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人说《苏丹》=《摔跤吧!爸爸》+《激战》,你同意吗
我不这样认为,不能单纯的说这部电影是另外两部电影的综合体。
每一部电影都有自己的独有的价值。《苏丹》也是如此。单纯的就摔跤方面来说,《摔跤吧爸爸》的立意和《苏丹》本身就是不同的。《摔跤吧爸爸》中的立意是励志、是改变,而《苏丹》中摔跤的立意是博取关注,是赢得尊重。单单的就这一点来说,两部电影是不同的。
而《苏丹》已经给出了正确的定义,那就是赛场上的冠军容易拿到,更重要的是怎么成为生活中的冠军。不然的话,就算是拿到再多的冠军又能如何?没有了生活的源泉,注定是一潭死水而已。
Ⅱ 苏丹电影结局
《苏丹》电影结局如下:
苏丹晋级决赛,但不得不进了医院。苏丹的粉丝在医院外聚焦,祈祷他能快速康复重回赛场。医生检查后建议取消比赛,否则后果难料。接到格温电话的阿尔法赶到了医院,坐在病床边,这对八年没有说过话的夫妻相互说出宴敏了心里话。
是阿尔法成就了苏丹,苏丹这次拼死拼活的参加比赛就是为了重新赢得她的尊重。嫌坦阿曼也是苏丹的儿子,阿曼的过世让苏丹自责了整整八年。而八年的时间,阿尔法内心已经原谅了苏丹,她每天去清真寺不只是为儿子祈祷,也是看一看苏丹是否安好。
《苏丹》电影概述
《苏丹》讲述了来自印度北方小镇的苏丹对摔角教练的女儿一见钟情,为了追求心仪女孩,从未接触过摔跤的苏丹不仅从头开始学,而且在短时间内就获得了地方冠军,展现了他的决心和天分。
娶得美人归的苏丹和妻子一同参芹祥桐加比赛,但就在苏丹又一次获得冠军时,他却因为骄傲自大而失去了挚爱的家庭,最后事业爱情双失落的苏丹明白唯一能赢回妻子芳心的办法,就是再次夺回属于他的舞台。
Ⅲ 怎么评价电影《苏丹》
电影评价概括
这部电视剧还是很比较能反映社会现实的,但是我觉得不是热血是狗血,顺便讽刺了一下社会现状。
Ⅳ 电影《苏丹》聚焦社会话题,探讨事业家庭“平衡术”,你是否有共鸣
电影《苏丹》讲述了乡村青年苏丹与阿尔法的浪漫爱情故事,并在描述两人婚后生活中,着重探讨了有关事业家庭的“平衡术”。
阿尔法是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现代女性,她不甘心仅仅在家相夫教子,做一个全职主妇,而是积极打拼自己的事业,并大胆的涉足一向由男性垄断的摔跤领域。
但是,她并没有因为个人事业,而否定婚姻家庭的价值,当事业与家庭有冲突时,她会权衡之后作出取舍,平衡好两者的关系。尽管一直都很想参加奥运会,但发现自己有了身孕之后,阿尔法没有太多犹豫就选择了待产,放弃了比赛,在她看来,自己已经在摔跤领域有所成就,此时此刻,她更想有一个完整的家。而在最后,她和苏丹和好,生下女儿后,又重新回到了赛场,继续自己的理想。
这个人物不但纠正了当下一些过于强调个人主义的激进女权思想,表达了一种传统价值的回归,也非常深刻的体现出,女性要平衡好事业与家庭,真的非常艰辛。
相较之下,男性似乎就容易的多,因为传统一般只要求他们赚钱养家,并不需要操心家庭内务,《苏丹》对此提出了批判。
苏丹追求阿尔法时是个一无所成的混混,为了获取她的认可,苏丹刻苦训练摔跤,赢得了比赛,证明了自己,顺势也抱得美人归,但他错以为男人,只要有挣钱的能力,就能安心拥有一个家。
成名之后,由于他对名利的追逐,忽略了家庭,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也失去了阿尔法。
影片告诉我们,男人除了要挣钱,也要花心思经营家庭,因为金钱没有办法替代感情,而家是一个讲情的地方,与此同时,这份情也不是女性单方面就能奏响的,必须还有男人的参与。
《苏丹》在家庭事业的“平衡术”探讨上,很有创意的从两性双方同时入手,既批判了陈腐的传统观点,又纠正了当下的一些激进思想,表达出一种客观公正的态度,可以说,将很多人内心的想法都表达出来了。
就我个人来说,是非常有共鸣的。传统总喜欢提“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而后又过分强调女性个体价值,贬低女主内的价值,无论哪种都有失公平。
事实上,当摆脱传统对两性刻板的家庭分工划分后,理想的家庭模式应该是“男女一起主外,又一起主内”,双方都能平衡好事业和家庭,苏丹夫妇便是如此。
我们应当意识到,不论男女,都是既要事业,又要家庭,平衡好两者,不仅是女人的课题,也是男人的功课。
Ⅳ 《苏丹》电影有感
最近看了一部印度宝莱坞制作的电影《苏丹》,特别精彩推荐大家去看看。
《苏丹》和《摔跤吧。爸爸》同样是讲述印度式摔跤运动员的故事,不同的地方是《摔跤吧。爸爸》的主题是为了理想,为了改变命运去摔跤,而《苏丹》的主人公是了爱情而去努力地摔跤。
“猴神大叔”萨尔曼.汗扮演的苏丹.阿里.汗在一次集市上遇见了漂亮女神阿尔法,对她一见钟情,并且发起猛烈的求爱攻势,最终遭到拒绝。原因是,阿尔法是镇上摔跤教练的女儿,阿尔法和父亲的梦想是要在奥运会上夺得金牌,作为摔跤手的她也只愿意嫁给摔跤手。
然后苏丹就立志成为一名摔跤手,为爱去摔跤。在经过艰苦的训练并且发挥出带有“主角光环”的摔跤天赋,在地方邦摔跤赛上战胜强敌夺得冠军,由此,获得女神阿尔法的尊重与爱慕,并且结为夫妻。
在带着妻子的梦想与期待,苏丹在奥运会上夺得了金牌,就在那一刻。苏丹被胜利的欢呼冲昏了头脑,变得自大傲慢。
随后因为孩子的早逝对苏丹的家庭造成重大打击,妻子也离他而去,他为弥补自己的过错,修补与妻子关系重新赢得她的尊重,重新走上摔跤擂台打赢生死战,最终成为人生赢家。
摔跤运动是一项需要艰苦训练的项目,苏丹能够吃下艰苦的训练,都是源自对于阿尔法的爱。能够让苏丹成为摔跤高手看似是“爱情的力量”,其实背后真正的原因是“意义的力量”。
苏丹能够一次又一次地忍受住艰苦的训练,一次又一次地战胜对手,原因在于他对摔跤赋予了“重大意义”,摔跤能够为他赢得尊重,赢得爱情。
在遭遇重大家庭变故之后的苏丹放弃了当一名摔跤手,并且发誓再也不接触摔跤运动,开始消沉了起来身材走样也无所谓。在他看来失去了阿尔法的爱,摔跤变得毫无意义了。
最终他想明白了,他从摔跤中获得阿尔法的爱与尊重,也从摔跤中失败失去一切。就应该从摔跤中拿回一切,就在他重新认识到当一名摔跤手对他的重大意义,苏丹又经过魔鬼训练回到擂台上去拼搏。
正如李笑来老师一直倡导的,想要做成一件事,最重要的不是想办法“坚持”,坚持只会让你的大脑觉得痛苦并且抗拒去做。最好的办法是对这件事情赋予意义,那么你就会忍不住地去做成这件事,挡都挡不住。
《苏丹》这部印度爱情电影还宣扬了要尊重女性的思想。我们对印度社会都有一种印象,在印度社会里女性的社会地位十分卑微,在“父权社会”的印度大量的女性得不到良好的教育,只能接受男人们对自己命运的安排,女人们一般都在家里从事农活或者家务活,生活环境极差。
时不时印度还会传出集体强奸案的丑闻。我曾经看过一篇令人十分震惊的报道,印度一名女生因为不服从家里对于婚嫁的安排,与情人一起私奔,被家里人发现之后她的哥哥和父亲对这件事感到十分的羞耻,一起把这位女生杀害了。
在倡导自由婚恋思想的我们肯定是难以接受的,《苏丹》这部电影就是希望让这些悲剧不要在印度重演。主角苏丹与阿尔法两人就是一个自由爱情故事,苏丹以身示范为了追求心仪的女生,愿意作出各种改变,靠着自己的努力去获得阿尔法的尊重,征服她的心。
电影里的小镇也到处贴着一些要尊重女性的宣传语,比如:把女孩都烧死了,谁来给你当儿媳妇?
电影中的阿尔法是一名从新德里毕业的大学生,她在认识苏丹之前也是一直在为自己的理想,夺得一枚奥运金牌而奋斗,而不是想找一位好人家嫁了。鼓励了更多的女性要为自己的梦想去奋斗,倘若有人挡着你,不用硬碰硬,就用“摔跤”的方式巧妙地去化解掉吧。
电影是一种文化产物,能对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对一个社会的改变有多大作用是值得去思考的。不过,从《苏丹》的故事折射出印度社会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禁锢开始了思想上的松动,起码有人看不惯想改变这种对女性压制的社会现象。
世界上的经历过工业化的强国,比如英国、美国、中国,都因为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把女性从家庭中释放出来,脱掉围裙穿上手套进入工厂工作,制造业的发展离不开女性们的支持。历史上强国成功之路必须要经历过工业化,发展出自己的制造业。
而如今的印度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排第二的人口大国,贫穷落后的印度想要发展也要走工业化发展自己制造业的强国之路。所以,必须要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帮助女性从家庭劳动中走出来,参与到社会建设当中。
最后,再次向你推荐《苏丹》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十分的励志,后半部分讲中年大叔如何重新崛起,战胜困境,而且还是一个不错的爱情故事,摔跤部分也很真实,拳拳到肉,尘土飞扬。不知道你会喜欢《苏丹》那一部分呢?
Ⅵ 求印度电影苏丹观后感,在线等,急
苏丹是一个普通印度家庭中的男子,依靠买有线电视安装谋生,在当地略有成就,在认识女主角之前。
然后女主角和他说她有自己的梦想我们不会在一起的,男主之后就跑去女主家里的摔跤俱乐部向女主父亲发起挑战,一个月后我要战胜他(俱乐部的一个运动员)
从而苏丹一次又一次的出线,站在了全国冠军的舞台,也顺了获得了女主的认可,两人有了爱情的结晶,女主不得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之后的事就不一一写出,剧情精彩不便剧透。
是一部难得的印度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