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不可思异》电影中到底有什么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可思议》这部电影很独立,很小众,很怪胎。
一共看了三遍,第一遍后有许多不理解,不理解暴力男的出现及死亡,不理解小白鼠的意味,不理解happy的呕吐;第二遍后联想到自己,突然觉得自己有brain和happy身上的共同弊病,觉得自己很失败,心情很抑郁;第三遍后的第二天,我回到了学校,继续以前很厌恶的生活。
Brain的母亲和happy在阳台上的话很有点睛作用,没错,brain一直生活得很平静,但通过那个小白鼠,我明白他的不平静的心,看似外表温和,其实内心纠结,才出现了暴力男---假想敌,让他来打破沉闷,自我搏斗,接受新鲜刺激的拳头与血液,接受从未接触过的happy小姐。他很低调,老实的甚至木讷,他在自己的世界里与假想敌作战,只因他的逃避,害怕现实的各种问题,沉闷、平淡、总是被收养中心的电话拒绝,所以他选择逃到自己的洞穴,和自己作战,对待任何生活中无力抵抗的事,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拒绝。像极了七号小白鼠,也许是累了或是想歇着,所以被医生逮住了,因为他放弃了作战与抗争,每每被暴力男打败。影片的最后他把暴力男插死了,这才代表着他的成长,懂得了奋力抗争,懂得了向happy说No,再杀死另外一个扭曲的自己。再说Happy,其实她和brain有着共同的弊病与致命伤---逃避,只不过在她的身上这一伤口更深,更放肆,一开始不理解她的呕吐,后来释然了。当brain在床垫店告诉她自己已经成功收养亚洲小孩儿时,她用呕吐、恶心来表示自己的抵触,刚以为自己可以找到稳定的人过着稳定的生活来结束自己的漂泊不定时,却出现了阻碍,所以她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逃离那里,去巴黎学厨,其实这一点很像《革命之路》里的April,去巴黎,干什么不要紧,重要的是一定要走,要逃离!
Ⅱ 电影不可思议适合孩子看吗
个人觉得《不可思异》一般,我上周已经去看过了,成年人看的话,内容无聊情节俗套,故事一点都不精彩,以为搞笑阵容强大,怎么知道全场都没怎么笑(笑点低的除外)。里面被称为萌物的么么哒其实一点都不可爱(本人甚至觉得它长得很恐怖,一点都不萌。),而且后面会进化成更丑的怪物,我怕吓着孩子。
下面有网友建议去看《从天儿降》,本人也看了,比《不可思异》还烂,故事根本没有多少连贯性,想到什么演什么,我也是醉了。演员也没有什么演技,都不造演了什么,小朋友看其实也没什么乐趣。(艺兴粉别打我,我个人还是挺喜欢艺兴的,但是电影编剧真的太烂了,和艺兴关系不大。真的,相信吧,艺兴棒棒哒。)
最最推荐给你的是刚上映不久的《圣诞大赢家》,动画片,3D的,小朋友一定喜欢。快圣诞节了,也可以算是一份圣诞礼物吧。
Ⅲ 《不可思议》结局
《不可思议》结局是开放式的,没有明确的结局,留给观众无限的遐想空间。
首先,这种开放式的结局体现在影片的主要情节并未彻底收尾。在影片的最后,主人公面临的困境并未得到完全的解决,而是以一种悬念的方式留给观众去想象。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增加了影片的艺术张力,也让观众能够更深入地思考和解读影片所传达的信息。
其次,影片的结局也体现了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在影片的过程中,主人公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和变故,这些经历让他对自己和周围的世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结局的开放性,则让观众能够自己去想象主人公的未来,以及他在这些经历之后的成长和变化。
最后,这种开放式的结局也体现了电影艺术的魅力。电影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更是一种能够引发人们思考和感悟的艺术形式。通过开放式的结局,电影《不可思议》成功地引发了观众的思考和共鸣,让每个人都能在影片中找到自己的解读和感悟。这种灵活性和创造性,也使得电影能够适应不同的观众和用途,让每个人都能从中获得独特的观影体验。
例如,有的观众可能会认为主人公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挑战后,会变得更加坚强和成熟,从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而有的观众则可能会从影片的结局中感受到人生的无常和不确定性,进而引发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思考。这种开放式的结局,无疑增加了电影的层次感和深度,使得《不可思议》成为了一部值得一看再看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