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有源声音在电影中不仅仅参与叙事还可以干什么
还可以刻画人物。
声音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刻画人物的作用,我们可以从人物的对白中,了解到某个人物的性格特征,比如《理智与感性》中的姐妹俩,姐姐与妹妹是截然不同的性格,两个人的对白也完全展示了姐妹彼此不同的思想和性情。而独白更能体现出人物的心理活动,这是一个人物内心真实的声音,完全流露出本人的真实想法,用独白来表现人物特性是最明白不过的。
电影声源的种类分为三种形式:人声、自然音响、音乐。
一、人声
人所发出的由音调、音色、力度、节奏等因素所组成的声音以及人的话语。是人类在交流思想感情中所使用的声音手段。
二、自然音响
除了人声以外,在电影时空关系中所出现的自然界的和人造环境中的一切音响或噪声。有时群杂声亦起自然音响的作用。
三、音乐
从纯音乐形式转化而来的电影视听手段的一个组成部分,由于它被纳入了电影的时空关系之中,从而获得一个为纯音乐所不具备的电影空间,因此其性质完全不同于纯音乐。
电影音乐基本上分为声源处于事件或叙事空间的音乐和非事件或非叙事空间的音乐,前者如影片《城南旧事》中英子在音乐课上唱的《小麻雀》或《离别歌》,后者如影片《城南旧事》中片头出现的管弦乐队演奏的“离别歌”。
⑵ 电影中声音的作用 4/29
首先,声音在电影中的最大价值就是 模拟现实中的听觉感受 , 让观众身临其境 、感同身受。比如,画面是一片森林,声音就是去塑造一个空间上的听感。再比如《星际穿越》这部电影,很多人在看的时候会觉得“不舒服”,从声音设计的角度来解释就是,电影加入了很多特殊频率的噪声,从而让观众感受到穿越黑洞时的无助。
其次, 声音还可以为电影创造一些实际的功能 。比如,不想让画面看起来太血腥,可以通过声音去调动观众的生理反应,同样也能表现出暴力和残酷;再比如,受到影片预算的限制,雇不了那么多的群众演员,或者没有能力去很多地方实景拍摄,声音就要承担起营造影片地域感、社会感和时代感的功能。
此外,声音还可以 脱离画面,单独叙事。同一个声音会勾起观众的不同情感和回忆 ,比如,听到《新闻联播》的开场曲,就知道是傍晚的时间;听到留声机的歌声,就会让人有一种老上海的年代感。声音的这种“符号化”可以运用到电影中,起到塑造人物造型和情境暗示的作用。比如,电影《风声》里有一个司令的角色,经常拄拐杖。赵楠和团队在做声音的时候, 给拐杖加了一个听起来很特别的金属弹跳声,它成了这个人的标志 ,只要听到这个声音,观众就能想到这个人物。
⑶ 音乐在影视电影中起着什么重要的作用
1、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
2、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鲜明生动,可以为电影加不少的分数。
3、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像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像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4、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
5、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
6、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像,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像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