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关出租车的电影后来车在雪地可以换履带
那是标致汽车。
② 有一部电影有一个男的车能自己变车牌在雪地里可以自动加履带
片名叫(的士速递)
③ 有一欧美部电影,讲诉的是一个走失了的机器人,脚是履带,头像是个望远镜,有知道这部电影名字的吗
霹雳五号
Short Circuit(1986)
导演:约翰·班德汉姆
编剧:S·S·威尔逊/布伦特·马多克
主演:艾丽·西蒂/斯蒂夫·古根伯格/费舍·史蒂芬斯/奥斯汀·潘德尔顿/G.W.拜利/更多...
类型:喜剧/科幻/家庭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言:英语
又名:机器人5号 / 机器人五号
④ 有一个电影,好象讲的是个机器人,那什么电影呀叫什么名字
根据你提供的“靠轮子行走、好像有生命、被雷击中过”的线索,我怀疑可能是《霹雳五号》,我以前看过这个片子,一个靠履带行走的机器人,肩上还带有激光枪,它被雷击中后发生故障,走出基地,然后发生好多故事。最后有军队要消灭它,但它造了个假的后,逃了出来。
给你部分介绍:
上 映: 1986年05月09日 ( 美国 )
类 型: 科幻 喜剧 家庭
剧情简介:
在八十年代颇受欢迎的机器人喜剧,描述一个拥有最精密雷射武器的机器人“五号",在一次短路状况下闯入了热心保护动物的史蒂芬妮家中,并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到人类的智慧的人性,后来拒绝回到武器公司充当他们的杀人工具。本片剧情受到《外星人》的启发,但机器人的造型和表情都相当生动自然,是适合全家一齐观赏的健康有趣作品。
这部电影还有续集,也挺好的。
不知你要的是否是这个电影。
⑤ 有一部电影讲的是一个智能机器人 下面是履带 好像是叫做杰瑞五号,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谁知道
貌似是霹雳5号
中文名称:霹雳五号
英文名称:Short Circuit
上 映: 1986年05月09日 ( 美国)
地 区: 美国 ( 拍摄地 )
对 白: 英语
评 分: 5.8/10( 5460票 )
颜 色: 彩色
声 音: Dolby
时 长: 98 分钟
类 型: 科幻 喜剧 家庭
分 级: 阿根廷:Atp 澳大利亚:PG 英国:PG 美国:PG 智利:TE 西德:6 瑞典
发行公司: Aquarius TV
剧情简介
《霹雳五号》
在八十年代颇受欢迎的机器人喜剧,描述一个拥有最精密雷射武器的机器人“五号",在一次短路状况下闯入了热心保护动物的史蒂芬妮家中,并从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学习到人类的智慧的人性,后来拒绝回到武器公司充当他们的杀人工具。本片剧情受到《外星人》的启发,但机器人的造型和表情都相当生动自然,是适合全家一齐观赏的健康有趣作品。
尽管《Wall·E》的导演安德鲁·斯坦顿(Andrew Stanton)否认自己的机器人是受“霹雳五号”的影响,但喜欢《霹雳五号》(Short
Circuit)的影迷也用不着沮丧,因为这部1986年拍的机器人电影将被帝门公司重拍了!
据悉,此次重拍版的剧本仍然由原版编剧S.S. Wilson和Brent
Maddock创作,目前帝门还未决定何时开始影片制作。
⑥ 求一部关于一个履带式机器人的电影.很经典,超怀念
机器人瓦力
英文名: WALL·E
瓦力其他译名:地球废品分装员,机器人瓦力
其它外文名
Wall-E - Der letzte raumt die Erde auf ......德国译名
别 名: 垃圾总动员 | 地球垃圾回收员
国家/地区:美国
类型: 动画
片长:USA:97 min
对白语言:英语
发行公司: 博伟国际
⑦ 求关于履带机器人的一部老电影
肯定是霹雳5号了
经典中的经典啊
补充一下楼主的补充
你说的是第一部的霹雳五号结局片段 相信我们吧 肯定没错的
⑧ 《八佰》中的日军履带式运兵车是什么型号可有历史原型
自从《集结号》之后,还没有一部纯历史题材战争影片能像《八佰》这样成为热议话题(不要和我扯《战狼》系列,那是虚构的动作片),上映近两周以来票房已经超过20亿,毫无悬念地成为疫情之后暑期档的票房担当,线上线下热度不衰。姑且不论这部影片的质量优劣如何,能够让大众关注这一段历史已经算是一种成功了。作为多年军迷,笔者自然不会错过《八佰》,约上三五好友去久违的影院贡献了100多元的票房。九八式6吨牵引车安装一台110马力DD6型水冷柴油机,在牵引九二式105毫米加农炮或九六式150毫米重型榴弹炮时,最大速度可达24公里/小时,易于操纵,无惧恶劣路况。比较特别的是该车在车尾还安装有一部动力绞盘,牵引力可达5吨,可以提供额外的拖力,也可用于回收故障车辆。九八式6吨牵引车可以调整变速箱的传动装置,将行驶速度提高到45公里/小时,作为高速机动牵引车使用。日本陆军对于九八式6吨牵引车的性能相当满意,唯一感到遗憾的地方就是生产成本较高,单车造价几乎与九五式轻型坦克相当。不过,日本陆军的野战重炮兵规模有限,需求不高,因此九八式6吨牵引车仅少量制造,在1941年到1943年间生产了149辆,后期生产型换装了百式柴油机,修改了诱导轮的形状。
《八佰》中的日军履带式运兵车是不是基于九八式6吨牵引车设计的呢?笔者以为两者并无直接联系。首先,影片中的日军运兵车是一款运输车辆,而九八式6吨牵引车是一款炮兵牵引车辆,并不具备大量运输人员的功能;其次,片中的日军运兵车明显带有封闭式驾驶室,与九八式牵引车敞开座舱设计明显有异;最后,日军运兵车的车体后部为带有车篷的车厢,人员由车尾出入,而九八式牵引车为动力后置布局,车体后部安装发动机,就算改装为运输车型,人员物资也不便于从车尾进出。实际上,已有网友爆料称,《八佰》中的日军履带式运兵车其实是利用国产GSL 131爆破扫雷车改装的!所以在历史上并不存在。既然《八佰》中的日军履带式运兵车是子虚乌有的,那么历史上日本陆军是否装备过类似的车辆呢?答案可能会让很多人诧异,二战日军确有履带式装甲运兵车。
⑨ 《狂怒》讲了什么如何评价
个人英雄主义是最佳电影题材,不过呢,虽然战争中所有人都很努力,并不是所有部门都能出个人英雄主义。
战斗机驾驶员和狙击手是最容易出孤胆英雄的,坦克就不容易。除非你驾驶一只虎式。但你们最后败了,无论驾驶什么都不会拍成英雄电影,真不好意思。(不过仍然有《泥泞中的老虎》)
在胜者阵营,最常规的坦克谢尔曼和T34都无法单独作战。作为集团军的一部分,就不好拍电影了。除非你拍成《狂怒》这样,设计出一种不可能存在的情况,英雄主义才能出来。
虽然德国定义了坦克,美国定义了电影,但最终定义坦克电影的是网游《坦克世界》。
这部电影刚上映,赞助方《坦克世界》就推出一款“狂怒”谢尔曼。就是普通的M4A2炮管上刷“FURY”字样。普通谢尔曼是免费的,“狂怒”卖30美元。
当得知《坦克世界》是赞助商以后,我对这部电影的所有疑惑都迎刃而解。对它的评价从3分上升到5分。
这根本就不是装甲战电影!是坦克电影!
最正统、最纯粹的坦克电影,像《坦克世界》一样纯粹。
仅举一例,这部电影里主要坦克都是真的。用的虎式是英国当年缴获的,用的谢尔曼都是从博物馆里开出来的。但是,反坦克炮只是拖着走了一圈,根本没用上。
这个故事设定在1945年4月——这句话就交代清楚了一切,只要别做傻事,美国坦克在德国不会出现以少敌多的悲壮情况。这和设定在1944年夏的《拯救大兵瑞恩》不一样。
这时,盟军已渡过莱茵河,苏军在东边筹备柏林战役。希特勒已搬进地堡,正在为斯坦因那筹集不到部队发火(元首的愤怒),他将在月底自杀。美军在心理上想赶在苏联以前攻进柏林,但隐约知道赶不上了。
主角们所属的第二装甲师属于第12军,是先锋中的先锋,所以有很多孤军深入的描写。这时他们在汉诺威(Hannover——皮特车长的喝醉笑话),往易北河方向走。大任务是与苏联会师,把德军切断。
小任务是清扫战场,消灭残兵,巩固阵地。
作为指挥官,当然还有个更大的任务,他们从非洲打到意大利、诺曼底,最后打到德国本土,都到这个时候了,其实唯一的任务是把手下人安全带回家。
——皮特车长一开始说出这个目标的时候,是很有说服力的。为此他逼小机枪手杀战俘也能被原谅,观众也都希望他快锻炼出来,别影响大家活命回家。最后车长出尔反尔,是这个结局,真想掀桌。电影一开始皮特杀了纳粹,放走一匹马。从此马和女人和人性,就是电影中不可分割的符号。然后凑齐成员,坦克上路。电影前半部分是非常靠谱、非常精彩的。一辆坦克出门就被炸了,这是德国步兵针对坦克发动的唯一一次有效攻击,也是任何游击队在这种情况下的理性选择。
这可惜这是电影中德国人唯一一次展示智商。
剩下的四辆坦克占了三种谢尔曼型号,还有一辆装备了当时应该已经不用的M3短炮筒。这明显是放杀必死,小分队每一辆车型号都不一样,也太不方便了。
第一个任务开始,这些车突突突地在战场上收集散兵,很真实也很好玩。这是唯一一次展示坦克支援作战,也是最真实的一场戏。
这时我还想,开场半小时就出这么场大戏,后面的压轴得拍成什么样啊?难道今天将看到改变我人生观的那部电影吗?——结果,呵呵。
然后进入城镇,触发剧情,队伍道德值降3。
再上路,继续往前推进,遭遇一辆虎式!
发生了一虎战四谢的电影史奇迹。奇迹的点在于五辆车都是真实的,那辆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还能动的真实虎。
具体战斗过程是这样的:咚咚咚、突突突、英文通信、德文通信、突突突、突突突……
这里就比较网游了,双方都是光杆坦克,为了画面好看,不管三七二十一都冲出掩体,在平原上对峙。美军的设计思路是,8-10辆谢尔曼可以对抗一辆虎。三辆谢尔曼排成一排,直线往前冲的精神,除了服务观众也没什么更好的理由。
虎式正面刀枪不入,没有主角光环的A1、A4三辆车秒毙。主角车超人化,在极近的距离绕到虎式后面,连开两炮灭了虎。
做人要知道好歹,这段坦克战设计得很卡通,是为了让你看个爽的,挑毛病就没意思了。
唯一一辆坦克继续去完成任务,给后续部队清理一条路。
还没提到,这辆车上没有通信兵。是不是因此叫不到支援,不清楚。
坦克踩到地雷,炸坏了履带——这部电影也没出现过机械师,小毛病由装填手随便修一修。真的是充满孤胆英雄气息的一辆坦克。
现在履带断了,他们也要自己修。相信观众也想看看,他们五个人打算怎么空手修履带,可惜没有这个机会,远处来了300多个希特勒青年团。
神一样的压轴大戏开始了,车长出于对纳粹的憎恨,拒绝躲进丛林,决定用一辆坦克战300步兵。
当然,他们面对的不是普通的300个步兵,是缺乏战斗经验的、不知道往坦克下面扔炸弹的、喜欢在坦克狭窄的视角里走来走去的,最不可理喻的那种步兵。
那些少年兵打开坦克盖子一定要往里看一眼,然后被爆头。没人遵守标准作业程序扔个手雷什么的(除了最后)。而且都是面对机枪也不匍匐的好汉。
一辆虎守住一个阵地并非神话,不过都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而且一定有支援步兵和维修人员。谢尔曼的设计不是用来防守的,在不能动的情况下,就是一个铁棺材。加上这时美军占绝对优势,死守一辆坦克孤军奋战真是莫名其妙。
退一万步讲,就算这个地方必须死守。条件是五个人、轻重两挺机枪、一门炮、其他武器若干,除了都蹲在不能动的坦克里,你能想出个别的战术吗?
不过那就不是拜坦克教了,这部电影就没意义了。
最后还有一个杀必死,是在少年兵中间有个资深狙击手。各种福利元素目不暇接,令人激动不已。
在这部崇拜圣坦克的电影中,演技绝对拯救了剧情。剧情线很弱,但是利用细节增加了人性深度。
故事基调是《大兵瑞恩》以后长盛不衰的“战争把人变成鬼”。闪耀人性光芒的三个年轻人:小机枪手、德国少女、最后打手电的年轻德国士兵,都是因涉世不深而单纯。在三个人在即将堕入战争炼狱的边缘,战争结束了,或者是人死了,三个人免于丧失人性,是这部电影最动人的地方。
而其他人已经变成鬼了,延续了布拉德·皮特在《无耻混蛋》里,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的战争观,也算是最近战争电影的风气。
变成鬼的人死在战场上,不见得是坏事。
另有两件小事,布拉德·皮特已经老到可以演导师形象了,稍微有点意外。
还有这片子的烟火师,不知道在想什么,做些火树银花的爆炸效果。
⑩ 一部有履带机器人的电影。结尾好像是机器人从车上下来,士兵向它开枪。机器人双臂发出激光束反击。
机器人总动员/星际总动员/机器人瓦力
BD
评分: 9.3分(26人评)
分类:动画片
导演:安德鲁·斯坦顿
主演:本·贝尔特 艾丽莎·奈特 佛莱德·威拉特 杰夫·格尔林
地区:美国
年份:2008
语言:国语 英语
播放:2380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