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阿迪的狙击手是什么电影

阿迪的狙击手是什么电影

发布时间:2022-05-20 21:56:41

Ⅰ 电影狙击手讲的是什么

影片《狙击手》讲述了海外安保部队指挥官兼王牌狙击手在枪林弹雨中仅靠一把狙击枪全场制霸“吃鸡”的王牌狙击手,在局势动荡的海外某地区,维护着海外安保和平,创下屡屡战功的故事。

Ⅱ 有个演狙击手的电影叫什么名字

生死狙击 (2007)
(Shooter)
其他片名:
狙击手
狙击生死线
辣手枪
神射手
Shooter tireur d'élite
Double Target

导演:
· 安托万·富卡(Antoine Fuqua)

编剧:
· Jonathan Lemkin

演员:
· 马克·沃尔伯格(Mark Wahlberg) ..... Bob Lee Swagger
· 丹尼·格洛弗(Danny Glover) ..... Colonel Isaac Fitzsimmons Johnson
· 迈可尔·贝尼亚 ..... Nick Memphis
· 凯特·玛拉(Kate Mara) ..... Sarah Fenn
· 鲍勃·李·斯瓦格 ..... 马克·沃尔伯格

语 言: 英语(English)
播映时间: 124分钟
类 型: 动作 / 剧情 / 惊悚 (更多...)
分级级别: ETGO 0 级
总 点 击: 75679

国家/地区: 美国(United States) (更多...)
上映日期: 2007年03月16日
制作公司:
发行公司: 派拉蒙(Paramount)

宣 传 语: Yesterday was about honor. Today is about justice.

影片描述

在美国军队中服役多年,且在战场上有过优异表现的狙击手鲍勃·李·斯瓦格(马克·沃尔伯格)在骨子里并不喜欢过这种整日与冰冷的枪械为伴的日子。于是,斯瓦格在坚持到退伍之后便带着心爱的女友还有自己那条忠实的爱犬一同来到了偏僻的阿肯色州。开始过上自己向往已久的平静日子。

然而,斯瓦格幸福的宁静生活并未持续多久,便被无情地打破了。斯瓦格曾经的上司带着一队人找上门来。希望,凭借他多年的狙击经验,在总统举行街头演讲的时候出手相助,在暗处为总统担任保镖。因为,政府方面此前收到消息称有恐怖分子或者杀手将会有所行动,对总统的人身安全不利。善良诚实的斯瓦格经不起上司的劝说,便应允接受了这一任务。到了总统演讲那天,斯瓦格站在演讲台对面的大楼里监视着,突然一声枪响,总统的贴身保镖中枪倒地。斯瓦格正要提枪去抓住枪手的时候,一名警察突然闯进门来,用枪指着他,要斯瓦格缴枪投降。还没有回过神来的斯瓦格就这样稀里糊涂地被当作刺杀总统的疑犯通缉。还好斯瓦格身手敏捷,身中一枪跌出窗外,逃离现场。

仔细的思考过后,斯瓦格方才清醒,原来自己从一开始便被人陷害成替罪羊。于是,斯瓦格拼命展开调查,追逐真凶,亲手为自己洗脱罪责……

Ⅲ 有什么关于狙击手的电影

《兵临城下》《狙击生死线》《双狙人1-3》《一号通缉令》《狙击电话亭》

Ⅳ 求一部电影 女儿在学校阿迪绑架,父亲拿着狙击枪去救人

陈冠希的第一部 电影 愿望树 影片信息导演:麦兆辉 主演:陈冠希 , 李灿森 , 任达华 , 尹子维 , Amanda Strang , Tat Wah , Cindy Au 类型:剧情 喜剧 上映时间:未知 拍摄地点: 影片长度:0分钟 对白:粤语 颜色: 剧情介绍 2001情人节前夕,...

Ⅳ 春节档的《狙击手》是一部战争题材作品,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内容

引言:相信大家通过关注春节的档期,能够发现《狙击手》这部电影非常受大家的喜欢,而且主要的题材是以战争为背景的,那么大家可能就会看简介,想要了解这是一部关于什么样的内容的电影通过了解能够发现《狙击手》这部电影是以抗美援朝为历史背景的,而且里面的很多的故事情节都是基本还原历史的。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能够了解到这部电影是由张艺谋和张末导演的,未上映之前也深受大家的喜欢,这部电视剧主要讲的就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暗算冷炮健身运动"。


小编认为

小编认为这部电影上映之后,肯定很多人都会观看的,因为相信大家都会有爱国的情怀,那么也希望大家能够铭记历史。也希望现在的学生能够好好学习,铭记历史,牢记使命,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Ⅵ 深入敌后的幕后花絮

扎克·潘还将主角克里斯塑造成一个普通人,以区别于传统的好莱坞英雄,他不是一个飞行英雄,他只是一个陷入困境的平凡人——制片约翰·戴维斯称之为成熟版《壮志凌云》。明了编导的意图,也就会理解为什么他们选中威尔逊三兄弟中的老二欧文来担纲。欧文似乎更擅长《拜见岳父》这样的喜剧,但他自然的表演风格很适合演绎克里斯这个凡人,深得制片赞赏。他的即兴表演功力和独特的幽默感也给导演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了更贴近人物,欧文与飞行员吃住在一起,参加生存训练,还学习操作大黄蜂舰载战斗/攻击机。
相比之下,当过海军通信兵的吉恩·哈克曼可谓驾轻就熟。他塑造的瑞格特威严、诚挚、庄重,受到影片军事顾问的赞扬,认为他抓准了瑞格特对部下的遭遇感同身受的精神状态,为这部战争片增添了人性的光彩。
顺便说一下,吉恩·哈克曼和欧文·威尔逊在不久前又合作了一部喜剧《特伦鲍姆一家》,编导是威尔逊三兄弟的老搭档韦斯·安德森。
初出茅庐的导演
为了创造出新样式的战争片,制片人约翰·戴维斯发誓要找一个“圈子外”的人当导演,冀望没被好莱坞俗套熏陶过的新人能带来新意。他最后选中了来自冰岛、从来没有导过电影的约翰·摩尔。
约翰·戴维斯在1999年的MTV颁奖礼上看到了约翰·摩尔为SEGA公司拍的一个广告。该广告象是一部浓缩的惊悚、冒险、追逐片,画面上满是直升机、摩托车和令人目瞪口呆的特技,视觉风格、剪辑手法十分独特,戴维斯说:“从这个2-3分钟的广告可以看出,摩尔看事情的角度与大多数电影人都不同。他有他独特的叙事方法,给人感觉清新。摄影机象是他手臂的延伸。”
摩尔还是个军事爱好者。他熟知各种飞行器和武器的性能和作用,这些知识在拍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连军事顾问也肯定他的努力:“摩尔一心想体现真正的军营文化:军人之间交流的方式、海上生活、武器等等,他做到了。”
影片花絮
本片是第一部细致描写美国海军新型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的电影。
在影片开头,记者提到了“辛辛那提停火协定”,这个协定确实存在,只不过叫作“达顿协定”。
影片故事根据美国空军上校Scott O'Grady的真实经历改编,1995年,他驾驶的飞机在波斯尼亚上空被击落。
美国空军上校Scott O'Grady曾因影片有损于形象而向20世纪福克斯公司提起诉讼,他称自己从不违抗命令。
当卫星用热成像系统呈现出伯内特的图像时,声音效果与1987年的《铁血战士》(Predator)中的热成像相同。
在击球场景中,剧组人员确实尝试用飞机弹射器来发球,不幸的是,弹射器让球立即无影无踪。
片中出现的卡尔文森号航母(USS Carl Vinson CVN 70)曾多次在其他影片中抛头露面。
英国天空新闻台明显出现在片中,该新闻频道和20世纪福克斯都是隶属于RupertMurdoch的新闻集团(News Corporation)。
穿帮镜头
片中雷格特制服上的军衔变更多次。
片中3架直升机返回航母的画面中,有两架是单引擎,而在随后的画面中,这3架直升机中却有两架是双引擎。
在伯内特空降过程中,降落伞是矩形的,而当他挂在树上时,降落伞却变成圆形。
当雷格特将一份文件交给伯内特时,纸是皱的,而当镜头切换到伯内特接过文件,纸张却变平了。
在片中对参战机的俯拍镜头中,坐舱玻璃明显反射出照明器材。
当伯内特决定进行反常规飞行时,战机向左转,而在航母的监视屏,却显示战机右转。
当飞机从航母起飞时,机翼两端没有挂载导弹,而当飞机飞行在波斯尼亚上空时,机翼两端出现了导弹。
伯内特和斯塔克豪斯在执行飞行任务时,接到“位于左侧森林”的指令,而当镜头切向飞行员时,他们却在向右侧张望。
影片故事发生在1996年,片中提到的英雄飞行员约翰·丹佛死于空难,而现实中 的空难是发生于1997年10月。
雷格特的直升机由贝尔休伊变为贝尔412。
塞尔维亚人吉普车上的机枪没装弹夹却仍在开火。
1996年的美军军装是传统的粗棉布军装,而片中文森号召航母上的海军着装是从1999年开始使用的。
战机被击落时解体成两部分,而当塞尔维亚人检查飞机残骸时,坠毁的战机却是完整的。
F/A-18-E/F“超级大黄蜂”战机是从1997年1月才开始装备的,而且最先装备的是斯坦尼斯号航母(USS John C.Stennis CVN 74)。
伯内特被送到撤退集结地,他用无线电告知了雷格特,而雷格特却命令手下找出伯内特所在的位置,集结地点应该是事先确定好的。
在与航母联系时,伯内特称自己的速度已经达到了3马赫,但“超级大黄蜂”战机在36000英尺高空的最高速度为1.6马赫。
男主角burnett在航母甲板玩儿橄榄球,当球落入大海后,burnett呼喊"wilson"。此情节源自汤姆汉克斯的《荒岛余生》,此片于2000年上映,但《深入敌后》的故事背景在1996年。
美军的剧情背景
影片中F16被换成了舰载战斗机F18,但基本剧情的灵感还是来源于1995年发生的坠机事件,该事件具体如下:1995年6月2日,史考特欧葛弟上尉(Captain Scotto'Grady)和一名僚机驾驶员飞行到波斯尼亚的上空时,不慎进入前南斯拉夫共和国禁飞区,被安置在南巴尼亚卢卡地区的塞尔维亚地对空导弹追踪。为了隐蔽盟军的位置,塞尔维亚人开启了导弹跟踪系统。由于确信在这个地区没有威胁,两架美国F-16战斗机并没有安装电子干扰飞行器,也没有安装雷达自动跟踪导弹的反雷达导弹。一个导弹在两架飞机间爆炸,击中了欧葛弟的飞机中部。飞机遭到损坏,欧葛弟拉起控制杆将座位弹出驾驶员座舱。
安全着陆后,他迅速躲进了附近的一片树林中。他不敢马上发射无线电信号,因为一旦发送信号,很快塞尔维亚人就会查到他的位置。到了第四天,欧葛弟才发出去救信号告知自己的位置,第五天他便与无线电联系上了,美国航母“奇尔沙治号(KEARSAGE)”收到了他的求救信号。
援救行动在夜间进行,一共动用了40架飞机。第24海军陆战队远征部队(24thMarine Expeditionary Unit)的两架“眼镜蛇”直升机降落在欧葛弟所处的位置,最后一分钟,他点燃了烟雾弹,一架战机上的海军陆战队员救了他。尽管他们的军事力量非常强大,但危险仍然存在。塞尔维亚地面部队开始用手持导弹发射器和小型武器向直升机发起进攻。飞机起飞时,士兵们听到机身周围枪声一片。美国战斗飞行员报告塞尔维亚的导弹部队正在向这一地区扫描,但是他
们并没有得到摧毁他们的命令。半个小时以内,直升机飞到海洋上空,完成了任务。
敌对方历史背景
片中,美军飞机被塞族军队击落,其间描写了塞族和波黑的战争,相关背景如下: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简称波黑)是巴尔干半岛西部的一个多山国家。其为组成前南斯拉夫的六个联邦单位之一,首都为萨拉热窝。此国是在1990年代期间,南斯拉夫战争时独立,并且根据戴顿协议,她目前是国际社会的受保护地区,由欧洲议会所选出的高级代表所管理。该国在行政及管理上被分成两个实体,其一是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联邦(中文又称穆克联邦),另一是塞族共和国。波黑自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1377年时特弗尔特科·科特罗曼尼奇(TvrtkoKotromani)建立了一个独立的波斯尼亚王国,但1463年时奥斯曼帝国入侵,波斯尼亚被兼并。在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许多波斯尼亚人由基督教改信伊斯兰教,渐渐形成了波斯尼亚穆斯林民族。1878年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成为了奥匈帝国的领地,1914年
奥匈皇储弗朗茨·斐迪南大公(Archke Franz Ferdinand)在萨拉热窝被塞族民族主义者所刺杀(参见萨拉热窝事件),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战后波黑成为塞尔维亚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王国的一部分,该王国后来更名为南斯拉夫。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波黑成为轴心国傀儡国克罗地亚独立国的一部分,战后又重归铁托领导下的南斯拉夫。此时波黑正式确认为南斯拉夫的一个加盟共和国,其边界采用的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边界,和实际民族分布颇有出入。1991年10月波黑宣布拥有主权,1992年2月举行全民投票以寻求独立。波黑塞族人随即在塞尔维亚的支持下以武力方式寻求加入塞尔维亚,内战爆发。1994年3月波族人(穆族人)和克族人同意共组联邦,共同对抗塞族人。1995年11月21日各方签署代顿和平协定,结束内战,并把波黑分为穆克联邦以及塞族共和国两个实体。波黑内战中共有二十万人死亡,超过二百万人流离失所。战争结束后,北约在波黑继续驻扎维和部队,2004年底由欧盟所取代。
细节背景
剧中,美军飞行员因拍摄到了波黑万人坑而被塞族军队追杀,关于万人坑,具体如下:波斯尼亚最大的集体墓葬地中发掘出1000多具1995年斯雷布列尼察大屠杀的遇难者尸骨。发掘小组组长穆拉特·忽尔提克说:“这是迄今为止在波黑地区发现的最大的集体墓葬地。”这些尸骨都被严重损坏,这种情况在“二级”集体墓葬地中非常典型,这是因为屠杀者为了隐瞒罪行,将尸体从原先的埋葬地点转移到了其它地方。
专家们除了发现这些尸骨以外,还发现了14份文件。这些文件显示,这些遇难者死于斯雷布列尼察大屠杀。这是自二战以来欧洲最残忍的大屠杀。1995年,塞族部落入侵了波斯尼亚的飞地斯里布瑞尼卡。这块地区是联合国规定的安全地带。塞族士兵杀害了8000名穆斯林成年男性和男孩。从那以后,发掘小组在波斯尼亚全境发现了数个集体墓葬地,收集尸体并进行DNA检测,以确定死者的亲属关系。一旦他们确定了死者的身份和亲属关系,就将尸骨交还给其家庭成员进行埋葬。发掘小组说,他们在死者身体里发现了子弹,已经用来捆绑被害者臂膀的塑料绳和布条。在已经发掘出来的3500具大屠杀遇难者尸体中,已经有2500具尸体经过DNA检测确认身份。约2000具尸体被埋葬在斯雷布列尼察郊区的博托卡利。人们在这里最后一次看见他们。后来,他们在这里被塞族士兵包围并屠杀。
网友影评
枪林弹雨下飞起的折翼天使——《深入敌后》影评
《深入敌后》是“9.11”事件后好莱坞推出的一部战争题材的美国大片。虽然还没看到一半我就已猜到结局如何,但其中有些情节曲折跌宕,扣人心弦,还是让我为主人公的命运紧张了一阵子。它作为一部商业片也算是成功的了。
《深》的故事是基于一个真实事件所改编。1995年6月2日,美军飞行员奥格雷迪在波黑上空执行任务时被导弹击落。在接下来的6天时间里,在没有吃没有喝没有任何人愿意帮助他,并且在武装搜捕者不断搜查的情况下,他凭在训练学校所学的生存技巧,靠吃草叶子,喝雨水,终于等到了救援的战友。事情见报后,他当即成了美国乃至整个北美军人的传奇及骄傲。6月12日,克林顿总统在白宫接见了奥格雷迪,并且向他敬了一个军礼,欢迎英雄回归。经过艺术上的再加工,导演把它搬上了银幕。
看题目我原以为是某个或一伙人潜入敌后做一些间谍特务工作,没想到全片就是讲一个人不停的跑,后边有个面色阴森的狙击手不停的追;在大后方,还有来自指挥官与司令官之间的冲突——救与不救。
在浩瀚的海洋上即使是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看上去也不过像个暗礁,主人公伯纳特就是在“北约”派往波黑维和的联合部队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飞行员。他内心充满了矛盾,这在影片一开始就表现了出来。船上的平静生活使他不能安于现状,他想来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作战任务。但是波斯尼亚的政治现实不允许他发挥所长。他深感百无聊懒,对自己丧失了信心,准备退出这场战争。但就是他最后一次飞行任务换回了已丧失的使命感。由一个小人物变成了一个大英雄。
指挥官瑞格特与伯内特情同父子,为了营救他的“孩子”不惜被革职。影片中这个人物形象比伯纳特稍显暗淡,给我的印象他只是坐在办公室里跟自己和北约司令官较劲,嘴里说着大段大段的台词,其实不听都知道只有两个字——救人。影片过程中,瑞格特在下级与上级之间抉择,关注伯纳特的情况并争取司令官的许可。但略显空洞像个骨架子,不十分饱满。直到片尾,当他带着美国海军军帽,身穿海洋最深处颜色的军大衣,走在黄昏下的跑道上,远处虚景士兵们向他敬礼,画面上打出了几行字,大概意思是因这次违反命令,被撤销指挥官职务,转为文职。我有些替他惋惜,但同时敬佩之心油然而生,这次的营救行动是值得的。到此,瑞格特的形象才被烘托起来。
再说说反角吧,敌方将军有一个很酷的出场:一个侧面特写,然后再转头露出那双咄咄逼人的眼睛,观众可能这时都被他镇住了。可惜接下去的发展使他亮相时的光芒逐渐褪色,整部影片没露几回脸,更是惜字如金,台词没几句。把本来是应该他表现对伯纳特格杀勿论的狠辣,转到了手下一名狙击手身上。到结尾大势已去时声嘶力竭的样子都让我有些同情他了。
还有那个穿着一身儿“阿迪”的阻击手,一个很有个性的人物,虽然身处军队,但向来喜欢独自行动,而且身手了得,影片到了后来似乎只有他一人能对飞行员构成威胁。可惜导演并没有深入挖掘此人物的潜质,流于形式,让人感觉不过是条会咬人的狗而已。在影片末尾他和同伴在密林中跟踪伯纳特,当同伴踩中地雷并向他求救时,他只是眼看着同伴,漠然转身弃他而走。我感觉这个细节好像是全片仅有的能表现狙击手人物性格的片段,但是谁都知道杀手是冷血的,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抛弃同伴,这是符合狙击手的性格特点的,所以如此演绎看上去也没什么新意了。
情节总的来说还算紧凑,但还是有些可有可无的插曲,如搭车进入某市,遇到抵抗军队那段,还有当伯纳特前去拿回“证据”,那个想要跟随他的小伙子向不同方向走出画面,最后不了了之,都与主题无关。导演可能是希望通过那些情节来表现当时政治现状的复杂,但加在这个故事中,既让人觉得多余又感到所表现的不是很深入。
战争题材的影片都免不了在场面制作上下大功夫,这也是衡量影片是否成功的一大因素。基本上,《深》作为一个战争商业片在视觉效果上是相当不错的,影片开头就是一组远中景结合、多角度的航空母舰外观的螺旋状俯拍镜头,画面流畅、剪接准确,很有气势,随后镜头拉到甲板上,正是战斗机起飞前的忙碌工作的场面,人群穿梭,手势、旗语交替起伏,两名飞行员穿戴整齐,手挎头盔,并肩走向战斗机的慢镜头特写,配合强劲的背景音乐,不用做任何动作,任何表情,一个飒爽英姿的美国大兵绝对让你神魂颠倒。
影片最有创意的部分,一组异常精彩的空战。这也是这部片子给我震撼力最强的地方。伯纳特的飞机躲避武装分子发射的自动制导导弹,这枚导弹有自动跟踪功能,这场一机一弹的追逐反击拍的相当有水准,飞机灵活的在空中做出各种动作,疾停疾落,垂直上下、左右翻滚,导弹则死死咬住飞机不放,飞机与导弹的尾烟在空中纵横交织成网,巨大的轰鸣与发动机的引擎声夹杂着金属快速通过气流的哨音此起彼伏,下面是波黑地区常见的森林与冬季的黝黑的草原,丝丝的寒意扑面而来,更增加了画面的凝重。两名技术精湛的飞行员好像游戏般灵活迅速的躲避着导弹,紧张之余在视觉上有了极大的享受。
拍摄手法上慢镜、长镜的转换非常频繁,特效处理的镜头,航拍也时常出现,对于音乐的选择也走的是直抒胸臆的路线,情节紧张时,摇滚风格的节奏迅猛如雷,情节发展到转折时,音乐戛然而止,主人公遇难时,那乐曲悲怆感天动地,决战时刻,时快时慢,时急时缓,轻重结合、动静相宜,该煽情的时候,音乐激昂奋进,催人泪下。比如伯纳特冒着枪林弹雨奔向直升机那段,画面中雪地上拼命飞奔的伯纳特跟着激烈的摇滚音乐有节奏的跑着,让观众的心跳也跟着节奏快速跳动,完全进入了主人公的命运,心里喊着“快跑!快跑”。
当然,作为商业片首先应考虑市场因素,这也就使得影片太过注重外部效果而忽视了一些细微的内在的东西。导演花费过多精力在拍摄手法和特效上,疏于人物塑造。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主流片商的中等制作在画面上还是颇有震撼力的。呼啸而过的战机,并非模型的卡尔·文森号航空母舰,令人目眩的爆炸,这类好莱坞制作中的标准配置在片中仍然得到了很好的保留。至于对一部影片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人物,在我看来,他们在该片里看起来即使不像木偶,至多也只是一些符号而已。
其实,无论场面的真实还是内容的真实,无论制作的大小与否,电影中的战争是人类永远的噩梦。那些宏大逼真的枪林弹雨场面,壮观也好,刺激也好;那些故事中各有所求的小人物,悲也好,喜也好,但愿所有这些与战争有关的感官刺激、英雄情结、人性扭曲和人间悲剧,统统只存在于电影之中。无论以何种方式,处于和平背景中去想象、反思战争的人,总是幸福的。
“911”事件后,美国有关涉及战争的电影禁演,人们开始反思电影所表现的暴力对人们的影响。然而,时隔不久好莱坞又推出了战争片,并美其名曰爱国主义教育。对受伤的美国而言,该片是一种及时的宣传工具,《深入敌后》极大地渲染了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当然,这些影片是教育,但开禁战争片更是由商业利益所驱使。
与以往完全炫耀美军的英雄主义不同,影片的制片和编导在歌颂的同时,也加入了他们对于靠武力解决争端的危险和不确定性的思考,自觉到美国人对世界事物有时不免天真、有时又充满偏见的态度。例如,在片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瑞格特上将要求派更多的士兵投入救援伯纳特的行动时,北约司令官担忧这样的行动会影响到处境微妙的和谈进程,因而责备瑞格特:“你们美国人就关心美国人的命……从来不考虑可能造成的后果。”从另一个侧面来看,通过法国司令官指责,反衬出美国在国际社会上一直宣扬的人道主义。
有人评论说最后一场高潮戏中,一个连的人向狂奔的伯纳特扫射,竟然一枪都打不中,太离谱了。我认为这正是电影带给我们的一场白日梦,它剥离了现实的残酷,让我们心中的英雄永远不死,信念不亡。当伯纳特向观众预期那样一跃而起抓住了“救命稻草”,身后那座被炮火毁了一只翅膀的女神像,仿佛与伯纳特重合,重生的折翼天使飞翔于永远属于他的天空。

Ⅶ 《狙击手》排片量上升,票房有望破10亿,这部影片主要讲述的是什么故事

春节期间上映了很多部优秀的电影,其中我觉得有一部剧拍摄的是非常的好看,电影的名称叫做《狙击手》是由张艺谋所拍摄的,这位导演在影视圈的名气还是非常大,只要是他拍的电影,我觉得都是非常的好看,这部电影在还没有上映的时候就得到了很多人的关注,现在的票房还是非常的不错,如果还没有看过这部剧的人们,一定要前去观看一下,相信不会让你失望的。

Ⅷ 电影《狙击手》的预售总票房破1000万,这部电影讲述了什么故事

期待电影《狙击手》

一、电影概况

电影《狙击手》是由张艺谋导演拍摄的表达爱国情怀的战争片。

从目前爆出的预告片看这部剧拍摄的枪战场景让人看了还是热血沸腾的,我们的狙击手通过巧妙的方式和吃苦耐劳精神将敌人兵力消耗掉,这些画面让我非常期待完整版,同时让我对狙击手的枪法有了新的看法,一直以为狙击手都是通过静的状态来击中目标,现在看枪法够厉害就不只是静的环境,只要有机会就可以消灭敌人。

这部剧邀请张译参演,张艺谋导演说张译一分钱的酬金都没要,这样的好演员,无论从演技还是人品都这么好的大咖,让我们如何不期待这部电影呢。

阅读全文

与阿迪的狙击手是什么电影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恐怖电影能有哪些 浏览:74
怎么找动图出自哪部电影 浏览:377
学生怎么写八佰电影观后感 浏览:405
看电影软件免费哪个好 浏览:196
矮子电影国语版免费 浏览:704
到电影院看电影怎么买吃的 浏览:927
周星驰一部电影拍多久 浏览:601
好看的外国狗电影 浏览:415
第一次约女孩子看电影怎么表白 浏览:853
决战食神大电影免费版 浏览:460
托尼贾有哪些电影是配角 浏览:401
金奎善演过哪些大尺度自电影 浏览:782
note8如何全屏看电影 浏览:535
励志好看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94
美剧吧电影怎么下载 浏览:910
电影中人物名字叫崔犇得电影叫什么名字 浏览:879
有部中国电影叫霹雳什么 浏览:682
哪些电影是说纳粹 浏览:757
如何将腾讯下载的电影考下来 浏览:476
山海经之伏魔正道电影免费完整版 浏览: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