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电影,后会无期,讲的是什么内容
简单地说,就是讲三个伙伴在一路向西路上的所见所闻。通过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现实给他们以为的爱情、他们相信的友情一道耳光。最后,三人虽然分道扬镳,但每个人也有了各自的生活轨迹。相比故事的情节,这部电影更多在传递一种生活态度,你永远不知道现实会怎样欺骗你,但对自我而言,唯一能把握地就是顺应内心选择,在失败中成长。
B. 《后会无期》这部电影讲的到底是什么,你有看懂吗
说起《后会无期》想必很多人都知道这是韩寒导演拍摄的第一部电影吧。这部影片在拍摄的时候还是投入了比较多的精力物力拍摄的电影。在豆瓣评分的时候也算低,达到了7.1分。其实影片中的故事讲述得相对比较简单,虚构的是在中国最东边的一个小岛,名为“东极岛。”
这可能还是得因人而异吧。毕竟一千个人有一千个看法吧。有人说江小白很辣很苦口,但是成熟的80后或者70后就比较喜欢喝,用他们的话来说,酒相对于生活的苦来说,这根本就不算什么。毕竟生活还在继续。
C. 电影《后会无期》主要讲述的是什么
我觉着《后会无期》讲述了几个在东极岛长大的年轻人决定重新选择自己的前路,在他们横跨大陆的自驾旅途上的传奇经历与际遇让他们有了各自不同的命运归宿的故事。
《后会无期》让我不由自主地想起了法国一部著名的“作家电影”《广岛之恋》,雷乃叙事的平淡克制,仿佛与那个时代新浪潮电影所流行的充满挑衅味的喧嚣格格不入,但他和他的《广岛之恋》却是独树一帜的,电影里的对话、旁白不是口号而是结论。回过头来,我们再去品味《后会无期》里从韩寒脑袋里蹦出的字句,是不是也如雷乃般标志着他所特有的作家本能。
D. 后会无期电影故事讲的是什么
《后会无期》用公路片的形式,讲述了一段在路上的故事:两个落魄男青年结伴上路,冯绍峰饰演的浩汉送陈柏霖饰演的江河,一路上他们经过小镇,穿越沙漠,找过初恋情人,又被骗子偷车,对路上遇到的神秘女子心动,也围观过火箭发射...
这段路途茫茫的旅程,各种各样或惊险或逗比或遗憾的经历,构成了电影的全部剧情。作家出身的韩寒,并没有让角色们喋喋不休的阐述着人生体验,更没有提供给观众怎么做才是最正确,就连电影中唯一满嘴大道理,讲述着所谓世界观的人物,最后还被证明是个大骗子。
E. 电影《后会无期》表达了什么
后会无期我好像是在高中还是大学的时候看的,我一个朋友喜欢韩寒就买了电影票去电影院请我们看,记得当时这个电影是为了跟郭敬明的小时到竞争才写了这么个剧本,可以说是横空出世,但是却打赢了小时代一个系列啊,当时自己还很年轻啊,没怎么看懂这个电影讲的是什么,只知道里边的剧情挺有意思的。
那首尾呼应的烟花,还有那只推测死亡的狗,都是寓意非凡啊。加上朴树的演唱,让我又有了再去看一遍这个电影的冲动。
F. 电影《后会无期》想要表达什么
总会有一天,我们会明白梦想不能赚钱,心灵鸡汤不能下饭,我们总是要学会和生活和解,欣然面对生活的财米油盐,在眼前的苟且中照见心中的诗和远方。
《后会无期》其实非常散漫,由东向西穿越中国的线路上,几个关联不大的片段点缀其间,三个开场出现的主角,在前四分之一便丢失了一个,他们一路遇到身份暧昧、灵魂飘零的男女;
其中有心在他乡的老乡,不是爱情的亲情,貌似骗子的真挚,疑似朋友的欺骗,还有一只善于装死的雪橇犬,他们与两个中心人物江河与浩汉产生了或大或小,或恒久或短暂的交集 。
(6)后会无期电影表达的是什么扩展阅读
苏米:演员 王珞丹
在江河和浩汉旅行中的陌生女子,根据她自己后来的述说,她是被男人伤害过,怀了孕,假扮小姐,和三叔串通进行仙人跳,想骗一点钱出国生孩子。在宾馆里故意挑逗诱惑江河,在三叔假扮警察查房,江河带她逃走后,却无意中被江河的善良憨厚给吸引。不过,还是被她三叔和哥哥给带走。
周沫:演员 陈乔恩
浩汉青梅竹马的邻家女孩,到大城市去打拼,在片场做替身演员,是那种没有台词和正面的替身。不过,她相信在大城市更有公平竞争的机会,踏实奋斗的一个女孩子。以前是喜欢浩汉的。
刘莺莺:演员 袁泉
台球厅女老板,球技高超,一杆清台灭了浩汉耍帅的想法。她是浩汉从儿时就结识的笔友,也是他一直认为在远方的女朋友。当浩汉终于千里迢迢来到她面前,她却把残酷的现实告诉给浩汉,她是浩汉父亲的继女,保持通信只是他父亲想要了解浩汉的情况而已,令一直处在迷茫性乐观的浩汉顿时看清了现实。
G. 电影《后会无期》表达是主旨是什么有什么值得借鉴的
后天
中文片名:《后天》
英文片名:《The Day After Tomorrow》
导 演:罗兰德-艾默里克 Roland Emmerich
领衔主演: 丹尼斯-奎德 杰克-吉伦荷
发行公司:二十世纪福斯影片公司
中影发行集团公司 华夏电影发行公司
上映日期:2004年5月28日(全球同步上映)
背景
冰河世纪的威胁 严重的温室效应
六千五百万年前的冰河世纪,让恐龙全面灭绝;如果新冰河世纪来临,人类会在哪里?电影《后天》为唤起世界对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及理论上可能引起的新冰河世纪威胁,针对全球著名地标设计了一系列相关冰冻图像,显示气候对人类的威胁的急迫性与全面性。由于影片中气候异变是先由海水淹没后因气温急速下降而骤然冰冻,因此包括自由女神、艾非尔铁塔、伦敦大笨钟都将被冻成冰柱,横向的冰柱突显地球的急速降温与急冻。选择自由女神“湿身”和自由女神“雪糕”两款图像做为官方海报!
注意到温室效应所带来的恐怖后果,《后天》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决心让《后天》成为全球首部完全“碳中和”(carbon-neutral)的A级制作: “拍片时大量使用的灯光、发电机和燃料,都让温室效应更加严重,我们努力让排放出来的二氧化碳被中和吸收掉来弥补地球?钡缬啊逗筇臁泛吐锥氐摹拔蠢瓷
H. 电影后会无期到底讲的是什么
你是想要从观众的角度,还是影评人的角度,从我个人来讲,他讲了好几个人的生活,被穿在这条路上。各有各的人生,各有各的心思。似乎文艺范太浓了些,搞得我反正觉得都抽象了。
从影评人角度的话,你可以看看龙斌的龙斌大话电影。有一起就是提到了后会无期。要是找不到哪一期,可以问我。我帮你找找。
I. 无双电影和后会无期电影主要表达了什么人生感悟。
《无双》电影主要表达的人生感悟
在正义面前,任何邪恶的力量都会破灭,正义会通过自己的所有力量与邪恶斗争。同时也不要盲目的去相信一个人,真真假假,假假真真,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和利益。
《后会无期》电影主要表达的人生感悟
不努力不尽力,你将来拥有的就是更加凄惨的三十岁、四十岁、五十岁。到那时候,后会无期,就真的成了一场无奈的告别,与我们想象中精彩人生的告别。
J. 后会无期电影讲了什么道理
我用脑洞大开的方式来解析一下这片子:
阿吕其实是一个不存在的角色。是人格分裂的江老师在浩汉死后假想出来的人物而已。
【你们的偶像是明星,而我的偶像是一颗卫星。我的名字就是旅行者二号。】
请仔细分析阿吕自己说的那串代码后江老师的回答。其实这片子是江老师的作品臆想,当然,除了阿吕,人和事是真的,但在马达加斯加出现的时候,这片子变得诡异了。
—————后会无期——————
关于胡生,我解释下:
从他们一起进入酒店的时候便开始划分两个不同世界了。分水岭是那个房间。胡生没有进去,进去的三个人从窗户跳出去后是进入到了另一个世界,这是层面上的问题。胡生在原来的世界。是层面上的,不是空间穿越。
—————后会无期——————
关于浩汉,我解释下:
在马达加斯加出现时的车祸那里,他便死了。
—————后会有期——————
我用这种方式解读,一是另类,从角度来看不会牵强附会;一是逼格高,用这种方式套出了更好的东西!
【本文涉及了大量剧透,请谨慎阅读,欢迎大家转发微博,转载,但请注明来自千溯】
1、胡生读了这本书后,引发影片开头,与“后来”部分形成呼应;
2、东极岛之前是荒凉的,现在是繁华的,江河完成了浩汉的愿望:振兴家乡;
3、胡生自述中,人物是从左到右,骑摩托车进入大众视线,这既是一种人物角色代入方法,也是一种暗喻的开始;
4、胡生在叙述自己智商的时候是跳跃的,慢镜头,第一次钢琴音乐响起,这里是有故事交代的,比如《美国田园下的罪恶》的开头;
5、1994年17号台风导致浩汉父亲死亡,距离2014年是20年,如果现实与作品结合,那么浩汉是30岁;
6、浩汉出场的第一个观点:我上台,就不怕自己下不了台。这句点名主旨的话与他的结局是对应的;
7、江老师,吃面包要抹上辣椒酱,大家注意下江老师的形象,是比较邋遢的,与最后亮洁的形象相比反差较大,似乎江老师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8、胡生说第一天两人便不见了,等了三年,等来了一部成功小说《旅行者》,这三年发生了什么;
9、东极岛,逼格高,世外桃源般。在《东极岛》的歌曲中,是没有人物出现的,是在介绍景色:生是你的老百姓,死是你的小精灵。开始出现“死亡”昭示;
10、柴伯公雕像犹如自由女神像,意境跟巴西世界杯决赛时候拥抱夕阳的耶稣雕像那样,他们三个的出发点是从这下面开始的,与结尾标志性建筑相互对应,短暂的跳出,随后让我们回到现实;
11、胡生口中的第五天是送江河上西天。注意第五天。第五天出现出现死亡的预兆;
12、路没有车宽,浩汉之前会不知道吗。浩汉广交天下朋友,与三叔的评价有呼应;
13、大家说怕迷路的时候,江老师说自己都安排好了。也就是说一切都在他的掌握之中,注意浩汉说的:带不走的留不下,留不下的别牵挂。随后炸掉房子,这无形中给江老师性格代入;
14、炸掉房子后引发的主题曲,没有生硬的感觉,真正的故事,从没有后路的境地开始;
15、在船上的时候,浩汉只是忧伤地看着前面,江河拍了拍胡生后自己捂住头很无奈的感觉,接下来在三秒钟换了三个镜头,他们三个不同的站姿;
16、拍照的时候,江老师说要退一点,但浩汉却说进一步,海阔天空,他的人生观是这样子,与江老师的这点矛盾对立让江老师对浩汉的理解更加深了;
17、周沫是边缘人物,36场11镜4次。在抗日的背景下见面,体现是民国时候,也就是过那个时代的人物是有特定意境的,不多说;
18、周沫的人生观:追求公平,要出人头地。江老师是喜欢安静,不想往上爬,注意当时日本兵和国民警察在大街上一起走,是一种理想又虚假的状态,导演将观众代入到那个年代中,此时似乎在另一部影片中,有错层的感觉;
19、在十岁的时候,周沫便不喜欢浩汉了,注意“十”这个数字概念;
20、周沫换了一套国民时女学生的装束,最后浩汉问:“唉,你去哪?”她答“下一部戏。”随后此片唯一的枪声响起,这里有多层意境:边缘人物的理想被权贵或者时代所粉碎;第二次预兆了死亡;想要去下部戏,你就得做出牺牲;等等……
21、收音机的第一次出现是关于猫狗之争,有孤独韵味,隐喻车上的一切是孤独的,与“认识的人越多就越喜欢狗”大有相同之处;
22、乐成酒店。江老师在网上预定了家庭套房,七年没有更新的家庭套房,随后进入情侣套房,这个是存在诡异色彩的;
23、“哥,我出去抽支烟。”胡生说去抽烟,没有进那个房间,窗户是一个层面上的分水岭,江老师想用窗帘关上是不可以的;
24、浩汉纳闷遥控器去哪了,江老师把遥控器藏起来了,知晓后面的一切;
25、苏米出现,因为江老师的那段“当我还是一个小女孩的时候……”问江老师是英语老师吗,因为一首手机铃声苏米对江老师发出内心的微笑。那时候她便有情愫了,如《大话西游》紫霞认定的能拔出她手中宝剑的人就是她此生要追随的人;
26、江老师一共给了苏米两次面包。一次是在房间,一次让她擦嘴。与苏米的对话,镜头有几次是取的在镜子中的江老师,这种手法在西方悬疑片中非常常见;
27、苏米说这活不接了,说要走的时候,江老师非常认真愤怒地说等等,随后警察出现了。因为他知道她出去后的遭遇,他在把控一切;
28、江老师让苏米要保名誉,劝其快从窗户出去,苏米因为对江老师动了心才答应,因为她自己的名和身早就没了,还保什么名誉;
29、江老师是知道进入到另一个世界层面的,胡生是在原来的世界层面中,是不在江老师的世界层面的;
30、苏米跳窗穿鞋后是优雅地走,而不是慌慌张张地逃跑,这是江老师的功劳,往下看;
31、浩汉脚麻了,以慢速度走向窗户边,有一定的预示,包括他背上的鄙视图案;
32、第二个世界是从三人一起跳出窗户后开始的;
31、胡生手机落在车上,他干嘛不给自己的手机打电话,因为这根本是没有道理的;
32、苏米在呕吐上车后回头看,随后说自己讨厌姓马的人,这也是江老师的功劳;
33、苏米让江老师不要教育自己,不要去做一些说教的事,表达了韩寒并没有想拿这片子说教;
34、为什么出现在飞机场,这是江老师在作品中满足了未出去的苏米的一个愿望;
35、加油站场景:三叔的车很脏,外表的脏,是脏的人生,脏的认知;
36、江老师把遥控器的电池给了苏米,说每年都有冬天,静电的事。情绪激动地告诫三叔他们不要骗人。苏米说有机会把我的故事讲给你听。三叔把烟又扔下,是轮回。苏米最后一次静电,这是强调。
37、浩汉好人不是,坏人也不是,与最初他在东极岛登台时的主旨句相对应;
38、小孩子才分对错,大人只看爱恨。男人要看事业。这都是我们看到的影片中的浩汉自己说的,但,有一句是假的;
39、阴暗的厕所。明知道抹不掉的情愫,想冲洗掉是不可能的;
40、下雨天,随后不下雨,江老师情绪低沉,对于浩汉晒钱的行为很无力地说是不是太浮夸,因为他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41、江老师说自己小时候被排挤,自己孤独一人,写一本叫《旅行者》的书,千里之行,后会无期。江老师说结尾是没有浩汉的,有很多话,在生活中说不出口,要对苏米说……其实要对苏米说的,在现实中便让观众知道了。在吃面的时候,江老师说浩汉酝酿了十九年,而浩汉说自己酝酿了十八年,这里有暗意;
42、江老师说要去买东西,浩汉见完刘莺莺,知道了真相,随后出了车祸。浩汉死了,江老师是活着的;
43、他们迷路在树林中,江老师第一次抽烟,因为此时要开始人格分裂有了质的变化——阿吕出现;
44、阿吕说带我一程方便吗,浩汉是不同意的,但江河说方便;
45、阿吕首先伤害的是马达加斯加。阿吕说自己来过这里六次了。三个人不同地方小便,后来并排,这是一种彼此信任的过程,也是江老师内心凝聚的过程,最后浩汉说马达加斯加的寿命起码比情义要长,还是真实的江老师占据了自己的内心,这上升到超我的境界;
46、阿吕说浩汉是教书的,说江老师是猜不透的人,说他跌下悬崖都不会死;
47、NT3M5P,第二个说出代码的人;
48、从浩汉的口中知道,江老师是一个十年教书匠;
49、今天什么日子,你老婆的纪念日,因为江老师知道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很多因素一起上西天的日子;
50、1977年,旅行者一号发射,36年,外太空,用真实时间衬托不真实的故事;
51、收音机,跳楼自杀;在结尾强调这种色彩;
52、江老师说自己好渴啊,是一种自我表述,是一种生命求生的表述,这一句话就道出了在这个旅程中的一切艰难,是触及到生命的东西;温水煮青蛙,自我对裂;
53、《旅行者》浩然与阿力主演。浩汉与阿吕;
54、马达加斯加长大,苏米出现靠在江老师肩膀上,用这个真实来推出前面的一切,江老师眼神意味深长,他的作品很沉重。
表层分析:
此片有两层世界。现实中的世界和作品中的世界。我把现实中的世界看作是第一世界,作品中的世界看作是第二世界。
表面上的剧情是这样子的:胡生、浩汉、江河、周沫,是东极岛的人。周沫外出拍戏,想到大城市找公平,想要自己出人头地,初期是做底层角色,过边缘生活。胡生被落在酒店后就回到东极岛了,等了他们三年,等来了许多游客和一部《旅行者》。一切如剧情发展那样,浩汉与江河在遇到苏米一起逃出酒店后来到加油站,见到了三叔他们,苏米被带走,浩汉去见了刘莺莺知道了父亲的真相,随后遇见了阿吕,被骗了情义,在坠落的火箭残骸那里与江河分手,自己走了,不知去向。江河根据这段旅行故事写了《旅行者》,成为畅销作家,获得成功,并在过去时间中找到了苏米,与她一起。
如果单单是这样理解这部片子,那也就只是看看片中的金句、段子与人生启迪了,也就能定义为简单的探究生命精神的公路片。
私以为不是如此。或者,是个体精神认知让此片不是如此。
深入分析:
酒店之前一切是真的,也是第一世界与第二世界的共同之处。酒店之后便开始延伸到第二世界。
第一世界:三人从跳窗的时候开始有了分界点。跳出后的第一世界中,苏米被三叔带走,浩汉在见过刘莺莺知道了一切真相后便进入到了生命倒计时状态。马达加斯加出现时的车祸让浩汉死掉了,而江河逃过一劫活了下来,但大脑收到伤害,加上精神上的打击,出现了人格分裂状态。他带着马达加斯加徒步行走在森林中,凭借着过硬的生命力,坚强地走过荒漠到达目的地。马达加斯加这名字是作为地理老师的江河为了怀念马浩汉在假想空间中命名的。
第二世界:在独自带着马达加斯加的旅途中,江老师分裂假想浩汉还活着,陪伴自己一路,遇到了另一个假想出来的人物——阿吕。在三个人的旅行中,一切都是人格分裂的江老师的自我对裂,也正是如此才支撑他到了目的地。隐藏概念为旅行者三号。到了目的地,江老师开始按照分裂的自己写书,因为他相信那才是真的,于是便有了影片中的情节。阿吕的经历是江老师一个内心自己的写照,他们小时候有共同点,孤独,不受关注,渴望做出一点事情让别人靠拢。但真实的江老师又是一个喜欢安静的人,他内心的挣扎在假想过程中获得释然。阿吕的老婆是假的,但他小时候的故事是真的,江老师自己承认自己内心的真实一面,这也是与浩汉在荒漠对话中的隐喻体现。
在江老师自己分裂出的情景里,他把苏米、活着的浩汉时的真实经历都自己篡改了。比如他定了七年未更新的家庭套房,与后面阿吕说自己来过六次的对应;他早有预备地拿走了酒店的遥控器,为的是在后面给苏米一块电池,忧伤地强调每年都有冬天;他在浩汉要见刘莺莺时问到的十九年;他见到浩汉在晒钱时无奈的“浮夸”;三叔捡起地上烟后又将烟扔下去的轮回等等。这一切,都是他作品世界中的意念,他自己是去过自己的作品六次后才写出了《旅行者》,这里面有罗生门的色彩。
结尾是浩汉坐在车里对江老实说:“真没想到我们在这样一个地方告别,但跟人告别的时候吧,还是得用力一点。因为你多说一句,说不定就是最后一句;多看一眼,弄不好就是最后一眼。”
那是真的告别,是浩汉对世界的告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