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泽明的导演手法非常简练,视觉形象十分生动,动作性弱,节奏缓慢,蒙太奇技干净利落。他的影片大多采用对称手法,主题上深刻揭示人性与灵魂的冲突与撞击。虽然描写的是日本民族的现实与历史,但主旨终究是探寻人类亘古以来无法回避的本质问题:良知,动乱,伪善,伦理,贪婪,恐惧,卑微等。他经常使用长镜头,全景式的表现手法,画面色彩浓郁清澈,构图极富东方绘画神韵。片中人物的命运扑朔迷离,极富西方戏剧风格。一般都会出现一个看似微不足道或地位卑微的小人物,却常常有惊人之语暗示影片的结局和主题。男主人公都带有强烈的两面性,心地善良的人往往面目丑陋,行为粗鲁;而自诩为英雄的人实际上是意志薄弱,不谙世事的蠢货;处于从属地位的女性角色都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950年黑泽明导演的作品《罗生门》举世闻名,影片独特的思维和表现技巧所构成的影像,让西欧的影坛叹为观止。五个凶杀案的当事人和见证人,说出了五个不同的结局,究竟谁说得对?事情的本来面目又是怎样的呢?影片描写了人心灵深处奇异复杂的阴影,尖锐地剖析了人性最深奥的部位并公之于众。错综复杂的蒙太奇手法展示出人彷徨于心灵的丛林之中的困惑。《罗生门》描绘了人那种与生俱来的虚伪本质的罪孽图画,揭示了人难以更改的本性:人即便到了死的时候,也是不会放弃虚伪和伪装的。 1954年,黑泽明拍摄的《七武士》被称为日本娱乐片的顶峰之作。他从未忘记对社会的愤恨以及对弱者的同情,其正义感和道义上的斗争仍坚持不懈。影片描写身处古代乱世的村民委托七个流浪的武士剿灭山贼,黑泽明以超人的导演技巧,用千军万马的气势来展现七武士与山贼的博杀,黑白影像突凸了生存的险恶和人性的坚韧勇敢。 从1958年后,日本电影从顶峰一落千丈,为摆脱困境,黑泽明的电影趋向娱乐性,艺术性有所削弱。进入80年代,他拍出了一部在日本影史上制作规模最大,震撼世界影坛的巨制《影子武士》,惊险的传奇故事,辽远恢宏撼天动地的战争场面,让人叹为观止;加之日本民族传统戏剧表演技巧辅以诗化语言,激情典雅,韵味悠长。 1985年,又一部纯粹的黑泽明电影《乱》问世,影片改编自莎士比亚名剧《李尔王》被一贯挑剔而刻薄的西方影评家称为‘最优秀、最准确地表现了莎士比亚原作精神的影片’,其要探讨的主题是:人类动乱的根源来自于人本身。黑泽明采用很多大场面和长镜头,让世界的纷争,人心的涣散,个人命运的不可知,在摄影机的凝视中缓缓走过,仔细精微的透视着历史烽烟中的世情和人心。 电影天皇黑泽明在其电影中,以其恢宏的气势,浓郁的色彩,针锋相对的对峙与冲突,别具一格的影像造型,向观众展示了人生的痛楚、疯狂、欲望、毁灭、欢乐、解脱、温情、迷惘等种种的景象,深刻无情的解剖和展示了人类灵魂。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他精湛的导演语言。电影,究其本质便是镜头的影像。黑泽明电影的魅力和魂魄更是蕴藏于他那精心推敲设计的镜头影像中。黑泽明有着很深的绘画功底,在电影开拍前,他也总是将自己对未来影片镜头的想象亲自画出来。反复推敲镜头画面的色彩、光线、人物安排、构图和气氛。他的许多导演的技巧也体现在这些精心设计的镜头造型中。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来谈一下黑泽明电影造型中的导演艺术: (一)对峙冲突场面的造型与构图 在黑泽明的电影中,许多时候人物有着针锋相对的激烈冲突。于是在他的电影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人物激烈对峙的情景。黑泽明对这些场面做出了张力十足的精彩处理,这种张力来自于他对镜头构图和场景造型的富有诗意的使用。 (二)天气的美学 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天气是个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营造和烘托了影片的气氛,而且也象征了人物的内心。黑泽明说,他要么喜欢烈日炎炎,要么便是风雨交加。的确,在黑泽明的影片中,晴天白日的时候真不多见。但狂风、闪电、迷雾、焦躁的烈日,不仅营造了影片的氛围与基调,更重要的是它成为人生处境的象征。 (三)环境与象征 黑泽明的电影无情的展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种种姿态,可以说,一切都围绕人物及其内心的景象。影片中人物活动的的场景环境,也成为剧中人物内心景象的象征。 《罗生门》中,滂沱大雨下破烂不堪的高大的罗生门,正如黑泽明对人生美好的幻想已经残破灰暗、悲观失望的内心。农夫将罗生门上的木头一块块的劈下来烤火,正如最后残留的一丝对真与善的幻想也将被剥落剔除。 (四) 平面化的镜头画面与日本传统绘画 在黑泽明的多部电影中,他都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追求相对平面化的绘画风格的镜头画面。黑泽明通过以下手法来处理这种日本绘画风格的镜头,如淡化光影,人物在镜头画面中的构图,简化人物背景以及摄影机的平视。 (五)人物造型与戏剧 在黑泽明的影片中,有着强烈的日本传统戏剧——能剧的影响。戏剧对其电影的影响,更体现在人物造型上。黑泽明电影中的人物不是指一个个体的人,而是人性的一个个符号。他们代表的是人性中的某个方面,这些角色性格都极其单一,而不是像现实生活中的人物那样性格复杂。因为他们仅仅是人性的某一面的符号,某一种类型。在影片的服装上,黑泽明也借鉴了戏剧服装的浓墨重彩的风格,异常华丽。 (六)场景空间造型与镜头画面风格 黑泽明电影的镜头画面造型具有强烈的日本民族艺术风格。除了上述的黑泽明对镜头画面作出的平面化处理外,影片场景的造型结构也使镜头画面的构图形成了强烈的日本民族造型特色。 (七)《红胡子》中的阴影 《红胡子》是一部具有强烈光影效果的黑白片,场景是一所收容贫困病危病人的小医疗所。强烈的光影常使人物巨大的影子晃动在墙上,死亡与苦难的气息扑面而来。 (八)表演中的雕塑 黑泽明的电影重视造型,不仅在于画面镜头的造型,他在表演中也追求一种造型感。 以上仅仅是从电影造型的角度,谈了大师黑泽明的电影导演艺术,而这仅仅是他导演艺术的一部分。大师作品最重要的更在于他对人类命运的忧虑及对理想人格的深思。
每年都有很多电影的上映,而每一年每一部影片的评价仿佛都有那么的不同,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想要去看一部电影的话,首先都会上豆瓣评分上去看一看它的评分。而这个软件上的评分也是比较权威的,所以去跟随他呢,也会很少的去踩到雷,但是如果在国外的呢,就是有一个烂番茄,他也是一个有关于评分的软件,今天小编想和大家讲一讲一部电影的好坏和是否精彩究竟从哪个方面来判断呢?
我们都说1000个读者心中就有1000个哈姆雷特,而对于一个影片也是如此,为什么说有一些影片非常好看,就是因为它能够打动大多数人的内心深处 为什么有些片子称之为烂片因为他所表达的东西是我们大家不能所理解的又或者是过于肤浅的。
所以一部影片的好坏,也不能完全去按照他的评分而去判断,有很多影片也是被低估了或许隔十年二十年我们又会用一种不同的心态去看待它。
3. 韩国电影的特色
韩国电影的特色是画面柔美,贴近生活,情节细腻,关注人生,有积极的价值取向。人物真实诚挚,人物心理和对话细腻,往往选取一些观众尤其是青年人比较关心的题材(爱情、偶像、科幻)。
韩国电影,简称韩影,韩流文化代表之一,20世纪70年代,韩国电影逐渐走向兴旺,但当地电影院仍以放映外国影片为主。 韩国电影《生死谍变》拉开了韩国电影振兴的序幕,把韩国老百姓对好莱坞电影的喜好重新调整成了对韩国本国电影的关注。
(3)好看的电影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著名韩国电影介绍
1、《海云台》是由尹济均编导,薛景求、河智苑、朴重勋、严正花、李民基、姜艺媛主演的韩国灾难片。
影片主要围绕在韩国釜山的旅游胜地海云台,突如其来的一场海啸把所有人的幸福无情地摧毁。该片于2009年7月23日在韩国上映,上映33天,观影人数达到1007.5766万人次,成为韩国电影史上第5部超过一千万人次票房的作品。
2、《假如爱有天意》是由郭在容执导,孙艺珍、曹承佑、赵寅成等主演的韩国爱情电影,于2003年1月30日在韩国上映。
该片改编自黄顺元所著韩国小说《RAINFALL》,主要讲述了大学生尹梓希无意中找到母亲宋珠喜留下的日记,便重温她母亲初恋的故事。
4. 泰国好看的电影有哪些呢
1、《初恋这件小事》
这部影片豆瓣评分8.3。介绍了一个以“丑小鸭”为原型塑造的女主,女主喜欢跟他一个学校的学长,并且已经爱慕已久,女主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想要让学长看见自己,自己也由于家庭因素自己的学习也被逼的变好了。
在这个过程中殊不知那个学长已经很早就开始喜欢上女主了。最后在毕业的时候女主表白,误以为男主有夏欢的人了,很伤心,但是在一次采访中,男主又与他见面了,他们又在一起了,是一个超美好的结局,值得大家一看。
4、《天才枪手》
这部影片豆瓣评分8.2。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天才高中生小琳的故事,他通过在国际教育证书考试中为富家公子作弊而获得巨额利润。他和另一位记忆力极好的天才班克学生计划了一次跨越时区的完美作弊。
5. 西班牙电影有何特色有哪些好看的西班牙电影值得推荐
西班牙的电影有着自己的明显的特点:
1、尺度大:个人感觉西班牙在两性关系上还是比较开放的,所以电影里面经常有第三者情节,至于更劲爆的乱伦,强奸等情节也不鲜见。至于血腥场面倒是比较克制,和好莱坞番茄酱恐怖片没有可比性。
2、 水准稳定:西班牙电影不比好莱坞生产线,每年影片的数量有限,基本上我们能看得到资源的水准都不俗。还有,就是西班牙的优秀导演和演员比较集中,风格比较统一,电影中经常会发现熟悉的面孔。
3、小场面: 因为成本有限,西班牙电影难有什么大制作。但是正所谓螺狮壳里做道场,依然可以在利用有限的资源在小格局中讲述一个好故事,稍后文章中会展开。
4、 好故事:西班牙的电影一般节奏较慢,所以可以有较大的空间推动情节发展,而且西班牙的导演真是脑洞大开,经常会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精彩创意。
几部经典的西班牙电影:
一、安娜·弗里茨的尸体 El cadáver de Anna Fritz (2015)
西班牙导演的恶趣味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常看鬼片的值友们对于“借尸还魂”的情节应该不陌生了,但是有谁见过“奸尸还魂”的电影?
6. 美国电影的特点有什么啊
1、个人主义是美国价值观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重视个人成就、崇拜个人奋斗,讲究个人价值最大程度的实现。
美国电影是灌输个人主义的主要工具,从《蜘蛛侠》、《超人》再到《2012》,“救世主们”一次次让美国扮演拯救世界的角色,英雄来到地球是“为了美国式的真理和正义”,让观众在不知不觉中认同美国具有拯救并主导世界强权地位的天然能力。
2、美国电影很注重镜头和叙述场景的精雕细琢,自由女神像、星条旗、曼哈顿街道都是时常出现的镜头。
无论是现代科技制作出来的震撼镜头,还是艺术浪漫的日常生活场景的展示,都会激起一部分观众对美国的向往。
3、美国电影善于将精神内核和商业外壳有机结合,价值观倾向被包装在具有强烈视听效果的表层结构之下。
美国影视产业不仅为美国带来巨额经济利益,带动了美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时推销了美国的价值理念,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国家形象传播的“美国文化群落和文化生态”。
(6)好看的电影有什么特点扩展阅读:
美国电影传播策略:
1、打造产业化的运作模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电影便形成企业生产模式,即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商业化运作管理,实现生产制作与传播发行的紧密集合。
电影制作、发行和放映,条块分割,分工合作,责任明确。电影制片方、发行方与技术团队等通常是长期的固定合作伙伴,利益紧密相关。同时,美国电影的蓬勃发展和融资渠道广、资金雄厚密不可分。
2、实施全媒体的宣传营销。
在传统媒体时代,美国电影按报纸、广播、电视的视听说特点,三管齐下,打造全方位的电影传播路线。在新媒体时代,美国电影充分利用网络的互动性,使新旧媒体平台相配合,实施全媒体的营销策略
7. 好莱坞电影中的典型特点
1、非限制型的叙述手法:经典好莱坞电影的叙事众多技法中最明显的倾向是采用“客观化”,意即呈现一个基本的客观故事,在此基础上穿插人物的“知觉主观”和“心理主观”视点。因此,经典好莱坞叙事电影通常都用非限制型的叙述手法。
2、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经典好莱坞电影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性冲突。
3、角色结构谱:经典好莱坞影片的角色往往有:正面人物(protagonist)、反面人物(antagonist)、配角(supporting)、主动角色(active)。
被动角色(passive)、刻板角色(cliche)、单线人物(one-string)、圆形人物(round)、扁平人物(flat)。
4、蒙太奇技巧:美国电影导演格里菲斯在《一个国家的诞生》等影片中创造性的在场面之内进行大量的切换,直接把戏剧性空间解构,然后重新组合以适应观众的思维和情感参与。
并由此发展出后来成为经典好莱坞叙事的一种拍摄和剪辑语法:用主镜头或交待镜头建立一个故事的发生地点,然后,当动作发展时,切至人或物的中景,在戏剧性高潮时用特写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5、全知的叙述模式:当摄影机采取全知的叙述模式时,观众对剧情的了解就远远大于剧中人对剧情的了解,观众就实际上进入到一个和导演无意的共谋。
即观众和导演都在剧中人“上面”,犹如上帝一样俯视剧中人物困境。这时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认同转移到对导演的认同,观众从剧情的参与者转移为旁观者。
8. 什么是好看的电影 啊
好看的电影与优秀的电影概念是不同的 ,好看的要看个人品味,能让你心情愉悦,喜欢,这就是好看的。而优秀的,要有艺术性,各种拍摄电影的方法方式等等都要讲究,从电影内涵到制作技术都要优秀,像我这样的老百姓还真是搞不来那套,要专业,当然,电影最重要的是内容,电影反映的是社会,是精神,对于一个人,好看的电影要建立在他的人格,性格……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