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提及电影时,人们都会想到好莱坞影片,好莱坞指的是什么
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电影城,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衫矶市郊区,是美国著名的电影生产基地。
㈡ 什么是好莱坞电影
具有好莱坞特性的,好莱坞产生于美国经济沉迷期,很多人没事需要享受需要精神安慰,好莱坞应运而生,一些好莱坞手法其实是一种操作,或是剪辑特效要表达的一种视觉语言
㈢ 电影是什么——看好莱坞电影的感想
有电影人在商业与艺术之间弄晕了头,开始怀疑电影到底是不是艺术。
我想起了王天德在艺术鉴赏课上说的,“艺术起源于游戏”。
也许可以不用“游戏”这个词语。但是艺术首先必须是能让人愉悦的。不管是哭是笑,总之精神上得到一种愉悦。从某种角度来说,艺术在当代必须有广泛的感染力,否则,也许它是艺术——如果要执着于这个名词——但这种艺术的价值何在?当我们假设艺术里隐含着原始真理,而这原始真理又必然具备普遍性的时候,不得不肯定好的艺术必须能沟通尽可能大的人群,而不是孤芳自赏。真理不是孤芳自赏的,而应当为多数人能或多或少体会或者领悟——即使领悟的是碎片而非全部,那也是领悟。
电影作为文化工业中的一个产品,其商业性固然是真,其艺术性也是真。而且,这个艺术性,本身就包含了能沟通更多大众,而不是画地为牢,弄一些没有影响的东西出来。
红楼梦中那些精致食物的过分描绘,那些游园活动的细致过程,难道有一定都有非凡的意义(要塑造人物、表达思想?)?多数时候,我感觉里面也有不少感官刺激,或者说纯entertainment的时刻。这些都与故事紧密结合,让人称妙。其实说起来,食物、音乐、视觉、运动,很多都是高档次的感官刺激罢了。
没错,电影是要有所探索的,要捕捉和揭示真谛的,要在艺术(或者技术)手法和观念上试图有发展和创新的。但是这只是衡量电影价值的一部分。不完全。人们对电影还有娱乐的需要,如同过去一些优秀的小说一样,需要某种程度上的“好看”。如果能把好看和其他的所谓艺术性思想性等等整合得浑然一体,那自然就是大师之作。
最近看了一些好莱坞电影的感受是:难怪好莱坞电影冲击了全世界。欧洲电影抱怨好莱坞追求技术,以技术挤压艺术,是完全不靠谱的说法。这种说法就跟中国清末民初时,认为西洋人只有强大枪炮,但形而上学、道德等方面都很差劲一样。
也许我们可以追问好莱坞技术对真理的伤害,根源在于人本身对真理的漠视,对自身存在的麻木与错误感受。但好莱坞的强大绝对不仅仅是技术。没有人类精神的技术可以赚一时之金钱,无法繁荣长久。然而如果看从二十世纪中到现在的好莱坞电影,艺术上有成就的作品绝对不少,纵然其电影市场上充满了烂片,但相信任何电影工业发达的地方都如此,精品总是伴随着很多垃圾作品而来。
譬如《教父》导演科波拉受到戛纳青睐的《对话》(the
conversation)还算是一个正面而不是反面的例子。故事的叙述方式很“现代”,换个词语说就是很“装叉”,当然不太过分,可以接受。主题是个很受那些评委欢迎的,批判政治利用技术对人的生活全面监控,无孔不入,人活着再无安全感。然而即使是这样不过分装叉的片子,我都觉得这种思考和这个片子的表达本身,超过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感受。也就是说,共鸣度较低。在政治需求特别的年代,这种主题也许很敏感,但是过了一定历史时期,这个故事不那么贴心,也缺乏动人的感情和人物。
《教父》却并非如此,时代过了,但是故事依然超越时代而充满魅力。原因在哪里?人。人的魅力是永恒的。更何况现代化的过程还没完,全世界都依然在感受着新时代给人与人之间关系带来的变化。
电影依然脱离不了人,感情。也脱离不了艺术本身自带的感官或者感受的美妙刺激。欧洲电影好多追逐新的艺术手法、新的主题观念,说好听点是开拓,说不好听点也是为技术而技术。
㈣ 什么叫好莱坞电影!
Hollywood
好莱坞(Hollywood),本意上是一个地名的概念,港译“荷里活”,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市区西北郊,是洛杉矶的邻近地区,约有30万居民。但由于当地发达的娱乐工业,现“好莱坞”一词往往直接用来指美国加州南部的电影工业。不过电影制片厂分布的范围早已不局限在好莱坞一隅,好莱坞与其周边的伯班克等市共同构成了美国影视工业的中心地区。
好莱坞市内有不少数十年历史的老电影院,通常被用作电影首映式或举行奥斯卡奖颁奖礼的场所,如今也成为旅游热门地点。
作为大洛杉矶市的一部分,好莱坞没有自己的市政部门,但有一个指定的官员担任所谓“荣誉市长”,仅供各种仪式需要。目前,好莱坞市的市长是约翰尼·格兰特(Johnny Grant)。
许多电影公司在好莱坞落户,著名的电影公司有:米高梅公司(Metro Goldwyn Mayer,简称MGM)、派拉蒙公司(Paramount)、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20th Century Fox)、华纳兄弟公司(Warner Brothers)、雷电华公司(Radio Keith Orpheum,简称RKO)、环球公司(Universal)、联美公司(United Artists)、哥伦比亚公司(Columbia Pictures)。
好莱坞电影列表(不齐,仅供参考)
7、《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飞越疯人院》
8、《2001: A Space Odyssey 2001环游太空》
9、《Taxi Driver出租汽车司机》
10、《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
1、《Casablanca卡撒布兰卡、北非谍影》
2、《The Godfather 教父》
3、《Gone With The Wind乱世佳人》
4、《Lawrence Of Arabia阿拉伯的劳伦斯》
5、《The Wizard Of OZ绿野仙踪、奥滋国历险记》
6、《Psycho精神病人》
11、《Patton巴顿将军》
12、《Silence Of The Lambs沉默的羔羊》
13、《Platoon野战排》
14、《Pulp Fiction低俗小说》
15、《异形 Aliens》
16、《离开拉斯维加斯 Leaving Las Vegas》
17、《Terminator 2: Judgment Day终结者2:世界末日》
18、《普通嫌疑犯 The Usual Suspects》
19、《七宗罪 Seven》
20、《肖申克的救赎 The Shawshank Redemption月黑高飞,刺激1995》
21、《Forrest Gump阿甘正传》
22、《燃情岁月 Legends Of The Fall》
23、《泰坦尼克号 Titanic》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荣获1998年奥斯卡最佳影片等11项大奖,并创造了18亿美金的累积全球票房记录, 这一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24、《心理游戏 The Game》
25、《新娘不是我 My Best Friend's Wedding我最好朋友的婚礼》
26、《新小妇人 Little Women (1994)》
27、《夜访吸血鬼 Interview with the Vampire》
28、《勇敢的心 Brave Heart》
29、《拯救大兵雷恩 Saving Private Ryan》
30、《老大靠边闪 Analyze This》
31、《The Matrix黑客帝国》
32、《Blade Runner银翼杀手》
33、《全民超人 Hancock》
34、《功夫之王》
35、《X-战警2 X-Men United》
36、《超人 superman》
提起大片大家都会联想到好莱坞,好莱坞云集了大批世界各地顶级的导演、编剧、明星、特技人员。好莱坞电影场面的大气、火暴,特技的逼真、绚丽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好莱坞作为电影人的天堂也吸引了我国大批明星和导演,中国明星李小龙、成龙、李连杰、周润发、巩俐、章子怡、刘亦菲、李冰冰等,著名导演李安、吴宇森都到好莱坞发展过。好莱坞电影随着中国开始引进外国电影以后迅速在国内红火起来,美国大片、好莱坞明星都有了很多支持者。
㈤ 好莱坞电影有哪些特点
1、从出品厂家来看,凡是属于八大公司的电影,都是好莱坞电影。如米高梅,派拉蒙,20世纪福克斯、华纳、环球、哥伦比亚……
2、从演员角度来说,好莱坞电影是明星制,这是和其他地区电影的主要不同之一。
3、从生产方式上来说,好莱坞电影是工业化的制作,流水线式的生产,好莱坞电影是电影商品化的最高成就。
4、从内容和品质上看,好莱坞虽然也不乏大师级人物,但基本上是商业电影。
㈥ 好莱坞电影中的典型特点
1、非限制型的叙述手法: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众多技法中最明显的倾向是采用“客观化”,意即呈现一个基本的客观故事,在此基础上穿插人物的“知觉主观”和“心理主观”视点。因此,经典好莱坞叙事电影通常都用非限制型的叙述手法。
2、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性冲突。
3、角色结构谱:经典好莱坞影片的角色往往有:正面人物(protagonist)、反面人物(antagonist)、配角(supporting)、主动角色(active)。
被动角色(passive)、刻板角色(cliche)、单线人物(one-string)、圆形人物(round)、扁平人物(flat)。
4、蒙太奇技巧: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等影片中创造性的在场面之内进行大量的切换,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和情感参与。
并由此发展出后来成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的一种拍摄和剪辑语法:用主镜头或交待镜头建立一个故事的发生地点,然后,当动作发展时,切至人或物的中景,在戏剧性高潮时用特写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5、全知的叙述模式:当摄影机采取全知的叙述模式时,观众对剧情的了解就远远大于剧中人对剧情的了解,观众就实际上进入到一个和导演无意的共谋。
即观众和导演都在剧中人“上面”,犹如上帝一样俯视剧中人物困境。这时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认同转移到对导演的认同,观众从剧情的参与者转移为旁观者。
㈦ 好莱坞电影到底是指什么样的电影
其实“好莱坞电影”作为一种风格本来就不是一个准确的定位,它指的就应该是好莱坞出产的电影,但是由于好莱坞有一套自己偏爱的影片拍摄方式,所以就权且把用这套方式拍摄的电影叫做有好莱坞风格的电影吧,我总结了一下大概有这么几条:
从创作思维上讲就是影片创作者在创作开始时先自己给影片提出的问题提供一个结论,比如“爱情就应该把纯洁的感情放在第一位”或者“做了坏事就必须要受到惩罚”,这个结论必然是在某种价值观体系下的(在美国就是中产阶级价值观),然后在进入具体创作时处处想着这么一个问题:“如果观众看到我这么拍会怎么理解?”从而在影片过程中调动所有可能的视听手段来强化上面提到的那个结论。
在视听上体现为好莱坞黄金时代流传下来的经典的剪辑方式,这种剪辑方式的最重要代表就是正反打镜头。
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大团圆的结局,这个结局意味着整部影片所创造的梦幻世界在观众心中的完全确立,观众在接受了这个大团圆结局的同时,也就接受了上面所提到的那套价值观。
如果一部电影具备了前三点你已经可以叫它好莱坞风格了,但好莱坞电影还有几点是必须要说的,
一个是明星制,那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同的明星本质上代表的是一种做人方式,代表的是一种特有的有“魅力”(这种魅力在观众心中的确立是之前放映的好莱坞影片的强化与传媒的吹捧有密切关系的)的性格,在创作时这种性格就给创作者提供了一个人物的模版,故事只能在这个模版下进行,所以从来都是剧本还没完成,哪个明星来演什么角色就已经确定了,如果发生意外要换一个明星,那么剧本就要相应地进行调整,调整成适合新换的明星形象的故事。
还有一个是视听奇观,这不一定就是指的大场面,美丽的明星、好看的画面都是视听奇观的一部分,目的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梦幻世界,最终为确立一种价值观而服务。
㈧ 说说看好莱坞电影对世界有什么影响
一说到电影,大多数人第一时间会想到美国好莱坞。这也难怪,据权威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票房TOP10里,美国电影就占了9席!如果一个人声称自己是影迷,却没看过好莱坞电影,那就好比来北京没登长城,去西安没吃羊肉泡馍一样,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㈨ 好莱坞类型电影是什么表达方式
好莱坞类型电影,是一种集体文化表达的形式。
好莱坞类型电影是一种集体文化表达的形式。大约每十年,就有一部电影既斩获票房又成为文化现象。《黑暗骑士》不仅跻身10亿元俱乐部,仅次于1997年的《泰坦尼克号》,在IMDB评分上,也一度挤掉雄踞榜首多年的《教父》。
一如瑞恩.M(Ryan.M)与科内尔.D(Kernell.D)早在1988年就尖锐指出的:文化是政治的前厅。电影是一种症候治疗。那么,荒凉暴力的《黑暗骑士》到底碰触了哪根文化神经而大热天下?2009年初,印度孟买发生恐怖袭击,巴以战火在加沙重燃。
20章里18章由哲学家写就,由漫画人物蝙蝠侠的虚构故事来回答神秘的哲学问题:人性、责任或者缺乏责任,自由VS宿命,社会义务,政治信托……四年后,诺兰在《黑暗骑士崛起》中再现的"占领华尔街运动",已然是现实而非替代现实。
《21世纪的超级英雄:电影中的性别、类型与全球化》一书,就考察了诸如全球化等因素如何影响了"后9·11"时代的超级英雄电影,揭示了这些电影是如何插入并评论近期文化事件与社会趋势的。抵抗是资本主义精神的一部分,暴动反映了霸权,它可以被当作改良的工具。
同时,电影是好莱坞工业的商品、是全球化娱乐体系的一部分。想象一个超级英雄电影中的特殊代理人拯救这个世界,要比想象由一个真实的政治行动来实现它更为容易。不可否认,思想的力量可以将普通人转变为超级英雄,这也是为什么真正的政治行动不需要爆炸。
一如艾柯所言:"这些超级英雄人物试图与来自生产他们的现实世界的社会问题作战,它的叙事试图抚慰与观众息息相关的焦虑和担忧。"超级英雄类型,也许是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与批评。事实上,超级英雄电影曾被批评为——包含了一种维持现状的意识形态表征。
一如约翰逊(Johnson)所言:漫威漫画在历史上曾经整合了社会现实,创造了更为互文的冲突。这一倾向渐渐出现在电影中:人物变得更具主体意识,甚至提出了他们努力达成的"上善之道"。漫威电影宇宙开始追随这一更为传统的逻辑。
因此近年的故事更多聚焦道德议题,批评了典型的诸如美国外交中的武力解决等。超级英雄类型呈现出价值与意义的复杂变动,当流行文化开始使用主流理想时——意识形态投射就强化了它的影响。这些电影展现了一种危机、一种矛盾,映照出当下的政治语境。
芬兰学者罗德里戈·穆尼奥斯·冈萨雷斯(Rodrigo Munoz-Gonzalez)在《超级英雄是戴着面具的思想家?》中,也通过对当代超级英雄电影的分析做出如下结论:"超级英雄电影《钢铁侠》(2008)与《美国队长:冬日战士》(2014)暗示了当代资本主义的当下政治议题。当代大片呈现出在一种爆炸性叙事中处理重大政治议题的趋势。"
㈩ 好莱坞电影
切,有谁记得《终结者2》吗?
你们说的那些和这部电影比算得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