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亲爱的》讲了些什么
《亲爱的》是一部让人鼓舞的电影。作为一部题材敏感、风格纪实、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电影,它完成度高,高水准地、克制地、恰当地讲述了一个曲折的故事。它商业性与批判性兼有,一方面,将会有很多人进入影院观看它,同时它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以商业性完成更大的使命。陈可辛聪明,一直以来饱受争议。从《甜蜜蜜》一片搭着来港陆人与金融风暴的顺风车,到现在《亲爱的》以「拐卖儿童」搏尽眼球。他似乎总能抓住时代的痛处,还能数着钞票同时给观众当头一棒。不少人在观看本片后评论到,觉得陈可辛「逃避,没有给出态度」、「将沉重话题商业包装」,也有很多声音说,「他是个聪明的人,一直知道观众的泪点在哪里,什么题材吃香,市场需要什么」。持这样观点的人甚至觉得陈可辛消费了「拐卖儿童」这个话题,揭了伤疤,赢了票房,却无补于事。而我并不这样看。一部揭露社会严重问题的电影,我第一时间关注的,不会是它的艺术高度,而是它的传播广度。商业化意味着更多地考虑观众,那么它无疑更通俗、易懂,易于入口,这代表会有很多人买它的账,这才是这部电影最需要的。它需要被更多人看到、被更多人谈及,越多越好。「让别人正视、重视拐卖儿童问题」才是它最大的使命。「对观众的口味」,太好了,「毫无疑问地让人落泪」,太好了。因为这样我就知道,会有更多的人会进入电影院去看这部电影,会有更多人意识到这个正在让千万家庭破碎的问题。太好了。如何解决问题,本来就不是电影的职责。但提出这个问题,将这个问题拎到公众面前,这将会掀起怎样的波澜,已经是问题改善的第一缕希望了。
2. 《亲爱的》是个什么剧情为什么看完之后让人为之动容
该电影讲述了以田文军为首的一群失去孩子的父母去寻孩子,以及和养育被拐孩子的农村妇女李红琴如何为夺取孩子做抗争的故事。电影主要讲了一对双亲和他的孩子,孩子在一次玩耍中不见了。我看了这部电影,知道被拐走孩子的父母都是很伤心的,为了找孩子花费所有积蓄,有时还要付出生命。所以,我们不要乱跑,听父母的话,爱惜自己,感恩父母!
3. 电影《亲爱的》是讲什么故事的电影
亲爱的是一部催泪片,不一定让人落泪,但那种沉重会直戳心灵!
拐卖孩童的事件一直是社会的热点话题,所以陈可辛导演在5年前拍出一部影片,这部苦情催泪片,不一定让人流泪,但是那种沉重会直击心灵。
最近小编又重新观看了这部影片,可谓是一部充满人文情怀的影片。这部反映现实的“拐卖孩童”题材的影片,导演做了很多巧妙的设计,以改变真实事件为初衷,用纪实手法为创作手段,给我们展现一部感人至深的影片。同时这部影片的演员,也凭借这部影片获得了很多名誉,也是实至名归的。
这部影片和以往贩卖孩子的题材不同,不仅有被拐父母还有拐卖人群和被拐孩子的角度,多个角度一起来展现出“拐卖”这个题材。可以说内容丰富,绝不片面,照顾到失去孩子这类社会特殊群体。同时对于角色的设定,导演并没有做出明确的善恶导向,而是从情感作为出发点。影片处处充满人性的复杂和拐卖被拐人群之间的矛盾做出创作,同时又在突出道德和法律之间的矛盾,处处充满着导演的人文情怀。
4. 电影《亲爱的》结局什么意思,想表达什么
《亲爱的》电影结局以赵薇怀孕了结尾,这个结局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很多人看不懂是什么意思.
肚子里怀上的是工地上那个人的, 之前说她两个孩子都是捡来的因为她生不了孩子,但这个其实不是她生不了,是她丈夫有问题才导致生不了孩子。
《亲爱的》电影的结局其实已经没办法拍了,赵薇怀孕这个结尾是希望留给大家思索,可能这部电影想表现的是无奈的现实而不是在告诉我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如果这时候不结束,接下来的剧情就很难演绎了,比如小妹判给谁,判给谁都是不公平的,李红琴有生育能力,但是却被她男人骗到现在,为了两个孩子,已经放下一切尊严去战斗,最后却发现自己原来有生育能力,她的一生都被毁灭了,她唯一的信仰就是完成对妹妹的承诺把她带回家,导演也说过,原型最后是没有怀孕的,影片里面加入这个情节只是为了留给观众自己去思索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