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与电影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什么

与电影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2-04-25 22:42:05

① 电影与音乐有何密切关系

一切艺术在本质上都是接近音乐的,音乐所表达的内容不是直接的而是具体的。但它在激起人的情感和情绪方面的反应是最准确和细腻的。这种能力是其他任何视听形式所不具备的,音乐情感表达的强度和直接性也超过了所有的艺术形式。音乐所表现的更多不属于题材本身,而是对题材的情感关系。音乐的情绪调子决定了电影画面的气氛、神韵、情绪。电影电视中的音乐不同于纯音乐之处在与音乐是为电影的具体空间和叙事环境提供辅助,与人物性格、情感状态、故事的发展走向有直接的关系。

② 音乐与电影之间有什么关系150字

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这种音乐不是简单重复画面的内容,而是细致入微地为影片营造—种背景氛围。 这种渲染气氛的音乐在影片中用的很多的。由于用得多,便往往处理得一般化,缺乏个性,不够考究,也常常分量过重,因此遭到评论家的批评。如果能克服这些不足,提高背景气氛音乐的品位,那么,这种渲染气氛的音乐对增强影片的艺术感染力是能起到重要作用的。 这种音乐的作用,可以包括渲染环境气氛、渲染时代气氛、渲染地方色彩、渲染民族特点等方面。 1.渲染环境气氛 音乐可以为整部影片渲染一种总的环境气氛。 例如上海电影制片厂1983年摄制的故事片《城南旧事》(导演吴贻弓,作曲吕其明)。它通过小姑娘英子的眼睛所看到的人和事来表现二三十年代北京城南的风土人情,表达了作者林海音从这些往事的回忆中所引起的那种“离我而去”的惆怅之情和对故土的思念。为此,影片导演吴贻弓规定了整部影片的情绪基调是“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 作曲家吕其明根据这个总的基调,选用二三十年代流行的学堂歌曲《送别》为这部影片音乐的主旋律,并采用非常规的配器,只用了弦乐队和抱笙等几件有特色的民族乐器,以非常简洁凝练的音乐语言,为整部影片渲染了一种惆怅惜别之情。这种情绪的音乐在片头音乐中有较完整的展示,在影片的中间也有所流露。而在影片的结尾则表现得更为强烈;英子的父亲已去世,她和妈妈、弟弟去为父亲扫墓,从小把她带大的纯朴的农村妇女宋妈也要离开她们回农村去了,英子和妈妈、弟弟在满地黄树叶的秋天坐着车子和宋妈告别……这段画面的背景音乐就是在弦乐队的轻弱陪伴之下,抱笙吹奏《送别》的曲凋,这平缓、疏淡的音乐,恰如其分、含而不露地渲染了那种“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之情。 由于吕其明成功地创作了这部影片的音乐,使他荣获1983年第三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音乐奖。 音乐也可以为影片的局部渲染制造气氛。在一部影片中,有时某个场面表现的是人物的一种情绪;或是欢乐、喜悦,或是悲苦、伤心,或是紧张、惊恐,或是轻松、愉快等等;有时影片的某个场面营造的是一种特定环境的气氛:或是喧闹或是静寂,或是繁华或是萧条,或是庄严肃穆或是活泼热烈,等等,而此时往往很少对话或没有对话。在这种情况下,音乐从听觉这个角度介入,参与画面视觉内容的表达,使画面内人物的某种情绪得到进一步的强调,环境气氛得到进一步的渲染,从而达到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艺术感染力的目的。当然这种音乐要用得准确适度。 例如影片《红高梁》中贴窗花一段:酿酒作坊掌柜、麻疯病人李大头死后,九儿(巩俐饰)带领伙计们把老掌柜用过的东西烧的烧、埋的埋,还用红高粱酒在地上连泼了3遍,用以消毒去火。九儿把自己的住房也重新粉刷过,被褥重新换过。此时画面上,身穿红上衣的九儿在新窗户纸上贴着新窗花,脸上绽开从未有过的喜悦,好像这回才真正做了新娘。伴随着此画面的音乐,是一段柔和、优美而又含蓄的唢呐曲,音乐为这个场面渲染了一种欢欣、祥和的气氛。 再如影片《红高粱》中抬花轿的队伍经过青杀口这一段,气氛是很恐怖的,刚才还疯狂颠轿的轿夫们,此时偃旗息鼓,收敛了那股嬉闹劲,个个低头屏息、蹑手蹑脚地走在两旁长满野高粱的小路上。只听画外音说道:“我家到十八里坡要过青杀口,这地方不知从哪年起,长出了百十亩高粱,没人种也没人收。老家的人都说这是野高粱,还说这儿常闹鬼。”画外音说完,音乐仅以小锣、低音大锣等打击乐器的两三下声响,便十分形象、准确地制造了那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气氛。作曲家赵季平写的这段渲染环境气氛的音乐真可谓惜墨如金,十分精练。它去除了有些影片这类音乐过于臃肿累赘的弊病。

③ 艺术和大众和电影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要我说的话,艺术和大众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为大众是不能够理解真正的艺术的,只有少部分人才可以理解真正的艺术,所以也会造成了有很多的艺术电影,大众看不懂的情况发生。

④ 电影与文学的联系和区别各是什么

电影与文学的联系和区别如下:

1、联系-电影来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

文学与电影有密切的联系,作为综合艺术的电影在汲取诸种艺术养料丰富自身综合特质方面,获得与文学的密切融合关系。文学各种样式对电影的渗透,电影对文学的叙事手法、抒情手法和塑造人物性格的丰富艺术手段的借鉴,使电影艺术在增强自身的表现能力,形成新的综合艺术特质方面,发挥作用。

2、联系-文学是电影的根基,是优秀电影的创作源泉

电影已经成为了继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雕塑之后的第七艺术。在电影的发展历程当中,文学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大量的影视作品都由文学作品改编成的。在电影拍摄过程中,电影导演最初接触到的文学剧本是由编剧用文学语言创作的。

3、联系-电影是对文学的借鉴与延续,反过来又能推动文学自身的发展

电影以科技为基础,从戏剧脱胎。集成音乐美术,更加符合现代人直观、轻松的审美需求,电影轰动之后再来带动文学产业的发展。作为20世纪最为重要的艺术样式年轻的电影与古老的文学之间一直存在着亲密的姻缘关系,这种关系在电影发展的最初阶段以及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更多表现为电影对于文学的借鉴。

电影对文学的借鉴通常呈现为这样两个层面:一方面,文学的一整套反映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比如小说的叙事手法、结构样式、表现技巧,诗歌的抒情,散文的意境,都为电影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可供借鉴的营养:另一方面,世界电影史上的许多作品都是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这些文学作品中既包括了经典作品,也包括了当代的畅销作品,而被改编的主体则更多是叙事性的小说和戏剧。

4、区别-电影语言可以通过多媒体传达信息而文学语言只能通过文字表达

电影语言是一种和文学语言完全不同的语言。电影语言可以借助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充分的调动时间空间,而不会破坏它的真实性。

5、区别-与文学语言相比,电影语言更具直观性

在文学作品中能够感染读者的语句,如果放在银幕上就可能会很难表现。但是文学语言不具备电影语言的直观和感性。

6、区别-与影视的直观相比,文学原作具有独特的内蕴和魅力

虽然电影可以通过多媒体直观地传达信息,但却无法表达文学原作那种独特的内蕴和魅力。

7、区别-电影是空间艺术,文学是时间艺术

电影是空间艺术而文学是时间艺术,文学的隐喻需要修饰语可是电影记录的精确性和具体性取消了形容词。

8、区别-表达形式不同

文学表达的是文字的、静态的美;而电影是感官结合的体验,动态的美。电影语言是通过感知直觉到达观众,而文学则是一种概括性的语气来传达。

⑤ 音乐与电影的密切联系

除去音乐这门艺术外,最能体现时间艺术的就是电影了。贾樟柯在〈站台〉一片中说,20年前一个女人拒绝了一个男人,到20年后这个男人接受了这个女人,我想用电影来记述时间对于人的改变。时间可以改变一个人。
塔可夫斯基说,电影是记录时间流逝的艺术。所以在他的影片里经常出现流水缓缓,一只船,或是一只木块横移的场景。这些都说明了电影记录时间的功能。
除去时间不谈,流畅也是电影大师追求的东西,长镜头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是真实的空间再现,还在于它使流畅的时间性。而流畅是音乐的特征。这里包含一个节奏的东西,流畅本身也是一种节奏。音乐讲究节奏,电影亦是。不同的是,电影对节奏的依赖相对来说没有音乐对节奏的依赖来的明显。音乐的本体应该是旋律和节奏。

今天下午我观看了塔可夫斯基的〈太空飞行〉,其对于音乐的运用令我诚服。开头是巴赫的音乐(塔认为巴赫的音乐最谐和),以及中间的电子音乐(1972,苏联最早做电子音乐的人与塔合作),其运用让人极其震撼。影片本身的哲学意义与对人世间情感的拷问足以让人战栗。尤其是影片到最后,主人公幻觉(姑且叫幻觉)中,出现的往事一幕,已经看到自己的母亲的情景,和画中出现的场景,与音响搭配得天衣无缝。我们可以看出,音乐在电影中具有神奇的功用。
日本香港的恐怖片,一般都借助音乐来达到营造气氛的效果。如果没有音响效果,再恐怖的片子都不会骇人,这同样是因为时间与影片的画面具有同步性的原因。
李安的〈喜宴〉中最后的一幕,除了父母彼此矛盾的心情以及最后那一举之外,配上的民族+西洋音乐也起到了将影片推向及至的效果。
北野武的《夏天,那片海》中 ,设计了两个哑巴情侣,坐在海滩前,虽然没有激烈的故事情境,但是我们看了依然觉得过瘾。因为沉默的场景突出了镜像的美感,让 观众感觉是在一个窗口前窥视一对情侣的内心世界,时间的流逝通过海的空间流动慢慢地展示给了人,取得了极其诗意的效果。
我个人认为,在影片中最美的音乐不应该有人的歌声,那样起不到电影的效果,已经有MTV了,不需要再那样了,更有人认为,不加任何人为的音乐,自然音响就是电影中最美的音乐。这点我也赞同。所谓的天籁之音,即是宇宙自然之音,方位和谐,布卢达尔也同样这么认为。
但是只要加了音乐,就应该是符合电影性的。好的电影音乐如安哲的〈永恒于一日〉,侯孝贤〈悲情城市〉,大岛渚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基耶斯洛夫斯基的〈红〉《白》《蓝》等等。
总之,好的音乐可能会增加电影的艺术性,前提二者缝合,二者主题切合。而不是为了音乐而音乐,那样再好的电影也会被再好的音乐给毁掉。

⑥ 泰国电影与什么联系最紧密

与佛教联系最紧密.

⑦ 电影被叫做第七艺术是因为它的出现与什么密切相关

电影是艺术的综合体现:1.有美丽画面精辟的构图,是借鉴绘画艺术···2.伟大的电影一般会有伟大的电影原声带,比如《走出非洲》、《教父》、《魔戒》、《蒂梵尼早晨》等,有些电影音乐甚至超过了电影本身···3.人文艺术,伟大的电影拥有非常优秀的剧本和刻骨铭心的内涵,甚至影响了世界,是文学艺术的图像表现,如《公民凯恩》、《乱世佳人》···4.电影还体现了建筑艺术,比如布景,造景等。5.行为艺术是电影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舞蹈、表情···所以好的电影需要好的演员6.现代电影还拥有游戏等科技元素···是所以艺术的综合体!

⑧ 电影与文学的关系是什么

电影和文学是没有关系的。

一次周教授在中央新闻纪录片电影制片厂和水华导演的一位摄影师聊天,聊到关于“文学剧本”的话题。

说到当时水华导演正准备拍摄一部电影,可剧本一打开,第一句话就是:“他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水华导演看完这段话后就合上了剧本,并在剧本上附上了一张纸条:“另请高明”。说这个剧本不能拍电影。

最后周教授解释到:就好比电影中,一个人物穿着一件黑衣服,我们不用再解释他穿着一件黑衣服;有的人说某某人长得帅,但有的人不这么认为。

因为这是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只有在观众看完电影后才能感受“他是一个不寻常的人,他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所以电影是直观的,它没有形容词,也不需要任何修饰。

周教授又补充到:文学是先给你一个概念,就像你读完《红楼梦》之后,才知道林黛玉长什么样。但是每个人心中的林黛玉的模样又是不一样的,这是抽象转化成具象的过程。

而电影正好相反,它是由具象变成抽象的过程,所以只有在你看完整个过程之后,才知道他是一个不寻常的人,有着一段不寻常的经历。

所以说电影和文学是没有关系的。

⑨ 电影和其他六大艺术的关系是什么

电影被称为第七艺术……
这是个很大的命题,知道就行了。
六大艺术是琴



舞蹈
那些,
与他们的关系就是电影的运用吧,电影视听语言中对那些艺术的运用,比如歌舞剧
雨中曲
还有其他什么的,往那上面扯就行了。
我是学电影的,大一新生,也是凭自己理解说的。

⑩ 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七艺术,主要是因为其出现与什么密切相关

电影之所以被称为第四季,主要是其出现与当时产生的国际背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背景有关,而电影可以被赋予价值观和世界观以及,意识的传播和文化的传播,所以说被称为第七艺术

阅读全文

与与电影关系最为密切的是什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牛大电影观看免费大全 浏览:860
电影院现金如何买票 浏览:392
未来男什么电影 浏览:133
电影重生完整免费观看超清完整 浏览:966
在蓝雨6080里如何下载电影 浏览:820
如何用图片百度电影 浏览:817
威尼斯的动画电影有哪些 浏览:731
双龙吐珠粤语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655
花木兰电影免费完整版2020中文 浏览:400
ipad怎么将电影导入 浏览:819
好看的国产悬疑惊悚电影推荐 浏览:590
陈道明和林志玲演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45
院线电影产品植入多少钱 浏览:239
记得还我5块钱是什么电影 浏览:387
小米路由下载电影如何查看 浏览:73
在连云港拍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271
部落的外国电影有哪些国家 浏览:421
我国国产撤侨电影有哪些 浏览:235
最近好看的农村电影有哪些 浏览:975
关于夏姬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