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么尽兴跳舞(有点儿像最近上映DC《小丑》主人公亚瑟在阶梯时的“有感而发”)
只要你足够快乐就可以
② 小丑电影的解析是怎样的
想必大家都在网络上看到很多关于“小丑楼梯”这个经典画面的恶搞,而这些恶搞的原版是来自电影中小丑癫狂舞蹈的镜头。
整部《小丑》电影主要都是在纽约与纽泽西州进行拍摄。其中,电影里的阿卡姆精神病院的原型,拍摄地点是美军在纽约布鲁克林的综合大楼。
除了以上电影中的小细节,主角杰昆·菲尼克斯为了这部电影也是下足了工夫。他在电影中的演出复杂而又充满层次,让电影深度更加饱满,可以说是整部电影成功的关键因素。
原定剧本上,原本编剧把亚瑟的笑声设定为”痛苦的笑“,但是杰昆却参照了现实中一些精神病患病理性的笑声才做出属于自己风格的演出。
③ 等了半年,DC靠这部R级片拿下年度最佳,它是什么
2019年8月31日,DC漫改电影《小丑》在威尼斯电影节公映。短短几个小时后,IGN打出满分10分,IMDb开分9.9,豆瓣直冲9.7。(目前豆瓣118000+人给出9.1分)
一时间,这部电影冲上巅峰,微博、朋友圈刷到爆!网友们看过之后纷纷表示确实好!
Alex Billington说:之前有其他的小丑,未来也会有其他的小丑。但我不知道世界是否准备好了迎接这个小丑。也许世界已经准备好了?这部电影相当地好。它很疯狂,也很大胆。它无所保留。我不敢相信这部电影竟然存在。
风光无两的R级片作为R级片,这是一部并没有在国内上映的电影,却频频登上热搜,成为话题之王。除了惊人的影响力,《小丑》已经拿下了第76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同时,华纳已经开始着手准备冲刺今年的奥斯卡。
《小丑》是一部真正的独立电影,不是DCEU的延伸,也不是作为小丑初代IP的作品。作为一部起源电影,《小丑》又不同于寻常意义上的起源电影。它不是某个超级英雄的“前传”,没有振奋人心的逆袭场面,更没有为了拯救世界、保护人类的牺牲。
不是人人都能成为超级英雄。但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因为这“糟糕的一天”而终成小丑。而这也不由得让屏幕前的我们反思。在外面光鲜明亮的世界,又有多少个无人知晓的阴暗角落里,隐藏着或是埋没了多少不公、霸凌、欺压……
④ 如何评价小丑这部电影
《小丑》是一部很有深度的电影,当一切美好皆为虚妄,唯有在痛苦中放声大笑。
《小丑》绝非一般好莱坞超级英雄电影。它没有拥有超能力、高科技、会飞来飞去的超级英雄,没有纯CG绿幕拍摄场景。假如将“哥谭市”“阿卡姆疯人院”“布鲁斯·韦恩”这样的DC漫画设定名称更换掉,就毫无任何“漫改电影”的痕迹。即使观众对DC漫画一无所知,也不耽误理解剧情。
它没有一个标准好莱坞商业巨制中必有的典型“反派”,更没有打败天下无敌手、拯救世界的“正派主角”;更让我吃惊的是,它甚至几乎没有任何动作戏,没有任何格斗互殴场景。仅有的暴力元素屈指可数,只有三场干净利落的暴力戏,极为克制。
他深爱着黑人女友丽塔,他视著名脱口秀主持人杰瑞为好友,反复练习自己成为杰瑞脱口秀节目嘉宾的状态,甚至做起了自己已经功成名就、赢娶娇妻的白日梦。但现实同样击碎了不堪一击的梦想,主持人杰瑞收起了客套的面孔,毫不留情地将不请自来的他扫地出门。
为了登上梦想的舞台,鲁帕走上了疯狂而出格的道路。而在《小丑》中,德尼罗饰演的默瑞·富兰克林,就是《喜剧之王》中杰瑞那样的著名喜剧脱口秀主持人。而杰昆·菲尼克斯饰演的亚瑟,也与《喜剧之王》的鲁帕有很多共同点。
鲁帕成为了杰瑞,亚瑟成为了鲁帕。看到熟悉的演员与桥段,马丁·斯科塞斯的粉丝一定会会心一笑吧。除此之外,《小丑》中还出现了影视不朽的喜剧电影,查理·卓别林的《摩登时代》片段。出现的段落正是著名的“滑旱冰”场景。
电影中的卓别林与现实中的小丑表演者一样,都在用全世界通用的肢体语言,为观众带来欢笑。这既是对卓别林的致敬,也是对小丑的礼赞。银幕内外,两个“喜剧之王”在那一刻惺惺相惜,相互理解。
影片结尾,电影院门口广告牌上出现了两部1981年的影片《凶线》(Blow Out)和《粉雄佐罗》(Zorro, the Gay Blade)的片名。这既交代了电影年代,也延续了布鲁斯·韦恩的父母看完《佐罗》后被杀的系列传统设定。
因此,就不难理解为何说漫威大片是“主题公园电影”的马丁·斯科塞斯,会对《小丑》刮目相看,并一度准备执导这个项目。《小丑》的出色确实与众不同,它并非爆米花超级英雄商业大片,经得起反复观看。
并正如斯科塞斯所说,《小丑》“拥有足够的力量以及非凡的杰昆·菲尼克斯”。在没有动作戏、反派的情况下,全片几乎都由杰昆·菲尼克斯超凡的演技所撑起。他绝对有资格问鼎明年的奥斯卡影帝殊荣。影片中,“笑”的意象贯穿始终,且有三个不同的层次:面带微笑、强作苦笑、放声大笑。
在表演脱口秀节目收获掌声时,在与妄想的女友相约时,在观看《摩登时代》时,亚瑟都露出了开心的微笑。而在遭受挫折时,亚瑟会将双手食指伸入嘴内,强作苦涩的笑容。而这一笑容与结尾面对混乱的街头,亚瑟用鲜血做出的笑容相互映衬。
片中出现最多的,是放声大笑。向心理咨询师诉说痛苦、公交车上受到路人的鄙夷、在地铁路见不平、与托马斯·韦恩谈到自己的母亲、得知母亲的真相、妄想女友的破灭、在杰瑞的喜剧秀受到嘲讽。
电影从头到尾,亚瑟一直在病态地大笑。这种笑既是药物副作用所致,无法控制。也是心理上强烈苦痛的扭曲外化。笑得越大声、越持久,约代表作难以言说的苦痛。悲哀至极。而这种悲哀,“你不会懂。”
(4)小丑电影亚瑟为什么在地铁笑扩展阅读:
《小丑》剧情简介
亚瑟·弗兰克是一名以小丑职业为生的普通人,患有精神疾病的他和母亲一同住在哥谭市的一座公寓里,幻想成为脱口秀演员的亚瑟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的生活着,但是现实却屡次击败他的梦想。
亚瑟渐渐地变得越来越癫狂,某天在地铁上,亚瑟为了自保杀害了几名嘲笑他的人,同时,一个疯狂的想法在亚瑟心灵萌发……在看似和平的哥谭市,即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
⑤ 电影《小丑》究竟是要表达什么呢
由于哲学家齐泽克形容《小丑》讲述的是“对社会政治秩序与虚无主义僵局的绝望”的那篇文章,很多人都认为这部电影归根结底,就是一篇反社会无政府主义的战斗檄文。右翼和左翼都拿“小丑和其面具”说事,称其为社会暴乱的根源和图腾,从而变成了一场“狂欢”。另外一种争议是在影迷中进行的,觉得“小丑”这一角色失去了原著中代表着“混乱无序的邪恶”这一象征意义,而去寻根究底“小丑何其成为小丑的?”很多影迷认为这一心理变化的过程,暗示关键点在于小丑的血缘来历和伴随之家族“遗传”性的精神疾病,从而将角色身上的神秘性和不确定性剥夺干净,这是对原著的一种无知亵渎。
⑥ 为何在小丑电影中,所有出现的时间都是11:11
一:《小丑》中多次出现11:11的含义在《小丑》电影中,所有出现的时间都是11:11,是因为这是导演在暗示我们,电影中很多场景都是小丑自己幻想出来的。
在《小丑》正片中,男主亚瑟到小丑的演变,影片中大部分都是男主角的幻想,同一种场景可以找到多种不同理解,这也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小丑》正片中出现过很多次11点11分,原本这个时间并不特殊,但是因为11点11分总是出现在特殊的场合而引起了观众的注意,11:11这个数字是一个理论的延伸,第一次出现11点11分的时候是在开场不久后亚瑟的谈话治疗,也是电影中第一次出现默里的节目,亚瑟幻想在默里的节目中,他得到观众的认可和掌声,这一段是在强调亚瑟非常渴望获得世人的认可,因为亚瑟是一个不折不扣游走在社会边缘默默无闻的人,第二次出现11点11分是亚瑟幻想自己在观察室用头撞门,但其实在正片中,这是个回忆,第三次出现11点11分,是影片结尾时亚瑟被解雇当天的最后一次打卡,整个电影其实就是现实和编纂的"回忆"。
⑦ 电影《小丑》为何如此火爆
电影《小丑》是电影历史上第一部10亿美元级别的R级片,是第一个漫画改编电影获得奥斯卡影帝的电影,更加厉害的是这部电影没有在中国大陆上映的前提下还能够取得如此高的票房。
小丑形象在许多经典的蝙蝠侠电影中出现,无论是杰克尼科尔森还是希斯莱杰,扮演的都是一个与蝙蝠侠作对的小丑。只有这个版本的小丑阿瑟,他是一个与整个社会作对,同时也是与自己作对的人,也许这就是2019年的电影《小丑》这么火爆的原因吧。
⑧ 小丑坐在地铁上笑的电影叫什么
你说的应该是 ”joker”中文就叫做小丑,今年10月上映的电影
⑨ 电影《小丑》,为什么说能读懂这部电影的人才是最大的悲哀呢
《小丑》这部电影整体的基调就是压抑的。我仅能用悲哀来形容,悲哀的小丑、社会、制度、思想、主观定义。每一个体制都会或多或少的存在自身的缺陷,小丑代表的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他们在深夜里无助地挣扎着,渴望被社会关注,以至于在经历了满目疮痍后,选择用那么极端的方式去报复社会就推荐!
本以为这部电影会是奥斯卡最佳影片,结果却是寄生虫得了大奖,这两部电影都拍出了人性最黑暗的一面,不过感觉小丑这部电影细节上处理的更好,整个故事更能震撼到人,华金的演技更是无可挑剔,从一个老实又受人欺负的小人物彻底黑化到一个邪恶的人,从开始的同情到后来的彻底黑化,看完整部电影心情是复杂的,到后来彻底的黑化你也又不是非常憎恶这个人。
这部电影意外的在中国很火,应该是因为中国紧迫的生活状态,中国是个人口大国,每个人为了 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条件都奋力往上拼搏,你放松了一口气就有几十几百个人追上你。在这样的高压环境下考验着人的心理素质,你原本单纯善良的内心会被一步步瓦解。一旦掉下来后,有的人还在坚持,有的人逐渐放弃。放弃的人不愿意面对现实生活,把自己封闭起来,就变成了人们口中所说的“抑郁症患者”。
过去,现在,未来,在社会与时空的每个阶段,我们或许都是一个“小丑",不同的是,我们选择了什么?而那将决定我们是谁,又怎样被这世界记住或永远的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