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电影评分一定要看豆瓣
你觉得好看的电影,豆瓣可能分很低,都是一堆自以为懂电影的人在上面指手画脚,其实观众的体验还是观众自己清楚。
⑵ 为什么看电影就一定要看豆瓣评分
相对来说吧,大家都认为豆瓣评分比较公正,有一句话叫做,在豆瓣上高分的不一定是神作,但低分的绝对是烂片。我个人认为,看一下就行了,不要太多迷恋评分之类的,自己有自己的判断才是最好的。
⑶ 为什么所有电影都以豆瓣评分为标准
1.普世审美观:大众需要一套普遍适用的标准或者评分作为参考,国外一般以有烂番茄为准,中国则是豆瓣。
2.豆瓣起步早,文青多,用户黏度大,特色鲜明,用户基数大,因此评分相对而言比较公正。
⑷ 为什么所有电影的品质都要看豆瓣的评分
这两年豆瓣也有点变味了,不过整体来说,变得还不是太狠。很简单。林子大了设么鸟都有,着就包括很多恶意刷贴的人,有些不错的片子分值很低,导致人们错过可很多好电影。
⑸ 为什么多数电影,要以豆瓣分为标准呢
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豆瓣还是IMDB或烂番茄,单一一个评分平台,都不可能完全定义一部电影的好坏。不过豆瓣代表了大众偏专业的看法,而且很多人都知道豆瓣,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大家都公认的评分平台。
豆瓣电影评分是一个相对被认可,相对公正的评分系统。电影刚刚上映时,为了给电影造势极可能会出现水军刷分的现象,但随著观影人数的增加,豆瓣的评分也会逐渐描摹出于电影的真实轮廓。电影的欣赏是需要慢慢沉淀的,每个时间段都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对豆瓣评分的赞同或者不赞同,也是一个自主的过程。
⑹ 为什么很多电影都非常在意豆瓣评分
豆瓣成立于2005年,素雅色调、极简线条、大片留白、疏朗模块……在这个网站也讲究颜值的年代,素面朝天的小清新之风豆瓣很容易让人一眼爱上。
阿北是豆瓣的创始人,也是豆瓣的第一号用户。
他最初始的动机很简单,想为自己喜欢的读书、旅游、看展览、听音乐会等爱好,搭建一个跟大家分享交流的平台。
很快,豆瓣注册用户便突破了万人,日点击量超过20万。
开办后仅仅9个月的时间,豆瓣拥有五千多万注册用户。
直到2006年2月23日,豆瓣成立快一周年,阿北才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正式员工。
如今已经过去了近12年的时间,你可在以书影音起家的豆瓣,通过搜索电影名、书名进来看到喜欢的电影,评个分,写个短评,和问答区的人探讨一下剧情,因为豆瓣是文青聚集地,互联网上流行风尚的发起者和推动者,豆瓣已渐渐成为都市青年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这也让豆瓣的优势在内容方面,其在文艺、影音、学术、心理、亚文化上有着巨大优势
2013年之后豆瓣的电影、图书和音乐三大块业务都迎来巨头级玩家,豆瓣只做评价,而猫眼、阅文集团、腾讯们则让用户可以直接消费文化内容,再进行评价讨论,无论怎样,豆瓣那些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始终没有改变,这是难能可贵的。
豆瓣网
⑺ 为什么谈到电影评价都会总是说到豆瓣评分豆瓣评分是什么意义
因为大众需要一套普遍适用的标准或者评分作为参考。豆瓣评分中的“豆瓣”是指“豆瓣电影”这个网站,评分是指这个网站对于各个电影的评分。豆瓣电影这个网站提供最新的电影介绍及评论,包括上映影片的影讯查询及购票服务。
豆瓣常见的统计方法。
公式:总分=分a*分a占百分比+分b*分b占百分比+分c*分c占百分比+…
如:100个人打了分,35个人(35%)打2分,65个人(65%)打4分,总分=2*35%+4*65%=3.3分。
豆瓣评分不同的原因:
1、每部作品的作者、内容、题材都有自己的受众群体,换句话说,书本身已经对读者做了筛选。首先你往往是通过各种渠道,对这本书的题材内容作者有了初步的认同,才会选择阅读。
其次,如果不喜欢这本书,读了几页就放弃了,没读完的书一般不会去评分。所以读完本身,已经把大部分不认同这本书的读者给筛选掉了,留下的往往是评分高的。
2、大多数人并没有鉴赏能力。
⑻ 为什么大家对于电影,电视剧的评价都要看豆瓣的评分
我一般不看豆瓣,一般都是别人推荐。以前豆瓣评分还比较公正客观,现在……呵呵
⑼ 为什么所有的电影要以豆瓣分为标准呢
好影视不怕黑,观众会慢慢发现他的好
⑽ 为什么大家评价一部影视剧的好坏都是依据豆瓣评分
很多人在观看电影之前,都会在豆瓣上去寻找相关的评价讨论以及很多影评人对他的点评,从而去思考这部影片真正的意义,以及是否能引起自己观看的欲望,在我看来大家之所以评价一部影视剧的好坏,会根据豆瓣的打分来评论,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豆瓣的评分更为客观少了,更多的人为参与,具有借鉴性。豆瓣的创始人曾经说过,豆瓣的评分主要是依靠程序进行换算,这个评分会自动的出现在豆瓣的各处中间,没有人工的审核,平时也没有编辑,看经过若干分钟程序自动的运行一遍,就能够把最新打分的人意见包括进来。这样的一种模式很大的程度上减少了人为的参与,更加的具有客观性通过可观可感的具体分数,能够让我们在各个方面,去对这一部影片形成一个非常好的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