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为什么很多电影的色调是蓝绿色的
你说的蓝绿色调应该出现在以胶片拍摄的电影中。
在数码成为电影拍摄的主要工具之前,所有我们在电影院中看到的电影,都是用胶片拍摄的。而胶片电影的色彩有着数码无法媲美的柔和色调,因为不同胶片的不同成像效果,所以我们会看到有的电影色调是蓝绿色的,有的电影色调是偏红色的。
虽然可能性越来越低,但还是期待一部全胶片拍摄的电影,如果真的出现了,我一定走进影院,贡献出自己的票房。
『贰』 电影色调怎么调
一是到“色彩校正”里,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二是到“视频滤镜”里的“色彩平衡”和“色调和饱和度”,自定义里进行调整
『叁』 给一部电影调色的过程具体是如何实现的
LUT进入电影级的工业流程进行调色了!
第一步
在开始前首先需要找到大众摄影数字课堂,然后下载资料找到“VisionLOG”文件夹,文件夹中含有一些相机的LOG.dcp文件。解压后得到“VisionLOG”文件夹。
第二步
使用Mac OS系统的用户,把这个文件夹拷贝到
HD:/用户/yourusername/资源库/ApplicationSupport/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
使用Windows系统的用户可以拷贝到C:/Users/yourusername/AppData/Roaming/Adobe/CameraRaw/CameraProfiles
第三步
在Bridge中选一张Raw格式图片文件。在Camera Raw中打开,在工作流程窗口中将色彩深度选择为“16位/通道”,使照片有更大的动态范围。
第四步
在“相机校准”下的“相机配置文件”中选择刚刚导入的“VisionLOG”,此时会发现照片变得很灰、很平,饱和度和对比度都减低了,高光和暗部都生成了非常丰富的层次。转换LOG格式成功。
第五步
在Camera Raw中单击“打开对象”在Photoshop中打开照片。在图层面板“创建新的填充或调整图层”中选择“颜色查找”,打开颜色查找属性面板。
第六步
在颜色查找3D LUT文件中选择LUT预置文件。Photoshop CC2014默认自带一些预置文件,通过切换选择可以看到不同的色调效果。
第七步
选择最适合这张照片的3D LUT预置,获得最终的效果。这样就实现了Raw格式照片加载LUT以电影的方式进行调色了。
『肆』 电影为什么要调色
弥补前期拍摄的问题 比如白平衡不准或者主体曝光不足这些 还有前期很难拍到的东西也可以用调色实现比如那些很唯美的天空 最主要的是通过调色能使影片达到某种艺术效果 比如那些明星的MV 很唯美吧 再比如徐峥的无人区那种发黄的色调就是大漠黄沙的感觉
『伍』 影视剧制作时是先做剪辑还是先调色
影视剧制作时是先剪辑再调色。
制作流程
1、初剪:
初剪阶段,导演会将拍摄素材按照脚本的顺序拼接起来,剪辑成一个没有视觉特效、没有旁白和音乐的版本。
2、正式剪辑:
精剪部分,首先是要对初剪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修改,然后将特技部分的工作合成到广告片中去,广告片、画面部分的工作到此完成。
3、调色
体现在室内建筑方面,当涂装暖色调的涂料,如红、橙、黄系列,使人联想到太阳、火焰而产生雄浑、热烈、温暖的感觉。涂料冷色调的涂料,如绿、蓝、紫颜色系列,使人产生凉爽的感觉,仿佛处于绿色的环境之中。当降低色彩的鲜艳度,避免产生补色残像、避免色彩多而杂的配色,使照明光的颜色接近自然光时可防止眼睛和全身的疲劳。
4、作曲或选曲:
广告片的音乐可以作曲或选曲。
5、特效的录入:
这个阶段是比较关键的一个阶段,将本身拍摄不到或者拍摄效果不好的地方进行特效制作,这里将运用到十分专业的特效制作软件。
6、配音合成:
旁白和对白就是在这时候完成的。在旁白和对白完成以后,在音乐完成以后,音效剪辑师会为广告片配上各种不同的声音效果,将以上所有元素并的各自音量调整至适合的位置,并合成在一起。
(5)电影调色什么时候出现扩展阅读:
需要的软件:
1、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该软件是影视后期制作的基础。
2、音频处理软件GoldWave。与Sony Sound Forge、Adobe Audition相比,GoldWave并不先进,但它小巧、实用,具备录音、播放、转换、编辑等功能,内含丰富的音频处理特效,对常用的音频处理如降噪等提供很好的支持。
3、3D文字软件Xara3D。影视后期制作中,比较重要的内容就是片头、片尾的字幕设计。Xara3D,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几乎不需要学习就可以创作效果惊人的3D文字。用户可以选择不同的文字风格、文字颜色、灯光、贴图、动画效果等,生成光滑平整的专业图片,也可以生成视频、flash动画等多种格式的文件,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4、音频视频转换格式软件FormatFactory。在实际应用中,常常遇到不少好的音频和视频素材,而AE和Premiere能读取的文件类型很少,因此,专门的格式转换工具是必不可少的。FormatFactory是当前功能最强大的音频视频格式转换软件之一,易用性好。
『陆』 影视调色原理
《影视调色学》从色彩的本质属性入手,通过眼睛与色彩、心理与色彩、影视技术与色彩、影视艺术与色彩、影视调色流程、影视调色理念、影视调色方法、影视调色工具和影视调色的未来等几大板块展开全书,深入地剖析了影视色彩的构成,全面讲解了影视调色这门新的学科体系。 《影视调色学》理论结合实践,配有大量插图案例说明,适合有一定专业基础的影视从业人员、广大的在校师生以及影视发烧友阅读使用。
『柒』 为什么电影调色师属于国内十分稀有的高端人才
一、学习门槛高
1调色对电脑硬件需求非常高,一套最基础的调色工作站,黑苹果+Apple显示器+WAVE台子,三万块钱起步。再想往上进阶的话,技监和专业调色台动辄十几二十万,个人很难承受得起。精通大台子是很多大公司的基本要求,大台子没有半年别想练熟,不去大公司基本摸不着大台子,这是一道槛。
2 软件方面,调色是一门非常依赖经验的技术工种。没有好的师傅带,自学很快就会遇到瓶颈,而且极易走歪路练出坏毛病,这又是一道槛。目前主流调色软件品牌有达芬奇、Mistika等;
二、技术要求高
1 电影调色的一大难点在于兼顾质量和效率。因为调色是后期制作中的收尾环节,前面剪辑特效等等部门已经把该挥霍的时间都挥霍的差不多了,留给调色师的时间基 本上都是不怎么够用的。一部电影,保守估计也有1500+的镜头数,一个月调完,平均每天要完成50个高质量的镜头。如果遇到有大量特效镜头的片子,或者 工期特别紧的片子,那工作强度就更高了。
2普通人看高手调色,这边拧一下,那边转两下,画面似乎没什么大变化。等到整个工序完成后,才感觉到色彩已经臻于完美。这是因为高手能发现普通人注意不到的 细节瑕疵并加以修正,量变堆积引发质变。要达到高手的层次,不仅需要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和长年累月的工作经验。
三、人才培育不足过去胶片时代,调色的技艺仅掌握在十几个人手里。很快数字化了,人才的缺口变的很大,各大专业院校也还没有完全的适应,行业对调色人才的培育远比对摄影师的培育要落后很多。
『捌』 电影的前期说怎么设定电影色调的
一般的强大的视频剪辑软件都具有调色功能,只不过有的会比较繁琐,需要搭配参数什么的,对于很多剪刀手没有必要;还有一种是内置了很多现在流行的调色方案,使用的时候只要调节和搭配就可以了,这种的比较实用,建议下载一个爱剪辑,有很多内置的调色方案,很方便:
一、添加需要调色的视频
在爱剪辑主界面顶部点击“视频”选项卡,在该面板底部“已添加片段”中,点击“双击此处添加视频”区域,在弹出文件选择框导入视频即可。同时,爱剪辑还支持将视频直接拖曳到“已添加片段”区域列表中
二、通过“画面风格”功能给视频调色
结合“超级剪刀手”功能,将视频剪辑完毕后,在顶部点击“画面风格”选项卡,在左侧栏切换到“美化”。在“美化”面板,我们可以看到“磨皮”、“美白”、“肤色”、“人像调色”、“画面色调”、“胶片色调”、“复古色调”等各种一键应用的调色和美颜功能,并通过各种调色方案的“程度”功能,实现更细节、更多重方案的调色。
三、结合使用“画面”、“滤镜”、“动景”功能
除了调色,“画面风格”功能还支持裁剪视频画面、旋转视频、翻转视频、为视频施加各种模糊特效、炫光特效、雨中水波特效、涟漪特效、震动视觉效果(即镜头晃动)、电视墙特效、玻璃特效,以及水墨晕染、烈火燎原、花瓣飞舞、云雾弥漫、水波粼粼等各种顶级动景特效。在“画面风格”面板中,点击相应的左侧栏,双击需要应用的效果项,在弹出的“选取风格时间段”对话框,设置持续时间即可。
『玖』 掌握了这几点调色思路和技巧 电影调色不是问题
1.几种示波器的用法和技巧
上图这个示波器,某一亮度等级、色阶等级,比方说20,画面整个红色的信息比较多,在10的位置上绿色、蓝色的信息比较多,叠加起来也就是青色的画面会多。整个分析下来,整个画面的暗部地方青色的感觉多一点,亮部地方也是发冷色的,大部分红色都集中的中间,可能是人物的脸、肤色、衣服等等。
示波器对于调色师来讲,是一个辅助性的工具,因为颜色还是以感受为主的东西,判断这个画面,示波器上告知的东西和你自己感知的东西,还是要按照自己感知的来判断,不需要完全依赖示波器来科学评判。
实际例子我们看下图,在640-780之间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位置上,有很多的东西在这里面,然后看头盔旁比较白的部分,属于画面比较亮的部分,对应示波器上,是很粗的一部分,那就是说明那里面有东西。
而下面这图照片,我通过对示波器的判断,知道画面的背景是有东西的(我可以调出来),我只需要640-780之间,把这部分拉开, 把画面的细节在明暗关系中铺开,整个画面的背景细节就出来了。
『拾』 关于电影调色的问题
我是影视动画专业的,
你很细心,我们一般会在后期将影片或者动画很多地方处理成偏蓝的色调(但是要注意人皮肤不能处理的过于偏蓝色调 因为人皮肤正好是蓝色的补色,在大面积偏蓝色调的基础上出现补色系的颜色会很好看,再者皮肤偏色的话会很别扭,不好看),这也是欧美一贯的做法。
台湾MV大部分都做了很细致的“磨皮”和适量的“GLOW(辉光)”处理,GLOW这种东西可以瞬间美化很多东西。降低饱和度也是他们喜欢用的方法。
有很多软件可以处理,AE有很多强大的第三方插件支持,所以很强大,PRE也可以。我们教的就是AE。
但是,我们做后期处理的时候,用的不止一款软件,有的软件这个处理功能好,那在这个处理环节就得导入这个软件处理,处理完了再到别的软件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