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联邦德国电影什么的婚姻

联邦德国电影什么的婚姻

发布时间:2021-06-13 20:10:28

㈠ 26位联邦德国电影人联合发表了什么

1962年春的奥勃毫森电影节,当时有26位德国青年电影工作者联名发表了《奥勃毫森宣言》,宣称"旧电影已经灭亡。我们寄希望于新电影"。

㈡ 一部德国电影,讲婚姻的,男主放弃了婚姻找寻真爱

鬼压床

8.0分
主演:朱美璇邓皓狄婉雯殷浩铭
导演:廖小飞
类型:惊悚恐怖悬疑网络电影
时长:90分钟
年代:2016
地区:内地
简介

㈢ 【【【一部西德电影,求名字】】】

名称我忘记了
但我记得的情节应该是这样的
女孩的妈妈是单身 喜欢上了一个剧组灯光师 但女孩很反对
和死党用尽办法让他们分开
分开后发现妈妈很伤心原来妈妈很爱他
最后和死党又想尽办法撮合

㈣ 救命~~玛利亚布莱恩的婚姻,谁有这部电影的影评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 Ehe der Maria Braun, Die (1979)
导 演: ( 莱纳·华纳·法斯宾德 Rainer Werner Fassbinder )

主 演: (汉娜·奇古拉 Hanna Schygulla) ( Klaus Löwitsch) ( Ivan Desny) ( Gisela Uhlen) ( Elisabeth Trissenaar) ( Gottfried John)

上 映: 1979年10月19日 美国 更多地区

地 区: 西德 更多详细拍摄地

对 白: 德语 英语

评 分: 本站评分..投票少于1人

IMDb评分7.7/10 ( 2009票 ) 详细

颜 色: 彩色

声 音: 单声道(Mono)

时 长: 120

类 型: 剧情

分 级: 澳大利亚:M 冰岛:12 芬兰:K-12 芬兰:K-15 芬兰:K-16 新加坡:R(A) 瑞典:15 美国:R 西德:12

加入站内收藏夹 查看评论及点评 对本片评分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剧情简介-剧情介绍:
由“新德国电影"杰出代表雷纳.沃纳.法斯班德执导的一部爱情悲剧片。通过玛丽娅个人的婚姻悲剧折射出了战后德国人痛苦的生活状况和艰辛精神历程。二战尾期,玛丽娅和她深爱的赫尔曼结婚了,不过赫尔曼第二天就上了战场。在得知赫尔曼阵亡的消息后,玛丽娅与黑人比尔同居了,但赫尔曼并没有死,他从战俘营中出来后找到了玛丽娅,并与比尔发生了冲突且杀了比尔,由此他被判入狱。为了生存,背着玛丽娅,赫尔曼与同样爱着玛丽娅的她的老板奥斯瓦尔德签下了协议:奥斯瓦尔德救他出狱,他将玛丽娅出让给他……精品评论:
暂无,点此立即发表您的评论
公告:本站只是电影资料库,不提供在线观看电影及下载.谢谢访问本站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相关预告片: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相关海报: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相关剧照:
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演员表:

汉娜·奇古拉 Hanna Schygulla .... Maria Braun
Klaus Löwitsch .... Hermann Braun
Ivan Desny .... Karl Oswald
Gisela Uhlen .... Mother
Elisabeth Trissenaar .... Betti Klenze
Gottfried John .... Willi Klenze
Hark Bohm .... Senkenberg
Greg Eagles .... Bill (as George Byrd)
Claus Holm .... Doctor
Günter Lamprecht .... Hans Wetzel
Anton Schiersner .... Grandpa Berger
Lilo Pempeit .... Frau Ehmke
Sonja Neudorfer .... Red Cross nurse
Volker Spengler .... Train conctor
Isolde Barth .... Vevi
Bruce Low .... American at conference
Günther Kaufmann .... American on train
Karl-Heinz von Hassel .... Prosecuting counsel
Kristine De Loup .... Notary (as Kristine de Loup)
Hannes Kaetner .... Justice of the Peace
>>>详细的演职员表
外文别名:
The Marriage of Maria Braun (USA)

影片<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结尾玛利亚.布劳恩和丈夫霍夫曼,当然还有她的婚姻被煤气爆炸产生的火舌瞬间吞噬了.虽然这个结局是悲剧性的,但这却成了玛利亚.布劳恩的救渎.因为她有生之年经历的婚姻之路过于坎坷,她一直以来对爱的不懈追求换来的却又是一场变质成欺诈性交易式的婚姻.爱带给她过快乐,但相对她所经历的感情生活上的痛苦,那些快乐似乎过于短暂."爱比死更冷酷",这个法斯宾德另一部杰作的题目用做对形容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也显得尤其恰当了.

布劳恩夫妇结婚当天在极度危险的战争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登记完婚了,这预示着她婚姻的注定不会平静.婴儿伴随着贝多芬音乐和枪炮声不住的啼哭声,更加表现出不平凡序幕的戏剧性.

结婚第2天丈夫就应征入伍开赴前线,玛利亚.布劳恩立即陷入苦苦得等待,影片中玛利亚.布劳恩在车站寻找丈夫的一场戏,熙熙攘攘的人群,整个站台混乱不堪,可见玛利亚.布劳恩的等待的艰难.但坚持却只带给她日渐增加的生活压力,她被迫放弃了,做起了酒吧女招待,并开始和美国黑人军官比尔交往.一个希望从此开始慢慢建立起来.

噩耗传来,霍尔曼战死沙场.玛利亚痛苦之余,新希望却在蓬勃发展,结果便是和比尔的同居.一切发展都很顺利,家人都得到了很多东西,而她更得到了久违的爱情滋润.但霍夫曼的意外归来打破了一切,在三人扭打之中,比尔被杀,霍尔曼顶替玛利亚被判入狱.希望就这样被无情打碎了.

不久玛利亚结识并以其美貌和聪明干练了法国工厂厂主奥斯瓦尔德,她成了私人顾问和情妇.但玛利亚没有忘记监狱里的丈夫,她时常去看霍夫曼,向他倾诉并述说自己的经历.玛利亚坚持不懈得仍等待着丈夫,直到等待被霍夫曼远走澳大利亚或者加拿大打破了.而奥斯瓦尔德的病故更让她心碎.但霍夫曼又戏剧性得在这关键的时候回到了她的身边,玛利亚的兴奋之情易于颜表.又一个希望由此建立起来,而这个希望更比过去的希望更值得他们憧憬.当人们都在为他们的重逢感到高兴,并期待有一个圆满结局的时候.希望却被她已经变质的婚姻的交易本质打破了.她抽第一支烟的时候没有关闭煤气,或许她被真相吓得不知所措了,或许她确实想用痛快的死替换残酷的婚姻和爱情.当然在爆炸中开始,在爆炸中结束也算有始有终了,哪怕是悲剧性的.

从夫妇分离到婚姻成为阴谋,整个过程伴随着一次次情绪落差,一个个希望建立到破碎带给玛利亚布劳恩的是逐渐加大痛苦的心灵折磨.就象一个气球,最后超过极限破裂了.法斯宾德本人是一个双性恋者,有人说他对女性的感情是复杂的,爱恨如死结般纠缠在一起,而在他的<女性四部曲>中这些感情也流露得淋漓尽致.影片将女主人公放置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当中,通过一系列社会问题作用于她,最后导致悲剧的发生.这些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大多没有直接表露,而是通过间接的手法表现出来,希特勒画像,残垣断壁和影片结尾一组联邦德国历届总理的画像.再加上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和生活经历本身,造成玛利亚.布劳恩悲惨命运和婚姻的罪魁祸首便是战争带来的创伤,经济萧条带来的生活的艰难,以及战后混乱带来的道德的败坏.影片中玛利亚多次来到一处城市废墟,仅仅是为了表现主人公在寻找回忆吗?不,法斯宾德为这废墟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在我看来它便象征着战争带给人们的心灵创伤和经济萧条带来的生活艰难.

为什么要用女人作为主角来表现这一悲惨的社会风情画呢?一方面,按法斯宾德自己的话说:"男性角色在社会中远比女性在角色扮演上更不自主.女性固然有他们的角色,但若要打破角色定位或脱离轨迹更容易得多."另一方面,我觉得首先女性在特定社会环境下地位相对男性显得低下,因而有时显得比较脆弱,更具依赖性;其次女性的感性特点使得她们遇事表现出的行为,做出的反映相对男性更为"戏剧化".比如影片结尾,玛利亚.布劳恩与丈夫再次重逢时,她的喜悦与兴奋之情显得由为突出.

随着影片最后一秒过去,我似乎没有太多感受,或许是婚姻离我太遥远的缘故,我无从拿现实婚姻和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加以比较,对于我这样一个还处在青春期的小孩来说,法斯宾德所要表达的意识显然我暂时是不可更为深刻地加以理解的.但影片跌宕起伏的情节和高超的表现手法仍让人回味无穷.

看了两个法斯宾德的电影,莉莉玛莲与玛利布朗的婚姻,是女性主义电影,我想与其他几种称谓还是有区别的.法斯宾德并不是凯塞林这样的女权主义者,自然拍出来的也不是很强烈女权主义的作品,更多的是如同阿尔莫多瓦,以客观的视角来体现女性主义的电影.
似乎女性主义的电影所沾染的色彩总是非常的香艳,而在香艳的外表下又流露出冷色调的惨淡,一种无奈的悲哀,究竟是女性社会身份所决定的宿命还是其他,很难说。至少莉莉玛莲还是玛利布郎,她们的结局很悲哀。
不过这两位女性,非常的聪明,可能外国人眼里的女性聪明更多的体现在果断、独立上。而正是如此聪明,如此的果断,独立配合上最终悲惨的结局,才能更好的体现了宿命上的悲哀,而这样悲哀,究竟是什么造成的,社会?亦或是女性本身,很难说,至少导演没有给结论。
好的导演,同时一定也是个好的编剧。法斯宾德身上就体现了这一点,他的电影故事,情节永远跌拓起伏,而他以娴熟的技巧控制着影片叙事的节奏,给观众带来一个又一个波折与意想不到。
关于两部电影的情节,不想多做阐述,一波三折的剧情也很难用简短的文字浓缩,而对于主角们人物角色性格上的分析,也不想多做议论,具有典型性的角色背后总是有着一个庞大的时代代表性,这也是跟历史背景,时代背景紧密联系的。因此,同样的故事,也可能发生在莉莉布郎或者玛利玛莲甚至同时代任何一个女性身上。这也是这个时代的整体悲哀的宿命。
导演并没有很强烈的控诉社会,或者战争带给德国民众的悲哀,尽管两部电影都是二战背景的,导演仅仅以影象的方式,交代了民众在战争,交代了战后经济复苏中所拥有的生活,侧面的把这些时代元素展示了出来。法斯宾德似乎从不把视角焦距在对社会的控诉上,至少他所拍的电影,从没有强烈的控诉感,似乎他的电影总是在轻快的节奏以游戏的方式,更确切的,似乎是戏剧的方式,交代了故事,而把故事中所涵盖的内容一股脑的灌输给观众,自己并不做解答,也无主观色彩的主张,更多的还是由观众在观赏影片之后,所细细剥离出的回味,这可能也是法斯宾德会受大家喜爱以及他的电影在票房与艺术性上双赢的原因吧。
有趣的是,这两部电影所用的演员似乎是同一班,女主角是一位演技很好的女演员,她简单的表情中蕴涵了太多的意味,似乎压根不用演即能有戏,可能用戏字还欠妥帖,虽然剧情是戏剧的,可演绎是生活化的,不带丝毫的做作。

海报:http://www.douban.com/lpic/s1426114.jpg

㈤ 德国电影的竞争

50年代,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追悔往昔的气氛淡化,歌舞升平的气氛高涨,出现了一种所谓的“乡土电影”,这种电影表现德国的风土人情和美丽的田园风光,歌颂现实的美好生活和幸福的爱情,引导忘掉往昔,如A.布朗的《归来》(1953)、G.维德哈根的《婚礼的钟声》(1954)等。此外,表现战争的影片,在客观地揭露战争的残酷性的同时,美化德国的军队和士兵。因此,整个50~60年代的电影水平不高,好的影片不多,突出的仅有H.考特纳的《最后的桥》(1953)、《魔鬼的将军》(1955)、《科佩尼克上尉》(1956),K.霍夫曼的《神童》(1958)、《古堡幽灵》(1961)、《斯培萨的美好时光》(1968),W.施陶特的《献给检查官的玫瑰花》(1959)、《集市》(1960),R.蒂勒的《罗丝玛丽姑娘》(1958)等。
进入60年代,联邦德国的电影事业经历了一场危机。由于艺术质量低劣,1961年送往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参赛的5部影片均被退回;电视的发展,外国电影的竞争,使国产影片的观众锐减。影片产量也大幅度下降。于是一代年青的电影工作者萌发了强烈的革新意识。1962年,在举行奥伯豪森国际短片电影节之际,以A.克鲁格和E.赖茨为首的26位年轻的电影工作者签署了一份“奥伯豪森宣言”,宣称反对旧的电影样式,要寄希望于新的电影,他们一方面积极拍摄短片、纪录片,以锻炼自己,一方面又主动培养新的人才,创立了乌尔姆电影艺术学院。1965年又倡议成立了“德国青年电影董事会”。政府通过该机构提出一项在3年内以500万马克资助青年导演拍摄20部影片的计划。这样便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青年导演拍片资金不足的困难。1966年青年导演们拍出他们第一批影片。这些影片和商业片完全不同,它们涉猎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危机问题和“经济奇迹”的内幕,后被称为“德国青年电影”。它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有A.克鲁格的《向昨天告别》(1966)、《马戏团帐篷下孤立无援的演员们》(1968)、《一位女奴的临时工作》(1974)、《在危难中走中间道路将带来死亡》(1974,与E.赖茨合导)、《强壮的费迪南德》(1976),E.赖茨的《就餐》(1967)、《卡迪拉克》(1968)、《垃圾桶孩子的故事》(1970)、《金东西》(1971,后两片均与U.施特克尔合作),J.-M.施特劳布的《安娜·玛格达列娜·巴赫的纪事》(1967),W.赫尔措格的《生活的标志》(1967)、《阿古伊雷,上帝的愤怒》(1973)、《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1974)、《玻璃心》(1976)、《施特罗期策克》(1977)、《沃切克》(1978)、《费茨卡拉多》(1981),R.W.法斯宾德的《爱比死更冷酷》(1969)、《外国佬》(1969)、《四季商人》(1971)、《恐怖毁掉精神》(1974)、《玛尔塔》(1974)、《自由的强权》(1975)、《第三代》(1979)、《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1979)、《罗拉》(1981)、《薇罗尼卡·福斯的谒念》(1982)等,W.文德斯的《城市之夏》(1970)、《守门员害怕罚点球》(1971)、《阿丽丝在城市》(1974)、《错误的举动》(1974)、《时间的流程》(1976)、《美国朋友》(1977)、《事态》(1982),V.施隆多夫的《少年托莱斯的迷乱》(1966)、《剧烈的争吵》(1967)、《科姆巴赫的穷人们突然发了财》(1970)、《短暂的热情》(1972)、《失去荣誉的凯瑟琳娜·布卢姆》(1975,与M. von特罗塔合作)、《致命的一枪》(1976)、《铁皮鼓》(1979),H.赞德尔斯-布拉姆斯的《亨利希》(1976)、《德国,苍白的母亲》(1980),M.von特罗塔的《克里斯塔·克拉格的第二次觉醒》(1977)、《姐妹,或是失去的平衡》(1979)、《沉重的年代》(1981)、《纯属疯狂》(1982)、H.赞德尔的《莱都佩斯》(1978)等等。
德国青年电影中的一部分人在70年代初转向拍商业影片,但其余的人留下来坚持自己所选择的方向,他们为联邦德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70年代末,从慕尼黑电影电视高等学校毕业的一代新人继承了德国青年电影的传统。主要人物有D.格列夫、M.费尔贲贝克等人。进入80年代以后,联邦德国影坛的中坚人物,有的死了,有的去了国外。新起来的年轻人有的单纯追求所谓的艺术性、哲理性,标新立异,荒诞离奇,完全脱离现实而失去了观众。有的新人则得不到政府的资助。由此德国的新电影开始衰落,而一向占统治地位的娱乐片和商业片依然大行其道。80年代,年轻导演中拍得较好影片有K.申克尔的《上下》(1984)、J.鲁斯克纳的《疟疾》(1984)、M.克比利的《亲爱的卡尔》(1985)。
联邦德国的其它片种也很发达,尤其是纪录片。主要纪录电影工作者有:O.多姆尼克,拍摄了《维里·鲍麦斯特》(1954)、《全世界向往的道路》(1958)等;M.格日梅克和B.格日梅克兄弟,拍摄了《谢林格蒂不该死》(1959)等;F.波德马尼茨基,拍摄了《独裁者》(1961)等;K.金捷莱特,拍摄了《多面孔的美国》(1963)等;H.维尔斯,拍摄了《武装部隐瞒了什么战报》(1964)等;H.多姆尼克,拍摄了《泛美──全世界向往的路》(1968)等;I.鲍尔,拍摄了《奥林匹克,奥林匹克》(1972)等;G.卡尔尼克与V.李赫特,拍摄了《内卡苏里玛来的问候》(1975)等;R.休伯尔,拍摄了《工人的斗争》(1972)、《我公司五十年大庆》(1976)等;S.卢克什,拍摄了《为奥林匹克准备的领带》(1976)等;L.艾司霍茨,拍摄了《幸福可太好了》(1973)、《卡林与拉甫》(1976)等;L.玛尔茨,拍摄了《好像似贝凯特》(1976)等。最著名的美术电影家是E.胡舍特,于1974年自办起胡舍特电影公司。

㈥ 被称为新德国电影四杰的是哪些导演

施隆多夫和赫尔措格、法斯宾德、维姆-文德森
施隆多夫
真正被誉为新德国电影代表作的两部影片是《丧失了名誉的卡特琳娜·布鲁姆》和《铁皮鼓》,尤其是后者,获得了1979年法国戛纳电影节大奖和联邦德国最高电影奖———金碗奖,1980年又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维姆-文德森
“旅行三部曲”:1974年的《爱丽丝漫游城市》(AliceintheCities),1975年的《错误的举动》(TheWrongMove)和1976年的《公路之王》(KingsoftheRoad)。
法斯宾德
女性电影《玛利亚·布劳恩的婚姻》,《劳拉》和《薇罗尼卡·福斯的欲望》,完成了他女性立场和视角的德国50年代背景的女性三部曲。此外,与《劳拉》一样拍摄于81年的二战背景的《莉莉玛莲》,在背景年代上甚至也可以算是这三部曲的一个序幕,影片同样也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赫尔措格
1972年执导著名作品《阿基尔,上帝的愤怒》(又名《天谴》)
1974年的名作《加斯·荷伯之谜》

㈦ 东德西德电影

<强悍的二战德国军队>视频系列
《斯大林格勒战役》
最新二战片《刺杀希特勒》里有很多德国军队
《最后的桥》[德国]
《铁十字勋章》
《反抗军》
《攻克柏林》
《钢铁师团》
《挑战纳粹》
《兵临城下》
《德寇歼灭战》
《碉堡》
《最后死战》
《拯救大兵瑞恩》

㈧ 德国电影《玛丽娅布劳恩的婚姻》讲述了一个什么内容

纳粹“第三帝国”灭亡前夜,战争已进入德国本土。被炮火夷为一片废墟的原市政大厅内,断垣残壁之间悬挂着“?”字旗和希特勒头像。一颗炸弹落到附近,那幅希特勒头像被颓然震落于地。炮火硝烟之中,新娘玛丽娅和新郎赫尔曼匍匐在瓦砾堆里,寻索到一纸结婚证书,急促地请求结婚登记处官员在上面签字、盖章。新婚仅有一夜的缘分,赫尔曼便应召奔赴战场,自此音讯杳然。

纳粹战败,玛丽娅如同许多德国妇女一样,背着寻找亲人的木牌到火车站去迎候丈夫归来。一次次盼望落空。她女友贝蒂的情人从前线归来,带来了赫尔曼战死的噩耗。为了谋生,玛丽娅到专为美国占领军服务的酒吧做了舞女,并与美国黑人军官比尔相识、相恋而同居。

比尔送她金戒指,向她求婚,玛丽娅婉言谢绝了,只说“我喜欢你,愿意和你在一起,但是我不能和你结婚”——在她心目中,她与赫尔曼的婚姻才是惟一合法的、神圣的。

在医生确诊玛丽娅怀有身孕后,她坦然对医生说,孩子的父亲是黑人,但若生下男孩则要取名赫尔曼,以纪念那神圣的婚姻。

正当玛丽娅与比尔一起分享怀有孩子的喜悦时,赫尔曼突然归来,他没有战死,是从战俘营中获释回家的,他轻轻推开房门,瘦弱、憔悴、满脸胡子,瞪着一双惊诧的眼睛。但他并没有立即扑向那个占有了他妻子的美国黑人,而是奔到床头点起一支烟,贪婪地猛吸几口,镇定之后,他拼力冲向比尔并扭打成一团。这时,玛丽娅操起酒瓶,朝着比尔的后脑勺猛地一砸,结果了他的性命。但在审理比尔被杀一案的法庭上,出人意料的是,赫尔曼毅然走到美国法官面前自认是打死比尔的凶手,因此锒铛入狱。玛丽娅又一次面临着独自谋生而把婚姻悬置起来的人生困境。

玛丽娅请医生给她做了流产手术,随后,在火车的头等车厢里,结识了风度翩翩的企业家奥斯瓦尔德,并应聘做了他的私人秘书。在战后所谓“经济奇迹”的年代里,玛丽娅在经营奥斯瓦尔德的纺织企业方面表现出惊人的果断、干练和卓识,无论是在同美国商人谈判购买机器、更新产品上,还是在与工会代表谈判增加工资、平息纠纷上,玛丽娅都坚定地维护着资本的利益,难怪奥斯瓦尔德称她是“一个不寻常的女人”、“一位出色的、不顾旧习的强手”。事实上,玛丽娅不惜以肉体为代价,扮演了奥斯瓦尔德情妇的角色,自此一步步发迹,有了首饰、小轿车、高级住宅和可观的“私房”,成了不折不扣的被资本所异化的“铁女人”。但是,这一切都无法填补她心灵的空虚,无法满足她对那被视作天经地义的婚姻幸福的渴求。

玛丽娅去探监时,并不对丈夫隐瞒什么,也不掩饰她与奥斯瓦尔德同居的关系。夫妻间,有这样一段对话:

玛丽娅:……他决不会伤害我。你要知道,是我愿意和他睡觉,没有人强迫我。因为他给了我工作,我依赖他,我想要先他一着,这样,我至少在这个公司能站得住脚了。

赫尔曼:现在外面的情况是这样吗?人与人之间,是这样冷酷吗?

玛丽娅:我不知道别人怎样。我想如今是冷酷无情的时代。

而当奥斯瓦尔德真诚地向她提出求婚时,玛丽娅则直言不讳地回答说:“你是认真的,我也不想轻率。我要对你直说,我不能和你结婚。如果你愿意,我可以做你的情人。”——玛丽娅把灵与肉分割开,始终不渝地忠实于她与赫尔曼的合法而神圣的婚姻关系。

1951年6月14日,在克罗茨霍夫监狱,两个男人(赫尔曼与奥斯瓦尔德)背着玛丽娅,达成一项“君子协议”——以“让妻”为条件,奥斯瓦尔德设法营救赫尔曼提前出狱,据称,他患有不治之症,将不久于人世。

赫尔曼囿于传统的成见,认为男人才是“家庭的顶梁柱”,出狱后,不辞而别,去海外淘金,仅留下一封给妻子的信,说是“等我成为一个人的时候,我们再生活在一起”。此后,他将每月寄一朵玫瑰花给玛丽娅。

玛丽娅心中至为神圣的婚姻,自此便紧紧维系在对玫瑰花束的期待上。她与家人的关系也变得隔膜而冷酷。在她搬进豪华的新居时,母亲谴责她说:“你同你的玫瑰花、你的权力、你的钱去生活吧!”玛丽娅就这样在富足而无爱的生活中忍受着煎熬,她那神圣的婚姻仿佛被钉在历史的十字架上。

1954年,奥斯瓦尔德终因心力衰竭而死去,恰恰在这个时刻,赫尔曼也带着巨富从国外归来,阔别多年的夫妻重逢却感到彼此如此陌生,裹着浴巾刚从浴室出来的玛丽娅竟然重新换上一件蓝色的绸外衣。忽然,门铃响了,律师戴沃阿德女士受委托前来宣读奥斯瓦尔德的遗嘱,奥斯瓦尔德将其全部财产分作两份,一份归玛丽娅所有,另一份则根据三年前的“监狱协议”归赫尔曼所有。玛丽娅难以听完这份遗嘱,她第一次发现,被她一向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婚姻,早就被人出卖了,痛苦、绝望,一种无比沉重的失落感袭上心头,她在点烟时没有关上煤气,突然,一声爆炸,一片火光,埋葬了一切;而这时,电台却正播送着世界杯足球赛的消息,德国队战胜匈牙利队夺得冠军……

㈨ 电影 求西德电影《遗产奇案》

这个电影我好像看过,不是很搞笑

在线看地址:http://video.google.cn/videosearch?q=%E9%81%97%E4%BA%A7%E5%A5%87%E6%A1%88&hl=zh-CN

㈩ 在原联邦德国,一个人的哪些是隐私的

在原联邦德国,年龄、职业、婚姻状况、宗教信仰、政治面目甚至个人收入都是隐私,相识或共事多年而不知对方底细是司空见惯的事。

阅读全文

与联邦德国电影什么的婚姻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雷雨电影最好看的版本 浏览:53
nba好看的电影 浏览:733
川军之九条命电影免费看 浏览:893
好看欧美科幻的电影推荐 浏览:536
如何将电影放到iphon 浏览:23
2021有没有什么宇宙电影 浏览:636
有什么好看的赌博类电影好看 浏览:199
好看的韩国温情电影 浏览:968
关于封神榜的电影都有哪些 浏览:88
2017有什么好看的印度电影 浏览:883
十分钟的微电影多少幕 浏览:757
好看的爱情电影雪月片 浏览:600
手机如何制作快手电影 浏览:39
如何在朋友圈约电影 浏览:900
新新电影最好看的理论片 浏览:226
怎么找到看那种电影的微信群 浏览:688
电影红与黑什么时候在我国上映的 浏览:711
为什么初八没有电影票 浏览:595
今年周星驰出什么电影好看 浏览:514
血战落魂桥电影免费看 浏览: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