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为什么香港现在影视不如以前
以下是个人看法,非专业的胡扯,有错的地方请见谅,
个人感觉是市场变动引起的。香港电影的市场从宝岛台湾转移到了大陆。
从我们看过的大部分老香港电影的配音就能看出来,以前宝岛台湾是香港电影的主要市场,而八九十年代的宝岛台湾非常发达,所以香港电影理所应当的被带动起来了。
随着宝岛台湾的经济落后,香港的电影也就理所应当的开始不如从前了。
其实近十几年香港电影开始转向内地来拯救自己的电影地位了,但是因为年代的限制,香港的导演思维与大陆的老百姓是脱节的,他们拍的电影无法被大部分大陆人接受,再加上很多香港导演自身还存在一定的傲气,所以不愿妥协大陆市场,所以就出现了目前这种情况。而那些愿意做出改变的导演跟演员,甚至一些香港的歌手们,现在在大陆不是很吃香吗,其中不乏真心热爱这片土地的人。
⑵ 大陆电影近来发展的很好,但为什么无法向香港电影一样走出国门
大陆电影最近频频有好的电影出现,也频频有超强票房,可是就是无法走出国门。2012年,大陆中国票房170亿左右,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
我们尽管在努力,但是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我们本来就比别人晚发展,现在的中国电影还需要更加努力的琢磨。中国大陆的电影终究还是太注重表面而不去加深它的内在,所以才会这么久还走不出国门。只追逐于经济利益、功利主义,只为了搞笑而拍摄不关注质量,现在的大陆市场就是这样。
⑶ 为什么都是中国,大陆和香港上映电影不一样
只是英文译名不同,美国大片不是让路国产电影,是广电部要审,要剪掉不合中国国情的镜头,有的送审送晚了就只好比国外晚上映,像暮光之城、豚鼠特工队、先知都是比国外晚很久,而且为了保护无聊的国产电影,大陆每年只引进20部国外电影,像阿凡达就是被迫挤到10年了,并不是歧视中国人,大陆的票房占美国电影海外票房很大一部分,只是广电部为了保护国产无聊电影的手段,要是老有美国大片你还会看国产电影吗?还有09中国电影票房让20部美国大片占了68%,近100部国产电影才占32%。。。你说能不保护吗??
⑷ 为什么大陆的电影没香港的好看
香港电影与大陆电影 有很多人拿内地电影与香港电影做比较,有些人认为现在内地的大制作是香港电影比不了的,也正是香港电影的软肋,但我认为是没法比较的。现在电视上的港片与韩片和内地的那些影片,一眼就可以看出来是哪儿的从演员身上就可以看出人家的演员是什么气质呀,是什么感觉的影片基调绝非像大内地的那些故事片和电视句一样拍什么老土的情感戏了,已经与年青人脱节了,在回头看看内地的那些演员土的掉渣,香港的明星又是什么气质?内地所谓的时尚的年青艺人与港台的艺人有着卓然的不同,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是港台歌手主宰着华语乐坛,在听听现在的流行歌,只能说内地的娱乐圈还早着。如果一个人饭都吃不饱,还有精力去想别的吗?为什么大陆到现在还拍不出一部真正的枪战片来呢?像无间道,英雄本色,东邪西毒,甜蜜蜜,花样年华,重庆森林,以和为贵,碟血双雄,赌神这样的影片所谓是香港电影经典了,还被当作北京电影学院的考题和教材,香港导演的拍片数是与内地的比较那简直是撤不上,冯小刚到目前为止只拍过8个电影不算在拍的集结号,我国导演的第一把交椅张艺谋现今拍过12部影片。除不知名的之外而像杜琪峰,王晶这样的导演多则上百部少说也有几十部,在说回来香港的职业电影人有多少,而中国大陆的呢?况且只是一个城市。香港娱乐业的盛行是香港的大环境造就的,但香港电影的业内有许多是观众看不到的和通过塑造的银幕形象来做伪装的在这儿不举例,熟悉娱乐圈的人应该多少知道一些“故事”的,而在回归前平均每年500部的数量次于美国印度。香港是全世界最自由的城市,香港人相对较开放喜欢夜生活这不泛香港的夜店之多,这也不仅体现了香港人对娱乐的追求,这也是大多数香港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和前卫时尚的表现。 不是这样说,各有各的长处,依我的看法,大陆在拍战争戏方面见长,香港拍的武打剧最好,想要看言情剧,最好看台湾的.
⑸ 香港电影为何近年发展不如内陆了
主要是演员不是纯香港的了 大陆的演员和香港演员合演 港味不纯了
⑹ 香港为什么这么发达。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香港电影都很发达了,为什么那个年代大陆电影就不行呢
香港没有什么实体经济却能发展起来,完全靠的是大陆,当时大陆对外经济贸易走的是香港,所以发展快经济好。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电影是文化产品,是上层建筑。当你每天都在为吃饱饭吃好饭奔波的时候,会去想怎么拍好电影看电影?而香港有经济基础,整个文化市场也比较自由,电影发展好不意外。
撇开时代背景,撇开经济活动谈文化,这不是耍流氓吗
⑺ 为什么8、90年代的大陆电影,比香港电影差那么多
简单来说有几个原因。
1,7 8十年代,香港电影是世界级的重要电影产地,产量超过大陆N倍,产业链已经相当成熟,而大陆处于电影厂时代,电影只是党的宣传工具,基本就是各个厂领导完成任务的指标,产量少,内容单调,虽然四代五代导演的经典作品也是错的,但是太过依赖于个人的发挥,而不是行业的整体水准。
2,经济原因,拍电影是很耗钱的,八九十年代的香港人当然比大陆人有钱多了,大陆的钱发展实业还不够呢,哪会有人闲的用钱去拍电影。
3,另外我不完全认同你的说法,香港电影七八十年代是鼎盛时期,90年代后已经开始走向没落,大陆90年代初的一些电影,比如《霸王别姬》《活着》《阳光灿烂的日子》都是准世界大师级的电影,甚至在戛纳这样的电影节上有所斩获,因此90年代的大陆电影可以说是比香港电影强的。
4,要说弱,只是弱在商业片上,而事实上大陆在张艺谋拍摄《英雄》之前的90年代,甚至没有商业片的概念,所以两地在商业片上,完全不是一个量级。
⑻ 中国内地拍的电影都是烂片为什么没几部好的电影和香港美国比
原因如下:
1、中国审核确实是一个很大的原因。中国在特技水平上不如美国也是一个原因
2、中国演艺届功利化。中国90年代以前,拍摄的都是经典,因为那时候,中国电影、电视都是艺术,最近这些年,电影效果提升了,电影质量却没有了。而且整个演艺圈都被香港给带歪了。例如以前的四大名著,无论看多少遍都不厌烦,现在翻拍很多次,都是垃圾。
3、中国体制上的原因。美国的电影有一个独立的剧本审核制度,很多烂剧本,在剧本阶段就被咔嚓掉了;所以,美国绝大多数片子,至少不至于赔钱。而中国,我们只能说制度还不成熟......
4、中国还有人情上的原因,我跟某演员关系不错,指名道姓就要他演男(女)一号....(或者,我是演员,我跟某某关系不错,脱不开恳求,要我出演某个烂片的男一号)(或者,我让你演某某片子,就是给你面子,你如果不演——封杀)。还有投资方.....某老板之类的,我们就是一点都不懂电影,我们就是有钱,我们就是要某某某当男一号、女一号.......
最明确点出这一点就是拍战狼2的吴京,其在接受采访是说“比如有人跟我说,这电影我投资了,你得用我女朋友。我说凭什么啊,我自己媳妇都没用。”
5、中国还有演员的高片酬,据说占了电影投资的一半甚至更高....
6、美国电影就是流水线生产,套路都一样,剧情差不多,结果都赚钱.....(看看漫威就知道了)中国电影是偶有精品,很多烂片(当然这也和国情有关).....
7、中国市场太大了,只要有办法,就能赚钱。典型就是《天机.富春》,没开机就知道是烂片,但是就是评价2.9的片子,通过合理营销,最终收获颇丰。
8、转型期的阵痛,例如很多演员转行当导演,也有成功的,例如吴京和陈思成。当然也有失败的:
黄磊翻拍日本同名电影《麻烦家族》,由于不接地气,票房只有3232.5万,豆瓣评分4.6;“四大天王”之一的黎明也想尝尝导演滋味,结果处女作《抢红》票房为1625.4万,豆瓣评分3.2;蔡康永的《吃吃的爱》票房2729.2多万,豆瓣评分5.3;王啸坤的《有完没完》票房3739.9万,豆瓣评分5.4;高晓攀的《兄弟,别闹!》票房1210.2万元,豆瓣评分3.5分;张歆艺的《泡芙小姐》票房1933.1万,豆瓣评分3.6分……
如果他们都知道自己非拍电影的料,自然会停止导演生涯,那么烂片会少一些。
总起来一句话,市场不成熟,导致烂片多。但是不成熟也孕育生机,例如吴京和陈思成。不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是百亿票房的导演呢?
⑼ 为什么中国大陆上映电影总比香港慢呢
大陆的电影没有分级制度,所以任何电影进来都要经过广电总局审核
⑽ 为什么一部电影往往在香港票房高于内地票房,内地比香港大那么多。
很简单, 大陆人普遍对知识版权维护意识不高,
大家习惯看盗版碟, 现更进一步是看下载版,
就连一些地方小戏院也是放映盗版碟.
来大陆那麼多年, 去过那麼多城市, 从未见过一只正版 DVD,
百多元一片的也是盗版, 只是质量较好而已.
正版 DVD, 要分区码的, 大陆生产作内销的,
那一片不是全区码?那已经是超标了.
*************************************
补充, 没有一片正版碟意思不含国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