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院放的电影还用胶卷吗
到目前为止电影院放电影还是大型座机,胶卷的影片,不过每盘的播放时间扩大到半小时。(过去是十分钟)。
『贰』 现在的电影院里播的电影还是用胶片的吗
大部分是胶片放映,一般一个发行院线要买下一个拷贝,在中国,一部电影能卖出上百个拷贝,就算是十分热卖了。
随着中国开使建立数字化院线,数字电影离我们也是不远了,具体的内容可以看看下面给的这个连接
『叁』 现在电影院放映影片还是用胶卷放映的吗还是投影机
要看片源 楼下有的乱说 胶片效果比很多数码的都好 很多数字片最后还是要磁转胶放映
个人感觉高档的地方不应该放弃胶片 反而有的价格低廉的影院明明能找到胶片却放碟 甚至盗版的
『肆』 现在电影院放映电影的方式还是用胶片吗
写了数字影院的就是用数字信号的。3D IMAX都是胶片的。
『伍』 现在的电影还用胶片吗
很少了,现在一般都是数字拍摄、数字放映,除非是像《刺客聂隐娘》那种特意追求胶片质感、效果会采用胶片。
『陆』 现在电影院还放映胶片电影吗
现在营业性的电影院不放映胶片电影,现在电影院上映的影片都是数字放映,通过节目硬盘上传到数字服务器中,由数字放映机通过密钥解码播放,胶片电影,目前只存在于一些学术放映等。新上映的电影基本上全是数字了,中国电影资料馆偶尔会有老电影的胶片放映。
数字传输技术的保障,使整部电影在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质量损失,从而使观众可以与影片的导演看到“相同”的电影。也就是说,一旦数字电影信号发出,无论多少家数字影院,也不管它位于地球的什么位置,都可以同时映出同一个节目。同时数字放映设备还可以为影院提供增值服务。
露天电影早已成了历史,但有些农村地区每年依然能看到原汁原味的胶片电影,对大多数中老年人来说,看的不是电影,而是回忆,虽然看老式电影的人不多了,但只要放,总会有人来的。
从发展史来看,胶片也是目前为止最可靠的视频存储格式,没有之一。数字视频只有几十年的历史,但已经经历过数次更新换代,格式多达上百种,早期的数字视频早已无法播放,就算是二十年前的也因为视频压缩技术不够,与今天的画质无法相比。
『柒』 放映电影为何要用胶片,为何不放映数字电影,像电脑上看电影不用胶片
胶片的清晰度非其他介质可比。
『捌』 胶片电影什么时候淘汰的
第一款商业透明胶卷在伊士曼先生和他的研发化学工程师的完善下推向市场。这款柔韧性好的胶片的出现促使托马斯爱迪生在1891年发明电影摄影机成为可能。新的公司—伊士曼公司成立,并接管了伊士曼干板和胶片公司的资产。
1909
根据醋酸纤维片基与硝酸盐片基成功的易燃对比试验,伊士曼公司首次对外公布安全醋酸纤维片基。
1910
首款的22mm安全电影胶片(醋酸纤维片基)问世投入市场。
1912
伊士曼向新泽西州奥林奇郡的托马斯-爱迪生公司提供以醋酸纤维为片基的电影胶片, 应用于家用活动电影
柯达供应市场的22mm电影胶片:包括胶片上的3条有齿孔线性排列的影像。
1916
柯达推出E型 正色性电影底片。
1917
柯达推出F型 正色性电影底片。
1921
有色电影正片产品问世,有:淡紫色,红色,绿色,蓝色,粉色,淡黄色,黄色,橙色 和深褐色。
1922
柯达推出超感光度正色性电影底片
柯达全色性电影胶片问世
1923
为配合(双色)彩色染印冲洗而生产的浮雕片,以及正片(Kalmus正片)
柯达为业余电影拍摄,而推出了以醋酸纤维(安全)片基的16mm反转片,首台16mm柯达电影摄影机,以及Kodascope放映机。立即流行起来的16mm电影导致了形成全球柯达电影洗印厂网络的局面。
1926
柯达推出电影翻底片
1928
推出型号II和型号III全色电影底片
Kodacolor是一款专为拍摄16mm电影而设计的柱镜彩色电影底片。伴随着16mm Kodacolor胶片的推出,彩色电影对于电影爱好者成为现实。
1929
公司推出了第一款专为新的电影声音设计的电影底片。
1930 - 1931
超感光度全色性电影底片-与DuPont电影胶片生产厂共同赢得了第四届奥斯卡科学/技术一等奖
正色性电影底片停产
福克斯影业公司试用了正处于测试阶段的Kodachrome彩色电影胶片(2色)
1932
首款3色彩色染印法电影胶片问世
柯达2B型号感光仪赢得了第五届奥斯卡科学/技术三等奖。
第一款8mm 业余电影胶片,摄影机,和放映机问世。
『玖』 现在影院放电影是不是还用胶片
现在电影院放映电影一般都有胶片和数字版本,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你看的时候,屏幕上有时有小颗粒的那种感觉,就是胶片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