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除了《你好,李焕英》,春节档还有哪些电影同样值得被记住
《人潮汹涌》:2021最遗憾的贺岁片由饶晓志导演、刘德华主演的贺岁片《人潮汹涌》可谓是贺岁档的一大遗珠。豆瓣评分虽然很高,但看的人寥寥无几。
配乐由王家卫电影《花样年华》配乐大师梅林茂操刀,但无奈故事单薄,缠绵的音乐在沈月拙劣的演技中,让人难以入戏。
② 《你好李焕英》讲述了和妈妈之间的故事,我们还有哪些类似主题的电影
你好,李焕英》是贾玲参加喜剧竞演节目《喜剧总动员》时作品,讲述了贾玲穿越回母亲的年轻时代,与妈妈成为好姐妹并帮妈妈追求心爱男生故事。小品很感人,让很多人眼泪不止。小品我觉得最感人的就是贾玲和李焕英对话的那一段,贾玲给妈妈买了李焕英一直想要的双开门冰箱,还买了李焕英一直很喜欢的绿色皮衣。最后贾玲对李焕说“妈,我好想你”。这句话很是打入人心,我看后也掉了很多眼泪,很感人。
北方冬天过年和大雪也成为了这部剧非常吸引人的地方,这部剧与《你好,李焕英》相似的地方首先是“穿越”,其次是女主角“穿越”回去帮助母亲找合适的父亲。
最后女主角认识到了母亲其实还有自己不知道的另一面,这部剧我认为比《你好,李焕英》更耐看,可以说除了母亲的结局和穿越到你的年代不同以外,相似度能达到九成,这里面其中很多配角都很耐人寻味,演美了四季,演全青春年华。
这部电影最聪明的一点选角,选择了漂亮的赵丽颖加上对喜剧感觉邓超,加上有力量又有笑面相的彭于晏,所以作为喜剧它是成功的,它与《你好,李焕英》最大的相似之处是在喜剧方面还是题材上,在找身世之谜这点也与《我在不要和你做朋友呢》有相似之处。
新难兄难弟》
这部由梁家辉、梁朝伟主演的电影,也是比较早的“穿越”题材喜剧,这部电影讲故事的手法非常细腻,很知道人们心中需要的是什么,想看见什么。
这部剧在如今不会让人感受到很多时代上的共鸣,对于成长的共鸣却一点都不过时,这也是一部电影成为经典的关键。
这部电影和《你好,李焕英》在角色的上的相似点更高,父亲是工厂的职工,母亲是富家小姐。
《你好,李焕英》中父亲也是工厂的职工,母亲则是厂花,在设计上就是父亲这一角色拥有了普通工人的属性,母亲的定位更富有颜值化,这也让整个戏剧有了很强烈的冲突感,所有更吸引人看故事的结局。
③ 《你好,李焕英》豆瓣评分已经升到了8.3,这部电影为何好评如潮
最近贾玲主演的《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期间热映了。看完这部电影,内心很多触动。每位妈妈都曾经是个小女孩。我希望妈妈可以做一个自己想买啥就买啥想吃啥就吃啥无忧无虑的小女孩。自己最喜欢吃黑芝麻的汤圆,就不要为了迁就我而去买花生馅的。自己喜欢穿的衣服就不要因为我随口的一句“我觉得不好看”而默默放下。我是不敢去电影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的,因为感情太浓重了,我总是看完好几天都缓不过劲来,沉浸在悲伤当中,所以像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一般都是提前了解剧情以后就不再去电影院里面找虐了。
④ 《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有哪些感人的镜头
最近贾玲主演的《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期间热映了。看完这部电影,内心很多触动。
贾玲的这部电影,真的是掏心掏肺的教自己的真实情感拿给了观众看,贾玲希望通过这部电影来诉说自己心中对母亲的那一份遗憾。在贾玲还没有能力回报母亲时,母亲离开了她,曾经他与母亲之间很多小小的承诺,贾玲都没有来得及去实现。贾玲曾经也在采访当中表示,自己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在母亲膝前好好尽做女儿的职责。电影当中“下辈子,还是我当你妈。”一句话真的戳中了无数人的泪点,电影院里面泣不成声。大家都注意点都在晓玲身上,贾玲的演绎真的很棒,一哭我就眼泪哗啦哗啦的掉。但是更我让绷不住的,是李焕英。我是不敢去电影院看这种类型的电影的,因为感情太浓重了,我总是看完好几天都缓不过劲来,沉浸在悲伤当中,所以像这种类型的电影,我一般都是提前了解剧情以后就不再去电影院里面找虐了。
⑤ 北京文化的《你好,李焕英》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你好,李焕英》本身是一个由贾玲出演的小品,之后被北京文化说要拍成电影,应该算是喜剧片,主要是跟亲情有关的,个人是比较期待这部电影的。
⑥ 北京文化的《你好,李焕英》是什么类型的电影
这个电影的话,应该是一个爱情文艺篇,因为主要讲的就是一个爱情故事,还是一个比较文艺爱情故事的
⑦ 北京文化的《你好,李焕英》属于什么类型的电影
听说这部电影是根据贾玲出演的小品改编的,属于爱情文艺片类型的电影,中间的剧情也有感人的部分,个人实在比较期待。
⑧ 《你好,李焕英》原版小品与电影版有什么区别
你好李焕英真的是春节的最成功的一部电影,因为现在的票房已经呈现了一个碾压之势。我们都知道唐人街探案是一部非常受欢迎的电影,因为有一和二的基础,所以唐人街探案三不用这么做宣传就有很多原著的粉丝来看。但是你好李焕英却是贾玲的第一部作品,作为一个女导演能够在这群作品中出圈真的是很不容易的,那么贾玲这一次之所以取得成功,我觉得离不开三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个就是贾玲的人气,第二个就是背后人员的努力,还有第三个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电影真的非常好看。
我觉得喜剧和悲剧总是交织在一起的,能拿到那么高票房的关键之处就是真的打动了观众,像这种类型的电影主要就是做到真实,这样的话即便有一些小细节还有不满意的地方,那么观众们也是买账的。那么要说起小品和电影到底有什么区别,我觉得小品的话就比较夸张了一点,电影中的人物就有电影的特点。总之,不管是小品还是电影,都是贾玲导演的用心之作,现在不能剧透,大家还是自己看电影吧!
⑨ 《你好,李焕英》票房这么高,剧情和演技怎么样
作为一个亲自走进电影院的观众,想来说一下这部电影。(含剧透没有观看的小伙伴,慎入)
这部电影以贾玲和自己的母亲在生活中发生的故事为蓝本,创造的一个电影。
母亲是一个机械厂的工人,是国企制的机械厂至今还在运作中,在这部电影爆红之后,这个厂子也成了不少影迷的打卡之地。
故事主要围绕着贾玲母亲的年轻时候的生活工作和同事相处一一展开。
和道破关系的情感抒发感觉张小斐处理的还是比较自然。其他的几个配角,煽情的戏份其实不多,主要是负责搞笑,这就是回归他们的本职工作,只要不出戏就可以顺利完成了。
总体来说全员演技还是在线的。排雷但是如果有观影人员觉得自己的母亲并没有像影片中的母亲那么对待自己或者自己很优秀,并没有亏欠母亲什么是无法产生同理心的。
大体观感也会觉得这部片子有些无趣。
⑩ 《你好李焕英》讲述什么样的故事
在春节这几部电影中,谁也没想到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能获得如此评价,遥想上映前可有不少观众质疑:
贾玲,能胜任导演吗?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贾玲
毕竟,上一个敢于跨界当导演的喜剧演员还是王宝强,而那部《大闹天竺》简直惨不忍睹,观众看了直呼退票。
今年春晚,贾玲的小品总感觉差点儿意思,但电影看完却让人心情复杂,有人评价诚意满满,也有人说还没她拍的抖音好笑。
其实,《你好,李焕英》在一众春节档电影中很特别,它没有像其他作品那样用流量明星,而是贾玲、张小斐、沈腾这些受众取向更广泛的演员,连客串都请到了老戏骨冯巩、雪姨,评论区自然良性得多。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你好,李焕英》整体走的是温情喜剧路线,故事很简单,甚至可以说有些烂俗,“车祸+穿越”放在2021年难免会让人失望。
影片中,贾玲饰演的贾晓玲在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年,母亲不幸遇上了车祸,而晓玲也意外完成了一次穿越,回到自己出生的前一年,与母亲进行了一场时代记忆的回溯。
如果你看过2016年那部同名小品,自然不会意外电影的设定,因为在舞台上,电影中的突兀感会被大大削弱,但影片的风险之处也在于。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初次执导电影的贾玲能否将一个舞台改编成合格的影视作品?
在大荧幕上,无论是时空,还是故事的讲述方法,都与舞台有着很大的不同。
贾玲的处理可以用一个词来形容——稳重
很显然,作为导演的她不算特别熟练,于是乎选择做一部小品电影。因此,《你好,李焕英》没有将故事的立意拔高,也没有架空世界观,而是紧紧围绕着贾玲的真实经历展开。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每一个笑点糅合进剧情当中,而整体的故事走向则是在做游戏任务一般,从挽回曾经的遗憾,到让母亲开心,基本上很容易被猜到,加上稍有反转意味的结局,更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你可以说贾玲的方法是投机取巧,但只有这样她才能将最擅长的表演发挥到极致,以影响整部电影。
换句话说,《你好,李焕英》里面的每位演员都不可替代,他们都代表了一个符号。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为了主角贾晓玲,贾玲几乎全身心地投入到“故事”当中,呈现了近些年来最好的哭戏,其实根本都不叫演,当年那个失去母亲的大姑娘确实就是这么哭的。
为了让母亲脸上有面儿,贾晓玲不惜办假的录取通知书;穿越回过去,她又想让母亲把以前错过的电视机、排球赛冠军全部争取回来;为了改变命运,甚至撮合母亲和厂长的儿子结婚。
贾晓玲真的是功利主义吗?无非是大梦一场的普通人罢了,最终成为富太太的“雪姨”才是。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要说喜剧演员,演技绝对能顶,冯巩的那一句“我想死你们了”,这不比春晚还春晚?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冯巩惊喜客串
说到这,就不得不提一下,李焕英的饰演者张小斐。和贾玲一样,她也是冯巩老师的得意门生,此前还和师傅冯巩一起登台春晚。
现如今,张小斐每年上春晚穿的毛衣都能成为热搜话题,不过她的形象气质非常符合电影里上世纪80年代的背景。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要说小品电影最重要的,是以表演者作为驱动,而小品演员总有一个神秘的元素,也就是观众缘,再往远里说,就是祖师爷赏没赏饭吃。
所以,沈腾在电影里演的那位厂长家的公子沈光林其实设定肯定不讨巧,但愣是被沈腾的魅力给渲染的“陷进去了”,放到别的演员身上,会被千夫所指,可他没事。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带着这个视角去回看电影,你才发现在《你好,李焕英》里,冲突不是为了故事,而是根据演员随形设置的。
比如陈赫抽烟,就在大家都以为会被烫到嘴时,他用只属于陈赫的姿势化解了;
比如沈腾在船上吃了发霉的毛豆,急于上厕所时的表演。
贾玲虽然当的是电影导演,但用的还是小品的那一套,她做好了吗?不,其实中规中矩,而是在小品味儿失真的年份里,我们在电影中看到了那份真。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无论如何也不能否认,贾玲在情感上的真诚足以打动很多人,从去世的母亲出发,这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也是后半部分令人涕泗横流的主要触点。
很多时候,主观情绪会影响对一部影片的客观看法,但假若没有了前者,观影体验会大打折扣,《你好,李焕英》就是如此地让观众抛掉外界一切纷杂。
看完贾玲的《你好,李焕英》,我平复完心情,写下了这篇文章
有时候觉得贾玲很厉害,20多岁那年选择拜师冯巩学相声小品,她被嘲讽像个花瓶,结果登上了春晚。后来演电视剧,上综艺,贾玲更是时不时因为身材被开玩笑,最后被她化解成一个个梗。
现如今,贾玲选择挑战导演,指责声、质疑声不断,电影最后却成了口碑黑马。
这个时常逗乐观众,看起来傻傻的大姑娘,身上总有股劲儿,也特别的真,正好赋予了《你好,李焕英》在春节档一众作品里无可比拟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