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通天塔这部电影想表达什么
片讲述了四个家庭或更多家庭的遭遇,他们的生活毫无幸福感可言,他们全部封闭而沉溺,这是这样的罪??
家庭一:美国夫妇——请原谅,我一般记不住美国或任何老外的名字——和他们的儿女。美国夫妇情感濒于崩溃。这从女主人看其丈夫的眼神里就可以看出来,那种鄙夷、愤慨和无奈。她对自己以前的高贵至少是上层的生活有极强的优越感。可是他们之间已经没有共同语言了。
不管怎么样,语言的沟通永远不会成为人和人之间交流的障碍。文化的巨大差异看似强大,其实也可以交流。而人类自己隐秘的内心世界,他们对性的理解和无法满足,是永远无法沟通和理解的。
试问:有多少性是因为爱?无爱的性其实就是人类的原罪。也许这是导演想告诉观众的吧,可是他们没有处理好。
哎,一个有缺陷的电影,正好可以完成这样的命题——
这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② 电影通天塔是说什么的。
abel
又名: 通天塔 / 巴别塔 / 火线交错
导演: Alejandro González I?árritu
主演: Brad Pitt / Cate Blanchett / Gael García Bernal
上映年度: 2006
语言: English / Spanish / Japanese / Berber / Arabic
制片国家/地区: USA
imdb链接: tt0449467
剧情简介 ? ? ? ? ? ?
在摩洛哥、突尼斯、墨西哥和日本发生的三个故事。故事以皮特和布兰切特扮演的一对美国夫妻因为婚姻危机,去摩洛哥旅行,却在旅途中遭遇不测开始。原来是因为一个摩洛哥的牧羊少年捡到一把手枪,他朝着远处发亮的东西射去,原来这个发亮的东西正是皮特和布兰切特夫妇乘坐的旅游巴士。这个少年发现自己射出的子弹远得超出了想象。它射中了布兰切特,这是整个事件的催化剂。为此这对夫妇只好逗留一段时间,这又影响了他们的保姆,这位墨西哥保姆面临着艰难的抉择,她不想错过在墨西哥边境的一场婚礼,虽然布拉德命令她在美国和孩子们呆在一起,她却打算叫她的侄子(盖尔贾西亚饰演)开车带她去参加婚礼,并且也把孩子们带上。但是若他们回程从墨西哥到美国,却可能遭到一项犯罪指控——绑架美国小孩。所以他们准备带着两个孩子非法穿越国境……
所以四个不同的群体,在三个不同的大路上,虽然都是陌生人,却产生了碰撞。他们因为一个偶然的事故使得事情无法控制,美国夫妇,反叛的日本聋哑少年和她的父亲,墨西哥保姆……这些陌生人不会相遇,同样他们也无法有意义的交流……
演员阵容
本片有布拉德·皮特这位超级巨星,还有凯特·布兰切特的加盟,值得期待。此外还有墨西哥新兴的男影星盖尔·贾西亚·贝纳。
有影迷希望布拉德·皮特的角色尽可能的小,因为他超级巨星的光环不适合阿加多的风格,反而墨西哥风头正健的男星盖尔·贾西亚·贝纳更适合此类艺术电影,但是布拉德·皮特的演技和全球票房感召力却是不容置疑的。
而女主角布兰切特主要从事各类戏剧演出,其中以莎剧居多。凯特-布兰切特在《魔戒三部曲》中的出色表现,让她再一次成为全世界影迷关注焦点,而她2003年再次以影片《毒家新闻》被提名金球奖剧情类最佳女主角。在《飞行者》一片中扮演好莱坞传奇女影星凯瑟琳·赫本荣获第77届奥斯卡最佳女配角奖。
影片简评
据《圣经·创世纪》,创世之初,普天之下人类同操一种语言。出于骄傲,人们想建一座通天之塔。耶和华对人类的骄傲感到恼怒,于是使人们的语言变得互不相通,最终人类的难以沟通造成高塔的坍塌,通天梦成为泡影。而影片《通天塔》借喻了这段隐喻。
该片导演执导过《9’11事件簿》,《21克》,《爱情是狗狼》,导演亚里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是讲结构的高手。在这个故事中,四个人群在三个大陆上由于一个偶然事件的发生命运被联系在一起,但是他们却互不相识,无法有意义的沟通,似乎这种以偶发事件开始的结构就比较能吊起观众的胃口。
电影《通天塔》不是那种好看的果盘,也不是让人看了觉得放松的小点心。它长了一张要拿大奖的脸,布拉德.皮特的目光在沙漠的热气中摇摆不定地看过来。《通天塔》不是第一部把不同地点不同的人用偶然事件联系起来的片子,至少它的重点并不在于让我们看到最后一粒沙子落下来以后,整座沙丘是如何在随机理论下不可避免地走向溃败。导演并没有去重复那个人人都已经烂熟的观点:命运是个随机数。命运不是影片的主旨,生活才是。
影片在最后的献辞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什么是这暗夜?什么是那光亮?4个国家,12个人,用一把来福枪联系了起来。在5天内迎接各自不同的命运:被捕、被杀、被遣返、被截肢,这是最暗的夜。同时,一段婚姻被挽救,一条生命被拯救,一种痛苦得到释放,这是最亮的光。当所有的事件发生完毕之后,影片结束。而一切对应关系全部建立完毕:
爱情:皮特的爱情存活了,日本聋女的爱情依然没有下文,摩洛哥少年的爱情终结于浴室偷窥,墨西哥保姆的爱情正在路上。
家庭:皮特的家庭保住了,日本聋女的家庭和解了,摩洛哥牧羊人的家庭破碎了,墨西哥保姆被迫遣返,她以最奇异的方式和家人团聚。
生活:摩洛哥人继续生活在贫苦和暴虐之下,日本人继续活在无法张扬的压抑和苦闷之中,墨西哥人活得生机勃勃但是面对北方强邻他们只是罪犯和乞丐。美国人什么都有,美国人什么也没有。
影片用一种缓慢的时间刻度讲述这些故事,让每一种痛苦都细腻生动地呈现出来,看到生命如何在生活中被打磨。只有极缓慢地在指尖搓揉沙粒,才能真实地感觉到它们每一颗的形状。当皮特焦急地等待直升飞机前来的时候,他才有机会衡量那些生命中的重量。当日本聋女赤裸着身体站在阳台上时,虽然她不能说话,但是她让所有观众听到了最震人心脾的呐喊。
《通天塔》很粗糙,观看的过程不能让我们摆脱现世,而是更真实地感受到生活本身。提醒我们那些可能被遗忘了的存在,诸如某种生活状态,某种内心需求,某些人和某些事。因此,沟通并非是一种语言问题。传说中,人类由于语言不同而最终放弃了修建通天塔。电影里,聋女无言,摩洛哥人无语,但是他们却似乎是对白最多的人。如果真有通天塔,它不是一个地理概念,它就在人心里。
③ 关于电影通天塔的问题
十二个人,三个国家,四种不同的命运,源于那一颗无意的能射3公里的子弹。
一,关于影片的剪辑手法:有人指责这部电影剪辑手法有问题,超级乱。但是坦白讲这部分观众不适合看电影,就像前面有位朋友说的那样,还是看看电视台放的电视剧更合适点!每个故事都有开头和结尾,但是不一定非得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这是电影的奇妙所在,也是电影的艺术所在,电影用什么样的剪辑手法是由内容来决定的。在通天塔倒塌之后,人们开始操不同的语言,奔赴不同地域来生活,于是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越来越多,于是这个世界越来越乱,影片的剪辑手法正是真实再现了这个世界的问题所在。值得一体的是导演在此前的两部作品(《爱情是够娘》、《21克》)也是用这种多主线交叉叙事的手法,但是《通天塔》显然更复杂、更深刻。对于那些说通天塔的手法是模仿《撞车》的人,我只能一笑置之,这种叙事手法以前昆汀等也用过,何来模仿《撞车》?况且在《撞车》之前,阿加多曾经凭借这种手法起的家啊。但是是否不及《撞车》,或者哪个更优秀,我说不好,但是两部作品让我选,我选择《通天塔》,起码它给我的感动更多一些.
二,关于内容:就象我开头所说,影片虽然名为“通天塔”,但是其实这部影片的内容更加丰富。不同国度的文化背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生活,生存与选择,野蛮与文明,爱与性,法律与道德,尖锐的讽刺,细腻的笔触,让我们看到了什么?仅仅是沟通的问题吗?我们自诩为文明的世界里,究竟有多少是我们真正寻求的?不得不提摩洛哥兄弟,开了那一枪之后,在媒体上就变成了劫匪和恐怖分子!还有政府办事的拖沓,如果不是一个兽医的“拙劣”止血手法,女主人公能否活下来都是个问号,我们不禁要问:究竟他妈的什么是政治?政治家究竟要干些什么?是想把问题简单化还是复杂化?政治是否就是这个世界上最聪明的一群人玩地最傻的游戏?法律究竟是为谁来服务的?难道一个老太婆被逮捕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关押起来才能确保她不会反抗?这里,美国警察显然不及《撞车》里的美国警察更“懂事儿”一些;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一个现实,艾美利亚是一个墨西哥人,她不是美国人;就好比她是一个乡巴佬,而不是首都人一样,尊重这个东西她并不能获得!
三,关于生活的本质和人性:许多年前一个日本人遗留在摩洛哥的一杆猎枪,却引发了蝴蝶效应,从而牵动了许多人的平静生活,这其中有日本人、摩洛哥人、美国人、墨西哥人等等,职业如商人、游客、警察、平民等等吧,生活的本质大抵如此吧!但在生活的复杂背后,我们不能不多谈谈人性,你不能总是要求我奉献和付出,而最后我死的时候连一个坟墓都没有;人就是人,有付出的一面,也有索取的一面,这很正常。说这些有点远了,但是关于人性,人之本性,包括饥饿、生存、性爱、交往等许多方面,影片中随处可见。我们并不是说一部电影只讲人性的一个方面不好,只是能在一部影片中交代人性的如此多的方面实在难得!影片从时间跨度到空间跨度上,为我们讲述了各行各业、各种各样的人的生活。
④ 关于《通天塔》的重要细节及其点评
北非摩洛哥境内的小山坡上,黑人兄弟俩正无忧无虑地放着羊,此时他们的父亲手捧着刚刚从日本朋友那里得来的步枪欣喜地向他们走来。乱世之中拥有如此稀罕物,自然如获至宝,父亲随意向远处开了一枪以试试手感之后。远处随即传来一辆旅游巴士的紧急刹车声。此车上坐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其中一对美国夫妇理查德(布拉德·皮特)与苏珊(凯特·布兰切特)来荒凉的非洲旅游完全是为了挽救他们濒临崩溃的婚姻,只留下心爱的孩子在美国由墨西哥保姆(阿德丽亚娜·巴拉扎)照顾。在经过了反复的争论以及内心的挣扎之后,两人依然摆脱不了怅惘的心结,正搭巴士奔向下一个目的地。不料悲剧突然降临,一颗子弹穿过车窗,击中了妻子。为了挽救爱人危在旦夕的生命,理查德千方百计四处求救,怎奈人生地疏、语言不通,任何一件简单的情况解释起来都遇到重重障碍。美国政府很快得知消息,立即展开外交求援;当地的警察也迅速发现了肇事的父子,将三人包围在山坡。与此同时,远在美国家中的墨西哥保姆(阿德丽亚娜·巴拉扎)很想在离家长达9年之后回去参加儿子的婚礼。于是,她说服侄子(盖尔·加西亚·伯纳尔)陪她带着理查德的两个美国小孩儿同回墨西哥。在路上,由于人种与肤色以及语言不通等原因,他们被警察当成绑架孩子的嫌犯而遭追捕,继而又与小孩失散。在遥远的日本,曾赠与非洲朋友步枪的日本人(役所广司)亦面临着重重的困境,不久前妻子莫名自杀,聋哑的女儿在母亲自杀后更加自闭,并且还靠勾引她遇到的每个男人来宣泄心中的痛苦。
短短的11天中发生的事情几尽浓缩了这世上所有的不幸,而所有的不幸几乎源于沟通的不畅……
⑤ 电影《通天塔》将的是什么内容啊
摩洛哥,放羊的黑人兄弟拿着父亲刚刚通过交换获得的步枪(一个当地居民协助日本游客狩猎后获增)点射,检验步枪的准确性和距离。一辆旅游观光的大巴被步枪击中,前来旅游的美国公民苏姗不幸被击中,由此引发的事端开始。美国将此定义为恐怖事件,虽然摩洛哥官方并不认可,调查开始,祸及此家。摩洛哥黑人兄弟在父亲的带领下准备逃亡,被警方困在山腰,哥哥被击毙,弟弟自首承担所有的责任,一个家庭就此破灭。
―――――――――――――――――――――――――――――――――
美国公民理查德和苏姗为了挽救濒临绝望的爱情来到摩洛哥旅游,两个孩子放在了美国家中由墨西哥保姆照顾,反复的争论以及内心的挣扎之后的两人依然摆脱不了怅惘的心结,在朝着下一个目的地观光的大巴上苏姗被一颗飞来的子弹给击中,营救就此展开。因为美国官方同摩洛哥就此事件引发的争歧导致了援救工作进展缓慢,巴士被迫在当地一个村子里停留,而其它游客看着周围贫民窟似的的村庄惊恐莫名,最终抛弃了理查德夫妇绝尘而去。语言的障碍和地域的陌生让理查德夫妻在生与死的煎熬和焦灼当中获得了空前的理解和解脱,最终在当地人的协助协助下获得解救。
―――――――――――――――――――――――――――――――――
理查德夫妇留在家里的两个孩子靠墨西哥保姆照顾,从孩子出生开始,墨西哥保姆就开始照顾两个孩子,12年的时间让她同孩子之间有着难以割舍的情感。儿子结婚,她需要前去参加婚礼,而主人的孩子没有人带,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只好戴着两个孩子钻进了前来接送自己的侄子的车子里前往墨西哥边界老家参加儿子的婚礼。孩子在墨西哥的婚礼当中过得很愉快,异国他乡的陌生和新奇让他们充满了好奇和欢乐,婚礼结束了,保姆的侄子仍旧送他们回去。在边境上,因为保姆没有监护人的授权而私自带着孩子外出而被警方要求停留调查,而侄子在惊惶失措的情况下冲关过境,在警方追逐之下,匆忙的放下了保姆和孩子。漫漫荒凉的墨西哥沙滩让墨西哥保姆几乎绝望,最终在警方的协助下找到了孩子,她却因此再也无法在工作了12年之久的美国主人家里工作了。
―――――――――――――――――――――――――――――――――
遥远的日本,聋哑女自闭与日俱增,没有人理解她想什么,做什么,似乎只有靠着不穿内裤这样貌似裸露癖才能引起某些人的注意,曾赠与非洲朋友步枪的父亲在母亲莫名自杀之后与自己沟通日益减少。对前来调查枪支事件的警探有种莫名的欢喜,终于有人开始注意她了,不管什么原因。而身体残障所导致的孤独感让自己在繁华的东京都市与日俱增,她渴望获得正常人的理解和关爱,然而似乎很难很难。
―――――――――――――――――――――――――――――――――
影片过程缓慢而漫长,不时总给人一种揪心的感受,阴郁的色彩给人视觉上的压抑,加重了观后的虚无和寂寥和孤独。
―――――――――――――――――――――――――――――――――
孤独是什么?仅仅只是一种表象吗?我离你那么的近,你却无法理解我做这些到底为什么?缺少沟通和交流导致了无法理解,正是这种不被人理解的环境让孤独感倍增。我们时常真切的感受到孤独的存在,但是我们只是空洞或理论的理解了孤独的含义,却不知道孤独无时不刻的隐藏在我们的生活当中。熙熙攘攘的人流涌动之中,偶尔的莫名的孤独就会涌上心头,让自己伤感和彷徨。这就是孤独,日本女孩的聋哑看似表象,那种不能闻听的先天性的残障与世隔绝,理解异常重要却总是迟迟无法获得。而我们置身其中,谁又不是聋哑的呢?我们听不到别人说什么或不愿意听别人说什么,主观上的意识和动作导致了客观上我们无法准确的说自己的心声,我们不了解别人也就无法理解别人,或者每个个体从根本上就是孤独的,所以我们独自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又赤条条的离开这个世界,所谓的‘休戚与共同生死’都变成了一句感动别人却无法感动自己的悲壮和可笑。‘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变成了人生最为形象的注脚。
⑥ 由杰拉德 皮特主演的一部电影,其妻子在中东旅游,在旅游车上被当地一个孩子开枪打伤,枪是一位日本人
巴别塔(又名通天塔)
网络地址http://ke..com/subview/272970/10482920.htm?from_id=3482667&type=syn&fromtitle=巴别塔&fr=aladdin
⑦ 电影通天塔中日本的部分谁来分析一下
全世界的人要联合建一座通天塔,通向天上,神灵(可能是哪个神)感到了威胁,于是把他们的语言弄成了各不相同的,这样人类无法沟通,通天塔就建不成了!。。。。。。很明显电影里表现的就是这个问题,日本方面么讲的是聋哑女孩,里面讲的社会问题令人震惊!!!要将日本方面的故事融入整个电影,就是靠:那把伤人的枪的原主人设置成她的父亲。。。。。我没能力分析,就讲讲剧情了,呵呵,还有那个女演员叫:菊地凛子
⑧ 一部电影 内容是好像是阿富汗小孩 拿着枪玩 对准一个长途车 结果打中一美国女人 最后查出枪是日本一个人送
巴别塔 《通天塔》(Babel)是一部获得2006年美国金球奖最佳剧情电影的剧情片。由墨西哥导演亚历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执导,吉勒莫·亚瑞格编剧,以多线剧情完成导演亚历桑德罗包括《爱情是狗娘》和《灵魂挽歌》(21 Grams)在内三部电影的“死亡三部曲”。《通天塔》是以四段分别发生在摩洛哥、日本、墨西哥和美国的剧情交织而成,由法国、墨西哥和美国跨国联合制作,本片获得奥斯卡金像奖七项提名,其中包括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最终获得最佳配乐奖
⑨ 一部电影围绕一杆枪
通天塔《Babel》里,一支来自日本的枪,被一个摩洛哥男孩拿着,打中了一辆大巴车上来旅游的美国人。美国人的家里,墨西哥保姆因为要回家参加儿子的婚礼,将两个美国小孩带到了墨西哥。四个国家,四个家庭,只用一支枪就联在了一起。看起来,世界好象的确已经是平的。但在这平坦的世界上,却有许多墙,心灵的墙,让人类彼此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老死不相往来。为什么是枪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将他们联系在一起?也许那支枪就是一个象征,拒绝交流沟通与理解的象征。就象被上帝毁掉的巴别塔。
墙有两个层次。首先是文明之间的墙。美国人看起来什么都有,横行世界。但他们却生活在恐惧的世界里。cate 扔掉冰块,怕不卫生;偶然的被袭击就联想到恐怖主义;受伤的人被送到小镇恐惧的目光;美国孩子面对陌生的墨西哥的不安与害怕..... 一个将邻居们都视为疑似罪犯的国家,和谁去交流?而在摩洛哥和墨西哥人眼里,美国人不过是来自另一个遥远世界的富人。仰视才见,高攀不起,连基本的平等都没有,谈什么交流?
其次是文明内部的墙。日本父女之间的仇恨与不理解;美国夫妇濒临破裂的婚姻;cate受伤后同车人却扔下他们离去;弟弟与哥哥之间关于偷窥女孩裸体的争吵;日本哑女孩找不到的爱情;摩洛哥警察对待村民和父子三人的粗鲁与野蛮;两个美国孩子饱受来自自己国家制度的折磨.....这个世界是什么?墙的密林。我们迷失在这密林里,固守在自己的墙里,极度孤独与恐惧,却怎么也走不出去。巴别塔在我们的灵魂深处,和上帝无关。
在电影里,枪的来源日本这条线显得有些游离于主线之外。一个日本哑女,父亲终年在外,母亲自杀身亡,哑女和同龄人的交往,受到语言的限制,她强烈渴望被爱不得,用吸食毒品、在舞厅醉生梦死、向男孩暴露阴部、勾引看病的医生、在前来调查案件的警员面前裸体等种种手段与人做极端的交流。最后,在善良的警员的帮助下,她能走出自己的墙吗?
整部电影显现的世界就象一架巨大的飞机。美国是机头,摩洛哥和墨西哥是两翼,日本则是拖在后面的尾巴。美国是自大却恐惧的;日本是压抑而变态的,摩洛哥是贫困而暴虐的;墨西哥是快乐但却被强邻视为罪犯的。这样的飞机无法组合在一起,更无法飞翔。
影片在最后的献辞中写道:献给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最暗的夜要持续到什么时候?最亮的光又在哪里?在cate和brad和解的激吻中?在日本父女流泪的拥抱中?那么,摩洛哥牧人的家庭呢?墨西哥保姆被遣返的绝望呢?在明明暗暗之间,世界这架巨大的飞机有翱翔蓝天的一天吗?
⑩ 《通天塔》简介
你是说电影《通天塔》吗?
大场景的影片适合在电影院看。《通天塔》这种在摩洛哥荒山野岭的大场景与东京人工化的俱乐部,在阳光灿烂的室外与光线阴暗的室内,在外在与内心之间大幅度切换的电影,更是那种需要在大银幕上看的电影。你时而被带到人物的最近处,时而又被拉到大视野。
我们被带到摩洛哥的荒山峻岭,乡民的生活被一只枪打破了宁静,这支Winchester牌猎枪,美国制造,由一个日本游客留下来送给当地导游。一个善意的举动引来的却是一个悲剧,这只枪的子弹被放羊的孩子练习着射出去,又射中了恰恰是来自美国的女游客。女游客和丈夫不久前丧子,出游本来是为了挽救婚姻。女游客在小村庄里等待救护生死未卜,同时摩洛哥警察怀疑有恐怖主义行为,要保护国家名声,开始粗暴地追逐牧羊人一家。女游客的丈夫打电话给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家中的墨西哥保姆,要她好好看管孩子,墨西哥保姆要到边境对面的家中去参加儿子的婚礼,找不到替补只好把两个孩子带了去,结果返回圣地亚哥的途中因为侄子冲动的决定,被警察怀疑绑架孩子,丧魂落魄地在野外度过了一夜,几乎把孩子丢了。在地球的另一端,日本警察则被照会调查猎枪的来历,结果我们知道日本游客有个正在青春成长期的哑巴女儿,在成长的痛苦中反叛着也渴望着,而后我们还知道这个家庭的母亲不久前自杀……
倒霉事一桩桩,在观看时几乎觉得编剧有些强迫地把这些巧合安排在一起。但是无论是在摩洛哥等待救援的美国游客,还是东京万家灯火中的一对父女,还是北美荒地中惊慌失措的墨西哥保姆,都是人类处于困境中无助的写照。今天,仿佛人类也在造一座通天塔,今天的通天塔就是全球化,而全球化的通天塔也并非没有代价。
这部影片的手法能够吸引你观看,经常让你透不过气来。摄影是最无争议的部分,给我们难忘的画面,无论是美丽的荒山,还是人工化的东京,摄影的呈现都是那么强有力。表演方面,同时启用大明星与各国职业演员与非职业演员,没有感觉任何的不调和,也是影片为人称道的一大特色。凯特·布兰切特,布拉德·皮特的大明星身份正好符合剧情,因为在第三世界的小地方,任何美国人都象是明星。但是转眼之间他们也仍然可以如此束手无策。当然,这部分故事的结局终于转悲为喜,也许是美国观众需要的一点安慰。日本部分的剧情以那个日本女演员的出色表演而格外突出,最不落俗套,但是也最反映现代化社会人的困惑。墨西哥保姆故事讨论边境关系:一方面,资本主义需要全球化,墨西哥人是加州廉价劳动力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疆界又必须存在,出入的规则永远由强势的一方来决定……
什么是能让我们在绝境中保存希望的光芒?当人类因为通天塔而被上帝惩罚,不同语言不同种族之间的人类还能靠什么来沟通?影片的创作者好像又绝望又希望。最暗的夜里,我们寻找着人性之光。父与子,父与女,夫与妻的亲情之外,也许是那个摩洛哥导游,那个摩洛哥老奶奶,东京的警察,墨西哥的保姆更能证明着人性的纽带。《通天塔》的导演伊里亚图有才气,有野心,《通天塔》完全证明了他作为电影艺术家的才气,而他的野心是创作一部关于大想法同时又唤起大情感的电影。这个野心到底是否完全实现,还是见仁见智的事情。这部电影的好处在于它只是让你在细微的感受中思考,并不把结论强迫给你,也不对每种文化做类型化的简化,只是唤起对生命的慈悲之情,也许就是这种慈悲之情将是拯救我们于隔阂的光。可是同时,它的故事是否太牵强?费了半天劲并没有说清楚什么?虽然有很多有力的片断,但是这些片断的组合终归没有能够达到创作者想要达到的高度?这是一部让你看了以后愿意跟朋友争论的电影。
还是“通天塔”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