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现在微电影那么多,为什么没有人挑战西游记 新的挑战说不定会出现新的经典。
作为一个在校导演专业学生,我来说说我和同学的看法吧。首先四大名著是我国文学艺术史上的巅峰,而86版西游记更是经典。我们通常会在某部极优秀的作品前加上“不可超越”“影响后世”等修饰词,但是我们认为86版西游记并不是不可超越的,只是现在还没有人能足够优秀到超越它。老西游记不过十几集,却是整个团队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从全国各地取景拍摄,并且用了当时我国最好的特效技术来制作完成的。反观现在改编的这几部西游系列电影,可以说它们都是商业片,而且剧情因为电影篇幅问题有很多硬伤,演员的表演也差强人意。这还是大的制作商投资,人力物力财力都具备的情况下。
为什么最近几年微电影这么火呢?因为微电影讲究的是小成本(几乎相当于是0成本)的短篇幅电影,因为我们在校生普遍没有什么钱去买很多机子,或者好的服化道。而微电影可以用一台机单机位就能完成,对演员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整个制作相对大荧幕电影比较粗糙。但是西游记的拍摄,首先需要足够的篇幅来讲故事,微电影的时长撑死了只能拍一“难”,那连起来一个一个拍不成了微网剧了hhh。而且西游记需要大量的特效制作,我们自己是做不出来的,现在特效技术这么发达大家眼睛都养刁了,你再用几十年前我国拍电视的特效手段大家都不买账了。再者,现在确实挑不出敬业优质的演员,不说现在演艺圈里那些人,就我们学校里的表演系的学生们一个个都傲气的要死(毕竟大家都是万里挑一才进的电影学校),踏踏实实让他们演戏,他们很多人也不愿意。六小龄童老师从小就在学习,模仿猴子,所以他的孙悟空才会那么像,那么让人相信。你看现在电影电视剧拍了一茬又一茬,这么多的演员挑战孙悟空,都没法给人留下印象不是?所以,西游记这个我国第一大IP,想改编容易,想改好甚至说超越经典是太难了,至少以微电影的制作水平达不到。
我们一直都在羡慕人家国家有托尔金,有《魔戒》有《霍比特人》,其实我们的西游记世界观也很完整,希望以后能有这么一大批人,愿意沉下心来好好做电影,像PJ 做魔戒那样用心的找踏实的演员,做足服化道工作,全国范围内取景,拍出一部史诗级的,超越86版的新西游记。
② 民国时期拍了一部《西游记》,当时被禁播了,为什么
很少有人知道,民国时期拍了部《西游记》电影,但仅拍了盘丝洞那一段,就被禁拍禁播了。1927年的时候,上海的著名才子但杜宇,为了捧红自己的妻子新明珠,就拍摄了《西游记》中的一段精彩内容。
当时中国的电影资源那么少,为什么要禁播引起很大反响的《西游记》系列的电影呢?原来当时影片中人们的着装和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当时人们传统思想所能接受的范围。
而且在五四运动之后,很多人反对传统文化,崇尚西方文化,这种充满着神话封建色彩的《西游记》作品,自然为当时的革命派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影片被当局以“有伤风化”的理由禁播。
不过好在这部影片的老胶片还没丢,在2011年的时候,被发现于挪威国家图书馆的电影收藏中,并且经过挪威方面的修复,影片基本已达到当时的画面水准。
③ 六小龄童自导自演《西游记》电影,为什么这么多人表示
是最经典的
④ 为什么连初中生都不会去看的《西游记》为何能成为如今的四大名著呢
其实你看了《西游记》原著就知道了,它本身并不是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虽然向你所说的他有迷信的东西,但作为小说本身来说本就是具有虚构性的,神魔鬼怪代表了一种象征的意义,就像《白鹿原》、《秦腔》里也隐约涉及神鬼,就连《百年孤独》《蛙》等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也有奇幻色彩。
而《西游记》就本身来说,它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作品里涉及到了很多佛理。其实日常生活里有很多经典俗语的话都来自《西游记》,如:“不受苦中苦,难为人上人”、“一叶浮萍归大海,为人何处不相逢”、“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等等。
还有,它是在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的基础上加工再创造而成的。从小说的构思及写作手法、刻画人物的生动形象、想象的丰富离奇上来说,《西游记》也是我国古代小说里非常成功的了。
但我们说的都是吴承恩的原著,而不是什么改编版、少儿版、简缩版,更不什么电视剧、电影和动画片,这些都消减了原著本身的魅力和艺术价值。
⑤ 为什么86版西游记为什么这么清晰,可我看那些86年的电影连个人都看不清楚的
记录材质和保存条件的问题。。。还有就是版本问题。很多电影拷贝胶片长时间放置而没有时常更新拷贝 在数字化保存时可能胶片已经损毁严重 可能效果就很差了。。。西游记基本上每年要播很多遍 肯定 存在很高质量的拷贝和数字版备份的。。。虽然电视剧的载体磁带的保存时间更不靠谱 但 西游记可以肯定每年都有新拷贝的。。。。
⑥ 《西游记》为什么几乎老少皆知它到底好在哪里
我认为《西游记》之所以优秀,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其著作内容本身就比较经典优秀,这也是它之所以能广为流传的基础。如果作品本身写得就一般的话,读者不喜欢,就不会长久流传,也不会被编剧青睐。像武侠类,大多推崇金庸,也是因为写得好。当然了,它的火爆也是占尽了首创的优势。
除了上述,《西游记》还有优点,这里不一一详述。总的来说,《西游记》的成功归功于作品、电视剧的成功,也得益于它里面有我们内心想看到的东西。
⑦ 为何民国时期拍摄的电影《西游记》禁播了
先说答案,这部电影被禁的原因是:伤风败俗,宣传怪力乱神。
民国时期的西游记拍摄于1927年,只拍摄了一集,名字叫盘丝洞。这部电影还是无声电影,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最大的问题是伤风败俗。辛亥革命之后,名义上的封建思想被革除了,但是人们心中的还存在。接着五四运动爆发,这一场由文化波及到社会各个层面的运动带来了新的气象,在某些方面看来相当的进步。
这部在国内已经失传的影片于2011年在挪威国家图书馆诺尔兰郡拉纳市摩镇电影收藏中被发现,让我们有机会一睹本片的风采。
⑧ 关于西游记的题材电影出了这么多为什么还有这么人愿意去电影院看
你不爱看不代表别人不爱看。
不过最近拍的几部有违吴承恩的本意,没有可看性。章金莱老师好像是要拍一个,但是一直没消息,不管怎样拍完我一定会去看,为了偶像,为了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