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寻找类似于冲出亚马逊之类的电影...
【影 片 名】:《 我们曾是战士 》 &
【类 型】: 战争片 C? T1"
【主 演】: 梅尔·吉布森3
【内容介绍】: W-9
1965年在越战中,第一场美军与越共最惨烈的战役。四百名美国大兵,第一次利用美国首创的直升机空中机动任务,空降至德浪河谷的敌军阵营之中,发现他们被2000名敌军包围,第七骑兵队第一营营长穆哈尔(梅尔吉勃逊饰)带领著他的弟兄面对这场充满劣势的战争,在那里,他们以生命中最漫长的一个月坚守阵营,只为了坚持到最后一刻、最后一人、最后一颗子弹。而穆哈尔坚信在这次战役中,他将是第一个踏上敌阵,也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而且每一个人都要活著回来!;
片名:珍珠港
又名:
英文片名:Pearl Harbor
国家/地区:美国
区域:欧美
出品:
发行:
类型:爱情 战争 历史
导演: 迈克尔·贝Michael Bay
编剧:
主演:本·阿弗莱克Ben Affleck 乔什·哈奈特Josh Hartnett 凯特·贝金赛尔Kate Beckinsale 亚历克·鲍德温Alec Baldwin 小库珀·古丁Cuba Gooding Jr. 乔恩·沃伊特Jon Voight 詹妮弗·加纳Jennifer Garner
分级:美国PG-13
上映时间:2001年5月21日
详细剧情
雷夫与丹尼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死党,两人对于飞行从小就十分有兴趣。长大之后,时间正值二次大战时空,两人一同加入美军飞行的队伍。受训期间,雷夫结识了军中护士—伊弗琳(凯特·贝金赛尔饰),两人迅速坠入爱河。
此时美军决定派出精英部队前往欧陆,协助欧洲各国抵抗纳粹德国的侵略,雷夫自告奋勇前往参战。于是将伊弗琳托付给丹尼照顾,不久之后,欧洲传来噩耗,雷夫的座机在空战中不幸遭德军击落,生死未卜。 伊弗琳与丹尼得知噩耗后,只能互相勉励对方。但是爱情的幼苗却悄悄地萌芽。
就在1941 年12月7日,雷夫突然出现在伊弗琳与丹尼驻扎的珍珠港。正当三人不知如何面对这个难题时,日军也悄悄地准备偷袭珍珠港。 雷夫与丹尼这对好朋友又是情敌,还得一起并肩作战,随着二次世界大战的 开打,两人只能将儿女私情暂时抛在一旁,共同为自由、正义而战……
《黑鹰坠落》
基本资料
导演 雷利·史考特
监制 杰瑞·布洛克,海默雷利·史考特
编剧 马克·包登肯·诺伦
主演 乔许·哈奈特,伊旺·麦奎格,汤姆·哈帝,汤姆·赛斯摩,威廉·费区纳,艾瑞克·巴纳,山姆·薛帕德,奥兰多·布鲁姆
音乐 汉斯·季默,丹尼兹·布莱杰
摄影 史拉瓦米尔·伊札克
剪辑 皮卓·史凯利亚
发行商 哥伦比亚公司
上映日期 2001年12月28日
片长 144分钟
语言 英语、索马里语
制片预算 9千2百万美元
票房 全美$108,638,745,外地$64,350,906,全球$172,989,651
各地片名翻译
中国大陆:黑鹰坠落
港澳:黑鹰十五小时
台湾:黑鹰计划
《黑鹰坠落》(Black Hawk Down),是2001年的战争电影,由雷利·史考特执导,描述1993年索马里战争,美军因为情报错误而与索马里武装民兵进行持久的巷战过程。影片改篇自马克·包登出版的《黑鹰坠落》(Black Hawk: A Story of Modern War)[1],该部片获得第七十四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及最佳电影剪接奖项。
剧情
本片描述1993年的摩加迪休战争的战争情况,片中描述美军由三角洲特种部队以及游骑兵特种部队所组合而成的战斗队伍,与索马利亚千计的武装民兵缠斗的故事。
1993年这支特种部队任务是要捉拿当时在索马利亚军阀艾迪德两位重要手下的任务,原本任务预计约半小时,由三角洲部队先逮捕两位目标后,再由丹尼·麦奈中校 (汤姆·赛斯摩饰演)所指挥的悍马车队护送回营地。不料由克里夫顿·威考驾驶的「超级61」黑鹰直升机遭到索马利亚民兵RPG-7火箭的攻击而坠机,使得在目标建筑物附近建立防线的游骑兵部队,必须前往坠机地点检查有无生还者,结果最后演变成15小时的持久战斗。
游骑兵的小队在第一架黑鹰直升机坠落后,纷纷赶往坠机地点建立防线,其中包括艾佛斯曼上士所率领的游骑兵第四小队 (Chalk Four),最后只有一名生还者在掩护下被送走。而麦奈中校的悍马车队则因为遭到强烈攻击而先返回营地,但同时却又有另一架黑鹰直升机遭到攻击,由麦可·杜兰特所驾驶的「超级64」也坠机,在其他小队无法立即支援的情况下,三角洲军士兰迪·舒哈特以及盖瑞·高登则自愿前往坠机地点保护现场,他们找到了生还的驾驶杜兰特,但三人还是无法敌过数以百计的索马利亚民兵及居民的攻击,兰迪以及盖瑞殉职,杜兰特则被索马利亚军阀艾迪德所俘虏。
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驻扎在「超级61」坠机地点附近的游骑兵 (艾佛斯曼上士)以及三角洲小队 (杰夫·桑德斯士官长)迟迟无法脱离敌营,盖瑞森少将最后则请求美军第十山地师和巴基斯坦维和部队帮忙,另一方面,三角洲士官长胡特则迳自率领士兵前往「超级64」墬机地点检查有无生还人员,最后胡特与艾佛斯曼上士会合,在敌人猛烈的炮火攻击之下,这一群被困在敌营的士兵们,被迫要再度与索马利亚民兵决一死战,另一方面,麦奈中校的悍马车队在度重回战场,护送受伤以及死亡的队员回到营地。最后艾佛斯曼上士与桑德斯士官长的小队安全的回到了营地,这场15个小时的激战算是暂时结束了。但是这场战斗一共造成了19名美军死亡,可说是相当惨烈的战役之一。
票房
《黑鹰计划》最初於2001年12月28日於美国4家戏院上映,开幕首周仅有179,823美元。然而2002年1月18日全国联映后,一共计3101间戏院上映,首周以28,611,736美元勇夺当周票房冠军,随后蝉联了三周的票房冠军。总计在美国下映后当地票房为108,638,745美元,全球票房为172,989,651美元。
奖项
得奖奖项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剪辑奖(皮卓·史凯利亚)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效奖(Michael Minkler、Myron Nettinga、Chris Munro)
2002年金带奖
2002年Harry Award
提名奖项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导演奖(雷利·史考特)
第7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摄影奖(史拉瓦米尔·伊札克)
2002年美国电影协会年度最佳摄影奖(史拉瓦米尔·伊札克)
2002年美国电影协会年度最佳导演奖(雷利·史考特)
2002年美国电影协会年度最佳影片奖(杰利·布鲁克罕默、雷利·史考特)
2002年美国电影协会年度最佳剪接奖(皮卓·史凯利亚)
2002年美国电影协会年度最佳制作奖(亚瑟·麦克斯)
风语者
导演
吴宇森 John Woo
编剧
John Rice .....(written by) &
Joe Batteer .....(written by)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太平洋战场上,日军总能用各种方法破译美军的密电码,这令美军在战场上吃尽了苦头。为了改变这种局面,1942年,几百名纳瓦霍族人被征召入伍,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外族人能够听懂,所以美军将他们训练成了专门的译电员,人称“风语者”。作为美国海军的秘密武器,每个“风语者”都肩负着美军的至高机密,因此,他们也受到了特别的“照顾”--每个纳瓦霍译电员都由一名海军士兵贴身保护,一方面确保其人身安全,另一方面,如果译电员即将被日军俘获,保护者必须杀死他以保证密码不外泄。
海军陆战队员乔·安德斯(尼古拉斯·凯奇饰)就是一名译电员保镖,他奉命保护一个名叫卡尔·亚兹(亚当·比奇饰;另有资料说这个角色的名字叫本·亚兹,笔者也无从判断那个正确,请以影片为准)的纳瓦霍士兵。在残酷的塞班岛战役中,被俘的命运就在眼前,执掌他人生杀大权的乔陷入了道德与军命两难的抉择:他到底能不能、该不该在紧急关头杀死已经和自己亲如兄弟的本,以履行军人的职责、保护美军的军事秘密呢……
演员
尼古拉斯·凯奇 Nicolas Cage .....Sergeant Joe Enders
亚当·比奇 Adam Beach .....Private Ben Yahzee
彼得·斯特曼 Peter Stormare .....Gunnery Sergeant Hjelmstad
马克·鲁弗洛 Mark Ruffalo .....Private Pappas
布莱恩·范·霍尔特 Brian Van Holt .....Private Harrigan
马丁·亨德森 Martin Henderson .....Private Nellie
弗兰西丝·奥康纳 Frances O'Connor .....Rita
克里斯汀·史莱特 Christian Slater .....Sgt. Pete 'Ox' Anderson
Ⅱ 电影 谁有美国的好看的战争片 说说名字给我
《我们曾经是战士》网络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https://pan..com/s/1IOHjCFmEmvOGOKZEIBYP8Q
《我们曾经是战士》是派拉蒙影业公司发行的战争片,由兰道尔·华莱士自编自导,梅尔·吉布森主演,于2002年3月1日在美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哈尔·摩尔与约瑟芬·盖洛威合著的回忆录《一个美国大兵亲历的越南战争》,讲述了1965年越战初期,美军入侵越南中部高地德浪河谷时所发生的真实故事,即德浪河谷战役。
如果资源不正确,或者版本不正确,欢迎追问
Ⅲ 真实的战争电影有哪些
美国的《孤独的幸存者》描述了美国海豹的最大惨败
Ⅳ <勇敢的心>主角是谁他还演过什么电影 这电影里的人物是真实的历史人物么,
梅尔.吉普森,那片子也是他导演的,我还看过他演的《倾听女人心》,很有意思,探讨男女心思的电影
是真实的,人物原型,威廉姆.华莱士 ,1304年八月,由于苏格兰人,华莱士信任的伙伴,叛徒约翰·曼提斯的出卖,华莱士在格拉斯堡附近被俘,判处死刑,而且没有为自己辩护的权利。
比较可信的是一些规模较大的战斗。譬如罗顿山伏击战。华莱士的妻子梅伦死于老爱委派的拉那克郡长荷斯里格爵士(Sir William Heselrig)之手。华莱士率手下夜入城堡血洗了郡长的府邸。。《BH》中,这一事件被编排成捍卫“初夜权”的官逼民反,并作为大起义的导火索。或许梅尔看过《逼上梁山》。洋人不认为“冲冠一怒为红颜”有什么不光彩的。
电影当然有虚构,很多历史学家都批判过这个电影的失实,但他依然是一个很好的电影。有兴趣可以去网络搜下相关方面的东西。
Ⅳ (我们曾是战士)这部电影是根据二战的真实故事改编的吗
《我们曾经是士兵》一片是根据一本名为《We Were Soldiers Once...and Young》的畅销书改编的,该书由当时的第7骑兵团第1营营长哈罗德·摩尔(Harold G. Moore)及战地记者约瑟夫·盖洛威(Joseph L. Galloway)合著,详细记录了从1965年11月14日至18日期间在越南中部德浪河谷(Ia Drang)战役的详细过程,及战役后发生的事件。这两位作者不仅采访了许多幸存的美军官兵及阵亡官兵的家属,还到越南采访了好几个经历过此战的北越人民军指挥人员周辉敏、黄凤、阮友安(均为音译)等人,既从美军的视角,也从越军的角度去描述这次战役。原书名字的意思是要纪念交战双方阵亡或仍然生存的士兵——“因为大家都曾经是年轻的士兵”,目前国内吉林出版社出版的中译本书名改得比较难听,叫做《一个美国大兵亲历的越南战争》,想寻找这本书的朋友要注意这个书名了。
Ⅵ 美军在越南的第一场战役是什么结果怎样
这是一篇有关美军在越南的第一次作战行动"Operation Starlite"的文章,很奇怪的是即使是美国人对这次战斗的了解也不是很多,由于"We were Soldiers"这部电影的出名,许多人,包括美国人都把德浪河谷之战当作美军在越南第一战,这无论如何是不正确的。我的意图是比较简略地向朋友们介绍一下这次战斗的,如我以前的文章一样,我尽可能地不包任何偏见地叙述这次战斗。令我深感可惜的是,我手中有关这次战斗的所有情况几乎全部是来自美军资料,原因很简单,我不懂越南文,这是非常非常可惜的,这意味着绝大多数有关越南军队的情况只能是来自美方,虽然美国人根据手头掌握的情报尽可能地“还原”越军的情况,但无疑其中有许多不准确的地方,比如我在许多地方看到美军在越共第1团的序列里列有第80营,实际上应该是第90营,这些明摆的地方的错误容易纠正,但许多细节方面,比如越军在战斗中的意图,在不同的时间里作出的反应等等等等,我们都不可能知道。作为越军和美军之间第一次大规模交锋,越南方面肯定对此出版了不少书籍,也可以肯定在这些书籍中,越南人对于美军的意图,战场中作出的反应等等方面的作出的叙述中也必然有许多不正确或不准确的地方,奈何我无法同时参考双方对这次战斗的叙述,从而能够更加客观和准确地描写这次战斗。好在在战争结束30多年后,美越双方的敌意已经逐渐消失了,我知道在民间已经有了双方老兵联谊(包括参加这次战斗的双方老兵)的行动,也许有一天,越南和美国的史家能够联手合作,写一写越南战争,这样必然会非常精彩。 1965年,当美国政府认识到即使在提供了大量的援助的情况下,南越政府面临的局面仍然每况愈下,于是美国决定直接卷入越南南北的冲突。在1965年前,美国军事力量在南越的存在主要表现在派遣在南越军队中的顾问人员和特种部队,但从65年2月起,美军的正规部队开始进入越南南部,几乎是立刻,美军与越共武装发生了交火,就这样拉开了长达10年的血腥战争的序幕。作为美军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海军陆战队从65年3月进入越南南部,到8月,陆战队的步兵部队在越南的兵力已经达到了7个步兵营和1个对空导弹营,这些部队驻扎在Danang和Chu Lai这两个基地以及其他一些次要据点中,其中驻Chu Lai的陆战队为两个营第4团1营和2营以及第3团3营,这些海军陆战队部队被统编为第3海军陆战队师,师长是Lewis Walt少将,更多的部队仍在路上,陆战队第7团1营于8月中旬抵达越南。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抵达越南不久,陆战队就开始在基地周围进行作战巡逻,在美国人到来前,这里附近基本上已经是越共武装的天下,屡次受到打击的南越军队已经基本放弃对于乡村地区的控制,陆战队的到来使得局面有了好转,从3月到8月,陆战队的巡逻区域已经达到了600平方英里,对于美军,越共至今还在采取避战的态度,虽然在这5个月里,陆战队和越共有过多次交火,但大多数情况下遇到的越军人数只有个位数。同时越共并没有放松对南越军队的袭击,在这一地区的越共武装主力越共第1团在近几个月对南越部队发动多次攻击,屡次得手,从这个现象看,越军在战斗中回避美军只是个暂时的现象,双方大规模交锋只是个时间问题。 从8月初起,美军一直在跟踪越共第1团的无线电信号,通过这个渠道以及在被打死的越共身上缴获的文件上,美军在8月中旬将越共第1团的定位于Van Tuong半岛上的几个村庄内,距离Chu Lai基地只有15英里。8月15日,南越军第2师师长亲自来到陆战队第3师师部,向Walt将军通报了一个重要情报,一个属于越共第1团的士兵叛逃,在接受讯问时,他告诉南越人越共第1团正集结于Van Tuong半岛Van Tuong村周围,并且越军正在作准备对Chu Lai发动一次大规模攻击。这里要事先说明的是按照越共事后的说法第1团当时是在实行多次对南越军队攻击后,虽然每战皆胜,但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所以退到Van Tuong进行休整,他们并无对Chu Lai发动大规模攻击的计划,那个“越军即将对Chu Lai发动攻击”的说法只是那个变节者的孤证,那个变节者只是个普通士兵,很可能他是为了炫耀自己的重要性而编造出这个故事的。在整个越南战争期间,越军也从没有对Chu Lai发动过大规模攻击,以越军的兵力和装备看,也很难想象他们会如此不自量力,而去当时美军和越军已经处在战争状态下,而Chu Lai作为军事基地,在战争时也完全是合法的攻击目标,越南人也无必要对此说谎。而且陆战队在此以前也曾多次主动寻找越共主力,在一个星期前陆战队4团2营和南越军第5团就共同发动了代号“Operation Thunderbolt”的对越共的扫荡,这次行动基本上是空手而归。并非是因为得到要受到攻击的情报才决心发起攻击的。 得到这个情报的第二天,8月16日上午,Walt将军召开了一个军事会议,参加这个会议的只有正副师长,第4团团长James McClanahan上校和刚到越南的第7团团长Oscar Peatross上校以及师部的几个参谋人员,在通报了情报以后,Walt将军指出,在目前这个情况下有两个选择:一是命令部队加强戒备,准备挫败越军对Chu Lai的进攻,然后转入反攻,二是先发制人,在越军还来不及发动进攻前,率先对其攻击并消灭之。实际上没有人会选择第一个方案,这种待在原地被动地等待敌人攻击的方法完全有悖于陆战队的传统,第二个方案才是众人讨论的重点,很快获得了一致的决定,立即计划对越共第1团进行一次直升机空降和两栖登陆的联合作战行动。那么由谁具体指挥这次行动呢?经过短暂考虑,Walter将军指定刚抵达越南的第7团团长Peatross上校,一个参加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的老兵。 为了确保这次行动的成功,最重要的是保密和行动迅速,必须在越军查觉以前发动这次攻击,所以Walter将军反复强调,不要将这次行动通报给南越军队,即使在陆战队内部,也只通知到营一级军官。这次行动的开始时间被定为8月18日0630时,也就是说从拍板进行这次行动到战斗打响只有大约40个小时时间,而这时除了确定要打这一仗以外,指派的步兵部队,担任配合的装甲,炮兵,运输和后勤部队,运送登陆部队的船只,担任机降任务的直升机部队都还没有着落呢!陆战队只所以敢于在如此短时间内计划发动一次团级规模的攻击行动是因为1965年的美国海军陆战队是一支精兵,我读过很多美国越战老兵的回忆,在谈到那支“战前”的军队时,我总是可以感觉到那些老兵们那种发自内心的自豪,当时的陆战队完全由自愿者组成,中级以上军官大多数有至少经过一场战争的经验,他们的士官阶层中,同时参加过二战和朝鲜战争的人比比皆是,甚至一些资深的士官是参加过瓜达卡纳尔之战的老兵(顺便说一句,我曾读过几个101空降师老兵的回忆,他们也谈起65年时,他们师的一些士官参加过诺曼底空降和巴斯通之战),即使那些最资浅的士官和下士,大部分也已经服役4年,大部分官兵相处已经长达两年,官兵之间由于长期在一起服役,相互间的配合非常默契。长期以来,他们经历严格和正规的训练,使得他们成了世界上第一流的精锐部队,“每个士兵都被要求能够熟练使用连队里的任何一种武器,除此以外,每一个士官都被要求能独立指挥小部队作战,能驾驶任何一种军用车辆,能够读懂军用地图,能够通过无线电引导炮兵轰击敌方目标”。所以Walt将军相信他的陆战队按时做好战斗准备。
Ⅶ 美越战争溪山战役改编成电影叫什么名字
美越战争溪山战役改编成电影叫《我们曾经是战士》。
《我们曾经是战士》是兰道尔·华莱士执导,梅尔·吉布森 等主演的电影。
描写1965年11月美军在越南的一次大规模军事行动,情节以美越经典战史,德浪河谷遭遇战为背景改拍。美军为扭转越南战局,创出新的山区战术:蛙跳战术空中骑兵营进行突袭。影片中美军以空中骑兵一个营的兵力对越军一个师约两千人军力的遭遇战,最后美军靠“断剑行动”而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