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黎巴嫩的影片评价
《黎巴嫩》也许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反英雄主义的电影,在影片里,没有人对战争有兴趣,没有人是天生的好战分子,让这样一群人去打仗的确具有极强的讽刺意味。他们在战场上所表现出来的所谓的勇猛和顽强,不过是这些年轻的士兵对长官和上级的义务。正如同影片中的台词:只有人才是钢铁之躯,坦克不过是一摊金属。(1905电影网评)
影片实在是扣人心弦。整部电影都在一部坦克内部拍摄完成,这一点让人印象深刻。(李安评)
影片中所有的战争画面都是通过坦克车上的一个瞄准镜来表现的,镜头里的死亡和鲜血,在被摒弃了其他背景干扰之后,显得更加触目惊心。如此伸手可及的触感,来自于导演真实的人生经历。影片开场的那个向日葵田野,甚至从瞄准镜里看到的死亡。该片是一场令人信服的重演再造。也许枝节内容上可能没有百分百精准,但令人无法忘记。(中国网络电视台评)
B. 容易被忽视的冷门高分战争电影
容易被忽视的冷门高分战争电影
集合反恐巷战、空战、二战元素的四部战争片电影推荐。
《血战摩苏尔》
豆瓣7.7
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伊拉克特种作战部队攻入摩苏尔城内,与jd武装组织相持许久没有结果,并且损失惨重,新的上级要求他们撤离战区。
而主人公卡瓦萨拉阿费利被尼尼微特种部队的十人小分队从战火中救出,并加入他们,执行一个“秘密”任务。
电影一直以巷战为中心,各种遭遇战临碰裤场感十足,虽然没有战争大片的宏伟场面。但在表现巷战作战写实方面是出类拔萃的一部,更能体现小规模战争的真实性。影片全程紧张紧凑、画风冷峻、真实血腥的反应了残酷的战争。
《黎巴嫩》
豆瓣7.1
影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82年6月黎巴嫩战争的第一天,四名年轻的以色列士兵独自驾驶一辆坦克,被要求配合一队地面士兵作战。
该部队的第一个任务是进入黎巴嫩平民村庄,清除那些看上去明显是巴解放组织的恐怖分子。笑卖简指挥官贾米里描述特派团的行动要领是要“迅速简单”,然而随着士兵进入村庄,看似简单的任务很快变得复杂,最终变成了一场t杀噩梦。
以黎巴嫩战争为背景,全片基本是在展现一辆坦克中的四个士兵的故事。影片特别多的近景和特写并充斥着战士的恐惧情绪和残酷的视觉特写,视角很独特。
《光荣岁月》
豆瓣7.7
影片讲述1944年到1945年间,法国被德国入侵。几个北非法属殖民地的小人物受军队征召,为奴役自己的宗主国而战,进行着一场以解放法国为目标的战斗。
这是一个看起来很令人难以置信的决定,殖民地的人竟然将法国当成了自己的祖国,但他们永远不是法国人,这一点贯穿了影片的始终。
影片人物描写扎实,演员表演出色,大的战争场面与巷战兼而有之,绝不缺少娱乐性。
《孟菲斯美女号》
豆瓣8.3
影片讲述二战中美军派出B-17轰炸机在白天对德国城市轰炸,这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任务。孟菲斯美女号上配银的10名飞行员幸运的执行了24次轰炸任务而安然无恙,再飞一次就可以平安的回家了,于是他们成了大家默默关注的焦点。
少见的轰炸机题材的电影这部堪称经典,展现了狭小的轰炸机内紧张的气氛以及战争的惨烈,影片在故事上单线程叙事,完整地记录了孟菲斯美女号的第25次任务。
C. 为什么关于黎巴嫩中东的电影很多都是法国人拍另外,可以推荐几部好的关于中东的电影吗
《小鞋子》伊朗的很不错 ,觉得那些曾经长期生活在战火中的民族对世界的思考是最为贴切的~
<天堂的颜色> 讲的是一位盲童的故事。
<何处是我朋友的家>
<麻雀之歌>
《让风带着我起飞》
<白气球>
《巴伦》反应难民生活。
<通天塔>
《伊拉克饿狼谷》 土耳其的电影,据说是土耳其投资最大的电影。主要讲的美国入侵伊拉克犯下的罪行(很黄很暴力),真实地反映了土耳其人民视美国为“恶魔”的普遍印象。
《绿区》
哈法欧尼
《乌龟也会飞》,战火给伊拉克库尔德儿童造成的创伤;
《天堂此时》,两名“人弹”的命运。
《前进巴格达/美国战士》
《使命召唤4》
《别惹佐汉》
《中东战争死亡记者揭秘》
《赎罪日》
《中东战争全程纪录》
《中东战争耶路撒冷》
《中东战争最后解决》
《生死豪情》:描素海湾战争的电影,探讨人生与命运,它折射出许多社会问题。
D. 电影黎巴嫩观后感
电影讲述一辆坦克参加战斗的故事。在第五次中东战争开始前,以色列军队的一辆坦克进入战场。坦克中有四人,炮手、驾驶员、装弹手以及车长。战争开始前,资历最老的装弹手与车长发生了一番口角。战斗开始,因为炮手是新手非常胆小,所以没有打出炮弹,使得一个步兵受伤致死。战场指挥官很生气,训斥了坦克中的四人。随后,死战士的尸体被放入坦克内。于是,乘员们在臭味中战斗,直到直升机将尸体运走。战斗一段时间后,坦克与步兵来到一个居民区。可是,坦克被突然出现的叙利亚人打中。坦克没有损坏,叙利亚人成为了战俘。通过与上级联系,战场指挥官才知道部队偏离了航向,上级命令他们原地等待。一段时间后,两个长枪党人奉上级命令他们出,并恐吓了一番叙利亚人。深夜中,坦克在跟随长枪党人途中与步兵失散。长枪党人向车长说了几句话后,就先走了,这使得坦克内的四人很惊恐。这时,战场指挥官联系上他们,让坦克不惜一切的前进,否则他们会死。就这样,坦克不停地射击、前进,终于逃出城市来到野外,但是驾驶员却战死了。
本片是一部特别的电影,它特别在编导第一次将镜头对准坦克内部。以前看战争片,都是看战场上的坦克多么神武威猛,大肆杀敌,很少有表现坦克内的战士们真实生活与精神状态的影片。透过本片,真的可以“一窥究竟”了。从这一点上来看,本片非常优秀。从电影开始直到结束,根本没有大规模的枪战与炮击,只有一些残片式的画面告诉观众们:我们的主人公是在坦克中,而故事则是进行中的战争。否则的话,只会让大家以为他们四人在玩电子游戏。瞄准镜里的圆形画面、四个战士的面部特写、对讲机中此起彼伏的声音,以及坦克发动机轰隆隆的响声,电影就凭借这些,将一个真实的战争场面展示出来、将一个密闭空间压抑的氛围塑造的如同身临其境。总之,本片新颖独特,因为它走了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拍摄坦克内发生的故事。
至于电影其他方面,就很“好莱坞”了。对战争悲惨景象的描绘、新兵的怯懦、老兵的残忍,恐怖分子的飞扬跋扈,以及士兵对家的眷恋,等等这一切都是好莱坞战争片中频繁出现的俗套,即使放在一部以色列电影中也是如此。这些无法提升电影的整体素质水平。尽管如此,本片还是一部很主流的反战片,通过四个士兵的视角,表现出普通人卷入战争后的精神状态。此外,通过妇女与女孩的场景,也可以看到战争与和平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写到这里,让我想到人的生命有多么的脆弱,人生就是在拼搏!影片的四个主要人物,则是影片表现主题的重点,不会驾车的司机、不敢打炮的炮手、只想回家的装弹手与唯唯诺诺的车长,这就是不义之师在战斗中的真实状态。看到这四个人,就知道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什么了。总之,影片主题是俗套的“反战”,只不过本片不是美国人拍摄的,而是以色列人。
电影拍摄方面很出色。前面写到电影发生的空间是密闭的,所以编导们就非常神奇的将这个密闭空间拍摄得有声有色。缓慢滴满的油池、成员们日渐疲惫的面容、舱壁上的各种弹痕,以及成员们紧张的情绪,这些都恰如其分的演绎出战士们恐慌、沉重的心理。这些正是编导出彩之处,通过巧妙地剪辑、适宜的节奏,将各个场景的画面搭配的完美无缺,不仅让观众们信服,即使片中人看过之后也会全情投入其中吧。通过这些,可以肯定本片编导虽然不是好莱坞知名导演,但他对于电影技术的掌握已经不逊色于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一方面,是电影的优点。
演员方面让我很不满意,因为剧中演员相貌很像。尤其是四个坦克乘员中,车长与炮手的相貌太相像了,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我根本没有分辨出来谁是谁。只有看完电影,又大致浏览一番后,才弄清楚谁说了什么话、做了什么事!编导太难为我们观众了吧,弄了两个长得像亲兄弟的人拍摄同一部电影,有没有搞错?!或者是,犹太男人长得都太像了?哎!至于演员们的演技,他们每一个人都很出色,具体不多说了。
总结一下。综合以上可以看到本片虽然故事背景与好莱坞不同,但主题、拍摄方式以及表达的思想都是一致的。只有电影描述的范围——坦克之内,是影片独特之处。本片能够获得金狮奖,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刚才说过的描述对象,一是编导娴熟的拍摄技法。
E. 战争电影经典前10名
战争电影经典前10名《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兵临城下》、《巴顿将军》、《辛德勒的名单》、《猎杀红色十月号》、《桂河大桥》、《现代启示录》、《黎巴嫩》、《野战排》。
1、《拯救大兵瑞恩》
最真实反映战争和人性的超级巨作。影片《拯救大兵瑞恩》是梦工厂1998年出品的一部战争电影,由史蒂文·斯皮尔伯格执导,汤姆·汉克斯、汤姆·塞兹摩尔和马特·达蒙等联袂出演。影片于1998年7月24日在美国上映。
电影描述诺曼底登陆后,瑞恩家4名于前线参战的儿子中,除了隶属101空降师的小儿子二等兵詹姆斯·瑞恩仍下落不明外,其他3个儿子皆已于两周内陆续在各地战死。美国陆军参谋长马歇尔上将得知此事后出于人道考量,特令前线组织一支8人小队。
F. 以色列拍的最好的战争电影叫什么名字
黎巴嫩、波弗特都不错
黎巴嫩的剧情简介
影片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1982年6月黎巴嫩战争的第一天,四名年轻的以色列士兵独自驾驶一辆坦克,被要求配合一队地面士兵作战。该部队的第一个任务是进入黎巴嫩平民村庄,清除那些看上去明显是巴解放组织的恐怖分子。指挥官贾米里描述特派团的行动要领是要“迅速简单”,然而随着士兵进入村庄,看似简单的任务很快变得复杂,最终变成了一场屠杀噩梦。在特派团出动那一刻起,他们和其他部队失去联系,四名士兵就被带到了一个死亡陷阱当中。
《黎巴嫩》表现了混乱复杂的中东战争,这部电影不可避免要涉及到政治问题。但最重要的则是,导演希望通过电影描绘四个二十出头年轻人的惊醒,他们突然发现自己身处杀害平民的残酷现实中,杀人成为他们必需做的事情。他们都不是英雄,也没有人想成为英雄。他们的生存本能和人性价值观在激烈斗争,这是一出毛骨悚然的人间悲剧。