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李小龙什么时候去世的
1973年7月20号
❷ 朝鲜半岛的传统文化
朝鲜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优良的传统,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朝鲜人民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歌善舞。朝鲜政府和朝鲜人民十分重视文艺工作。
一、朝鲜的文艺方针政策
1、提倡文艺革命化。
朝鲜强调:文艺必须为朝鲜革命现实服务,必须具备民族形式和社会主义的内容。社会主义的内容就是革命的内容、阶级的内容;民族形式就是朝鲜人民喜闻乐见的、合乎朝鲜人民风俗习惯的形式。
2、提倡文艺大众化。
金正日指出,要采取发动群众的方法发展文学艺术,实现文学艺术的大众化。即让全体人民都积极参加文学艺术活动,要求人们都会写文章、画画,会作曲、唱歌、弹奏乐器、跳舞。
3、提倡发展“革命的军人文化”。
金正日于1995年提出了“先军政治”,并将此定为治国模式。在“先军政治”的要求下,朝鲜大力发展“先军文化”,强调人民军队不仅是保卫祖国和建设强盛大国的主力军,而且要在文化领域发挥创造者和传播者的作用。
4、突出文化艺术的政治功能,特别是音乐、歌曲的特殊作用。金正日指出,歌声高亢的地方就有革命的胜利,要建立朝鲜式的音乐哲学、音乐政治。
二、朝鲜的文化艺术
1、舞台艺术。
朝鲜的各种艺术团体很多,在他们的努力下,朝鲜的舞台艺术不断推陈出新,向前发展。
20世纪70年代是朝鲜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期。朝文化艺术工作者先后创作、改编、演出了《卖花姑娘》、《血海》、《密林啊,请你告诉我》、《党的好女儿》、《金刚山之歌》五大革命歌剧和《城隍庙》、《血喷万国会》、《女儿来信》、《三人一党》、《庆祝大会》五大革命话剧,以及当时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一批朝鲜电影,如《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等。
主要艺术团有血海歌剧团、万寿台艺术团、人民军协奏团、人民军国家功勋合唱团、人民军军乐团等。
2、电影艺术。
朝鲜十分重视电影事业,每年除了出版朝鲜中央年鉴外,还单独出版“朝鲜电影年鉴”。
朝鲜的主要电影制片厂有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朝鲜4﹒25艺术电影制片厂、朝鲜4﹒26儿童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主要创作单位有电影文学创作社等,主要的管理机构有朝鲜电影进出口公司、朝鲜电影普及社等。
现在,朝鲜每年生产各类影片约60部左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拍摄的代表影片有:《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桔梗花》、《卖花姑娘》、《血海》等。2006年新拍摄的影片有《一个女学生的日记》、《平壤旋风》等。
3、电视剧创作。
朝鲜的电视剧由朝鲜广播电视委员会负责制作,每年拍摄的电视剧数量少于电影。
主要作品有大型电视连续剧《民族和命运》。
4、文学创作。
“4.15文学创作团”是朝鲜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主要作品有丛书《不朽的历史》和《与世纪同行》。《与世纪同行》是金日成的革命回忆录,共8卷,从1912年金日成出生直至1994年逝世,反映了金日成革命的一生。
5、音乐、歌曲创作。
朝鲜十分重视音乐、歌曲的宣传普及。2005年《劳动新闻》、朝鲜中央电视台向全国重点介绍歌曲《祖国的蓝天》,2006年新年伊始,《劳动新闻》接连刊登了两首向全国推荐的新歌:《先军革命总进军歌》、《把什么留给祖国》。
朝鲜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金日成将军之歌》、《朝鲜之星》、《同志爱之歌》是朝鲜三大著名歌曲。
6、美术创作。
朝鲜的三大美术创作基地是朝鲜万寿台创作社、中央美术创作社和人民军美术创作社。
❸ 求一个韩国电影
这是电影【京城往事】
1940年代日本帝国主义统治下的朝鲜京城,那是一个兵慌马乱,为了生存,不要说民族的名字,就连自己的名字也可以更改的年代。驻扎在当地的日本军部为了得到被誉为新罗历史千年象征的石窟庵本尊佛像眉间的价值一千亿韩元(8.2亿人民币)的超级钻石“千年之光”而费尽心思,作为最高首领的总监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将之收于囊中,但突然在钻石上得到天皇灭亡的不祥预示,于是下令将钻石转移到日本。在此之前由山田中尉(金秀玄饰)负责举行欢送会。
1945年5月的某夜,欢送会上,被日方视为心肝宝贝的“千年之光”却被不知名的女盗贼偷去了,整个城市一片哗然,为了找回巨钻,日军杀害了许多无辜的平民。人人“谈钻色变”。……
华丽的酒吧外贴着悬赏捉拿蒙面盗贼“海棠花”的告示,里面歌舞升平,爵士乐歌女春子(李宝英饰)用同样迷人嗓音和身段吸引住在场的男人们,而在严防的阵线下依然能巧取钻石的“海棠花”正是她!
每晚在唱最后一首歌时必定来到捧场的是绅士男人金奉九(朴勇宇饰),表面上是沉溺于花花世界的贵公子,实际上是有着千种面具,最狡猾的文物欺诈师。追查海棠花踪影的奉久,紧咬着海棠花不放的日军,对春子和奉久的身份渐渐起疑心的山田,还有其他各怀鬼胎的钻石的睽违者,上演着一场惊心动魄的野心战争!
❹ 日本战国的所有有名的人比三国时期的有名的人多吗
陈寿三国志、包括演义都里以只史以本的,能见诸于史的人物自然都是了不起的。史书记载的人物约有400左右,演义则有千人之多。除掉龙套,人物大致相等,基中有能力的保守估计约250人(其实能史上留名的都是有能力的人,嘻嘻)。
至于日本战国,首先当时日本约有2000万人口,与战乱的三国时代1200万人口(战乱人口损失严重,后期记载蜀国人口100万左右,吴国250万左右,魏国400万左右,加上黑户和门阀私户,估计也就1200万左右),以上看人口基数不如,同等的精英比例也就不如了。
其次是教育程度,三国中世门大族的子弟才有机会读书,多集中于中原。僻远的蜀地的教育就不行,所以才有蜀国后期无人的说法。相比下,日本战国是三国时代的千年之后,其文化总水平是要超过古三国的。不过当时日本的受教育程度也不高,搞教育基本就是所谓的学问僧,上级武士才有机会学习的,乡下武士和平民就可怜了。相对来讲成长为能人的机会就低的多。抑且当时日本的文化发展程度也不高,本州中部以外就是乡下,那些地方的藩馆(正式学校)多数到了江户时代中后期才有。以上看的三国和战国是大致相等的,不过武士都是学习文武两道、和汉两学的,这点是要胜过三国的。
再者,日本是没有官方史书,现在所谓的历史都是各大名家的军记,文人笔记,逸话,甚至江户小说之流,其可信性太低,自相矛盾的地方太多了。但也正因为这样,其记载的详细程度大大超过三国史书,里面记载的人物数足有三国史书十倍以上,所谓的名将就大大多过三国了。
最后,能人的标准也不一样,偌小日本战国分66国,一国就又分数郡,一郡又有N乡,一乡里武名高的就是名将了,想想都可怕,像张鲁这样雄据汉中二十年的在战国恐怕都是全能力80加的名将,而单骑定荆州,据天下六分之一地的刘表就堪比北条氏康了…另外作为大名能力渣渣的今川氏真、土岐赖艺等却在艺术上有很高成就,是日本的艺术家。这样的人算能人吗?古田重然这样茶道大匠,本因坊这样围棋宗师算吗?
另外游戏不能算事实啊,把历史人物能力等于数字可不行,就拿信长野望游戏说里面有1600加人物,三国志12就有600加人物,楼主就可以认为战国能人多,当然错了,游戏要考虑游戏性,平衡性,简单说三国志里城少,信野里城多,对应武将就多了…光荣游戏里太阁立志和信野里的人数数据对比就是打自己脸,所以战国里记载的名人比三国多,但真实能力怕是比不上中国的,
说了这么多楼主有答案了吧,纯手打就,累死我了,顺便鄙视下楼下说丰臣秀吉侵朝被大明虐的复制党,大明打败了日本,却国力大损,辽东满狗从此蠢蠢欲动,国内农民起义峰起,只能是两败俱伤啊!
以上,望楼主采纳。
❺ 西德尼·谢尔顿的电影
1941年,创作《Gambling Daughters 》(编剧)
《Borrowed Hero》 (编剧)
《Mr. District Attorney in the Carter Case 》(编剧)
《巴拿马之南》 英文原名:《South of Panama》(编剧)
1942年,创作《Fly-By-Night》 (编剧)
《She's in the Army》(编剧)
《单身汉与时髦女郎》,英文原名:《The Bachelor and the Bobby-Soxer 》(编剧)
1948年,创作《花开蝶满枝》 英文原名:《Easter Parade 》(编剧)
1949年,创作《金粉帝后》 英文原名:《The Barkleys of Broadway》(编剧)
1950年,创作《Nancy Goes to Rio 》(编剧)
《飞燕金枪》,又译《安妮,拿起你的枪》英文原名:《Annie Get Your Gun》(编剧)
1951年,创作《Three Guys Named Mike》(编剧)
《No Questions Asked》(编剧)
《Rich,Young and Pretty》(编剧)
1953年,创作《Remains to Be Seen》(编剧)
《Dream Wife》(导演、编剧)
1955年,创作《春宵脂粉客 》 英文原名:《You're Never Too Young 》(编剧)
1956年,创作《鸟与蜜蜂》 英文原名:《The Birds and the Bees 》(编剧)
《Anything Goes 》(编剧)
《两傻捉尸记》 英文原名:《Pardners》(编剧)
1957年,创作《The Buster Keaton Story 》(导演、编剧、制作人)
1959年,谢尔顿暂回百老汇,和别人合作的《红发人》获得托尼奖。
1961年,创作《All in a Night's Work 》(编剧)
1962年,创作《江湖女》 英文原名:《Billy Rose's Jumbo 》(编剧)
1964年,谢尔顿和荧屏精华公司合作,构思撰写和制作《梦见精灵》(注:此作译名不详。疑与下文《太空仙女恋》为同一作品,即:《I Dream of Jeannie 》)
1965年,创作《太空仙女恋》 英文原名:《I Dream of Jeannie 》(编剧、制作人),并于1967年获得艾美奖的杰出喜剧作品成就奖提名。
1970年,第一部小说《裸脸》(英文原名:《The Naked Face》)出版。
1974年,第二部小说《午夜另一面》(英文原名:《The Other Side of Midnight》)。
1974年,创作《Buster and Billie 》(导演)
1975年,《镜子里的陌生人》(英文原名:《A Stranger in the Mirror》)出版。
1977年,第四部小说《朱门血痕》(又译《继嗣佳人》、《血统》,英文原名:《Bloodline》)。
1977年,创作影视版《午夜情挑》 英文原名:《The Other Side of Midnight》(编剧)
1979年,创作《Hart to Hart 》(编剧)
影视版《血统》 英文原名:《Bloodline》(编剧)
1980年,《天使的愤怒》(英文原名:《 Rage of Angels 》)出版。
1982年,第六部小说《谋略大师》(英文原名:《Master of the Game》)。
1983年,创作影视版《天使的愤怒》英文原名:《 Rage of Angels 》(编剧、制作人)
1984年,创作电影版《谋略大师》(电影版又一译名为:《游戏高手》) 英文原名:《Master of the Game》 (编剧)
影视版《裸脸》 英文原名:《 The Naked Face 》(编剧)
1986年,另一部No.1畅销书《假如明天来临》出版。
1986年,创作《天使的愤怒续集》 英文原名:《Rage of Angels: The Story Continues》(编剧、制作人)
创作影视版《假若明天来临》 英文原名:《If Tomorrow Comes》(编剧)
1987年,第八部小说《众神的风车》(英文原名:《Windmills of the Gods》)。
1988年,小说《时间之砂》(英文原名:《The Sands of Time》)。
1988年,创作影视版《众神的风车》 英文原名:《Windmills of the Gods》 (编剧)
1990年,第十部小说《午夜的回忆》(英文原名:《Memories of Midnight》,《午夜另一面》的续集)。
1991年,第11本小说,《世界末日的阴谋》(英文原名:《The Doomsday Conspiracy》)
创作续集性质的《I Still Dream of Jeannie》 (编剧)
影视版《午夜的回忆》 英文原名:《Memories of Midnight 》(演员、编剧、制作人)
1992年,创作《Zvezda sherifa》(编剧)
第12本小说,《星光黯淡》(英文原文:《The Stars Shine Down》)
影视版《时间之砂》(编剧、制作人)
1993年,创作影视版《镜子里的陌生人》(编剧)
1994年,西德尼·谢尔顿出版了他的第13部小说《世无定事》(英文原名:《Nothing Lasts Forever》)。
1994年,创作《Hart to Hart: Home Is Where the Hart Is》 (编剧)
1995年,谢尔顿被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洛杉矶公共图书馆授予荣誉市民奖。
1995年,出版第14部小说《祸起萧墙》(英文原名:《Morning,Noon & Night》)
创作《Hart to Hart: Two Harts in 3/4 Time》(编剧)
以及影视版《世无定事》(编剧)
1996年,创作《Hart to Hart: Harts in High Season》(编剧)
1997年,《天衣无缝》(又名《恶魔的游戏》,英文原文:《The Best Laid Plans》)出版。
1998年,《告诉我你的梦》(又名《消失的地平线》,英文原名《Tell Me Your Dreamst》)出版。
2000年,出版第十六部小说《灭顶之灾》(英文原名《The Sky is Falling》)
2004年,第十七部小说《你怕黑吗》出版(英文原名《Are You Afraid of the Dark》)
2005年,自传体小说《我的另一面》出版(英文原名《The Other Side of Me》)
2008年,出版《天衣无缝》(英文原文:《Mistress of the Game》)
❻ 崔三淑的《卖花姑娘》演唱者
]歌唱演员,人民演员,艺术学学士
上世纪60年代末,朝鲜影片在中国深受欢迎,其中以《卖花姑娘》为最,这部影片以独创的艺术性和悲剧色彩给中国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除了花妮姐妹的悲惨命运,影片中的《卖花姑娘》、《革命的红花》等插曲旋律优美,深深感染了中国观众。而这些歌曲的原唱者,正是朝鲜电影乐团歌唱演员崔三淑。
崔三淑的演唱风格深沉婉转、气息流畅、感情丰满,不仅声音的穿透力强,艺术表现力也很丰富,堪称朝鲜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女歌手。崔三淑的电影插曲代表作有《卖花姑娘》(电影《卖花姑娘》主题歌曲)、《父亲的祝福》(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插曲)、《风景美生活好》(电影《金刚山仙女》插曲)、《愿做报春花》(电影《十四个冬天》插曲)、《唱着喜悦的歌共同前进》(电影《无名英雄》插曲)、《深山里开放的花》(电影《桔梗花》插曲)、《离别歌》(电影《春香传》插曲)、《水车转啊转》(电影《农民英雄》插曲)、《鲜花开放的地方》(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插曲)等,除此之外崔三淑还演唱了大量深受人们喜爱的朝鲜名曲,如耳熟能详的《新春》、《木兰花》、《万景花》、《生活美好的祖国》、《红艳艳的海棠花》、《摇篮曲》、《朝鲜之星》、《祖国的春天》、《祖国的怀抱》等。
1986年朝鲜平壤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崔三淑独唱曲》卡式立体声磁带,出版号ㄱ-60930,收录了崔三淑演唱的18首歌曲,其中有朝鲜名曲《春之歌》、《诺多尔江边》、《布谷鸟》、《在泉边》、《领袖夜已深了》、《谁也不知道》等
现在,崔三淑已经年逾六十,却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年逾六十岁的崔三淑至今仍在为电影音乐和培养新人的事业付出自己的心血。
❼ 抗美援朝有那些电视剧
中美关系正常化以来,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一下子突然变成了禁区,除了在早些时候拍摄的《英雄儿女》、《上甘岭》等少数的纯抗美援朝题材电视剧外,近些年几乎看不到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剧,这主要是出于外交考虑,避免因为这个题材的影视剧影响中美关系。
不过抗美援朝战争毕竟是我们心中无法抹去的一段历史,是我们心中的骄傲所在,近些年也又有一些涉及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不过多数只是一部作品中的少数呈现,并不作为主线表现,比如《集结号》里面的片段,再比如《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面主人公出征朝鲜的片段。这些都只是出于整体的剧情需要,并没有真正地表现出抗美援朝本身。
《集结号》电影截图
即使是以抗美援朝战争为故事主线拍摄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其中同样不以美国人为主要对手,而是把李承晚的伪军放在了对立面,这也是出于外交关系的考量而被迫做出的改变。这就使得这些影视剧无法完整的表现抗美援朝这段战争的历史,而且这两部作品都不是为抗美援朝的专门制作,无法体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剧情也不够吸引人,无法吸引到年轻人观看。
不过广电总局对抗美援朝题材解封后,关于抗美援朝题材影视作品的好消息就接连传来,现在已经传出正在拍摄的电影有《冰雪长津湖》、《金刚川》,已经杀青的网剧《我们的战争》,准备年内开机的电视剧《跨过鸭绿江》。这对于我这样一个苦苦盼望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的人来说,莫过于今年最大的好消息了。
《冰雪长津湖》主演张涵予的《集结号》剧照
一看到“长津湖”三个字,了解抗美援朝战争的人一定都知道,长津湖战役是第二次战役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役,志愿军战士在零下三四十度的极寒天气条件下,向美军发起的主动进攻,是抗美援朝战争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电影《冰雪长津湖》就围绕此历史事件展开。
《冰雪长津湖》这部电影是狼君比较期待的一部,由执导过《建军大业》、《中国机长》的刘伟强担任导演,主演则是在《集结号》、《湄公河行动》中担任男主角的张涵予。导演和演员都是实力派,再加之长津湖战役的特殊性,使这部反映抗美援朝战争的电影还未杀青,就引来了诸多关注。
管虎
《金刚川》这部电影是我个人最期待的一部电影,导演、演员阵容更加庞大,由执导过《我和我的祖国》、《八佰》的管虎、执导过《流浪地球》的郭帆、执导过《绣春刀》的路阳三人联合执导《金刚川》,主演更是扔出了张译加吴京的王炸,想必如此阵容,电影效果一定差不了。更令
❽ 朝鲜歌唱家崔三淑歌曲下载
]歌唱演员,人民演员,艺术学学士 上世纪60年代末,朝鲜影片在中国深受欢迎,其中以《卖花姑娘》为最,这部影片以独创的艺术性和悲剧色彩给中国观众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除了花妮姐妹的悲惨命运,影片中的《卖花姑娘》、《革命的红花》等插曲旋律优美,深深感染了中国观众。而这些歌曲的原唱者,正是朝鲜电影乐团歌唱演员崔三淑。 崔三淑曾经是平壤纺织工厂的平凡劳动者,后来成长为备受人民热爱的电影歌曲演唱家、人民演员。40年间,崔三淑曾演唱过电影《卖花姑娘》、《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十四个冬春》等影片的主题曲,多达3000余首,并参加过2600多场演出。在朝鲜,崔三淑具有很高的知名度,金正日还曾称赞她是对朝鲜电影音乐有贡献的“国宝级歌手”。 崔三淑的演唱风格深沉婉转、气息流畅、感情丰满,不仅声音的穿透力强,艺术表现力也很丰富,堪称朝鲜家喻户晓、人人喜爱的女歌手。崔三淑的电影插曲代表作有《卖花姑娘》(电影《卖花姑娘》主题歌曲)、《父亲的祝福》(电影《金姬和银姬的命运》插曲)、《风景美生活好》(电影《金刚山仙女》插曲)、《愿做报春花》(电影《十四个冬天》插曲)、《唱着喜悦的歌共同前进》(电影《无名英雄》插曲)、《深山里开放的花》(电影《桔梗花》插曲)、《离别歌》(电影《春香传》插曲)、《水车转啊转》(电影《农民英雄》插曲)、《鲜花开放的地方》(电影《鲜花盛开的村庄》插曲)等,除此之外崔三淑还演唱了大量深受人们喜爱的朝鲜名曲,如耳熟能详的《新春》、《木兰花》、《万景花》、《生活美好的祖国》、《红艳艳的海棠花》、《摇篮曲》、《朝鲜之星》、《祖国的春天》、《祖国的怀抱》等。 1986年朝鲜平壤音像出版社出版了《崔三淑独唱曲》卡式立体声磁带,出版号ㄱ-60930,收录了崔三淑演唱的18首歌曲,其中有朝鲜名曲《春之歌》、《诺多尔江边》、《布谷鸟》、《在泉边》、《领袖夜已深了》、《谁也不知道》等 现在,崔三淑已经年逾六十,却仍然活跃在舞台上。年逾六十岁的崔三淑至今仍在为电影音乐和培养新人的事业付出自己的心血。
[编辑本段]
❾ 王珞丹什么时候出道的
王珞丹,中国内地女演员。1984年1月30日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200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本科班。2004年8月1日,王珞丹主演的电视剧《蝴蝶飞飞》在中国首播,王珞丹在剧中饰演麦乐乐。2007年,王珞丹因在赵宝刚导演的青春励志剧《奋斗》中出演“米莱”而走红。
2012年,王珞丹出演央视春晚,“央视龙年春晚30年”环节中王珞丹与蔡国庆合唱《常回家看看》,并携家人一起拜年。2月2日《红娘子》开播,王珞丹饰演“小辣椒性格”的红军“王小红”。2012年3月12日电视剧《山楂树之恋》登陆江苏卫视,王珞丹饰演静秋。5月,王珞丹参演电视剧《转身说爱你》,王珞丹饰演李明玉。
2013年2月10日,《越来越好之村晚》上映,王珞丹演周一楠。3月份拍摄电影《不法之徒》,王珞丹演伊谷夏。3月31日,王珞丹出席中央电视台2012电视剧明星盛典。2013年8月24日《大汉贤后卫子夫》在横店杀青,王珞丹扮演皇后卫子夫。8月27日《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在乌镇开机拍摄,王珞丹扮演十三姨。11月8日,由王珞丹主演的爱情电影《我爱的是你爱我》上映。
2014年7月24日,与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袁泉、陈乔恩等主演的电影《后会无期》在中国上映,饰演苏米。8月20日,与林峯、周丽淇、徐正曦等主演的电视剧《卫子夫》在中国首播,饰演卫子夫。11月21日,主演的电影《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在中国上映,该片由香港导演周显扬联手编剧杜致朗打造,王珞丹在剧中饰演女主角侠女阿春。同年,参与拍摄电影《破风》,饰演饰演了一位自行车运动员,一向瘦弱的她为了练好车技,甚至练出了四块腹肌。
王珞丹在电影《后会无期》、《黄飞鸿之英雄有梦》及电视剧《卫子夫》中都成功塑造了个性鲜明的人物角色,在时尚成绩上,王珞丹不仅频繁受邀出席各大国际时尚品牌活动,还得到国内各大杂志的青睐,一年内登上了二十刊时尚杂志的封面,更是登上了一线杂志《费加罗》的封面。
2015年,参演彭顺执导电影《宅女侦探桂香》。主演再现朝鲜战场上的爱情与友情的史诗巨片《我的战争》。王小帅执导的电影短片《玉米人》于第20届釜山电影节大师展映单元在釜山与本地观众见面,王珞丹饰演神秘“玉米人”[1]。
2016年1月,王珞丹参演电影《消失的爱人》。同年10月,与张嘉译、柯蓝等主演郑晓龙、刘雪松执导的医疗剧《急诊科医生》。
❿ 朝鲜的文化
朝鲜设有3个电视频道。2个PAL制式电视频道:朝鲜中央电视台KCTV 、万寿台电视台;1个NTSC制式电视频道:朝鲜教育文化电视台。朝鲜的广播电台分别是:朝鲜中央广播电台、平壤广播电台、朝鲜之声广播电台。朝鲜中央广播电台为国家广播电台,1945年10月14日成立。除用朝鲜语广播外,还用多种外语对外广播。朝鲜中央电视台和开城电视台60年代开始播放节目;万寿台电视台1983年底开播。
主要报刊有《劳动新闻》,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民主朝鲜》,政府机关报;《勤劳者》杂志,月刊,朝鲜劳动党中央委员会机关刊物。另外还有《朝鲜人民军》、《青年前卫》、《平壤新闻》等报。朝鲜外文综合出版社用多种外文出版杂志《今日朝鲜》和画报《朝鲜》。此外,还发行英语和法语周报《平壤时报》。
朝鲜中央通讯社KCNA 简称朝中社,为国家通讯社,1946年12月5日成立。发行日刊《朝鲜中央通讯》等。 舞台
20世纪70年代是朝鲜文化艺术创作的繁荣期。朝文化艺术工作者先后创作、改编、演出了《卖花姑娘》《血海》《密林啊,请你告诉我》《党的好女儿》《金刚山之歌》五大革命歌剧和《城隍庙》《血喷万国会》《女儿来信》《三人一党》《庆祝大会》五大革命话剧,以及当时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一批朝鲜电影,如《摘苹果的时候》《鲜花盛开的村庄》等。
主要艺术团有血海歌剧团、万寿台艺术团、朝鲜人民军协奏团、朝鲜人民军国家功勋合唱团、朝鲜人民军军乐团等。
电影
朝鲜十分重视电影事业,每年除了出版朝鲜中央年鉴外,还单独出版“朝鲜电影年鉴”。
朝鲜的主要电影制片厂有朝鲜艺术电影制片厂、朝鲜4﹒25艺术电影制片厂、朝鲜4·26儿童美术电影制片厂等。主要创作单位有电影文学创作社等,主要的管理机构有朝鲜电影进出口公司、朝鲜电影普及社等。
朝鲜每年生产各类影片约60部左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拍摄的代表影片有:《金姬和银姬的命运》《安重根击毙伊藤博文》《桔梗花》《卖花姑娘》《血海》等。2006年新拍摄的影片有《一个女学生的日记》《平壤旋风》等。
电视剧
朝鲜的电视剧由朝鲜广播电视委员会负责制作,每年拍摄的电视剧数量少于电影。主要作品有大型电视连续剧《民族和命运》。
文学
“4·15文学创作团”是朝鲜文学创作的主要力量。主要作品有丛书《不朽的历史》和《与世纪同行》。《与世纪同行》是金日成的革命回忆录,共8卷,从1912年金日成出生直至1994年逝世,反映了金日成革命的一生。
音乐
朝鲜十分重视音乐、歌曲的宣传普及。2005年《劳动新闻》、朝鲜中央电视台向全国重点介绍歌曲《祖国的蓝天》,2006年新年伊始,《劳动新闻》接连刊登了两首向全国推荐的新歌:《先军革命总进军歌》《把什么留给祖国》。
朝鲜的文艺工作者创作出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金日成将军之歌》《朝鲜之星》《同志爱之歌》是朝鲜三大著名歌曲。
美术
朝鲜的三大美术创作基地是朝鲜万寿台创作社、中央美术创作社和人民军美术创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