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电影《你好,李焕英》中哪个瞬间戳中了你的泪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519条回答。
萨沙昨天刚看完,说说自己感受。
李焕英最感动人的地方,其实就是最后的翻转。
直到最后,我们才发现,这压根不是穿越剧,而是弥留之际的母亲李焕英的一个梦。
真实世界中,40多岁的李焕英遭遇严重车祸,已经奄奄一息。而自己一直没什么出息的女儿,连夜守着她,已经累的趴在床前睡着了。
这个梦并不是女儿穿越了,试图让母亲开心,挽回母亲人生的很多不如意和失望。
其实,这是母亲李焕英的梦,目的是满足女儿(想让自己开心的)愿望,同时表示自己对似乎一事无成笨女儿的鼓励和支持。
在出车祸前,女儿刚刚用假文凭闯了大祸,让母亲丢进了脸。
之前,母亲也埋怨过:你有做过一件让我长脸的事情吗?
其实,这种话对于孩子的伤害是很大的,母亲事后肯定会有些内疚。
虽然出事前,母亲宽慰了女儿,还赞扬女儿将来一定会有出息,然而随后就撞车了,并没有说完。
这是母亲的遗憾,就在梦里进行弥补。
第一次母亲和王琴抢电视机,其实是因为女儿在全力帮忙。
她不愿意当着女儿的面输给王琴,才那么拼命,甚至差点打起架来。
第二次母亲明明知道自己凑不齐一个排球队,而队员也没有一个愿意好好打球的,就为了女儿仍然全力拼搏。
大家注意,其实他们明明少一个人,就应该放弃比赛了,就算硬拼还是会输,母亲也拼命去打。
因为这是女儿费尽心思张罗的比赛,她自己至少要拼尽全力,不让女儿失望,比分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第三次母亲出人预料的没有满足女儿的愿望。
这是因为,女儿为了母亲将来过上好日子,宁可自己不会出生,全力撮合母亲和厂长儿子结婚。
母亲明白女儿的心意,但她认为女儿的存在,比自己的幸福还要重要,所以突然就同看起来懦弱平庸的男人(贾晓玲真实的父亲)领证结婚。
第四次在吃饭时,母亲虽没有点破,却说出了自己的对女儿的重视和鼓励,认为女儿一生开心就足够了,这是自己最大的愿望。
这些都做完以后,其实母亲已经濒于死亡。
她梦中的色彩也逐步剥落,最终彻底消失。
电影其实只是一个普通不能再普通的母亲,对于女儿深厚的爱。
就是因为爱女儿,母亲才默默的配合那个梦中虚拟的女儿,做了很多的事情。
可惜,这终究是一个梦,现实中的贾晓玲是看不到这一切的。
不过母亲也不在乎,只要未来女儿生活的幸福,自己也就满足了。
看电影的时候没有哭,在评论区刷到一个故事泪崩了。
有网友说:“不是每个人童年都拥有像“李焕英”一样的妈妈,自己经历的是脾气暴躁的强势妈妈,动不动就用恶毒语言骂自己女儿的重男轻女的妈妈。只是慢慢长大后那个妈妈对女儿的态度才好了些,但是重男轻女的内心却永远改不了,这在女儿的心里一直都像一根刺,因为每个孩子都想得到平等的爱!”
原来不是每一个人都是被爱包围着,也不是每一个女人都有资格做妈妈。
生而不养,又有什么资格来谈及母爱呢?有些女人还会把怨气撒到孩子的身上,孩子成为了她们的出气筒,仿佛自己不幸的婚姻都是孩子造成的,自己没有一点的责任。怨天怨地,却从来不会反思自己。这样的人,成为她们的子女也是一种罪孽。
一个解不开的劫难,就是从一个没有母亲的妈妈开始,都说一个女人可以影响三代人。一个不会爱的人,又如何谈得上去爱另外一个人。
“如果我妈当年不生我,会比现在过得幸福
吧”其实孩子也一样,都有希冀,希望父母能给幸福。
“我未来的女儿啊,我就让她 健康 快乐就行了。
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 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愿你一路上,有良人相伴 。 愿时光能缓,愿故人不散; 愿独闯的日子,不觉得孤单。 其实这才是一个母亲最真实的心愿,只要孩子 健康 快乐过一生,自己再痛也会忍着。
因为先前看过小品《你好李焕英》,所以我在看电影的时候,以为故事大概发展应该和小品的差不多。
影片前100分钟,确实和小品的节奏差不太多,在贾玲、张小斐、沈腾等人的精彩表演下,电影幽默中带着温馨,让观众在开心的同时又有一些触动。
但是电影后20分钟,是我认为相比于小品,改动最为成功的地方,可以说是惊艳得让我拍案叫绝 。
在送走去深圳发展厂长之子沈光林后,贾玲也准备从1981年回到现实。
但是一睁眼,还是在胜利化工厂的门前,没办法只好接着和张江、冷特两位“叔叔”唠嗑。
张江说贾玲裤子上的补丁很好看,贾玲说这是年轻的李焕英缝的,冷特说自己的妈妈手笨,缝的补丁又大又丑。
贾玲说现实中的母亲一开始也是手笨,后来才会的,说到这里,她忽然意识到——这时候年轻的李焕英不应该会缝好看的补丁图案。
贾玲一边哭着,一边重复着:“可是我妈现在还不会缝啊,可是我妈现在还不会缝啊……”
当时看到这段的时候,我的眼泪一下流了出来,再也忍不住了。
贾玲明白,穿越到1981年的,并不只是她自己,母亲也回来了。
她想让李焕英高兴,母亲则想让贾玲了却遗憾,能够真正地放下。
贾玲一边跑一边哭,银幕外的我和其他人是一边看一边哭,放映厅内可以清晰地听见此起彼伏的哽咽声。
记得看完电影的时候,很多人出来的时候,都说口罩湿了。
豆瓣8.3分,春节档口碑最好的电影,贾玲的真诚让人感动
初二那天,本来是带着孩子去看《熊出没》的,结果阴差阳错看了《你好,李焕英》, 一个大男人几次留下了泪水,就连六岁的孩子也说,这个片子很感人。
作为春节档的电影, 《你好,李焕英》在商业上无疑是成功的,截止2月18日,票房已经突破30亿;而能引起观众们的共鸣和感动,在艺术上它也是合格的。
要说泪点,不仅仅只有一处,在观影过程中,我数次留下了眼泪。
最感人的一幕当属贾玲发现自己的衣服已经被妈妈缝上了小狗的图案,她幡然醒悟妈妈也一起穿越过来了。
原本是贾玲想通过自己穿越过来的能力,帮助妈妈更快乐;却没想到妈妈早一步先穿越,反而是妈妈一直在配合贾玲,让贾玲更欢乐。
都说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长不大。这话在《你好,李焕英》里得到了完全的印证。
贾玲无疑是个懂事的孩子,虽然在电影里她成绩差、大学录取通知书作假,但妈妈李焕英都原谅了她;
在穿越的时间里,妈妈李焕英始终用关爱的眼光注视着她,配合着她,顺着贾玲的心意,做着贾玲以为能让妈妈开心的事情。
而实际上,妈妈李焕英看重的并不是自己,而是贾玲的欢乐。
就像电影里的台词:
什么家财万贯、事业有成、功成名就,这些牵绊着子女、世人关心关注的事情,在家长看来,都比不过子女的 健康 快乐;
子女的过错,家长也会毫不犹豫地扛下来。
在我看来,《你好,李焕英》最动人之处在于唤起了子女与父母之间感情的共鸣。
只有父母对子女的爱,才是无私的、随时随地付出而且不求回报的。
与父母的爱相比,即使自己的丈夫、妻子的爱也是无法比拟的,朋友之间的情谊也会淡化。
多对自己的父母投入点感情,即使是相互配合演戏,也是好的。
因为这个作品是贾玲怀念自己母亲的用心之作,贾玲在节目里曾经说过,自己北漂那几年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妈妈买个妈妈很喜欢的绿色的上衣,可是在她买了还没送给妈妈的时候她妈妈就发生车祸去世了,《你好,李焕英》这个作品还是有很多笑点,同时,也让我们在欢笑中感受到深深的母爱,和亲情。建议大家可以观看一下。
每次看都哭 每一次 04年我妈妈突然去世了 05年我高考顺利进入大学 感觉自己青春期就是从疼痛中成长的 这个小品好多台词都让我很揪心 我现在不敢细想 一想还是哭的厉害 我一直以为我妈在某个地方看着我保护着我没有走远 她年轻时候的照片 她年轻时候的故事我都牢记 说不下去了 眼泪已经出来了
票价戳中了我的泪点!
我太穷了!
妈,我想你了
为什么看了《你好,李焕英》都会哭?感染力强的作品都会引起观众的共鸣,穿插时空的母女之情,贾玲的母亲在一场车祸中不幸去世,来不及弥补的遗憾,失去了才知道拥有过的是多么珍贵,纵然时光的指针滴滴答答走个不停,心里的某处地方依然停在原处缅怀着过去,因为那是心中提不起的痛。
《你好,李焕英》这部作品的前段看了 搞笑 ,当李焕英邀请她一起回家吃饭时,她听到了时钟滴滴答答的声音,那一刻母亲再也看不见她了,回想着以前在一起的时光,贾玲和时空中的母亲对话着,声声在敲打你的心,失去了永远再也回不来了。
——妈,我给你买了冰箱还是双拉门的
——妈,我给你买了那件绿皮衣
——妈,你怎么那么爱笑呢?
——妈,我想你了……
因为大家都是人!都具备认知世界,感知世界的能力。更多的不用多说了!
这部电影,是贾玲写给母亲李焕英的“情书”,真情流露,所以感人至深。
在农历大年初一的“黄金段位”播放,的确是效果奇佳。贾玲19岁那年,妈妈李焕英在去干活途中坠车身亡,对她来说就是致命的打击。
在 情感 丰沛的青春时代,那是心灵无法承受之重。要用一辈子慢慢治愈。
于是,她用电影的方式,穿越时空回到母亲身边,跟她朝夕相处,耳鬓厮磨,把爱渗透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当中……
Ⅱ 《你好李焕英》观后感700字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观后感吧。但是观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我整理的《你好李焕英》观后感范文700字(通用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春节遇上情人节,年味与浪漫撞个满怀,这天去看了刚刚上映的《你好,李焕英》,这部电影是由喜剧演员贾玲根据自己的真实经历自导自演的。
这部电影从花絮和预告开始,就已经让人处处都觉得感动,虽然这部片子是以贾玲妈妈为原型,但是天下父母都是差不多的。每一个人都想拯救世界,却没有人换位思考一下,大部分人的爱是慕强的,是有要求的,但爸妈的爱不是,他们的爱是希望你好,健康快乐,就是他们的最大心愿。
生老病死是不能避免的,但最好别留遗憾,虽然看《你好,李焕英》,之前已经做好了心里准备,但还是忍不住哭得一塌糊涂,电影穿插着搞笑煽情,中间也很让人反思,或许我们都可能是“贾晓玲”一个普通人,所以显得结尾更加感伤。
贾玲想通过电影告诉我们不要等要你想要表达那份爱的时候,接收的人已经不在了。背井离乡与陪伴父母,这也是当代很多奋斗在大城市年轻人心中的痛,我们离开父母来到异地打拼,是为了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两句诗就可以看出“儿行千里母担忧”的默默付出。我们总是在追求自己想要的,让父母在等自己有钱、有时间、有出息了、等自己的梦想实现了……
你讨厌父亲的平庸,却不知道他也曾经是个满怀梦想的少年,你嫌弃母亲的唠叨,却不记得她也曾经是个对镜贴花的姑娘。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双亲故,此生只剩归途。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不管什么事情,不要等到失去才后悔。灵前两行泪,不如生前一碗饭!莫做迟孝之人,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珍惜父母健在的时光,尽自己一份孝心,用心感受父母的不易,感恩母爱的伟大,也许你还小,是个孩子,也许你已至中年,已为人父母,但你仍然是父母眼中孩子,不管你是何种角色,不管你作为游子身处何方,过年了记得回家看看!在新年第一天用心对爸妈说:新年好,我爱你们!愿全天下父母新年快乐,身体安康,万事如意!
昨天去看了《唐人街探案3》,今天又看了一部《你好,李焕英》。让人又哭又笑,看似是一部让人爆笑的喜剧片,但结尾的剧情反转,真叫人措手不及,同时又感人至深。
女主人公贾晓玲为了使母亲高兴,自己伪造了大学录取通知书,却不小心让母亲看到了真的录取通知书。离大学开学的月子还有一个月,母亲却不幸因车祸离世。这次意外,使贾晓玲意外的穿越到了1981年,她出生前一年,成了一段奇妙经历。
贾晓玲回到1981年后,与正值青春的母亲李焕英相遇,成为了母亲“二姑家的表妹”。李焕英却在私下里照顾贾晓玲,直到贾晓玲发觉自己即将要回到现代的时候,自己牛仔裤上的补丁却成了重要线索:那时候的妈妈根本就不会绣花,为什么能缝出如此精美的图案来?贾晓玲一边痛哭,一边回忆着原来的点点滴滴。其实里面的一些细节都可以证明,当贾晓玲穿越从天上掉上来时,是李焕英用自己的身子挡住了她;贾晓玲喝醉时,母亲李焕英一步一步把她背回家;与厂长儿子沈光林表演二人转把观众逗得哈哈大笑时,坐在台下的李焕英却泪流满面……
这部电影总共120多分钟,前100分钟几乎都是以喜剧的形式来展现,笑点有不少。影片的精华是在最后的二十分钟,气氛突然沉闷了不少。原来李焕英早就知道贾晓玲是她的女儿,只是在暗中默默守护她,李焕英其实也与贾晓玲一同穿越回到了过去。
有些事情失去才会懂得珍惜,贾晓玲在母亲意外去世后,痛心不已。在穿越之后,贾晓玲便更加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时光,想方设法使母亲开心起来。若不是这次机会,贾晓玲可能会后悔一辈子。
“我只希望她健康快乐。”这是剧中李焕英对于女儿仅有的一个希望,没有过多的要求,只有这简单、质朴的愿望。趁现在的机会,珍惜与父母在一起的时光,而不成为一生的遗憾。
《你好,李焕英》之所以能深受观众喜爱,因为它不仅仅给观众带来欢乐,还让人很感动,更让人有收获,懂得珍惜母爱。
电影女主角贾晓玲,她从小就不让妈妈李焕英省心。小学时,拉裤兜,跑步弄得裤兜伤痕累累。中学、高中时,成绩很稳定,因为一直稳坐倒数第一。到考大学时,为了让妈妈高兴,竟然伪造了一张入学证,直到最后被妈妈发现这是假的。她坐着妈妈的自行车,高兴之际,被一辆货车撞飞,导致她妈妈重伤不醒。这时她伤感到:我没一次让你开心过。
她在妈妈病床前趴着,慢慢的陷入一个幻想中。醒了之后的她,竟然发现穿越到了1981年。从此就开始了,贾晓玲为了让妈妈李焕英能够开心所做的一系列事情。但是最后,她发现,妈妈李焕英也穿越过来,在为她努力改变着命运……。她为妈妈努力,妈妈也在为她拼搏。贾晓玲这时,拼命找着妈妈李焕英,看到一幕幕:在受挫折时,妈妈给她的让人振奋的鼓励;把她送上客车,妈妈不舍得买车票,竟然自己行走在冰天雪地;还有一次次妈妈高兴的牵着她的手……,这些引人泪下的画面,我感受到了她对妈妈的爱,也感受到了妈妈对她的付出!妈妈的一句:我希望女儿健康快乐的活着就好!让我感动不已,潸然泪下。
母爱平凡且伟大。母爱隐藏于生活每个细节,母爱似滔滔黄河永不止息,母爱如皎洁的月光纯白无暇。在你彻夜苦读时,母亲是陪你亮到白昼的灯光;在你无法逃出失败的阴影时,母亲是照亮你的那缕阳光;在你遇到困难时,母亲是你坚实的后盾。尽孝在当下,在母亲生病的时候,为她端去一杯药,操劳起家中的事务;在母亲孤单的时候,放下手上的事情,陪她聊聊天;在母亲劳累的时候,给她倒杯水,捏捏背。时光渐行渐远,您陪我长大,我陪您变老,母爱带来的影响会永远留在我的心底,今后我一定会珍惜母爱,珍惜与母亲相处的每时每刻。
在寒假期间,我们全家看了一场关于母爱的电影,名字叫《你好,李焕英》。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贾晓玲从小和别的孩子不太一样,没有做过一件让妈妈开心的事。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就总是闯祸,上学后又经常被老师叫家长。她的妈妈李焕英挂在口头上的一句话就是:“晓玲啊,你什么时候能给妈妈长回脸啊?”于是在高考后,贾晓玲终于给妈妈“长了脸”,因为她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
妈妈大摆酒宴招待四方,却无意中发现了贾晓玲的录取通知书是假的,贾晓玲只是被普通大学录取了,之所以这样做只为了讨妈妈开心。知道了这一切的妈妈并没有为此生气,反而安慰晓玲今后一定可以大有作为。就在这时,迎面驶来的汽车将这一幕温馨场景打破。
贾晓玲再次醒来时已经在母亲病床边,看着母亲苍老的`面容,贾晓玲追悔莫及,怀着悲痛万分的心情她竟然穿越到了1981年,并意外和20岁的李焕英成为了远房亲戚。于是贾晓玲决定,这次自己要亲手改变母亲李焕英的命运,让她的母亲过的比现在幸福。
她先是帮李焕英抢到了电视机,让她成为了胜利化工厂第一位拥有电视机的人。又鼓励李焕英参加女排比赛,得到厂长的青睐,和厂长的儿子相了亲,并决定给自己“换个爹”,暗中撮合李焕英和厂长儿子。可这时李焕英却和贾晓玲的父亲偷偷领了结婚证。贾晓玲深知已无法改变母亲的人生轨迹,想再次回到2001年,却发现了一个秘密,原来母亲竟是和自己一起穿越回来的。本来想守护母亲的自己,原来是被母亲一直保护着。影片的最后,贾晓玲做到了大有作为,承诺给母亲的东西也兑现了,可母亲却不在了。
随着影片片尾曲的响起,我的眼泪一滴滴的掉下来,周围的观众也在低声抽泣。这部影片在我看来完美的诠释了平凡而又伟大的母爱,以及“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痛楚。回想一下我的妈妈,也在为我默默的付出,正是因为她的付出我才得以茁壮成长。看完这部影片,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珍惜眼前人”,不要等失去了再追悔莫及了。
今天和张先森、果果去看了《你好李焕英》,带着满满的期待,结果也没有让我失望。
全程都是很欢乐的,没有朋友圈说的那样悲,让我掉下眼泪的是她的母亲转身下了车,镜头闪过贾玲的镜头,她笑着坐在车上,和黯然走在雪中的身影形成对比,这样无声的牺牲不知有多少回,而我们全然不知。
看这部电影让我想起的更多是我的爷爷,他就是一辈子都在牺牲,都在奉献,记得初中有一次中午给我午饭,他在送饭途中被一辆车撞倒,擦伤了,自行车都撞坏了,可他在我快要上课前,赶到教室,硬是把饭塞给我,自责地说:耽误我下午上课了,全然忘记了自己擦伤出血的脸庞和擦破衣服露出得淤青的手肘。这让我想起了一句话:“爱你的人怕给你的不够多,不爱你的人怕你要的太多。”
用真情实感做出来的东西真的是会让人产生共情的,贾玲哭着跑向妈妈,隔着屏幕我也感受到了满满遗憾,19岁的遗憾这一生都将铭记,我相信也正是这个遗憾才能让她负重前行,不忘初心。是啊……谁能没有遗憾呢?临终时未能见上最后一面的爷爷,未能带他坐坐飞机,看看那么大的世界……
我们一生都在互相给予着,也在彼此亏欠着。望眼这人世间,处处都是陷阱,也处处都是温情。哪里有那么多说得清楚的明明白白的爱呢,我们终其一生,追求的不过是爱与自由。这中间经历过的种种波折,终究会就着酒咽下肚去,而后笑开颜。
所幸余生我最珍贵的人还健康快乐,我们都应该感到幸运,也应该知道珍惜。
最后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母亲时,对待自己的孩子不要忽视与冷落,给他充足的安全感,不计付出与回报,只愿健康快乐。也不要过多牺牲自我,让孩子怀着满满负罪感前行。我们都是独立的,互相尊重但不必以孩子或母亲的身份各自带上枷锁。互相鼓励互相认可,大胆说我爱你,不矫情不扭捏,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我期待着。
今年春节档有一部电影《你好,李焕英》,是小品喜剧演员贾玲的导演处女作,票房创新高。据说这是根据贾玲的家庭故事自编自导自演的。观影前,我看了很多影评,说是这部电影看哭了很多人,是春节档的一匹黑马。我也是喜欢看好电影的人,受不了诱惑,趁着假期的尾巴,于2月18日下午四点半独自一人走进了集美万达影城。
两个小时的影片,自始至终我也没有看到左邻右舍有人在擦眼泪,更没有看到所谓的哭得稀里哗啦的场面。可以说整部影片并没有一个场景或者一个细节会让我感到鼻头发酸,更不会让我不自觉有流眼泪的冲动。
电影散场开车回家的路上,我把整部电影回顾一下,发现其实贾玲所要表达的意思是所谓她作为一个女儿没有做到孝敬母亲所该做的事;而在我看来,贾玲没有做到的这些事,现在的每个家庭里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在想,如果贾玲不是现在这个年龄层的人,不知道她会不会想要表达这样的心情。
我们看看现在的孩子,不要说他们如何去孝敬父母,就说说最平常的小事。每餐饭吃完了,哪怕把自己吃过的饭碗自己洗一洗,地板脏了,哪怕拿起扫把把地板扫一扫,这就是让父母欣慰的孝敬父母的一种表现了。可惜,很少见。父母生病了,把父母或家里人换洗的衣服放到洗衣机里面洗一洗,这么简单的小事,很多小孩都是视若无睹。
让我感触最深的事是,近年来,我在社区当了许多场次的白事司仪,看到个别子女在送别父母的拜别仪式上,不仅他们没有一滴眼泪、没有忧伤,还有人居然还在笑。看到这种人,有时候我真想给他一巴掌!
时代不同了,突然发现现在的一代人总是没有老一辈人那样的亲情关系了,包括父母与子女之间的那种亲情。所以,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我并没有流下哪怕一滴眼泪就正常不过了。
Ⅲ 电影你好李焕英颁奖词
“我这辈子真的挺幸福的,你怎么就不信呢”在看这部电影之前,身边有很多看过的人就说很感人。我自认为我是一个泪点比较高的人,也没想到自己能哭成渣。很多人对亲情应该是一点抵抗力都没有。 从贾晓玲和李焕英喝酒那里开始就泪目了,直到后面贾晓玲发现了妈妈是跟她一起穿回来的,整个人就完全崩了。与其说是贾晓玲穿越回1981完成自己遗憾的事情,不如说是李焕英同志在弥留之际拉自己的女儿到了自己的世界,告诉她要她健康快乐的活下去。我们见妈妈的时候,她已经成为妈妈了。从贾晓玲从天上落下的时候一句“我宝”真的让人承受不住,特别是贾玲本身说自己的母亲没有见过自己在台上的表演,所以贾玲在1981时期,和沈光林的二人转,李焕英看到最后也哭了,因为那是她第一次看她女儿在台上演出啊! “打我有记忆起 妈妈就是个中年妇女的样子 所以我总忘记 妈妈也曾是个花季少女”。
最受不了了的时候 是晓玲一边哭一边跑回去找妈妈的时候,一边奔跑,一边在说,她现在还不会缝啊。视角转为一次次在1981年开始遇见前的片段,一页一页相遇之前的伏笔放映出来,在看到李焕英望着从天而降的晓玲叫宝儿,然后身体自动的伸出手去接她,发现接不住后直接去用身体接她的时候,哭的不能自已。脑海里一直反复的想起那句话,我来了,你开心吗。我开心啊!还有在晓玲和焕英在争论中不小心撕坏了结婚证的时候,焕英哭着对晓玲说,这辈子我过得很幸福,你怎么就不相信呢。这大概就是在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生命的另一个时空,她想告诉她,又告诉不了她的事,在这里告诉她,陪伴她,陪她一场开心,让她安心,不要悔恨。看完一场,我觉得,1981年的相遇,不过是在现实已经无力的她,送给自己女儿的一场愿望,和她所能满足的,最后的陪伴。也是现在的贾玲,未尽的遗憾,和对遗憾的弥补。真的很棒,我很喜欢!贾玲也很棒!
能感受到贾玲的心意~ 不管别人的评价 个人认为是超好看的,而且真的很好哭(别杠 ,杠就是我对,你不哭也不关我事,反正我哭了,你提的意见我也不听)。通过电影让大家都能记住自己的母亲是一件很令人骄傲且很有纪念意义的事。 说实话,这是最近两年我看过的笑点最多,但是与剧情融合最恰到好处的一部电影,贾玲不愧是小品演员!真的好棒,我全程是又哭又笑,到了哭点我是真的直接暴风哭泣。再说说演员,其他演员都很熟悉了,一如既往的喜欢。重点说说张小斐。我是通过电影才知道了张小斐的存在(别说不可能,小时候脸盲,长大了不看春晚,**走开,杠也还是我对)。张小斐真的真的 ,演到了我心坎里。她的一颦一笑牵动着我,非常出彩的女演员,希望她能越来越好。 大概就是这么多,还有很多我觉得很好的点,但我语言组织能力不太好。总之,我太喜欢这部电影啦!《你好,李焕英》值得!
Ⅳ 影片《你好李焕英》发布珍藏版海报,说说这部电影为何这么火
第一是这部电影本身的质量是非常不错的,作为一部春节档电影,它本身质量还是比较好的,至少没有什么槽点,也就是说可以看得下去的。像这样的电影一般都会有比较好的票房,而且主要贾玲有一定的票房保证。这个人物本身就自带一部分流量,所以许多粉丝都会冲着她的名头去看这部电影的,从而带来了一部分的流量。第2点其实就是同行的衬托,春节档电影一共有7部,但是质量高的却很少,像唐人街探案系列的第3部,质量并不是很好,只不过它的流量在第1天的时候是非常高的,所以它的票房在前几天占据了排行榜的第一,只是到了后面的时候观众都知道了,唐人街探案第3部的质量不行,口碑非常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