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么是电影,电影的意义是什么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电影的意义在于它的出现只是让世界在你眼里出现的更真实,没有遮遮羞羞的蒙蔽与掩盖,让人的视角层面拓展的更加旷远与宽阔,丰富观影者的思维角度,使之与原生蕴存的思想、观念得以多元交汇,收获新生精神的启蒙,世道艰深,谁看到的维度越多,世界在谁的眼中便越真实。
(1)什么是电影传播度扩展阅读:
1、电影的表现手段:
电影是一种以现代科技成果为工具与材料,运用创造视觉形象和镜头组接的表现手段,在银幕的空间和时间里,塑造运动的、音画结合的、逼真的具体形象,以反映社会生活的现代艺术。
电影能准确地“还原”现实世界,“展现”虚拟世界,给人以逼真感,亲近感,宛如身临其境。电影的这种特性,可以满足人们更广阔、更真实地感受生活的愿望。电影的帧速率一般是24帧每秒,随着技术的提升,即将出现48帧甚至60帧每秒的电影。
2、中国电影之最:
中国最早放映的电影——1896年8月11日法国商人在上海徐园“又一村”茶楼内放映的“西洋影戏”。
中国第一部电影是戏曲片京剧《定军山》,内有《请缨》、《舞刀》等片断,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由北京丰泰照相馆摄制。无声片,长约半小时。
中国第一部短故事片是《难夫难妻》(又名《洞房花烛》),1913年在上海拍摄,无声片,郑正秋编剧,郑正秋和张石川联合导演。此片是由亚细亚影戏公司开张后的第一部作品,首开家庭伦理剧之先河。
中国第一部长故事片——1921年中国影戏研究社在上海拍摄第一部长故事片《阎瑞生》。
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可放映电影——1922年由张石川导演的《劳工之爱情》又名《掷果缘》,是现存尚可放映的最早的一部中国电影,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故事片。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明星影片公司1931年摄制,该片采用的是蜡盘配音的技术。
中国第一座电影院——伊留继昂电影院。1905年,由俄籍建筑设计师、犹太人潘·瓦·科勃采夫开设了哈尔滨第一家电影院。原址就在道里区西十二道街和中央大街交口处,这也就是中国第一家电影院。
㈡ 衡量电影传播效果的指标除了票房还有什么
口碑和出圈度
㈢ 为什么电影更容易传播文化
因为现在经济越来越发达,生活水平越来越好,更多的人把电影当做休闲时间里的爱好,而且人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极度热衷,用纸质类的书籍来传播文化已经失去了它原有的魅力。
用电影来传播文化,无论老少都可以接受,受众的人数多,能够在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就把主要思想和情感同时表达给世界上的很多人。另外人们也会有所共鸣,电影作品的好坏程度对传播文化也有一定的影响。
㈣ 什么是电影传媒
电影传媒,是依托于电影产业传播各种信息的媒体;一种基于电影活动的媒体整合。
㈤ 电影观赏性思想性传播度建议
电影首先当然要有观赏性了,这是电影的本;接着才是电影的题材、内容,带出来的某些思想,某些意义。一部有观赏度,又有思想性的文章往往是比较受欢迎的,传播速度也很快。
㈥ 从传播学角度写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意义等
1、传播学要求传播信息具有广度也就是覆盖率要高,通过电影我们可以有效扩大传播面,提高传播的速度,从而促进英语教学的广度和深度
2、传播学最基本的理论是拉斯韦尔的5W模式,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
谁 说什么 通过什么渠道 给谁 取得什么效果
传播者 讯息 媒介 受众 效果分析
在电影英语教学中,传播者就是电影放映着和电影英语教学的推广者,媒介就是电影,受众就是观看电影和参与电影英语学习的人,这种灵活多样的教学,这种利用电影来推广英语教学的作用就在于充分利用了传播的学的5W模式让传播更具体,更系统因此取得的效果是直观的也是5W传播的模式的终结(With what effect)
3、传播学内容也相对较广一些,里面包括很多层次的东西,像传播学与社会学的关系我们发现电影英语教学不单单是在推广英语教学,而且通过电影可以让人在学习更多层面的东西包括西方国家的社会学,社会关系,社会伦理变革等层面的东西;传播学与心理学的关系,传播学与新闻学、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的关系都可以在这些方面分析电影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
这都是我自己总结的不是太好,因为毕竟传播学的理论毕业后我都没再看过,因此还是希望你先了解下传播学再分析你的论文,最好能从第二点也就是拉斯韦尔的5W模式的角度进行分析。给你几个网址http://ke..com/view/41084.htm 另一个http://blog.donews.com/communication/archive/2004/10/06/120952.aspx
㈦ 电影、电视的传播特点
http://..com/question/36594408.html?si=9
四、电视
电视的主要特点是:
1、直观性强
电视是视听合一的传播,人们能够亲眼见到并亲耳听到如同在自己身边一样的各种活生生的事物,这就是电视视听合一传播的结果。单凭视觉或单靠听觉,或视觉与听觉简单地相加而不是有机地合一,都不会使受众产生如此真实、信服的感受。电视广告的这一种直观性,仍是其他任何媒介所不能比拟的。它超越了读写障碍,成为一种最大众化的宣传媒介。它无须对观众的文化知识水准有严格的要求。即便不识字,不懂语言,也基本上可以看懂或理解广告中所传达的内容。
2、有较强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电视是唯一能够进行动态演示的感性型媒体,因此电视广告冲击力、感染力特别强。因为电视媒介是用忠实地记录的手段再现讯息的形态,即用声波和光波信号直接刺激人们的感官和心理,以取得受众感知经验上的认同,使受众感觉特别真实,因此电视广告对受众的冲击力和感染力特别强,是其他任何媒体的广告所难以达到的。
3、受收视环境的影响大,不易把握传播效果
电视机不可能像印刷品一样随身携带,它需要一个适当的收视环境,离开了这个环境,也就根本阻断了电视媒介的传播。在这个环境内,观众的多少、距离电视机荧屏的远近、观看的角度及电视音量的大小、器材质量以至电视机天线接受信号的功能如何,都直接影响着电视广告的收视效果。
4、瞬间传达,被动接受
全世界的电视广告长度差不多,都是以5秒、10秒、15秒、20秒、30秒、45秒、60秒、90秒、120秒为基本单位,超过3、4分钟的比较少,而最常见的电视广告则是15秒和30秒。这就是说一则电视广告只能在短短的瞬间之内完成讯息传达的任务,这是极苛刻的先决条件。而且受众又是在完全被动的状态下接受电视广告的,这也是电视区别于其他广告媒介的特点。
5、费用昂贵
费用昂贵,一是指电视广告片本身的制作成本高,周期长;二是指播放费用高。就制作费而言,电影、电视片这种艺术形式本身就以制作周期长、工艺过程复杂、不可控制因素多(如地域、季节天气、演员等)而著称,而电视广告片又比一般的电影、电视节目要求高得多。广告片拍片的片比通常是100:1,可见仅是胶片一项,电视广告片就要比普通电影、电视剧节目超出多少倍了,而且为广告片专门作曲、演奏、配音、剪辑、合成,都需要花大量的金钱。
就广告播出费而言,电视台的收费标准也很高。我国中央电视台A特段30秒的广告收费就要人民币4.5万元。而国外黄金时段播出费用比这还要高得多,美国的电视广告每30秒要10~15万美元,如果在特别节目中插播广告更贵,有的竟高达几十万美元。
6、有较高的注意率
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电视机已经普及,观看电视节目已成为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电视广告注意运用各种表现手法,便广告内容富有情趣,增强了视听者观看广告的兴趣,广告的收视率也比较高。电视广告既可以看,还可以听。当人们不留神于广告的时候,耳朵还是听到广告的内容。广告充满了整个电视屏幕,也便于人们注意力集中。因此,电视广告容易引人注目,广告接触效果是较强的。
7、利于不断加深印象
电视广告是一种视听兼备的广告,又有连续活动的画面,能够逼真地、突出地从各方面展现广告商品的个性。比如,广告商品的外观、内在结构、使用方法、效果等都能在电视中逐一展现,观众如亲临其境,留有明晰深刻印象。电视广告通过反复播放,不断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8、利于激发情绪,增加购买信心和决心
由于电视广告形象逼真,就像一位上门推销员一样,把商品展示在每个家庭成员面前,使人们耳闻目睹,对广告的商品容易产生好感,引发购买兴趣和欲望。同时,观众在欣赏电视广告中,有意或无意地对广告商品进行比较和评论,通过引起注意,激发兴趣,统一购买思想,这就有利于增强购买信心,作出购买决定。特别是选择性强的日用消费品,流行的生活用品,新投入市场的商品,运用电视广告,容易使受众注目并激发对商品的购买兴趣与欲望。
9、不利于深入理解广告信息
电视广告制作费用高昂,黄金播放时间收费最贵。电视广告时间长度多在5至45秒之间。要在很短的时间内,连续播出各种画面,闪动很快,不能作过多的解说,影响人们对广告商品的深入理解。因此,电视广告不宜播放需要详尽理解性诉求的商品,如生产设备之类商品。一些高档耐用消费品在电视播放广告时,还要运用其它补充广告形式作详细介绍。
10、容易产生抗拒情绪
因为电视广告有显著的效果,运用电视广告的客户不断增加,电视节目经常被电视广告打断,容易引起观众的不满。
电影的传播特点应该与电视相同,因为同属大众传播.
传播学意义上的“传播”分为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三类,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人际传播通过面对面沟通进行,或者通过电话、电报、互联网等媒介进行;组织传播的媒介则是人和一些非大众出版物(如通知、文件等等);大众传播的媒介是书籍、报刊、广播、电影、电视、网络等等。
http://..com/question/7533040.html?si=1
㈧ 微电影从传播角度上与电影的分别
从传播角度讲,微电影主要是反映社会现实,致力于反映生活本身,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既可用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宣传,也表现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宣泄。而不是像电影那样,追求造梦和奇观,对现实生活进行陌生化处理,产生间离效果。关于微电影相信通过中韩微电影节的平台,我们会了解更多。
㈨ 电影对文化传播产生哪些影响
电影做为一种文化产品,在人的生活中潜移莫化的影响人的行为习惯和交往方式。外来电影中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将出产电影的本国政治思想传染到收看电影的国家人民之中,这样的文化侵略会动摇国家思想根基(称为:文化侵略 事例:现在美国圣诞节以经超过了春节的热忠度)我们要防止这样的侵略。电影在国际舞台上是一种展现本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电影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对待电影中的文化我们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㈩ 企业品牌在电影营销中的传播方式有哪些
按照品牌营销策划的表现手法来细分,可以分为如下这些形式:
1、道具植入:将企业的品牌产品作为电影作品中的某个情节的道具使用,并出现瞬间拉近镜头。
2、台词植入:多为电影中主要人物所说的经典对白,作为被老百姓广为传颂、调侃的隐形广告,其影响力无法估量。这种植入方式通过主人公的台词把产品的地位、特性、特征直白地告诉了消费者,很容易得到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
3、剧情植入:它包括设计剧情桥段和专场戏等方面。
4、场景植入:在画面所揭示的、容纳人物活动的场景中,布置可以展示产品或品牌信息的实物。
5、音效植入:通过旋律和歌词以及画外音、电视广告等的暗示,引导受众联想到特定的品牌。例如,各大品牌的手机都有其特定铃音和短信提示音,在影片中, 即使观众不能清楚的看到手机上的品牌标志,也可以通过熟悉的铃音或是短信提示音来联想到手机是哪种品牌;现在很多品牌都有自己的品牌主题曲,听到主题曲就能使受众联想到某个品牌。
6、题材植入:为某一品牌专门拍摄影视剧,着重介绍品牌的发展历史、文化理念等,用来提升品牌知名度。
不过企业在借助电影进行品牌营销策划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消费者的接受度,若是不顾及消费者的心理,一味的进行宣传,那么将会引起消费者的反感,营销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在借助电影进行营销的时候,一定要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让消费者感受不到这是营销,这样才是成功的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