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电影语法元素有什么

电影语法元素有什么

发布时间:2022-06-05 14:08:31

① 电影元素是什么包括什么

组成一部电影的,有七个元素:语言,故事,结构,思想,角度,情绪,镜头.
语言 如同音乐与文学一样 电影也有自己的语言 也如同一般语言具有无数元素一样 电影的语言也具有它自己的组成元素 比如汉语有很多具有特定意义的词语和字 这些词语和字就是汉语的组成元素 这些元素被有目的的运用 就形成了语言 电影语言的组成元素是许多有相应意义的声音 音乐 镜头 它们被有目的的运用的时候 也就形成了电影语言.

故事 故事是什么 简单说就是电影要讲的是什么 也就是电影讲了个什么事情 它是电影的核心 是语言被有目的运用的对象 也是其他五个元素产生的基础

结构 结构是与故事关系最紧密的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有其相应的结构 而这些结构是遵循其内在标准而存在的 电影的结构是什么 就是在事件确定下来以后 你打算以什么形式去讲述这个事件 举例说 我们故事讲的是两个人物经历的平行发生的两个事件 你打算怎么去讲呢 是利用蒙太奇穿插得同时讲这两个事件 还是先讲一个然后再让另外一个人以回忆的方式去讲 或者讲完一个然后让他(她)去假想另一个人的经历 然后再让对方否定呢 电影中故事被讲述的形式 就是电影的结构

思想 思想这个东西 是最博爱的 它不偏爱某一样东西 也不与哪个东西走得更近一些 几乎所有的艺术门类都具有思想 静态视觉类也如此 因为他们的创作者创作时在方向上也是有倾向性的 不过我要特别说一下 各种艺术门类中的思想 包括电影中的思想 并不只是那种被高度概括的哲学类和科学类思想
思想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它涉及这个世界的所有方面 也就是说有关这个世界的被总结出来的认识就是思想 电影中的思想也就包括有关哲学的 人文的 人性的 社会的 先锋的 认知的 结构的... 包罗万象 电影中表现的任何有关这个世界(可能是其中的一部分,也可能是整体的)的理解(不论客观与否)也就是其自身的思想

角度 角度在喜好上与思想是最相近的 它也不是哪个艺术门类独有的 我们所说的电影的角度 是指电影的创作者对于故事所保持的角度 是电影镜头所呈现的对于故事的讲述的角度 是创作者对故事中的事件所保持态度的一种体现 例如有的电影 它表现的是一种主观的情绪 那么它的角度很可能是与故事中的人物合二为一的 很可能故事中人物的思想就是其创作者的思想 而有的电影 喜欢客观记录事实 故事中的主人公只是事件中的人物而已 创作者甚至对于人物的思想也未必认同 而是站在一个能俯瞰事件的全部的角度高高在上的默默观察

情绪 我曾经讲过 情绪有三种 人物情绪 镜头情绪 影片情绪 我们这里把电影解剖了独立作为元素来讲的 是镜头情绪 因为人物情绪并不是电影的独立元素 它是依附于故事的 甚至是故事的一部分 而影片情绪是一个整体 是一种风格 是构建在各种元素的有机结合之上的 不是一种独立的元素 镜头情绪与角度最近 但它们有本质上的一点区别 任何一个单独镜头都具有情绪 而这些情绪有的可能表达的是剧中人物的感觉或态度 这个感觉和态度实际上于创作者的态度未必是一致的 甚至可能是大相径庭的 情绪与角度的区分 是可以遵循这样一个标准的:电影角度的出发点一般是创作者本人的态度 而镜头情绪的出发点是摄影机的对于影片中事件进行记录的身份

镜头 其实镜头是电影语言组成元素中的一种 我把它归纳为电影的一个独立元素 是由于任何一种语言的组成元素在独立存在的时候都不能称为语言 只有在它们被有机结合的运用的时候才产生了语言 而任何一个单独的镜头设置时 人们对于电影景别和镜头角度都有选择 而且不同的导演在景别选择和镜头角度方面都有倾向性 也就形成了镜头风格 如果说 在纵向上看 镜头是电影语言的组成元素 那么横向看 它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我所讲的镜头就是这种由于景别选择和镜头角度方面的倾向造成的镜头风格

② 什么叫做电影元素

电影元素是组成一部电影的,有七个元素:语言,故事,结构,思想,角度,情绪,镜头。

电影是一种叙事为主的艺术,其叙事方法虽千奇百怪、变化多端,但其结构模式可归纳为几种类型。结构指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构造,如词组结构、句型结构、段落结构。我们不但要静态地研究结构形态;还要动态地研究结构生成;微观研究结构成分;宏观研究结构网络。

结构主义领袖皮亚杰认为:“一个结构包括了三个特性:整体性、转换性和自身调整性。”整体性指若干 电影胶片成分建构体系的组成规律;转换性指结构是动态的转换体系(而非静态的形式);自身调整性指结构转换不会越出结构边界之外,具有守恒性和某种封闭性。亚里士多德最早指出文学的叙事结构即情节安排,他认为悲剧情节应有头有尾(完整)并有长度(时间延续过程)。

传统叙事作品中情节结构占主体地位,最典型的是戏剧冲突的结构: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结构主义建立了“中心化结构”,而解构主义坚决反对中心化,认为中心“不是一个固定的点,而是一种功能,一种使无数符号替换物的活动成为可能的无定点”,他们从“作品”走向“本文”。

巴特认为“本文无所谓构造,本文中的一切都一次次得到意指和多次运用,本文没有一个极尽的整体,也没有终极结构。”他还认为,“根本不存在文学独创性这种东西……所有的文学都是互为文本的”。

编辑本段叙事结构 电影的叙事结构也有多极(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指组织关系和表达方式,可称为本文结构或总体结构,它与蒙太奇结构含义相当,是影片的总体架构方式,包括“潜结构、策划、设计、烘托以及作为结果的对形式与内容的总体感觉”(萨·托马斯语),叙事结构是影片生命的骨骼和躯干,是其面貌和风格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

第二个层面指电影整体系统的组织关系,如类型片结构模式,它在总体结构之上。

第三个层面在总体结构之下,即影片内部各元素的组合关系,如情节、画面、剪辑组合关系。

总之,电影叙事结构参与元素更多,因而更复杂,需有精细的情节设计和精巧的结构布局才能讲好故事。新浪潮所创的“无结构”其实是一种更隐蔽、自由而松散的结构。结构并非直观可见的对象,一般观众难以分析,这正是对电影作叙事结构模式分析的意义所在。


(2)电影语法元素有什么扩展阅读

五种常见电影结构模式类型:

①因果式(戏剧式)线性结构。以故事因果关系为叙述动力,以线性时间戏剧化展开故事(少用闪回、插叙),叙事链单一(无并置、对照、复调,但故事可多线索发展),追求情节结构环环相扣、逻辑严密的完整结局,强调外部冲突和动作强度,如生死抉择、最后一分钟营救等高潮。多数传统电影属此类,其经典情节结构强化了“幻象真实”和“移情”,迷惑观众入戏,如《关山飞渡》、《真实的谎言》。

②回环式套层结构。以多层叙事链为叙述动力,以时间方向上的回环往复为主导(非线性发展),情节过程淡化,讲述方式突显,意义不在故事中而在叙述中产生,它调动观众参与意义建构,以理性思考取代前者的移情入戏,不给出确定的结局和意蕴,如《罗生门》、《法国中尉的女人》、《罗拉快跑》。

③缀合式团块结构。没有明晰的时间线性故事发展和因果关系,也没有连贯统一的情节主线和戏剧冲突焦点,以打乱时空的叙事片断缀合而成,各个片断或团块之间有向心力,形成“形散神聚”的散文式结构或意象并置组合的诗化结构。它不以情节和哲理取胜,而以意象意境耐人寻味,如《城南旧事》、《小城之春》、《狂人彼埃罗》。

④交织式对照结构。以两条以上叙事链(不只是两条故事线索)组合形成对照性张力运动,建构复调主题,其因果关系、戏剧线性叙述仍然存在,只不过更复杂化,它将移情幻象与哲理思考合而为一,如《老井》、《安娜·卡列尼娜》。

⑤梦幻式复调结构。以梦境和幻觉为主要叙述链接和内容,以两个以上叙述声调形成对话和冲突,物理时空转化为心理时空,多重对话(人与人、人与自身、人物与叙述者、人物与观众)形成对话狂欢,如《野草莓》、《八部半》、《梦》。

③ 由电影能想到什么元素

电影元素是
组成一部电影的,有七个元素:语言,故事,结构,思想,角度,情绪,镜头.语言 如同音乐与文学一样 电影也有自己的语言 也如同一般语言具有无数元素一样

④ 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 时间和空间是电影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
“时间是电影运动的延续性,空间则是电影运动的广延性”。对电影中时间和空间的组织与运用是电影艺术的重要特性和特殊表现手段,是最根本的电影思维方式之一。
一、空间的外在节奏在电影中,运动和变化贯穿始终,不仅画面内的形象在运动,而且画面与画面之间也在不停的运动变化着产生节奏。对于变化运动着的空间的安排、配置及运用,是电影思维所特有的技巧和手段。文学是叙事艺术,它的时间过程随着情节的发展向前推移,但人物的形象、音容和运动过程只能靠读者的联想来感知;绘画、雕塑和建筑是造型艺术,具有空间的可视性,但它没有流动感;戏剧与舞蹈的空间局限于舞台内,时间局限于场景内,其综合性是不完整的。动画电影的高度假定性,“使它可以在空间观念上,超越现实论动画影视艺术中的空间节奏中的物理空间和一般电影在空间的局限性”,在空间的安排、配置和运用以及对镜头画面的变化等艺术处理方面拥有极大的自由,为动画的结构方式和艺术表现提供了广阔的天地。例如动画片《三个和尚》中假定空间的运用:在空间上,该片吸取了中国画的“写意”表现方法,利用空白形成“虚境”,产生“像外像”,让观众在头脑中想象出人物所处的假想场景环境。如《三个和尚》其中的两个镜头,虽然背景同样都是空白的,但其中一幅画面因为画有两只飞动的小鸟,从而使人产生的是天空的想象,一目了然是室外空间。而另一幅画面因为烛台与神龛的存在,让观众“看到”的却是寺庙的殿堂。这种实际上不存在的空间假定,也是和动画人物的假定性相一致的,使观众通过背景空间,了解了角色所处的位置。
二、空间的内在节奏空间的内在节奏主要指电影艺术发展成果的综合运用。"

⑤ 电影语言包括哪些元素

电影的语言
一、表达的方式:视觉、听觉
二、诉诸的对象——感观——感性——直觉——沉淀的经验
三、电影语言的特征:
1、 多维度、单向度
2、 极富现实感的语言
3、电影语言具有多义性、隐秘性和遍在性
4 、强大的感染力
5、开放性和深广性——活跃的,具有生命力和生长性的
四、电影语言的构成
1、画面
2、声音:
台词(对白、旁白、独白)
声响动效 (动作音响、自然音响、背景音响、机械音响、枪炮音响、特殊音响)
C剪辑:
画面和画面
画面和声音

⑥ 电影的几个要素是什么

一、拍摄前观察环境
摄像前要先注意周边的状况,这样在拍摄时就可以考虑哪些镜头可以选择,哪些场面可以用什么景色。另外,拍摄时可千万不要大意。时刻不可忘记周边或是身后的状况,特别对背后的沟渠、马路等要引起重视,不要脚踩空或来往车辆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二、拍摄清晰的摇镜头
摇镜头是最常用的手法之一。摇摄是指当摄像机机位不动,借助于三角架上的活动底盘或拍摄者自身的人体,变动摄像机光学镜头轴线的拍摄方法。用摇摄的方式拍摄的画面叫摇镜头。摇摄一般有上下摇摄和左右摇摄两种方法。
三、拍摄清晰的移镜头
移摄是将摄像机架在活动物体上随之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移动摄像的方法拍摄的画面称为移动镜头,简称移镜头。移动拍摄可以使用画面框架始终处于运动之中,画面内的物体不论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都会呈现出位置不断移动的态势。移摄一般分为前后移动拍摄、左右移动拍摄、弧形移动拍摄以及上下移动拍摄等几种方法。
移摄特别要注意一下三点:(1)选择合适的移动设备。(2)移动速度要慢。(3)移拍时尽量使用广角镜头。
四、拍摄清晰的跟镜头
跟摄是摄像机始终跟随运动的被摄主体一起运动而进行的拍摄。用这种方式拍摄的画面称为跟镜头。跟镜头大致可以分为前跟、后跟、侧跟三种情况。
在跟摄时跟上、追准被摄对象是跟镜头拍摄的基本要求。通常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而且景别也保持不变。这就要求在拍摄者与主体人物运动速度基本一致,这样才能够保证人物在画面中的位置相对稳定,既不会使主体人物移出画面,也不会出现景别的变化。不管画面中人物运动如何上下起伏、跳跃变化,跟镜头画面应基本上是或平行、或垂直的直线性运动。因为镜头大幅度和次数过频的上下跳动极容易使观众产生视觉疲劳,而画面的平稳运动是保证观众稳定观看的先决条件。
五、拍摄清晰的变焦镜头
平时我们经常从电视上看到这样的画面,镜头对准一个广阔和场景,渐渐地镜头推进,最后聚焦于某个细节,这种方法经常运用于花卉、烛光、小动物等细节的拍摄。
如果被摄物体或镜头运动变化很大,一次聚焦不能满足要求,可采用跟点的方法完成镜头拍摄。保证镜头拍摄全过程画面清晰。
运用变焦距镜头拍摄十分重要的一点是对变焦距动点、动向和动速的控制。在运用变焦距拍摄时推拉的起动和落幅要果断,犹豫和迟疑都会影响镜头运动的流畅甚至引起表现意图的混乱。在整个拍摄过程当中应该注意摄像者要保持稳定,采用变焦拍摄的方法虽然看上去感觉比较简单,不过只有通过经常反复地操作才能运用得熟悉,对于展示远近变化的场景或者某种特定的氛围都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六、拍摄清晰的长焦镜头
一是要调准焦点。长焦距镜头的景深较小,特别是在物距较近,光圈口径较大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因此在拍摄过程中焦点必须调准。这时您可以通过摄像机上的寻像器调整焦点的方法,将画框中心对准被摄主体,用手调整焦点环,直至寻像器上形象最清晰时为止。如果焦点环上的数值与实际物距有误差时,也以寻像器形象是否清晰为准。
二是要防止拍摄时的抖动。由于长焦距视场角窄,拍摄过程中摄像机上下左右方向稍微一颤动都将会引起画面的抖动。这种抖动不论是在固定镜头还是在运动镜头中都会干扰和影响观众对屏幕形象的观看。我们在进行拍摄时,保持拍摄设备的稳定也是很必要的,这也是保持影像清晰的重要条件。画面不稳定,令人的视线无法集中,往往觉得头晕目眩。

⑦ 电影用语,有剪辑和组合的意思,它是电影导演的重要表现方法之一

蒙太奇,是电影构成形式和构成方法的总称。

蒙太奇——是法语montage的译音,原是法语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意为构成和装配。后被借用过来,引申用在电影上就是剪辑和组合,表示镜头的组接。

简要地说,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

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刀的手段。

当然。电影的蒙太奇,主要是通过导演、摄影师和剪辑师的再创造来实现的。电影的编剧为未来的电影设计蓝图,电影的导演在这个蓝图的基础上运用蒙太奇进行再创造,最后由摄影师运用影片的造型表现力具体体现出来。

在电影的制作中,导演按照剧本或影片的主题思想,分别拍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原定的创作构思,把这些不同的镜头有机地、艺术地组织、剪辑在一起,使之产生连贯、对比、联想、衬托悬念等联系以及快慢不同的节奏,从而有选择地组成一部反映一定的社会生活和思想感情、为广大观众所理解和喜爱的影片,这些构成形式与构成手段,就叫蒙太奇。

综上所述,可见电影的基本元素是镜头,而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手段是蒙太奇,而且可以说,蒙太奇是电影艺术的独特的表现手段。

既然一部影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那么,这电影的基本元素——镜头,究竟是什么呢?它和蒙太奇又有什么关系呢7我们知道,镜头就是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焦距、用不同的时间一次拍摄下来,并经过不同处理的一段胶片。实际上,从镜头的摄制开始,就已经征使用蒙太奇手法了。

就以镜头来说,从不同的角度拍摄,自然有着不同的艺术效果。如正拍、仰柏、俯拍、侧拍、逆光、滤光等,其效果显然不同。就以本同焦距拍摄的镜头来说,效果也不一样。比如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大特写等,其效果就不一样。再者,经过不同的处理以后的镜头,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加之,由于空格、缩格、升格等手法的运用,还带来种种不同的特定的艺术效果。再说,由于拍摄时所用的时问不同,又产生了长镜头和短镜头,镜头的长短也会造成不同的效果的。

同时,在连接镜头场面和段落时,根据不同的变化幅度、不同的节奏和不同的情绪需要,可以选择使用不同的联接力法,例如谈、化、划、切、圈、掐、推、拉等。总而言之,拍摄什么样的镜头,将什么样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什么样的方法连接排列在一起的镜头,影片摄制者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就是蒙大奇。如果说画面和音响是电影导演与观众交流的“语汇”,那么,把画面、音响构成镜头和用镜头的组接来构成影片的规律所运用的蒙太奇手段,那就是导演的“语法”了。

对于一个电影导演来说,掌握了这些基本原理并不等于精通了“语法”,蒙太奇在每一部影片中的特定内容和美学追求中往往呈现着千姿百态的面貌。

蒙太奇对于观众来说,是从分到分。对于导演来说,蒙太奇则先是由合到分,再分切,然后又由分到合,即组合。分切的最小单位是镜头,因此导演应写出分镜头剧本。作为观众,应当怎样从蒙太奇的角度来鉴赏导演的艺术呢?说到底,蒙太奇是导演用来讲故事的一种方法;听的人总希望故事讲得顺扬、生动,富有感染力又能调动起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兴趣,这些要求完全适用于蒙太奇。观众不仅仅满足于弄清剧情校概。或一般地领悟到影片的思想意念,而是要求清晰而流畅地感知影片叙述流程的每一个环节和细部,—部影片的蒙太奇首先应让观众看懂。

现在,一部当代的故事影片,一般要由五百至一千个左右的镜头组成。每一个镜头的景别、角度、长度,运动形式,以及画面与音响组合的方式,都包含着蒙太奇的因素。可以说,从镜头开始就已经在使用蒙太奇了。与此同时,在对镜头的角度、焦距、长短的处理中,就已经包含着摄制者的意志、情绪、褒贬、匠心了。

在镜头间的排列、组合和联接中,摄制者的主观意图就体现得更加清楚。因为每一个镜头部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对形态必然和与它相连的上下镜头发生关系,而不同的关系就产生出连贯、跳跃、加强、减弱,排比、反衬等不同的艺术效果。另一方团,镜头的组接不仅起着生动叙述镜头内容的作用,而且会产生各个孤立的镜头本身未必能表达的新含义来。格里菲斯在电影史上第一次把蒙太奇用于表现的尝试,就是将一个因在荒岛上的男人的镜头和一个等待在家中的妻子的面部特写组接在一起的实验,经过如此“组接”,观众感到了“等待”和“离愁”,产生了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o又加,把一组短镜头诽列在一起,用快切的方法来连接,其艺术效果,同一组的镜头排列在一起,用“淡”或“化”的方法来连接,就大不一样了。

再如,把以下A、B、C三个镜头,以不同的次序连接起来,就会出现不同的内容与意义。

A,一个人在笑; B、一把手枪直指着;C、同一的人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

这三个特写镜头,结观众什么样的印象呢?

如果用A—B—C次序连接,会使观众感到那个入是个懦夫、胆小鬼。现在,镜头不变,我们只要把上述的镜头的顺序改变一下,则会得出与此相反的结论。

C、一个人的脸上露出惊惧的样子,B、一把手枪直指着;A、同一的人在笑。

这样用C—B—A的次序连接,则这个人的脸上露出了惊惧的样子,是因为有一把手枪指着他。可是,当他考虑了一下,觉得没有什么了不起,于是,他笑了——在死神面前笑了。因此,他结观众的印象是一个勇敢的人。

如此这样,改变一个场面中镜头的次序,而不用改变每个镜头本身,就完全改变了一个场面的意义,得出与之截然相反的结论,收到完全不同的效果。

这种连贯起来的组织相排列,就是运用电影艺术独特的蒙太奇手段,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影片的结构问题。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排列和组合的结构的重要性,它是把材料组织在一起表达影片的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时。由于排列组合的不同,也就产生了正、反,深、钱,强、弱等不同的艺术效果。

苏联电影大师爱森斯坦认为,A镜头加B镜头,不是A和B两个镜头的简单综合,而会成为C镜头的崭新内容和概念。他明确地指出:“两个蒙太奇镜头的对列不是二数之和,而更象二数之积——这一事实,以前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是正确的。它之所以更象二数之积而不是二数之和,就在于对排列的结果在质上(如果愿意用数学术语,那就是在”次元“上)水远有别于各个单独的组成因素。我们再回到上述的例子。妇人——这是一个画面,妇人身上的丧服——这也是一个画面;这两个画面都是可以用实物表现出来的。而由这两个画面的对列所产生的‘寡妇’,则已经不是用实物所能表现出来的东西了,而是一种新的表象,新的概念,新的形象。”

由此可见,运用蒙太奇手法可以使镜头的衔接产生新的意义,这就大大地丰富了电影艺术的表现力,从而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关于这个向题,我们还可以从物理学上的一个现象得到极大的启发:众所周知,炭和金刚石这两种物质。就其分子组成来讲是的相同的。但一个出奇的松脆,一个则无比的坚硬,为什么附科学家研究的结果证明:是因为分子排列(品格结构)不同而造成的。这就是说,同样的材料,由于排列不同,可能产生如此截然相反的结果,这实在发人深思了。

匈牙利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也同样指出:“上—个镜头一经连接,原来潜在于各个镜头里的异常丰富的含义使象电火花似地发射出来。”可见这种“电火花”似的含义是单个镜头所“潜在”的为人们所未察觉的,非要在“组接”之后,才能让人们产生一种新的、特殊的想象。我们所讲的蒙太奇,首先是指的这种镜头与镜头的组接关系,也包括时间和空间、音响和画面、画面和色彩等相互间的组合关系。以及由这些组接关系所产生的意义与作用等。

总之,“蒙太奇就是影片的连接法,整部片子有结构,每一章、每一大段、每一小段也要有结构,在电影上,把这种连接的方法叫做蒙太奇。实际上,也就是将一个个的镜头组成一个段,再把一个个的小段组成一大段,再把一个个的大段组织成为一部电影,这中间并没有什么神秘,也没有什么诀窍,合乎理性和感性的逻辑,合乎生活和视觉的逻辑,看上去‘顺当’、‘合理’、有节奏感、舒服,这就是高明的蒙太奇,反之,就是不高明的蒙太奇了。”再没有如此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地对蒙太奇的说明与阐述了。

蒙太奇大的方面可以分为表现蒙太奇和叙事蒙太奇,其中又有心理蒙太奇,抒情蒙太奇,平行蒙太奇,交叉蒙太奇,重复蒙太奇等等。

蒙太奇学派出现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中期的苏联,以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为代表,他们力求探索新的电影表现手段来表现新时代的革命电影艺术,而他们的探索主要集中在对蒙太奇的实验与研究上,创立了电影蒙太奇的系统理论,并将理论的探索用于艺术实践,创作了《战舰波将金号》《母亲》《土地》等蒙太奇艺术的典范之作,构成了著名的蒙太奇学派。

爱森斯坦是蒙太奇理论大师,1922年,他在《左翼艺术战线》杂志上发表了《杂耍蒙太奇》,这是第一篇关于蒙太奇理论的纲领性宣言。在爱森斯坦看来,蒙太奇不仅是电影的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哲学理念。他指出:两个并列的蒙太奇镜头,不是“二数之和”,而是“二数之积”。《战舰波将金号》是爱森斯坦1925年拍摄的,是蒙太奇理论的艺术结晶,片中著名的“敖得萨阶梯”被认为是蒙太奇运用的经典范例。

总之,蒙太奇是一种电影视频技术。

【蒙太奇句子】

在电影,电视镜头组接中,由一系列镜头经有机组合而成的逻辑连贯、富于节奏、含义相对完整的影视片断。
蒙太奇句型--前进式、后退式、环型、穿插式和等同式句型前进式句型。按全景一中景一近景一特写的顺序组接镜头。

后退式句型。按特写一近景一中景一全景的顺序组接镜头。
环型句型。这种句型是将前进式和后退式两种句型结合起来。
穿插式句型。句型的景别变化不是循序渐进的,而是远近交替的。
等同式句型。就是在一个句子当中景别不变。

【蒙太奇段落的划分】

根据影视作品内容的自然段落来分段。
根据时间的转换来分段。
根据地点的转移来分段。
根据影视片的节奏来分段。
所以,段落的划分是由于情节发展和内容的需要或节奏上的间歇、转换而决定的。

⑧ 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

电影构成的基本要素包括技术和放映两个部分。

1、技术

摄影术同样产生于19世纪的欧洲。1839 年,法国人达盖尔根据文艺复兴以后在绘画上的小孔成像的原理,并使用化学方法,将形象永久地固定下来,“达盖尔照相法”产生。1872 年,最先将“照相法”运用于连续拍摄的,是摄影师爱德华·幕布里奇。

国内第一本引进讲解拍摄的图书为电子工业出版社的《大师镜头:低成本拍大片的100个高级技巧》,第一次将电影拍摄技术介绍给非专业人群。内容涵盖拍摄打斗镜头、追逐镜头、恐怖镜头、出场与退场、车内场景、对话场景、争吵冲突场景、爱情激情场景等各种技巧。

2、放映

1895 年卢米埃尔兄弟向大众展现《火车进站》的画面时,观众被几乎是活生生的影像吓得惊惶四散。从此,由他们所启动的活动摄影(cinematogrphy)不只在人类纪实工具的发展史上展现了划时代的意义,火车进站的镜头也象征了电影技术发展的源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P2P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电影播放形式,以其速度快,少缓冲,人越多越不卡的优点成为广大网友所喜欢的一些电影播放形式,网络中的电影播放形式又叫在线电影,让你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网络的海洋里,看到你所想看到的电影。

(8)电影语法元素有什么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之最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电影——1922年由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是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阅读全文

与电影语法元素有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邵氏电影好看的功夫片 浏览:311
八仙全传免费电影盒子 浏览:378
电影天注定类似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12
2020疫情抖音免费看电影 浏览:300
有哪些搞笑的日本电影 浏览:100
如何使用编码下载电影 浏览:661
活着免费视频电影在线观看 浏览:77
大个子马克是什么电影 浏览:773
哪些电影里出现过电梯 浏览:221
免费观看所有vip电影 浏览:779
高评分免费动漫电影推荐 浏览:32
昨天播出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1
影音先锋如何看3d电影网站 浏览:740
床戏吻戏特别多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43
小学生观看的感恩电影有哪些 浏览:550
周星星电影好看 浏览:136
多久没两个人在一起看电影 浏览:208
沪北电影院票价多少 浏览:964
电影王远苏瑶什么电影 浏览:858
智能电视上没有那电影怎么办 浏览: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