指导的电影什么 浏览:790
邓超拍过的所有电影有哪些 浏览:642
如何下载电影在u盘里面的歌 浏览:159
大红包电影收了多少 浏览:795
印度电影在哪些国家受欢迎 浏览:675
巨人国免费大电影完整版 浏览:305
男人颓废看什么电影 浏览:303
好看的电影类似与贫民窟 浏览:623
绑架女孩重庆电影有哪些 浏览:307
可以免费看电影的网址高清 浏览:598
抖音上讲电影的用户有哪些 浏览:493
电影剧本报备要求多少字大纲 浏览: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