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法国电影《情人》(92年,梁家辉主演)里的女主角叫什么
珍·玛奇。
珍·玛奇(Jane March),1973年3月20日出生,英国演员。
14岁时成为当地模特大赛的冠军,随后她和模特经纪公司签约,开始成为一名职业的平面模特,从这时起,她开始使用“March”作为艺名,这代表她出身的月份。
1992年,珍·玛琪在十九岁出演了根据杜拉斯名著《情人》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片中有大胆做爱戏而轰动一时。
1992年,珍·玛琪在十九岁出演了根据杜拉斯名著《情人》改编的同名电影,在片中有大胆做爱戏而轰动一时。
1993年,珍和好莱坞影星布鲁斯·威利斯主演了惊悚片《夜色》。
2011年,和邓超合作的《巴黎宝贝》。
(1)电影情人的小说叫什么扩展阅读:
《情人》是由让·雅克·阿诺执导,珍·玛奇、梁家辉主演的爱情片。影片于1992年1月22日在法国上映。
影片根据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自传小说改编而成,讲述一法国少女与中国阔少在西贡发生的凄凉动人的爱情故事。
角色介绍
1、女主角:简
简就是一个17岁的法国少女,在西贡女子寄宿学校读书。每逢假期简便回家,母亲办了一所很小的学校,收入甚少,简有两个哥哥,大哥比尔吸毒成瘾且横行霸道,二哥保罗生性懦弱,常受大哥的欺负。
2、男主角:东尼
东尼是华侨富翁的独生子,东尼喜欢在船上遇到的白人少女简,便去搭讪,俩人便搭上了。上岸后两人逛了西贡,还一起上馆子吃中国饭菜,东尼并用汽车送她回学校。
第二天刚放学,黑色汽车就等在校门口了。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情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珍·玛奇
❷ 杜拉斯《情人》书的简介
《杜拉斯的情人》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和电影艺术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一部作品。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
内容简介:
本书讲述了玛格丽特·杜拉斯是法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剧作家、记者和电影艺术家。本书是一部带有自传色彩的作品。
以法国殖民者在越南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名贫穷的法国少女与富有的华裔少爷之间深沉而无望的爱情,笔触深达人性中某些最根本、最隐秘的特质,催人深思。小说中自始至终涌动的情感力量甚至超越了高超的写作技巧,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这个故事杜拉斯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剪辑其中最精彩的片断呈现给读者。在这些精彩片断中,穿插着一些叙述,作为对主要情节必要的补充。
这个故事又不是一路讲下来的,中间又穿插着作者对自己家庭生活,殖民地生活的叙述,甚至还有多年以后的叙述,当然,多年以后的事情也与情人或她与情人的关系有关,总之,受这个主要故事的影响。
这种安排使文章更加紧凑,似乎只是发生在作者16岁半到18岁之间的事情——事实上也是如此。但实际上作品的容量很大,时间跨度也很大,一直延续到作者70岁。中间很多情节和叙述,都经过了作者多年的积淀。
❸ 根据杜拉斯的《情人》改编的电影
电影《情人》!
改编自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自传体小说,因港星梁家辉与少女明星珍·玛琪在片中有大胆做爱戏而轰动一时。全片剧情不脱言情片俗套,值得欣赏的是怀旧浪漫情调,画面优美,男女之间的情欲场面也拍出了火热的挑逗感觉。批评者认为主角的塑造还不如配角,影片节奏拖沓,感情疏离,缺乏扣人心弦的扣。杜拉斯在影片上映后对影片持否定态度。
❹ 关于《情人》这本小说!
《情人》,是法国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原名玛格丽特·多纳迪厄,1914年-1996年)在1984年写的小说。描写了一位在越南的法国殖民地生活的13岁法国女孩子和一位三十多岁的中国男人的爱情故事。该小说是杜拉斯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获奖
1984年获龚古尔奖。
1986年获里茨-巴黎-海明威奖,被评价为“当年用英语发表的最佳小说”。
1991年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Jean-Jacques Annaud)将该小说搬上荧幕。中国情人“他”由香港梁家辉扮演。女主角“我”则由法国女星珍·玛琪(Jane March)饰演。该片最终入选法国戛纳电影节,获得了比较好的评价。另外说一句,这部电影的旁白是由Jeanne Moreau 珍妮·莫罗完成的,这位参与过多部新浪潮时期大师作品的女演员,被誉为新浪潮女神。她的旁白深沉沧桑,为影片增色不少。
经典语句
我已经老了,有一天,在一处公共场所的大厅里,有一个男人向我走来。他主动介绍自己,他对我说:“我认识你,永远记得你。那时候,你还很年轻,人人都说你美,现在,我是特为来告诉你,对我来说,我觉得现在你比年轻的时候更美,那时你是年轻女人,与你那时的面貌相比,我更爱你现在备受摧残的面容。”我常常忆起这个只有我自己还能回想起而从未向别人谈及的形象。它一直在那里,在那昔日的寂静之中,令我赞叹不止。这是所有形象中最使我惬意、也是我最熟悉、最为之心荡神驰的一个形象。——杜拉斯
❺ 求《情人》电影 梁家辉主演 杜拉斯小说改编 最好无删减 谢谢。
用快播一搜就有了,我才看的,应该是完整的
❻ 影片《情人》的原著和导演为什么会因为这部影片翻脸
很多人都知道玛格丽特·杜拉斯的代表作《情人》,这是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一个法国白人少女,在越南邂逅华裔富家少爷,二人深沉而又绝望的爱恋故事。
不过在这里可以给大家科普一下,电影《情人》的故事来源,绝大多数还是来自杜拉斯的小说《中国北方的情人》,有兴趣的童鞋可以找这部书来了解下哦,它和《情人》类似但完全是另一部作品。
❼ 杜拉斯的《情人》讲的是什么
《情人》内容简介:
讲的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在殖民地,一个贫穷的白人姑娘和一个富有的中国青年的绝望的爱情故事。谁都会讲这种故事,就看谁讲得精彩了。我以为写小说就是如此,看谁把故事讲得精彩,还能从精彩的故事中挖掘出思想。
这个故事杜拉斯基本上是按时间顺序来安排的,剪辑其中最精彩的片断呈现给读者。在这些精彩片断中,穿插着一些叙述,作为对主要情节必要的补充。这个故事又不是一路讲下来的,中间又穿插着作者对自己家庭生活,殖民地生活的叙述,甚至还有多年以后的叙述,当然,多年以后的事情也与情人 或她与情人 的关系有关,总之,受这个主要故事的影响。
这种安排使文章更加紧凑,似乎只是发生在作者16岁半到18岁之间的事情——事实上也是如此。但实际上作品的容量很大,时间跨度也很大,一直延续到作者70岁。中间很多情节和叙述,都经过了作者多年的积淀。
作者的家庭生活和殖民地生活的大篇幅加入,并不是无关紧要的,这都是故事发生的背景。如果不是出生在那样一个贫穷的家庭,我是不会出头露面的,更不会为了钱而和中国情人 来往。也许我最后也爱上了中国情人 ,但事情的开始不是为了爱情。殖民地上流社会和下层人民的生活对照,可以作为故事的背景音乐,也可以体现出作者对人生的观照。每个人的生活都不是完美的,都充满绝望。殖民地有很多风流 韵事,作者单写了一个贵夫人,她的为了她而绝望自杀的情人 。
迷乱绝望的生存背景,配上一段绝望的爱情,增加了作品的深度和力度。作者冷静地写这些事情,主旋律和背景都是美丽的绝望的令人唏嘘不已的。这就使这段爱情不同寻常,成为特定的历史阶段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的一段爱情。同时使这篇作品没有落入爱情故事的俗套,赋予它更为广阔的时代和社会意义。
(7)电影情人的小说叫什么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作品来源于作者的真实经历。杜拉斯真正的初恋发生在1930年,当时,年轻的杜拉斯坐渡船去西贡的寄宿学校,中国富商少爷被杜拉斯的异国风韵和青春美貌所倾倒,杜拉斯也被富商少爷所吸引,他们经常约会,每天情人都会开着黑色轿车在学校门口等她,带她进豪华餐厅或去闹市区的一幢房子。
20世纪30年代印度支那法属殖民地的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十分严重,白人世界拒绝接受一个黄种人青年,亚裔家族也将白人少女拒之门外。在当时法属殖民地,白种人和黄种人恋爱也是绝无仅有的事情,对白种人家庭来说,出现这种异常也是羞耻的的。因此,杜拉斯18岁时便被母亲送到法国读书,富商情人从小顺从父亲,无力反抗父亲,更无力反抗父亲的金钱,被迫娶了老家抚顺一个门当户对的富家姑娘。在富商情人结婚那天,杜拉斯失声痛哭。作品中的富商情人真名叫李云泰,是辽宁抚顺人。当年满18岁的杜拉斯坐船离开越南回法国那天,情人李云泰也赶赴码头,送别杜拉斯。
多年之后,李云泰携妻子前往法国,给杜拉斯打了一个电话,在电话中他对她说:“和过去一样,他依然爱她,他根本不能不爱她,他说他爱她将一直爱到他死。”就是这句话,使杜拉斯重新拿起纸和笔,开始小说《情人》这部作品的创作。
❽ 哪里能找到根据杜拉丝小说《情人》改变的电影《情人》
《情人》
http://202.104.237.50:9999/qingren.rmvb
8岁的瓦伦汀(罗德里戈·诺亚饰)从小就父母离异,祖母(卡门·莫拉饰)一手把他照顾长大。瓦伦汀的生活很孤寂,他渴望像其他小朋友那样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虽然瓦伦汀的眼睛不太好,但这并不妨碍他想成为太空人的理想,他经常在地下室进行“创作”,为实现理想做准备。瓦伦汀的父亲(亚历加多·阿奎斯蒂饰)是一个非常滥情的家伙,总是在不停地换女友,瓦伦汀有时也会被父亲带去认识他的新女友。雷蒂西雅(茱莉塔·卡迪纳里饰)这样认识了瓦伦汀,不久她就与瓦伦汀的父亲分手了,但是她却依然与瓦伦汀来往,经常带他去吃饭、看电影,然后从瓦伦汀那里打听关于他父母的事情。瓦伦汀很喜欢肯陪他一块玩的蕾蒂西雅,他单纯地讲述自己的愿望。然而现实是残酷的,早熟的瓦伦汀从雷蒂西雅身上逐渐认识到了这一点……
❾ 影片《情人》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有哪些看点
恩格斯说:群婚制的产生是为了解决劳动力的匮乏,而专偶制的产生是为了让私有财富合法延续。所以如果我们觉得婚姻是爱情的正果,那么有幸逃脱财产观念为爱而产生的婚姻,其实倒是违反历史规律的,所以电影中的爱情常常令人绝望。
《情人》是一个关于爱的故事?NO!无关爱,有关恨
第一重恨:源于贫穷
影片中的女孩生活在越南的一个白人家庭,理应是有钱的,却因为母亲投资失败家道中落。小女孩自小就对这种表面体面其实窘迫的生活充满怨恨。她的中国情人非常富有,女孩开始与他交往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因为他有钱。
两个各怀目的的人就这样走到了一起,他们约会的蓝色小屋子显然是一个爱情的符号,尤其是那一排临街的百叶窗,不仅毫无阻隔地把市井之声传达进来,而且在日光的作用下,又把街市上影影绰绰的人影投射进来,这等于是把他们偷偷摸摸的相会置于公众的监视之下,导演对这一场面的设计加强了这段不伦恋情的刺激感。越南潮湿的雨季让这份爱更有质感,他们谁都没有想到,爱情就在刺激和汗湿中滋生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