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电影推荐 > 立体电影用什么设置形成的

立体电影用什么设置形成的

发布时间:2021-06-13 08:14:40

① 3D电影是怎么形成的

最常见的电影3D效果,是用“光分技术”来实现的。它依赖于偏振光和滤光片,让每只眼睛只接收到一部分光,而滤掉另一部分。在上世纪拍摄3D电影时,人们会在一个镜头前加一块水平方向的偏振片,只让水平方向振动的光透过;另一个镜头前加垂直方向的偏振片。再将这两个镜头并列,之间的距离和人眼之间距离差不多,就可以开始拍摄了。在播放时,让观众戴上带有偏振片的眼镜,偏振方向和摄像机偏振片的方向相同。这样,左眼的眼镜就会完全滤掉右侧摄像机拍摄的画面,而右眼的眼镜则滤掉左侧摄像机的画面。这种3D电影要求观众必须坐得笔直。

后来,利普顿改良了这种技术,造就了RealD 3D。它的偏振光振动方向在一个圆周上旋转,再加上传统电影速度6倍的播放速度,想怎么歪着看电影都行。现在,RealD 3D已经成为了使用最广泛的3D电影技术。

光分技术是被动式的3D电影技术。也就是说,它不需要控制眼镜。色分技术也是这样。可能有些人还会对上世纪80年代的立体电影记忆犹新———它的两片眼镜片颜色不同。如果不戴眼镜的话,这种电影投影出来像是印刷有偏差的彩色画册。戴上滤光眼镜之后,眼前就能出现色彩鲜艳的立体场景。它最大的弱点是容易引起视觉疲劳,已经淡出电影制作领域了。直到2007 年,Dolby公司开发出Dolby 3D系统,色分技术才重新热起来。借助放在放映机前的滤光片将投影机射出的光线分成红绿蓝三原色光,并分别投影到屏幕上。通过滤光眼镜来分别接收这些光谱的高频部分和低频部分,同样可以实现立体效果。该技术比传统色分技术好得多。最重要的是,放映机装上滤光片就可以放映3D电影,而取下滤光片,还可以放映传统电影。《阿凡达》首映礼上,采用的就是Dolby 3D+IMAX。

只要让两只眼睛看到的图像精确的不同,我们就会看到一个立体的世界。所以主动式3D电影技术采用了另一种思路———控制眼镜的透光,让每只眼睛看到其中一半的画面。只要镜片变黑的程序与显示画面同步,就能构成立体视觉。现在显卡大厂Nvidia已经在家用电脑上提供了这种产品,有些电影院也开始使用这种技术。但是它的成本较高。

目前的3D电影技术已经达到了成熟阶段,至于哪种技术最后会成为主流,已经早已不是技术问题,而是另一个问题了。

3D电影并非电影技术发展的唯一方向。例如“巨型超大银幕”IMAX屏的可视面积比普通电影屏大上10倍左右,且通过多种技术革新来保证在大屏幕上依然能获得清晰良好的视觉效果,更容易让观众产生身临其境之感。在经过30年的发展之后,IMAX屏幕开始成为人们观影的重要标准。这也是许多文章鼓励大家去看3D+IMAX《阿凡达》的原因。

② 3D电影的形成

人的两眼之间大约有6厘米的距离,所以在观看除了正前方的物体外,两只眼睛必然有角度的不同,这个差别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的区别,从而产生立体视觉。所以如果能制作出同一场景、影像的不同侧面(仅有微小的视差)让双眼各看一边,那么在大脑中就能自动形成这一场景的立体影像。而
3D电影的拍摄、制作和放映,就是模拟人眼观察景物的过程。它在拍摄时用两个电影摄影机,按人眼两瞳之间的距离(约65mm)拍摄同一景物,从而得到的不同角度的画幅(左、右眼图像),放映时再将图像同时放映到银幕上,这时银幕上会出现重叠交错的两个影像。观众在看3D电影时,只要戴上“立体眼镜”,就可以让左眼看到左图像,右眼看到右图像,此时在大脑中就会自动复现为触手可及立体影像。
这就是3D的原理,不知你想知道的是不是这个

③ 揭秘3D电影是怎么制作的

3D立体电影的制作有多种形式,其中较为广泛采用的是偏光眼镜法。它以人眼观察景物的方法,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④ 立体电影是怎样的工作原理

立体电影是利用人双眼的视角差和会聚功能制作的可产生立体效果的电影。近年来随着电影《阿凡达》、《玩具总动员》、《诸神之战》等电影流行之后,立体影片被近一步被广泛推广。

深圳骄阳数字图像已为合正集团、勤诚达集团等制作了一批立体电影,这些立体电影投入市场后,以其独特的视觉效果,引起了市场巨大的反响。证明国内4D立体电影已达到国际水平。

⑤ 立体电影的原理是什么

光波是横波,立体电影就是利用了光的偏振现象。
这要从人眼看物体说起。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不但能扩大视野,而且能判断物体的远近,产生立体感。这是由于人的两只眼睛同时观察物体时,在视网膜上形成的像并不完全相同,左眼看到物体的左侧面较多,右眼看到物体的右侧面较多,这两个像经过大脑综合以后就能区分物体的前后、远近,从而产生立体视觉。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当然,实际放映立体电影是用一个镜头,两套图象交替地印在同一电影胶片上,还需要一套复杂的装置.这里就不涉及了。

⑥ 立体电影是怎么制作出来的

立体电影的原理就把左右眼影像分别拍了,而且分别放在荧幕上,通过一个眼镜叫它融在一起来看。拍摄的时候也拍在两条胶片上,放映的时候把这两条胶片上的影像同时放在荧幕上。这样就保证投影在荧幕上的影像是左右眼的,但是你不戴眼镜是看不清楚的,所以关键是在眼镜上。眼镜戴上了就把两个影像还原到正常的左右眼,通过你的大脑你看到的就是立体的了。

立体电影有好多种,有互补色,就是利用人眼对光线接受的颜色不一样形成的,另外一种就是偏正光法。偏正光法的原理就是利用光波的传导,把人的左右眼分开,一个画面是左眼的画面,一个画面是右眼的画面,把左右眼的图象同时放在画面上,当你戴上偏正光的眼镜之后就合在一起呈现了,这时候看见的就是一个立体的东西。但是一定要是2只眼睛看东西,1只眼睛的人看立体电影没有用的,因为1只眼睛形成不了立体效果。还有的人是眼睛有疾病,也形成不了立体的效果,看立体电影时有些人觉得很好看,有些人觉得头晕,这跟每个观众眼睛的生理条件有关系。

一种数字环幕立体电影制作方法,其基于三维动画制作系统,在三维模型所定义的空间建立一个由M×N个窄条组成的圆柱面,对于待制作影片的每一帧,通过两摄影机模型,分别对每一窄条对应的三维场景进行渲染,输出两幅窄条图象;将所述每一帧的2×M个窄条图象按顺序拼接成一帧子银幕图象;然后进行变形矫正和无缝拼接处理制成图像文件。其采用环幕立体视差模型和三维动画技术,可以使完整立体图象在180~360度柱面银幕上进行放映,画面连续、逼真,动感效果神奇新颖,能产生巨大震撼力。

三维立体电影制作初探
参看http://www.86vr.com/news/instry/200606/8447.html
因为有图,所以我不好复制!

⑦ 立体电影是怎么拍成的

立体电影是用两个镜头如人眼那样从两个不同方向同时拍摄下景物的像,制成电影胶片.在放映时,通过两个放映机,把用两个摄影机拍下的两组胶片同步放映,使这略有差别的两幅图像重叠在银幕上.这时如果用眼睛直接观看,看到的画面是模糊不清的,要看到立体电影,就要在每架电影机前装一块偏振片,它的作用相当于起偏器.从两架放映机射出的光,通过偏振片后,就成了偏振光.左右两架放映机前的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互相垂直,因而产生的两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这两束偏振光投射到银幕上再反射到观众处,偏振光方向不改变.观众用上述的偏振眼镜观看,每只眼睛只看到相应的偏振光图象,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机映出的画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机映出的画面,这样就会像直接观看那样产生立体感觉.这就是立体电影的原理.

⑧ 立体电影的制作原理是什么

美国科学家帕维之最近发明一种立体影视旋转银幕。其制作原理是,借助于一系列处于不断振动状态的晶体,在计算机控制下,将激光光束分解为4万多个光点,然后精确地投射在圆球内部,以构成三维立体图像,与此同时,圆球仍以难以觉察的高速,形成连续与活动的画面。

⑨ 美国的3D立体电影是用什么软件制作的

楼上的几位复制的吧,没发言权了。一楼所说国内用的豪杰立体、三维立体画制作工厂什么的没听说过。flash我以为是二维动画所需要的呢,没想到3D电影也能用到。
二楼的你说那么多立体动画片是怎么做的?当然是电脑软件!三楼估计是路过的。
我正好参与过3D电影制作所以了解一些,但本人懒没有深入学习过。
下面只是个人所想,仅做参考。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吧。阿凡达。
3D电影制作是架设两台摄像机模拟人眼进行拍摄。好像是导演卡梅隆用了8台索尼高清进行不同角度的捕捉拍摄。而且将两台摄像机改装成一体。(这是一个成就了,属于研发出一个立体摄像机)方便拍摄3D电影。两台摄像机之间的距离忘了。
而且用了虚拟摄像机,运动捕捉器捕捉人动作和摄像机轨迹。导入电脑三维软件中进行制作。
大早上的有些乱,你可以查查阿凡达的拍摄。国内比不了。
国内大概是2台摄像机拍摄,导演在监视器上戴立体眼镜观看觉得没错了,就将胶片输出成DPX格式,发送到制作人员那里,进行合成制作。没好莱坞那么牛
每个公司每个人习惯使用以及掌握的软件会稍有不同,所以一部片子会有很多软件制作。
我只知道阿凡达的合成特效镜头有6分之一是用合成软件NUKE做的。另外阿凡达的唯美场景大部分是在三维软件vue中实现。特效软件也使用了houdini。
maya和3Dmax。这2个软件大家都知道,所以不用说。肯定也用了。
其他的也有很多,但不做表述了。上面的几个软件是相对比较好用些的。而且参与阿凡达的6家公司也都有公司自己开发的软件插件。肯定实用。
上面提到的NUKE中有立体眼镜节点。我参与的片子就是用这个节点实现的。

我收到的每个镜头两套素材,大体是一个偏红,一个偏绿。各加上所需效果。在NUKE中用节点合成起来,带上红绿眼镜观看,出现立体效果,不抖动,为正确。

这么多,我也没理个头绪出来。
想说的把,用的软件可多了。前期后期一大堆,还不算剪辑,音频软件等。
详聊的话发信息。

⑩ 电影的3d效果是怎么产生的

利用两台并列安置的电影摄影机,分别代表人的左、右眼,同步拍摄出两条略带水平视差的电影画面。放映时,将两条电影影片分别装入左、右电影放映机,并在放映镜头前分别装置两个偏振轴互成90度的偏振镜。两台放映机需同步运转,同时将画面投放在金属银幕上,形成左像右像双影。当观众戴上特制的偏光眼镜时,由于左、右两片偏光镜的偏振轴互相垂直,并与放映镜头前的偏振轴相一致;致使观众的左眼只能看到左像、右眼只能看到右像,通过双眼汇聚功能将左、右像叠和在视网膜上,由大脑神经产生三维立体的视觉效果。展现出一幅幅连贯的立体画面,使观众感到景物扑面而来、或进入银幕深凹处,能产生强烈的“身临其境”感。
以上言论引自网络~

阅读全文

与立体电影用什么设置形成的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国王被吸盘吸走了叫什么电影 浏览:743
国庆期间上映电影有哪些 浏览:64
三个厅的电影院需要多少钱 浏览:11
为什么迪士尼的电影都是中世纪 浏览:145
希尔维亚电影免费观看 浏览:351
好什么好看的励志电影吗 浏览:461
在哪里可以免费看电影盲山 浏览:153
韩国电影方子传免费播放 浏览:925
qq电影机器人免费 浏览:337
冯小刚今年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160
照片怎么剪辑成电影 浏览:453
枪侠电影免费播放 浏览:866
电影锦衣卫用的什么枪 浏览:373
北京电影博物馆怎么去 浏览:903
苹果网上看电影免费吗 浏览:92
韩国好看感人的电影推荐 浏览:606
电影水猴子免费观看 浏览:60
傲慢与偏见迪丽热巴电影免费现在观看 浏览:449
日本最好看的系列电影 浏览:965
中国蟒蛇电影有哪些 浏览: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