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布尔什维克为什么在一战时撤退
很简单,上台之前的口号就是‘土地,面包,和平’
如果不撤退,分分钟翻脸,克伦斯基的教训就在目前
另一方面,内忧外患,请看托洛斯基的回忆录,当时德国人挺进无人能抵,还有白军兴风作浪,只能一次对付一个敌人
㈡ 德军为何要进行撤退
曼施泰因之所以给霍特发来这项新命令,是因为他在12月17日得到一个紧急的消息,一支苏军部队在顿河上游地区的博古查尔突破了意大利第8集团军的防线,至傍晚时分,已打开一道27英里宽的缺口。3天以后,缺口扩大到90英里,意大利部队仓皇溃逃。南边的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在11月19日苏军发动攻势的第一天就受到重创,正处在瓦解中。因此,曼施泰因必须调出霍特的一部分装甲部队来协助堵住这个缺口。于是,一连串的连锁反应发生了。
不仅顿河方面的部队向后撤退,已经进到斯大林格勒这样近的霍特的部队也后撤了。这些撤退又转过来使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受到威胁。一旦苏军打到罗斯托夫,高加索方面的德军将被切断。圣诞节后一两天,蔡茨勒向希特勒指出:“如果你再不下命令立即撤出高加索,我们就要碰到第二个斯大林格勒了。”
在这种情况下,希特勒才很不情愿地于12月29日给克莱斯特的“A”集团军群下达了必要的指示。“A”集团军群由德军第17集团军和第1装甲集团军编成。它们没有完成夺取盛产石油的格罗兹尼油田的任务,现在也不得不在目标在望时开始迅速后撤了。
原来在苏军西南方面军当面的大约17个师的全部敌人被歼,物资储备亦被苏军缴获。德军及仆从国军队被俘6万人,击毙者亦不少于此数。现在,少得可怜的德军,除少数例外,已几乎不作抵抗了。
㈢ 寻一部电影,背景二战后,德军撤退时。
英文名: Silent Night
中文名: 寂静的夜 | 遭遇平安夜 | 平安夜遭遇战
导 演: ( Rodney Gibbons )
主 演: (琳达·汉密尔顿 Linda Hamilton) (马修·哈伯 Matthew Harbour) ( Romano Orzari) ( Alain Goulem) ( Martin Neufeld) ( Mark Antony Krupa)
上 映: 2002年12月14日
故事发生在1944年圣诞前夜的德国。盟军已经登陆诺曼底,德军正在疯狂地做着垂死挣扎。为了逃避战乱,伊丽莎白带着儿子弗瑞斯来到森林深处的一个小木屋。弗瑞斯的哥哥已经阵亡,父亲此刻也在部队中杳无音信,伊丽莎白不想再失去年幼的弗瑞斯。
三名美军士兵在森林满天风雪中迷路,其中一名士兵腿部中了弹,他们急需一个隐蔽的地方休息。三人来到伊丽莎白家,要求在这里借住。面对持枪的美国军人,伊丽莎白没有其他的选择,但她提出如果想在这里过夜,必须将武器放到屋外。美国士兵接受了她的建议,房间里紧张的气氛有所缓和。
很快,三名德国军人也来到伊丽莎白家避雪,与美国士兵狭路相逢。为了生存伊丽莎白出面请求两国的士兵暂时放下武器,这样才可以一同寄居在这里。双方达成协议,均同意将武器放在室外,但关系却异常紧张。美国人和德国人彼此提防,因为谁也不知道对方的真实想法,谁也不敢保证对方不会向自己举起手中的枪……
渴望战争结束,和平到来的伊丽莎白用爱心感化了敌对的双方,化干戈为玉帛,让他们纷纷拿出不多的储备准备这难得的圣诞大餐,度过了一个祥和的平安夜。同时,也揭露了二战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不论是美国兵或是德国兵,他们的内心深处都同样向往着和平的生活。
㈣ 二战末期的德国人在首都柏林被攻下以后的没几天就投降了,为什么不继续打下去谢谢回答。
在当时,常年的战争让人民出现了怨言,而且再后来又有美国的参与,并且希特勒自杀,影响士气,群龙无首,并且在他们看来,已成败局
㈤ 二战末期的德国人在首都柏林被攻下以后的没几天就投降了,为什么不继续打下去我想知道原因。
柏林被攻破之前,美英法军队自西向东,苏联自东向西几乎将德国各地主要纳粹武装势力打残,所以在柏林攻防战时,柏林德军几乎没有得到任何援助;而且作为战争发起者的最高元首希特勒吞枪自杀,德国已失去了继续战争的理由和精神支柱;加上长期以来战争损耗已经耗尽了德国最后的战争潜力,纵使想要继续打下去也已经没有了后力
㈥ 电影《1917》中斯科和德国士兵对战时为什么不用手榴弹
手榴弹中国军队用的多,外国战场没什么多的,列强都是用大炮。
㈦ 1917为什么要救飞行员
首先,飞行员非常宝贵,培养飞行员花的财力人力都非常多,往往大于飞机的价值。二战时,日本,德国后期都曾出现过有飞机,但是飞行员严重不足的情况。其次,飞行员也是所有作战军人的一部分。而目前各国,都比较重视作战人员生命保障的问题,无论哪国,在战斗中都要求士兵全力抢救受伤人员,这主要可以带来士兵士气的提升,因为每个士兵都会担心受伤,自己受伤会有人来救,心里才会有最基本的底气。
㈧ 二战电影 森林要被德国人淹没 最后 有个女战士用车广播警告友军撤退 同时召来德国人 很久以前
匪巢探秘,百分百准确。
导演: Georgi Nikolayenko
编剧: Aleksandr Belyayev
主演: 柳德米拉·萨维里耶娃 / 尼古拉·奥拉宁 / 亚历山大·兹布鲁耶夫
类型: 战争
语言: 俄语
上映日期: 1985年4月4日
片长: 81分39秒
㈨ 二战末期的德国人在首都柏林被攻下以后的没几天就投降了,为什么不继续打下去
因为元首自杀了,况且德国已经穷途末路已经没有实力继续打下去,德国民众与将军也都希望停止战争便无条件投降了
㈩ 一战德国为什么会战败
从国家整体实力上,德国作为一个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是无法和协约国集团(不仅有英法这两个拥有广大殖民地的老牌帝国主义,再加上一个已经在1898年跃居世界第一工业经济大国的美国,还有虽然尚未实现工业化却国家广袤,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潜力巨大的沙俄)比的。即使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这几个也个个具有德国那样的实力,加起来也完全比不了。所以,打了3年后,在协约国的海上封锁下,始终处于内线作战的德国已经开始难以为继了。从1917年开始,德国国内连粮食都不够吃了,德国老百姓的配给连霉变的马铃薯都保证不了。到了1918年第一个季度,德国因为饥饿和因饥饿导致的疾病而死的民众达到了52万。后来德国公海舰队去英国斯卡帕湾洽降时,德国海军的几个高级军官在英国人饭桌上饿死鬼般的吃相把英国人都吓坏了。临走,德国人还偷羊酪。可以说,把德国败相暴露无遗。
以上只是从国家整体国力和战争潜力的原因。
另外,从军事层面看,当时德国的军事思想过于超前,那时的技术条件还无法支持德国人的战法。二战时,装甲部队的机械化和空军对地作战能够形成空地协同一体。所以,虽然曼施泰因的计划不过是施利芬计划的一个升级翻版,可迂回穿插的德军的突击势头和行军速度却可以完美地实现战役目的。不过最后,德国还是被同一块石头绊倒,最终还是国力无法支撑起战略野心,被美英联合业已实现了工业化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大国的苏联,将德国群殴毙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