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知音是指什么
知音
意:①精通音律。(《礼记·乐记》:“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
②后世因谓知己为知音。(杜甫《哭李常待峰》:“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
后来用“知音”指了解自己特长的人。
————
典故
高山流水(《列子·汤问》)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哉?”
注:知音:历史上的知音指的是伯牙和钟子期间的故事。
俞瑞,字伯牙,战国时的音乐家,曾担任晋国的外交官。
全篇翻译:
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伯牙所思念的,钟子期必然了解它的。伯牙在泰山的北面游览,突然遇到暴雨,在岩石下;心里伤感,于是取过琴而弹了起来。起先是连绵大雨的曲子,再作出崩山的声音。每有曲子弹奏,钟子期总能寻根究源它的情趣。伯牙放下琴感叹地说:“您听曲子好啊,好啊!心里想象就好像我的心意啊。我从哪里让我的琴声逃过你的耳朵呢?”
伯牙原姓俞,名瑞,伯牙是他的字,春秋战国时期楚国郢都(今湖北荆州)人,后在晋国当大夫,在一次回乡途经汉水,鼓琴时遇到钟子期,结为兄弟,并约定来年中秋再见,不料,第二年,伯牙赴约时,子期已病故。伯牙于坟前祭拜后,摔琴以谢子期知音之情。据《琴操》、《乐府解题》记载:著名琴家成连先生是伯牙的老师,伯牙跟成连学了三年琴却没有太大的长进。某天,成连对伯牙说:“我能教你弹琴而不能教你移情,我有一位叫万子春老师,住在东海的蓬莱山上,他善于弹琴也善于移情,我们一起去拜访他。”伯牙当然乐意,于是他们就一起去东海。可伯牙到了东海,并未见到万子春,只看见汹涌的波涛,杳深的山林和悲啼的群鸟,伯牙心中豁然一亮,感慨地说:“先生移我情矣!”于是创作了《水仙操》。
俞伯牙从小就酷爱音乐,他的老师成连曾带着他到东海的蓬莱山,领略大自然的壮美神奇,使他从中悟出了音乐的真谛。他弹起琴来,琴声优美动听,犹如高山流水一般。虽然,有许多人赞美他的琴艺,但他却认为一直没有遇到真正能听懂他琴声的人。他一直在寻觅自己的知音
典故: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之命出使楚国。八月十五那天,他乘船来到了汉阳江口。遇风浪,停泊在一座小山下。晚上,风浪渐渐平息了下来,云开月出,景色十分迷人。望着空中的一轮明月,俞伯牙琴兴大发,拿出随身带来的琴,专心致志地弹了起来。他弹了一曲又一曲,正当他完全沉醉在优美的琴声之中的时候,猛然看到一个人在岸边一动不动地站着。俞伯牙吃了一惊,手下用力,“啪”的一声,琴弦被拨断了一根。俞伯牙正在猜测岸边的人为何而来,就听到那个人大声地对他说:“先生,您不要疑心,我是个打柴的,回家晚了,走到这里听到您在弹琴,觉得琴声绝妙,不由得站在这里听了起来。”
俞伯牙借着月光仔细一看,那个人身旁放着一担干柴,果然是个打柴的人。俞伯牙心想:一个打柴的樵夫,怎么会听懂我的琴呢?于是他就问:“你既然懂得琴声,那就请你说说看,我弹的是一首什么曲子?”
听了俞伯牙的问话,那打柴的人笑着回答:“先生,您刚才弹的是孔子赞叹弟子颜回的曲谱,只可惜,您弹到第四句的时候,琴弦断了。”
打柴人的回答一点不错,俞伯牙不禁大喜,忙邀请他上船来细谈。那打柴人看到俞伯牙弹的琴,便说:“这是瑶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接着他又把这瑶琴的来历说了出来。听了打柴人的这番讲述,俞伯牙心中不由得暗暗佩服。接着俞伯牙又为打柴人弹了几曲,请他辨识其中之意。当他弹奏的琴声雄壮高亢的时候,打柴人说:“这琴声,表达了高山的雄伟气势。”当琴声变得清新流畅时,打柴人说:“这后弹的琴声,表达的是无尽的流水。”
俞伯牙听了不禁惊喜万分,自己用琴声表达的心意,过去没人能听得懂,而眼前的这个樵夫,竟然听得明明白白。没想到,在这野岭之下,竟遇到自己久久寻觅不到的知音,于是他问明打柴人名叫钟子期,和他喝起酒来。俩人越谈越投机,相见恨晚,结拜为兄弟。约定来年的中秋再到这里相会。
和钟子期洒泪而别后第二年中秋,俞伯牙如约来到了汉阳江口,可是他等啊等啊,怎么也不见钟子期来赴约,于是他便弹起琴来召唤这位知音,可是又过了好久,还是不见人来。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老人打听钟子期的下落,老人告诉他,钟子期已不幸染病去世了。临终前,他留下遗言,要把坟墓修在江边,到八月十五相会时,好听俞伯牙的琴声。
听了老人的话,俞伯牙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的坟前,凄楚地弹起了古曲《高山流水》。弹罢,他挑断了琴弦,长叹了一声,把心爱的瑶琴在青石上摔了个粉碎。他悲伤地说:我唯一的知音已不在人世了,这琴还弹给谁听呢?”
两位“知音”的友谊感动了后人,人们在他们相遇的地方,筑起了一座古琴台。直至今天,人们还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
后人有诗赞美曰:月临十五醉谁家,文朋诗友共天涯。倘若当年子期在,不使瑶琴碎成花。(周天侯·<中秋致友>)
----
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知音杂志社)简介
1985年1月,《知音》诞生于黄鹤之乡江城武汉。《知音》坚持把创造鲜明的个性特色作为发展自己的战略,率先在中国期刊界推出了具有哲学理念的“人情美、人性美”的办刊原则,强调刊物要“深入生活、深入心灵”,引起了广大读者的共鸣,创刊号即发行了40万份,当年最高月发行量突破100万份,创造了中国期刊史上的奇迹。《知音》崇尚以质量求生存、求发展,自创办之日起首开湖北省报刊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之先河,在风险中和压力下,建立了一整套有利于竞争的完善的内部管理机制,其知音管理模式深为全国期刊界所推崇。
1996年,《知音》月发行量突破200万份,同年创刊的《知音·海外版》亦创造了月发行量最高达30万份的佳绩。
1998年,《知音》和《知音·海外版》月发行量分别突破320万和40万大关。
1999年1月,《知音》由月刊改为半月刊后,月发行量更跃升至450万份;《知音·海外版》期发行也稳步攀升到50万份。与此同时,《知音》的经济效益也大幅度提升:年创利税6800万元,仅为国家创税一项就高达2600万元,人均创利税60万元。如今,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资产逾3亿元,有形资产1.5亿元,《知音》已跻身全国“百家重点期刊”行列,荣获首届全国优秀社科期刊奖和首届中国期刊奖,是全国报刊转载和影视改编率最高的期刊之一。
2000年11月和2001年3月,知音集团公司又相继推出了《知音》系列刊《打工》(半月刊)和《好日子》(月刊),一经上市,便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和好评,发行势头迅猛。2002年1月,以财经商业为关注焦点的另一本《知音》系列刊《商界名家》出版发行。2003年初,两本文摘类杂志《财智文摘》、《良友文摘》相继创刊。
2000年1月,经湖北省政府批准,融期刊出版、广告经营、书刊发行、照排印刷、物业发展、网络开发等于一体的现代期刊集团——湖北知音期刊出版实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成立,知音集团公司全体员工将以只争朝夕的求索精神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挺进!
《知音》一步一个脚印 一步一个辉煌
1995年10月,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省妇联联合表彰《知音》国内版发行量突破160万份。
1995年12月,《知音》国内版在全国首届社会科学期刊评奖活动中荣获优秀社科期刊奖。
1996年7月,本社总编胡勋璧同志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6年8月,在第三届全国文摘研讨会上,《知音》国内版荣获读者最喜爱的被转载率最高的杂志第一名。
1996年11月,《知音》国内版“爱心行动”栏目在第二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好栏目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6年12月,本社总编胡勋璧同志荣获全国百佳出版工作者称号。
1997年8月,《知音》国内版荣获全国“百家优秀报刊”。
1997年9月,《知音》国内版《你只干了24天,我也给你30万》一文获湖北省1995——1996年度“改革、发展、稳定”专题优秀文章一等奖。
1997年12月,本社副总编雷一大同志被评为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97年12月,在第三届全国妇女报刊好作品评选中,《知音》国内版《好母亲与女儿一起成长》获一等奖。
1999年5月,在湖北省第三届期刊评比活动中被评为省优秀期刊。
1999年9月,本社总编胡勋璧同志荣获湖北省出版名人奖。
1999年9月,《知音》国内版荣获湖北省出版佳作奖。
1999年10月,《知音》国内版被评为首届中国期刊奖和第二届全国百种重点期刊。
2000年9月,《知音》国内版在赠建全国百家期刊阅览室活动中成绩显著,被评为受读者欢迎的期刊。
2000年11月,知音杂志社获湖北新闻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000年11月,知音杂志社副总编雷一大获湖北省新闻工作先进个人。
2002年1月,《知音》国内版获湖北出版佳作奖,知音集团公司副总经理、知音杂志社副总编雷一大获湖北出版名人提名奖。
2003年3月,知音杂志社被评为全国妇联系统先进集体。
2003年6月,知音杂志社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
《知音》月发行量突破450万册,其发行量居世界综合性期刊最新排名第6位。
2003年12月,《知音》杂志广告部被命名为2002~2003年度全国广告发行文明单位。
电影《知音》
简介:老电影《知音》
地区 中国大陆
上映 1981年
色彩 彩色
对白 普通话
出品 北京
片种 剧情片
类型 情节片
导演 谢铁骊 陈怀皑 巴鸿
演员 王心刚 英若诚 张瑜等
作曲 王酩
剧情:
辛亥重九,云南起义将领蔡锷自调京以来,目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郁悒于心。袁世凯复辟帝制之心已久,他一面令人对蔡严加防范,一面诱之以利,并把京都有名妓小凤仙介绍给蔡,妄图使其沉溺于声色。
当时,日本出兵山东,逼袁签订“二十一条”条约,蔡锷力主拒约应战,袁世凯为获日帝支持,屈从签约。全国掀起抗日爱国运动,袁世凯派兵血腥镇压。蔡锷认清袁的面目,秘密联络,筹备讨袁起义。袁对其猜疑,蔡锷遂用韬晦之计,麻痹他们。蔡锷的名声虽早使小凤仙倾倒,但由于相互猜疑和不解,两人虽朝夕相处,却相隔如山。
在天津,小凤仙不露痕迹地掩护了蔡锷,随后在“高山流水”的琴曲中,小凤仙吐露了悲惨身世和除国贼之心愿,彼此终于觅到知音。袁世凯登极前夕,起义迫紧,小凤仙掩护蔡锷离开北京,自己被投入监狱。
蔡锷借道日本到云南,打响讨袁第一枪,各省联袂而起,不到半年袁世凯病死,护国讨袁战争胜利结束。蔡锷却操作劳成疾,在日本就医时逝世。小凤仙静坐船头,痛拨瑶琴,思念知音。
影片在蔡锷同袁世凯的冲突和蔡锷同小凤仙的纠葛两条线索中,加强蔡锷与小凤仙之间富有传奇性的纠葛,渲染整个影片的传奇色彩,从而体现和突出蔡、袁和政治斗争,体现“反对帝制、维护共和、知音遍天下”的主题。
该片力求保持高格调,把传奇性故事置于真实性的历史背景之上,又通过蔡锷与小凤仙关系的发展变化来反映当时风云变幻的政治形势。它在时代气氛的把握、传奇手法的运用、情绪组接、意境渲染、场景设置告示方面都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
Ⅱ 三言二拍的电视电影
电视电影《三言二拍》,绝对是一个浩大的工程。经过周密的策划,两年的艰苦拍摄,北京时代电影有限公司与CCTV—6电影频道合作,采用电视电影形式来重编重拍《三言二拍》。内地和港台明星午马、何美钿、罗家英、何家劲、陈龙、陈锦鸿、孟广美、丁子峻、关礼杰、叶蕴仪、樊奕敏等纷纷加盟,演绎了不少搞笑的故事。
据悉,《三言二拍》包括《卖油郎》、《金玉奴》、《炼金术》、《拉郎配》、《三月三》、《常无常》、《画鸟记》、《钝秀才》、《空镜记》、《龙朝凤》、《罗衫恨》、《玉马坠》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制作方计划在《三言二拍》近200个故事中,改编拍摄出来
Ⅲ 央视六套播出的系列电影有哪些
1、2000年《刑警张玉贵》系列(共4部):
《日常生活》、《队长生活》、《执法者》、《忠孝两全》
2、2002年《杨门女将》系列(共15部):
《女儿当自强》、《天波府风波》、《女将初征》、《再战金沙滩》、《四郎探母》、《昊天塔》、《八妹游春》、《白马贺寿》、《皇城惊变》、《巧盗凤发》、《情定穆柯寨》、《战地情缘》、《辕门斩子》、《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
3、2003年 《法官老张轶事》系列:
《审牛记》、《杨老树》、《回避》、《别动感情》、 《告状记》、《倔萝卜》、《阳光与土地》。
4、2004年 《大汉风》系列(共20部):
《群雄并起》、《破釜沉舟》、《鸿门宴》、《火烧阿房宫》、《胯下之辱》、《指鹿为马》、《入关之约》、《谋士范增》、《女中丈夫》、《英雄美人》、《孺子可教》、《暗渡陈仓》、《楚营为虏》、《荥阳对峙》、《楚河汉界》、《四面楚歌》、《霸王别姬》、《大风歌》、《吕后篡汉》、《多多益善》。
5、2004年 《三言二拍》系列:
《卖油郎》、《金玉奴》、《炼金术》、《拉郎配》、《三月三》、《常无常》、《画鸟记》、《钝秀才》、《空镜记》、《龙朝凤》、《罗衫恨》、《玉马坠》、《珍珠衫》、《毡笠缘》、《行乐图》、《恩仇劫》、《毒中毒》、《一枝梅》、《玉堂春》、《花烛错》、《宋小官》。
(3)玉马坠是什么电影扩展阅读:
部分系列介绍:
《刑警张玉贵》是一部在2000年上映的电影作品。中央电视台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发行,导演是孙铁,由王学圻、刘超、段奕宏、张晗主演。
刑警张玉贵和妻子离异,但他们都深爱着自己的女儿张雅芝。女刑警付明明深爱着张玉贵。在张雅芝过生日那天,张玉贵的好友王建中来到北京托张玉贵帮个忙。
而就在这时,某居民小区的凶杀案调查中发现死者的死因和某女人以及一种药物有关,而“东方娱乐城”也发生了一起相似案件,在调查中,这所有的线索都集中在王建中的身上,张玉贵、付明明、林鹏等刑警顶着巨大的压力,一举破案,张玉贵和付明明举行了婚礼,李德旺等败类被“双规”,国旗在晨曦中与太阳一起升起。
Ⅳ 三言二拍系列电影都有哪几部名字分别是
简介:三言二拍系列1-24
01.02包公断奇冤
03.04一箭姻缘
05.06相会出师表
07.08孙小官得妻
09.10卖油郎独占花魁
11.12丹客奇谈
13.14罗衫恩仇记
15.16莫大姐私奔
17.18义结生死交
19.20转运汉奇遇
21.22客舫奇缘
23.24人情恩怨
"三言二拍"是五种明人辑著的话本集及拟话本集通称。"三言"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由冯梦龙编著),"二拍"即《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由凌蒙初编写)。
"三言二拍"在通俗文学界占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是反映明代生活的最著名的作品。它的语言通俗易懂,故事曲折生动,描写准确有力,是思想性和艺术性最完美结合,在古今中外备受瞩目。三言二拍"中许多故事都广为人知,并且屡次搬上屏幕和舞台,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包公断奇案》、《错配鸳鸯》、《罗衫恩仇记》等。
"三言二拍"是明代著名的拟话本系列,其在文学界的地位堪与《金瓶梅》相媲美,并且它和《金瓶梅》一样,由于其中的色情描写,长期被统治者列为禁书。"三言二拍"中许多著名故事,在影视界久演不衰,成为经典的体裁系列之一。新世纪之初,为了满足大家审美需求,使大家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得到彻底放松,几大影视公司联手投入巨资,由著名导演谢晋执导,共同推出了这套全剧版"三言二拍"。
以前还有几部港版的:
闯江湖 (马中轩/何思融/午马/黄一飞)
群英会 (晋松/马苏/陈之辉/延杰)
玉马坠 (梁家仁/薛飞/谢东娜/黄一飞)
恩仇劫 (梁家仁/李子雄/周笑莉)
蹉跎行 (午马/冯淬帆/薛飞/范舒)
Ⅳ 巩向东的参演影视剧:
《水浒英雄谱之母夜叉孙二娘》
出品时间:2008年
导 演:张建亚
编 剧:巩向东
出品人:杨步亭 阎晓明 刘信义
总制片人:韩三平刘信义
主要演员:
周海媚饰孙二娘
莫少聪饰张 青
于承惠饰老东家
《水浒英雄谱之青面兽杨志》
出品时间:2008年
导 演:张建亚
编 剧:巩向东
主要演员:
吕良伟饰杨志
孟广美饰香嫂
马精武饰梁中书
李振起饰晁盖
计春华饰牛二
《水浒英雄谱之小李广花荣》
出品时间:2008年
导 演:黄祖权
编 剧:巩向东
主要演员:
陈浩民饰花荣
何中华饰庞万春
吴毅将饰雷震
周显欣饰潇潇
《水浒英雄谱之扈三娘与矮脚虎王英》
出品时间:2008年
导 演:张建亚
编 剧:巩向东
主要演员:
曾宝仪--饰扈三娘
郭德刚--饰王英
高虎--饰祝彪
《水浒英雄谱之拼命三郎石秀》
出品时间:2008年
导 演:刘信义
编 剧:巩向东
主要演员:
孟飞饰石秀
王洛勇
熊欣欣
淳于姗姗
何思融孟如云
《水浒英雄谱之神医安道全》
出品时间:2008年
导 演:黄祖权
编 剧:巩向东
主要演员:
陈龙饰安道全
陈德容饰仇拥梅
郭常辉饰铁 云
丫丫饰芯 儿
杨俊毅饰追 风
翁家明饰陆百川
《水浒英雄谱之雷横与朱仝》
出品时间:2008年
导 演:黄祖权
编 剧:巩向东
主要演员:
焦恩俊饰演朱仝
吴樾饰演雷横
萧蔷饰演白秀英
侯桐江饰演马桩子
数字电影央视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6年出品
《陆小凤传奇之绣花大盗》
导演:邓衍成
编剧:吴峥巩向东
类型:古装 武侠
原著:古龙
上映日期: 2007-1-24
主要演员
张智霖饰陆小凤
张达明饰司空摘星
吴廷烨饰金九龄
吴岱融饰江重威
朱虹饰薛冰
姚中华饰公孙大娘
《三言二拍之毒中毒》
电视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3年出品 编剧:巩向东
导演:黄祖权
主演:午马、罗家英、
《三言二拍之三月三》(又名《剑侠传奇》) 出品 电视频道节目中心2004年出品
编剧 巩向东
导演 黄祖权
主演徐少强、陈龙、何美钿、赵毅藏金生
《三言二拍之拉郎配》
电视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出品
编剧:巩向东
导演:黄祖权
主演:孟广美、陈龙、何家劲
《三言二拍之空镜记》
电视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4年出品
电影类型: 剧情片
导演:冯淬帆
编剧:巩向东
主要演员:林伟韩影 张山
《三言两拍之玉马坠》
数字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4年出品
编剧:巩向东
导演:蓝志伟
《三言二拍之失银记》
电视电影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4年出品 编剧:巩向东
导演:黄祖权
主演:罗家英、王一飞 主演:梁家仁、薛飞、谢东娜、黄一飞
《三言二拍之常无常》
电视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4年出品
编剧:巩向东
导演:蓝志伟
主演:王东方、罗家英、李惠敏、张军
《三言两拍之恩仇劫》
年份:2005 编剧:巩向东
导演:蓝志伟
领衔主演:
李子雄饰徐用
梁家仁饰徐慈
田振崴饰徐继祖
周笑莉饰郑氏
《三言二拍之蹉跎行》(又名钝秀才)
数字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5年出品
编剧:巩向东
导演:冯淬帆
主演:午马、冯淬帆、薛飞、范舒
《三言二拍之画鸟记》
数字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6年出品 编剧:巩向东
导演:蓝志伟
主演:李子雄、林伟、高强
《青春子弹》
主演李晨王斑王欧雷 石兆琦 赵宏义 责编 韩颢
制片人 金姝丽
编剧 巩向东
导演 李威
摄影 伍卫东
美术 宋军
录音 林毅
音乐 梁志恒
剪接 刘芳
拍摄地大连北京
电视电影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3年出品
《荒宅勿入》(又名《长恨歌》)
导演:黄祖权
编剧:巩向东
拍摄年份:2003年
出品:电影频道节目中心2004年出品
类型: 恐怖
产地:香港
语言:普通话,粤语
时长:93分钟
《租期》
导演 Director:
路学长Lu Xuechang
编剧 Writer:
路学长 Lu Xuechang
巩向东 Xiangdong Gong
演员 Actor:
李佳璇Jiaxuan Li
潘粤明Yueming
《生死对峙》
【集数】:23
【年份】:2008
【语言】:国语
【字幕】:中文
【导演】:刘信义
【编 剧】:沈航、巩向东、姚东氚
【类型】:警匪/刑侦
【主要演员】:周海媚高虎张立卢星宇詹小楠 刘信义
《我是老板》
剧 名:《我是老板》
原 名:《老板马一明》
年 份: 2009年
集数: 34集
导 演: 郑晓龙
出 品 人:郑晓龙郭馨阳
总 监 制:马朝军 刘志远
监 制:赵多佳 张迓平 李俊明
制作总监:敦 淇
总 策 划:郑晓龙 李晓明
策 划:任 蕴 赵 彤 金利群 田红年 孟宪华 王艳平 张 驰 曹 平
编 剧:巩向东
摄 影:王俊博
美 术:王朝晖
录 音:李学雷
作 曲:孟 可
制 片 人:曹 平
发 行 人:程 婷
发 行: 阴 红
宣传主管:王晓倩 李静楠
出品单位:北京电视艺术中心东阳市花儿影视文化有限公司
发行单位:北京电视艺术中心
拍摄许可证号:甲第006号
该剧的同名小说《我是老板》 已经由作家出版社出版。
Ⅵ 电影频道节目中心 出品的《三言两拍》系列电影 哪几部比较经典
你说的那个电影应该是潘粤明主演的《情不自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