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驴得水电影有什么意义
【一】
“《驴得水》是今年最佳国产影片。”恩,这是我今年听过最好笑的笑话。类似这样的追捧已经多到令人肉麻的程度,感觉有必要出来唠唠,因为它真没你们说的那么好。
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立意确实犀利。全片火力全开,对知识分子加以无情的讽刺与鞭挞:先是空饷的利诱,继而是官威的压迫、再是枪声的震慑。让他们的丑态一览无余。随着故事的推进,强权体制和异化环境将电影里每个人所珍视的东西诸如尊严、美、理想和勇气一一剥夺和摧毁……
这显然是很多人追捧《驴得水》的原因。然而这样一部看上去“言之有物”的电影,表达的方式堪称灾难,追求“物”的企图心也过于明显。
说它表达失范倒不是嫌弃它满是话剧腔不够“电影”,我对电影本体性没有过于执着的追求。电影剧作结构本身就戏剧式、小说式、散文式结构之分,可见其对于姊妹艺术的借重。很多带有明显戏剧风格的电影也不乏成功之作,像《十二怒汉》和《杀戮之神》皆在此列。
《驴得水》的致命伤不在其电影改编的缺陷,而在于它违背了艺术创作需要提纯和过滤的基本规律,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不如说是一场粗暴的人性丑恶实验与展览,极易引起观众的生理不适。
欣赏这部电影尤其是后半段的观感,就好像有个人在摁住你的头,让你不容拒绝地细看人性的种种丑恶,还不无得意地问你:“我是不是很深刻?”这种拿“深刻”当大旗,堂而皇之地冒犯观众的做法,也能博得满堂彩。只能说明我们对于电影“深刻”的需求已经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
【二】
创作者对于“深度”的刻意追求,集中地体现在剧作风格的突然转向上。上半场还是一出讽刺喜剧,下半场就成了人间悲剧。有评论为这种“不按常理出牌”鼓掌叫好,殊不知影片前后风格的分裂即削弱了喜剧讽刺的力度,又减轻了悲剧结局的分量。
忽视故事的整体建构和人物内在的运行逻辑,沉溺在架空的时空背景中玩弄概念和符号,其结果就是那一声枪响——拼了命地想制造意味深长,却掩盖不住的刻意空洞。如果说《狩猎》结尾的“回马枪”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驴得水》里的枪响则刚好相反是“意料之中,情理之外”;两相对比、高下立见。
“喜剧可以分很多种,有的是人物言行可笑,有的是事情可笑,有的是这事情背后的逻辑和道理可笑。”冯小刚曾经表达过类似的意思。《驴得水》的笑点在表层是一些无足可观的“荤段子”,这在段子手辈出的年代实在不算新鲜。
“为了圆一个谎去撒更多的慌”本是一个百试不爽的经典喜剧情境,可惜本片未能一以贯之。尤其是人物撒谎的动机经不起推敲,像张一曼后半段尽管备受凌辱,依然隐忍放弃反抗的人设基础就很不牢靠。明显是为了荒诞而荒诞,为了批判而批判。
【三】
《驴得水》谈不上是一出好喜剧,更不会是一出好悲剧。
仍以博得了许多观众同情和泪水的张一曼为例,很显然她在这部电影里的悲剧色彩最为浓重。毕竟影片前半段小丑式的群设到后面男人全部开了挂似的黑化,就她一个陡然升华成了受苦受难的圣母。这种在生活上放荡不羁,心灵特别纯洁美好的反差人设本身就自带强烈戏剧冲突,所以也尤其容易出彩。
可只要稍加审视就会发现,我们对于张一曼的同情,更多的是出于对她苦难遭遇的恐惧。那些彻底丑化的男性角色,那些用特写镜头反复强调放大的受辱镜头。真正的怜悯,是你愿意走近剧中角色,和她一同承担、一起面对。可《驴得水》的类文革式图景只想让人逃避。
高明的悲剧往往是悲戚和愉快的结合。《驴得水》只是让人难受,并不能给观众提供情绪的净化和随之而来的快感。这种“快感”并不是以别人的痛苦为乐,而是朱光潜先生所强调的悲剧要和观众保持一种“距离感”。《驴得水》自以为高明的打消了这种距离,专心致志的给观众喂食“暴行”。
从这儿岔开一句,我国的分级制度真的要尽快提上日程了。这样一部满是粗口、荤段子和施虐场景的电影,好多小朋友被带进来当合家欢喜剧看。这比电影里所呈现的灾难要严重的多。我也强烈怀疑大部分就是想来看个乐的观众家长,能予以孩子们多么正确的指导。
【四】
最后,我真的不太理解,为什么很多人这么喜欢张一曼这个角色。也许是因为其他角色都太不讨喜了吧,校长女儿又没什么存在感,她就成了唯一的寄托与出口。可事实上,这个角色前半段不过是个任性幼稚的女文青,后半段则沦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
希望这个描述不会引起部分读者的误会,因为这绝非我的主观评判,而是这部电影的真实呈现。从铜匠回来“反杀”开始,在创作者设定的悲惨命运面前,张一曼基本丧失了个人意志,由疯到死,不过是走完固定流程而已。
“睡服”是本片的一个亮点,也是很多人喜欢张一曼的原因。但一些评论因此扯到女权主义上去,实在让人啼笑皆非。
先搞清两个基本事实:第一、张一曼“睡服”铜匠主要是她本来就有“性”趣,帮着学校继续吃空饷是顺把手的事情,否则剧作上难以逻辑自洽。第二、张一曼最后受到侮辱直接原因是铜匠打击报复,但她如果不想继续把慌圆下去,这个报复不能成立。
编导“憋坏”的地方就在于把原本两件事混成了一件事。张一曼因为这件事上的小过失,受到了另一件事上的大惩罚。也是说张一曼绝非罪有应得,但她一定程度上又是咎由自取。不得不承认,这个情节设计很有意思,是我唯一肯定这部电影的地方。
【五】
由着自己的性子,想睡谁就睡谁。不考虑“灵欲难分”的人类终极矛盾。睡完面有遗憾略带深情的说句“对不起”,这要是换成男的,就是标准的“渣男”判定。其实,人无所不在枷锁之中,哪里又会有绝对的自由呢?性也是一样,这是张一曼幼稚的地方。
言谈间当众反复暗示调侃和自己约过炮的男同事“硬不起来”,行为上借着给刚“上岗”的男同事培训的机会,上下其手。这要是换成男的,百分之百构成性骚扰。这是张一曼任性的地方。
所以那些觉得张一曼高扬了女权主义大旗的人们真的省省吧。送你们一句话:不含任何自省精神的女权主义,都是伪女权主义,不过是另一个极端的男权或者说特权主义罢了。
『贰』 电影《驴得水》有哪些隐喻
驴得水影评
——孤尘(蒙)
这部电影有深刻的象征意味,有点像西游记大圣娶亲,它思考和沉默的部分远远超过了搞笑本身。可以举例,特派员,象征着土匪头子,流氓,刻意的光头更是指向当时的执政党,其中有一句话,“我还能换个地方当差”,暗示当时的军阀乱象之重,还有更深的意味(台),他的秘书使得张一曼免收强奸,这里应该指的是军阀中好人与坏人的碰撞,张一曼此刻象征着多灾多难的中国,以前的破鞋事件应该是列强侵略中国事件。裴魁山,投机主义者,他也曾想当个普通人,幸福地活着,但是张一曼拒绝了他(张一曼的自暴自弃和自卑使得她无法接受魁山),而后他变成了一个疯狂为自己谋求利益的人,对张一曼有着深深的厌恶(注:在发现张一曼与铜匠睡觉之后),内心的绝望使得他暴露了本性,然而这种本性我并不抱有很深的排斥,相反这是一个绝望者的必经之路,之后他还能骂张一曼,说明他仍然怀有幻想。他象征当时的小资产阶级。周铁男,原本的他是热血青年,可以说对这个社会抱有热情,坚信自己能解决问题,无论是社会还是个人,好像当时的游行学生。但是当他直面过特派员的枪之后,他彻底变成了一条狗,可以理解患了斯德哥尔摩综合征,举个例子,当时当局签了一个不平等条约,大规模学生请愿,当局给了两个选择,一,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二,请征入伍,当士兵,结果浩浩荡荡几千人,无一人入伍。他成了只会动嘴皮子的人。铜匠,象征着获得利益而膨胀的人,可以当做发国难财的人,起先他忠于祖国,接济国家,后来发现他甚至可以有大量权力控制他想要的,所以性情大变,参见汉奸巨商。孙佳,我认为是剧中最清醒的人,同时也是最无奈之人,最终还是对他爸妥协,嫁给铜匠,这又有点张爱玲的色戒的意思了。她要保存她爸辛苦经营的学校,又想理想主义地揭发弄虚作假,象征着学习救国的人。张一曼,不断的妥协,不断的以幻梦来填补内心的失望,象征不断被交易的,被摧残的中国。孙校长,一个抱有理想主义,又肯迈出第一步的人,象征着没有军队以前的共产主义者,剧末被捆绑,代表着被军阀的虚伪教训明白,是走向正确的道路开始,即枪杆子出政权。
剧情我就不多说,就挑高潮吧。
张一曼被剪头发。铜匠经历被张一曼痛骂以后,彻底死心,倚仗着吕得水这个招牌,对校长,铁男,魁山下令,骂一曼,这段,使得魁山和一曼彻底结束,使得铁男忍无可忍,准备摊牌,结果被枪吓得从此懦弱。枪的出现意味着事情不再是几个人的事,而是拖入了社会这个大背景,而此刻的社会,是黑暗的,压抑的,也就是这一秒,驴得水这电影,变成了和姜文电影一类的存在,充满了象征意味。当一曼疯狂打自己耳朵的时候,也说明中国与之前的爱国商人,现在的巨奸决裂。有个值得注意的情节是,为什么张一曼疯了?那是因为她彻底的绝望,她所做的,不过是为了这所学校,换而言之是未来,(从她想穿着校服一起拍照那段可以看出),她可以和任何人睡,那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东西。但是现实令她失望了,热血青年跪倒在地,共产主义者亲自剪去了她的头发,巨奸发号施令,军阀控制着局面,投机者拂袖而去,真是绝望。
荒唐的婚礼。这场婚礼就是纯粹的闹剧,与之前的悼念会的对比更显无厘头与荒唐,极度强调社会之乱,可以网络一下,短短几十年,政权更迭四十几次。孙佳与铜匠结婚,牺牲意味简直触手可及。铜匠的老婆就像一尾鱼,彻底搅乱了这浑水,也使剧情达到巅峰。一曼在混乱的人群中捡花,象征着她的纯洁被践踏,但她仍然希望挽回,悲剧气息浓厚。孙佳转身离去,象征着理想主义者的升华,要转变成她哥哥那样的实干者(她哥象征共产党)。而给他们捐助的美国人,说:不可思议的中国。这表示当时外国人无法理解中国人残存的愚昧,暗示外国人是不可能救中国的,只有自己救自己。
『叁』 电影《驴得水》讲的是什么
电影《驴得水》讲述了民国时期一所偏远学校中,教师们将一头驴虚报成老师冒领薪水而引发的故事。
《驴得水》是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电影,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于2016年10月28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
(3)电影驴得水想表达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2009年初,周申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出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
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饭局只是随性一聊,周申意识到这是一个好的故事题材,于是当天便与创作伙伴刘露一起讨论,并决定将其拓展成了一个电影大纲。2010年,周申完成了《驴得水》电影剧本的文本,并申请了文字著作版权。
2011年,一部名叫《驴得水》的微电影出现在网络上,短片借鉴了部分剧本的内容,但并没有拍出精髓,这让周申意识到必须马上把真正的《驴得水》立起来。然而相比较拍电影,排一个话剧显然要快得多。2012年,戏剧导演专业出身的周申和刘露,又着手将《驴得水》改编成话剧剧本。
2014年在参加开心麻花一个演员的婚礼时,碰到开心麻花张总,发现他们也做电影,于是开始了拍摄电影《驴得水》的合作 。
『肆』 电影《驴得水》到底反映了什么事实
看《驴得水》之前,我得说我被那个闹腾腾的海报给骗了,以为那是部与《夏洛特烦恼》一样的喜剧,追求纯粹的荒诞喜感。孰料,竟巴巴儿地在电影院里哭了一场,哭的是里边那四名“恶教师”的罪过,人情人品人性,因一个“驴得水”的虚无之人,被剥了个底朝天儿。原本抱着看喜剧的期待入的场,间中看到有趣的对白便呵呵笑两声,结果是越看越笑不出来了,因为逐渐感觉到那其实是一黜不折不扣的悲剧,揪着你的心尖儿,让世态炎凉缓缓渗进来,给你扎了个透心凉儿。
女教师一曼,则是标准的“羊脂球”,性观念开放,单纯热心,在最保守的年代选择最“恶劣”的淫荡。为了让铜匠配合演戏,亦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欲,她选择引诱铜匠,给他彻底的“性启蒙”。这一举动,校长与其它教师是认可的,“女色”这种贿赂不得已的时候,谁都不会排挤。一曼习惯了被男人们的正房找上门来,随后面不改色地拒认淫行,她对铜匠亦是如此,结果不小心伤了对方的自尊。一曼最后的疯狂,系在扭曲世态里最后的反抗,她可能永远不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要遭受辱骂及剪发变丑的迫害。但是在旁人眼里,她就是“婊子”,婊子活该有此下场。
还有一位让很多人触心惊的人物——愤青教师周铁男,周铁男本是正义感十足的火爆浪子,不怕得罪任何人,总是撂狠话、力撑校长,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一个好人。结果呢,这好人却在一颗子弹的威胁中感受到了“性命比正义重要”的道理,所以周铁男品性大变,在强权面前畏缩了,甚至能眼睁睁看着一曼要被强暴却躲在角落里不出声。这大抵是诸多当代愤青的真实写照,摆出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关键时刻却翻了盘,这才发现原来捍卫原则系需要付出生命的,又有多少人肯这么干呢?
荒诞的伪装、极致的失控、贪婪的本色、血泪的牺牲,一个“驴得水事件”道尽人世苍凉。你得永远记得,被侮辱与被损害的是人之欲念,更是人之怯懦。
『伍』 《驴得水》这本电影想表达什么
《驴得水》的剧情讲述的就是一个“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的故事。
自然,《驴得水》是有它的讽刺意义,黑色幽默,所谓知识分子那副道貌岸然的尊容下丑陋贪婪的嘴脸,上层阶级表里不一、以权谋私的强权主义,底层人物的愚昧无知、贪小便宜···不一而足,《驴得水》无疑是在借古讽今;
这个“古”,是《驴得水》将事件背景搬到了的1942年,至于它的“讽今”,某种角度上,其实是与当下社会的主旋律是一致的,它并没有太过跳跃的左倾姿态,充其量也只是一种隐射,或者说是一种生活常态,只不过多戴了一副面具而已;
所以说《驴得水》有它的保守性,当然这种保守性并不等同于全盘妥协,从某个层面来看,也多少表露出了艺术基于现实的一种无力感。
『陆』 电影《驴得水》中驴得水是什么意思
驴得水
(2012年任素汐主演的话剧)
至乐汇舞台剧联手哲腾文化共同出品,斯立戏剧创作,周申、刘露编剧导演作品。
2009年初,我和朋友吃饭的时候聊出一个故事:一个缺水的地方,有个学校养了一头驴挑水,可谁都不愿意出养驴的钱,于是校长便将这头驴虚报成了一位名叫“吕得水”的教师,用“吕得水老师”的工资来养驴;当上级领导来检查,要见这位吕老师的时候,大家只能编造各种借口搪塞。
『柒』 《驴得水》这部影片到底讲了什么事情
《驴得水》这部电影是由开心麻花团队所拍摄的,它是一部具有讽刺意义的电影。《驴得水》这部电影讲了一个关于假冒老师,骗取国家补贴的事情。故事发生在一个小农村里面,在这个农村里面有一所学校,学校里面有六个老师,他们都是下乡支教的老师,为了追求自己的梦想来到了这里。
因为学校里面的资金不够了,校长就向政府撒了个慌,他们就说有一个老师叫作吕得水,希望政府能够给他们更多的补贴。偏偏当时国际上面有一个很杰出的教育家,他的名字也叫吕得水。政府的人以为他们说的这个老师就是国际上的那个吕得水老师,于是给他们发了一大笔的补贴。这笔钱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笔巨款,他们六个人把这笔钱都分掉了。
后来政府里面的人要来核实这件事情,他们于是就找了一个铜匠来当吕得水老师。在领导来视察的时候,他们细心地培育这个铜匠,没过多久铜匠他就学会了外语。他也很巧妙地骗过了领导,领导一高兴又给他们一笔很大的钱。本来以为这件事情天衣无缝。可是后来却发生了一系列的闹剧。
铜匠在学校里面冒充吕得水的时候,与学校里面的女老师发生了关系。回到家之后的铜匠,因为在床上功夫变得跟原来不一样,被自己老婆发现异样。他的老婆就到了学校里面,想要讨个说法。铜匠后来也是受到了伤害,为了报复他们,拆穿了他们的谎言。
『捌』 电影驴得水讲了一个什么事
《驴得水》由周申、刘露编剧导演的喜剧剧情类电影。该片改编自周申、刘露的同名话剧作品,由任素汐、大力、刘帅良等主演 。 《驴得水》也是开心麻花的第二部电影作品,符合开心麻花的那种关于电影的套路。
《驴得水》虽然讲述的是一个荒诞的喜剧故事,但是其中蕴含的人生真谛也是引发人们的热议。这也是为什么这部电影会取得很高的票房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