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找一部电影,以前看的,后来忘记了,古代的
电影名叫::《无极》
《无极》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和命运的故事,序幕中小女孩为了抢夺小男孩的食物而欺骗了他,洞察和主宰命运的“满神”对小女孩说,“我让你得到所有的荣华富贵,但就是得不到真爱,即使得到了,也马上会失去,你愿意吗?”小女孩回答:“我愿意”,于是就有了一个不可改变的承诺和不可逆转的命运。《无极》的英文名字叫《The Promise》,说的大概就是小女孩的承诺。陈凯歌说是美国发行商给取的,我想发行商一定看过了电影,这是个好名字,至少比“无极”好懂。
那个小女孩后来成了集美貌和富贵于一身的王妃“倾城”。奴隶“昆仑”穿着大将军“光明”的鲜花盔甲去救陷入北公爵“无欢”包围的王,结果却为了救“倾城”误杀了王,所有的人都以为是大将军杀了王,“光明”因此遭到通缉。“光明”为了与“满神”的一个赌约,企图得到“倾城”(“倾城”以为“光明”为了救她不惜生命,所以爱上了他)并重新成为鲜花盔甲的主人(代表战神和名利),没想到后来真的爱上了“倾城”。元老院要审判杀王的罪犯,“昆仑”承认自己杀王,为了解救主人“光明”,也为了赢得“倾城”的真爱。最后一刻,“无欢”把“倾城”和“昆仑”抓了起来,“光明”为救他们献出了生命,“昆仑”穿上黑袍子复活,带着“倾城”寻找新的世界。
B. 无极电影讲的事什么
古今中外的人都喜欢找替罪羊。这一点从有关替罪羊的典故中可见,《圣经》的《旧约》中有亚伯拉罕以杀羊代替杀子作燔祭献给上帝,而《孟子·梁惠王上》中也有齐宣王以杀羊代替杀牛衅钟的故事。而今人“替罪羊"一语的应用之广泛,更昭彰现今我们是多么喜欢随便找一个替罪羊。现如今,连电影不好卖这种事都要找出一个替罪羊来。而这个被牺牲的正是去年至今一直被观众和媒体口诛笔伐的电影《无极》。
《无极》,2005年最具话题性的中国电影,如今,这部电影屡屡被旧事重提。有关《无极》的旧事,一是《无极》在云南香格里拉拍摄时对当地环境造成的破坏,据说当年的拍摄现场现在成了垃圾场;二是因为眼下正在热拍中的张艺谋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冯小刚新片《夜宴》的海外版权销售不如预期中顺利。两片的投资商都称是受了《无极》去年被美国片商退货影响,“导致现在海外片商对中国影片的购买速度放慢了、更谨慎了",更有媒体因此大书是《无极》害惨了中国电影。
如果按照这个逻辑来推理,其实是李安的《卧虎藏龙》害惨了中国电影。有人称中国电影前几年是进入了“后《卧虎藏龙》时代",原因是在《卧虎藏龙》获奥斯卡奖,美国票房过亿美元之后,香港有人趁热请《卧虎藏龙》的部分演员赶拍类似的电影,中国内地的大导演张艺谋更以《卧》片的模式,接连推出《英雄》和《十面埋伏》等中国特色的特技包装的古装动作大片,中国电影一时间出现了古装动作大片的热潮。挟《卧》片余威,中式古装动作大片在海外一度很有市场。《英雄》在北美的票房也超过一亿美元,北美和欧洲地区发行权据说也卖了2100万美元。但在去年,当年斥资2100万美元购买《英雄》海外版权的米拉麦克斯公司,在交了订金后却给了《无极》一个退货待遇。这不是简单的退货,它是美国的电影公司对中式古装动作大片开始不信任的表现。张艺谋新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和冯小刚的《夜宴》同样要打中式古装动作大片的牌。要想赢得海外片商的信任,卖个好价钱,赶紧站出来与《无极》划清界限,说明自己的电影如何与《无极》不同,自然成了当务之急。在观众和媒体讨伐《无极》之声刚刚消停之际,同道中人纷纷出来继续对《无极》、对中国电影进行另一番深刻检讨。《无极》因此成了害惨中国电影的替罪羊,去年被中影公司誉为中国电影骄傲,代表中国出征金球奖和奥斯卡的《无极》,一下又成了祸害中国电影的罪魁祸首。
但真的是《无极》害惨了中国电影吗?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即是意味着中国电影的定义就是——特技包装的中式古装动作大片。因为受《无极》影响的就是这些电影的海外销售。这也刚好证明,潜意识里现在很多人把这类电影当成了中国电影的国际代表,把此类大片塑造成了中国电影的形象工程,每年有这样一两部大片,中国电影的年度成绩单就好看很多。本地票房、海外版权及票房的利益驱动、中国电影形象工程的利益驱动,让原本已经很惨的中国电影惨上加惨,每年都有同类的古装动作大片出来支撑中国的影市,装点中国电影的门面。但一味的古装动作大片,本地观众有厌烦的一天,海外片商也有失去新鲜感的一天,创作者也有失手的一天,《无极》刚好就赶上了这一天。是我们自己把中国电影的范围缩窄到只有一种类型,我们能向外国人兜售的只有假大空的古装动作大片,一片失利便影响整个中国电影,这才是中国电影的悲哀所在。
在一个拥有十数亿人口的国家里,每年只有十几部本地电影能在电影院上映,而只有一两部《英雄》、《无极》式的影片代表中国电影的整体形象,这本身就是个病态。这个病的病根太多,无法一言蔽之。电影院只瞄准大片排期,投资商只看准大片投钱,媒体只给大片留版面,创作上的掣肘太多,主管部门拿着尺子和剪刀对报批的剧本做体检、动手术,都是中国电影类型单一的动力基因。《无极》的问世本身就是中国电影的病发症,不是它害惨了中国电影。它只是影响了同类电影的国际销售,阻碍了这类影片投资商的财路。如果中国电影的代表不仅仅是古装动作大片,它的罪过自然不会被放大到祸害整个中国电影。《无极》是替罪羊,但它不是替罪羊典故中那类无辜的替罪羊。《无极》有过,却并非病根所在。换一个角度看,它的罪过甚至启发了中国电影:创作环境不改善、类型单一,此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