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寄生虫讲述了什么道理
一、心理素质是底色,内心强大是底气。
穷人装富,也是需要强大的心理支撑的,这贫穷的一家人,个个都是戏精,只有他们一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才会露出本来面目。
那个穷人家的女儿假装名校美术毕业生,看几本书,就能够装作心理学专家的样子,把富豪的太太就唬住了。
演戏这种事,一旦露出一丝破绽,就会前功尽弃,所以他们能够进入富豪的家庭,心理素质是一个很重要的助力。
如果能把这种本领用在正道上,效果也不会差的,就像影片结尾,穷人的儿子下决心要考名校,赚大钱,买下那栋豪宅,我相信他可以通过努力逆袭人生。
相反,太安逸的生活环境,会让人心力衰弱,所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电影中,富豪家的女主人,内心比较脆弱,也是这个家庭遭遇灾难的突破口。
穷人家女儿第一次上门的时候,面对初次见面的陌生人,她就喜怒哀乐形于色,出卖了内心的秘密,正是这些破绽,让穷人一家都觉得他们是钱多人傻又好骗,生起了非分之想。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人性中有一种欺软怕硬的劣根性,有时候“弱”就是被伤害的原罪,而强大就是最好的药。就像我们的免疫力,人不可能杀死身上所有的细菌,但只要你免疫力强大,就不会生病。
而在上流社会的一个家庭里,夫妻中有一个人强大只能叫“富”,夫妻两个都内心强大,都能独当一面,才能叫“豪门”,比如某美电器的创始人夫妻。
内心强大可以让草根逆袭,改变命运,也可以帮助精英阶层保护财产,不被入侵者掠夺。
财富本身,是一种巨大的能量,如果心力不足,既得不到,也守不住。
❷ 你认为拿下奥斯卡的《寄生虫》有什么值得电影人学习的
《寄生虫》这个电影之所以会获得奥斯卡的最佳外语片,就是因为这个电影的深刻寓意,将贫富阶层纯真与虚伪都揭露了出来,而且叙述的方式却让人印象深刻,通过描写一个无业家庭的长子在面试高薪家教过程中发生的意想不到的故事,揭示了韩国社会的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这个电影更是韩国电影在国际影坛一个里程碑的作品,是韩国电影不断积累的一次爆发,其中有很多地方是值得电影人学习的。
2、对现实的抨击感
韩国电影中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其中最大的就是现实感。对现实的挖掘,独特的叙述方式甚至对演员的培养都有值得借鉴。 影片中基宇的妈妈说出几段颇有哲思的金句:不是虽然有钱但却善良,而是因为有钱所以善良。 这种对现实的讽刺是很深刻的,当然韩国电影的成功和影片的制度有很大关系,但是其他电影人还是可以找到平衡的发展的道路。
❸ 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这背后揭露了怎样的教育真相
《寄生虫》是奉俊昊将类型片、强情节和戏剧元素玩得炉火纯青的一部电影,除了荣获第92届奥斯卡四项大奖外,它还曾被戛纳主席墨西哥导演冈萨雷斯视作最没有争议的金棕榈作品。
那么,这部影片讲了个啥?
《寄生虫》以半喜剧的形式,讲述住在廉价的半地下室出租房里的一家四口,原本全都是无业游民,在长子基宇隐瞒真实学历,去一户住着豪宅的富有家庭担任家教后,一家人的生活渐渐发生变化……
是的,富人更重视教育,更想拼尽全力为孩子寻找更棒的学习资源,因为他们认为——
学历、学识很重要,只有名校毕业生才能找到好工作,考上什么样的大学,将直接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要拼命送子女上补习班、让子女考上名牌大学,以保障自己的财富与社会地位顺利延续至下一代。
在这部纪录片里,两组分别就读于公立学校与私立学校的孩子,与对方进行了为期一周的交换,通过学生们的视角,来看看这两类学校之间到底孰优孰劣,有什么不同。
与其说“学校交换”,还不如说富人家的孩子与穷人家的孩子短暂地交换了人生。
在影片中,私校的孩子是这个画风——“时髦,拥有一栋府邸,50辆车”。
图片截取自BBC纪录片《交换学校:阶级划分》
而公立学校的同学,还在为温饱而担忧。
可以试想,倘若把优渥的教育条件给到这个孩子,他的未来也一定有所改变,甚至会在某个领域有所建树。
因为,教育可以塑造和成就任何一个孩子,富裕孩子如此,普通孩子更是如此。
这样看下来,《寄生虫》真正的伟大之处,不仅仅在于揭露了韩国阶层差距和真实社会,更在于导演给了普通家庭孩子一个靠谱的答案:
只有通过踏踏实实的读书、学习知识,才能成就自我,改变自我,其它任何坑蒙拐骗的办法都是行不通的。
最后,艾老师认为,之所以富贵有根,是因为富裕家庭、精英家庭更深谙一个道理:竞争社会从来都是优胜劣汰、“成王败寇”的,唯有严于律己、唯有教育才能让孩子立于不败之地。
因此,他们拼尽全力把孩子托举至更高段位,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和实力,为下一代开创一个更有保障的未来,这是作为每个父母、每个家族在正常合理不过的想法和行为。
而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踌躇不前、怨天尤人皆不可取。正视阶层差距的存在,并且迎难而上,才是最美的竞争姿态。
同时更重要的是,一定要通过接受教育,通过读书、学习知识来争取更多的可能性。因为教育,是提升自己、缩小与别人差距的成本最低的途径,是通向更好层次最便捷的通道。
❹ 电影《寄生虫》中有什么值得人们深思的问题吗
韩国导演奉俊昊的《寄生虫》一片,有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
这部电影曾斩获金棕榈大奖,这是韩国电影史上首片金叶子,也是东亚电影连续第二年斩获金棕榈。
这就让人思考,韩国当下社会地位贫富不同的两个家庭,被真实地面对面,会发生怎样的冲撞?一切能否按照设想发展? 所以,影片中在戏剧化冲突上,在视听效果上,在镜头美学上,在社会问题上,都让观众欣赏的同时,也产生种种深思。
去看这部电影吧,你一定会思考良多!
❺ 寄生虫韩国电影解析
《寄生虫》这部电影因为获得的奖项的缘故,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关注,讲述的内容是一家人去一个很有钱的人家里住下来的一种剧情。实际上他们也不是完全不出钱,只是说通过在这个有钱人家里,付出劳动的方式可以在那里留下来,但他们自己的家境却并不是特别好。
这部电影本身的这个结局也是引人深思的,因为这个结局并不是特别好,而且也接受了这一家人,想要获得一个上流生活的一个方式也是很困难的。而在这其中也包括了一种突如其来的谋杀,所以整个剧情还是非常有波动的。
可能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在人性的描写上会比较突出两个世界的不同,比如这一家人在上流家庭中过的生活是非常的舒适的,但是回到了自己家里,一切就变得非常的沉重。因为他们家很小,而且住的地方也不好。这也是其中一个比较强烈的对比。
❻ 韩国电影《寄生虫》你如何看待
韩国电影《寄生虫》是由奉俊昊执导的一部揭露人性的电影,这部电影中有很多实力派明星的参演,并且,还获得了第92届的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
光是看到这个电影所获得的奖项,就知道这部电影一定值得一看。其实这部电影的剧情也很简单,但是却在简单的情节当中揭露了人性最可看的一面。
将寄生虫这一个词贯彻到底《寄生虫》这个名字本身就取得很妙。从社会角度上说,富人和穷人,到底谁是寄生虫?就电影本身的设定来说,这一家子穷人诈骗一家子富人,符合寄生虫的状态。
所以在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想最大的感触就是人一定要为自己的生活奋斗努力,如果连你自己都放弃了,那你这辈子也就跟蝼蚁一样生活了。
❼ 你认为《寄生虫》最想表达的理念是什么
《寄生虫》表达的就是出现贫富阶级外显与内在的差异的原因,穷人为了翻转命运求生存,富人因为财富优势而扭曲的人性。 剧中以幽默喜剧为基调,加入悬疑的元素,将这些糅合在一起,把已经断层的阶级关系呈现在观众面前。
《寄生虫》的故事段落大致分为三段,分别为:去富豪家工作、雨夜变故、令人质疑的生日宴。 但是每个段落都有反转,让人细思极恐,剧中的人性的复杂,世事难料,电影的后半段就是这个电影的高潮部分,从一场喜剧转成了闹剧,先是纯粹的暴力,再投入了情感,最后看的现实的荒谬。可以说这个电影不管是故事的节奏还是镜头的运用,都是很惊艳的,把故事讲得明白又发人深思。
❽ 电影《寄生虫》有哪些细节值得推敲
这部作品主要讲了寄生虫,寄生在人类,想要活下去的欲望,可能每个生命存在这个世界,不管对还是错,都希望好好的活着,这是我们值得理解的,而不是乱屠杀来满足自己的欲望
❾ 《寄生虫》是必看的韩国电影,它反映了韩国什么现象呢
“ 如果我有钱,我也会很善良。”——《寄生虫》
2019年第72届戛纳电影节《寄生虫》一路斩荆劈棘为韩国拿下了第一个戛纳金棕榈大奖。
怎么消灭寄生虫?请别责怪电影无法给出一个明确而正确的答案。答案也不该由电影人给出。电影人只能给出被称为“寄生虫”的人的独特生活状态。他们有卑微的欲求,也有梦想的热烈。他们被权威倾倒,也有忍不了挺住的尊严。你想消灭他们么?他们和你又有什么不同?
❿ 《寄生虫》被誉为最佳之作,意义在于穷不可怕,可怕的是不上进,这是为何
荣获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韩国影史上第一座金棕榈奖,还获得第77届全球奖最佳外语片,并在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斩获四项大奖。
而获得诸多奖项的聚集者便是由韩国电影《寄生虫》,在豆瓣的评分中高达8.7,足以见得电影作品的优秀。
无论是对过去的总结还是对未来的计划,都是对自己所处阶段的总结,“寄生虫”并不好当,与其碌碌无为、安于现状,不如逆光而行,脚踏实地、勤奋努力才会使未来变得更加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